朱院士將與外交部溝通的工作給要去了。他的資格老,身份高,又有喬公的虎皮,才有可能要到好條件。
如今出國考察是很流行的,也是所有人都盯着的肥肉。
不說實際有需求的領導幹部,就是現在沒有需求的領導幹部,說要出去見見世面,其實也說不出什麼錯來。
甚至一個地方上的縣長,要求去巴黎看一看人家的城市建設,要求去美國看看人家的時代廣場,也不能說是全為了自己。
而在領導幹部之外,官二代和富二代們的請求同樣擠兌如山,有辦法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還要想辦法為自己的老婆、女朋友或者姘頭弄個出國名額。
總而言之,出國考察之事本身很小,利益卻很大,不是一般人能玩的溜的。
另一方面,外交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次出國考察的隊伍,也都要混雜着他們利益訴求。需要歷練的年輕幹部想出去轉轉了,沒去過瑞典的老領導想去見見世面了,現任的幹部想去斯德哥爾摩重新觀摩一下開發票的戰鬥之地了,賣出去的人情該還了,如此總總,能多剝一個名額就多剝一個。
事實上,僅僅是出國考察的出差補貼,都足夠令月薪百元的中央幹部們趨之若鶩了。
這樣一支隊伍,組建起來,自然相當不易。
唯一的利好,是瑞典方面相當配合而且積極。
在這種國家級交往中,北歐小國卻是是比較隨和的,他們不像是美國蘇聯這樣的國家追求霸權,又有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的束縛,在實際交往中,雙方的政治衝突也很少,經濟交流反而是有所促進的。
另一方面,瑞典與中國互有國事訪問,高層和中層的來往密切以後,辦事也就顯的容易起來。
落到實際的技術交流的環節,瑞典人也很是歡迎楊銳這樣的中國學者的訪問,瑞典大使館甚至主動提出,願意為楊銳提供在瑞典居留的方便——若不是有諾貝爾獎的誘惑,朱院士還真有心幫楊銳給答應下來。
諾獎候選人在公眾眼中,或者在評委眼中,都應該是主流學者的模樣,孜孜不倦的追求與競爭,並不符合公眾與評委的期待,雖然在現實中,所有的諾獎候選人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與競爭,但是,為了獲得諾獎,候選人們又必須將自己想要表現的模樣隱藏起來,直到他真的獲得諾獎為止。
在這樣的環境下,楊銳非常有必要讓瑞典人和瑞典科學家,知道自己的工作,最起碼,人家得聽說過你,了解你,才有選你的可能。但是,若是居留瑞典,與瑞典科學家們打成一片,那就有失身份了。
朱院士沒少與諾獎獲得者接觸,道聽途書的也知道了不少信息,更不要說,國內還曾經嘗試運作過諾獎。
楊銳倒是節省了許多精力,先是回到實驗室里,安排一番,就安心的撰寫論文。
自從g蛋白偶聯受體的晶體結構做出來以後,離子通道實驗室也是士氣大振,簿耿鑫又多了兩名手下,不僅沒有惹人不快,反而讓大家有受重視的感覺。
楊銳坐在實驗室里,都能感受到這種火熱的氣氛。
尤其是年輕的科研汪們,眼見着自己參與做出了改變世界的科研成果,更是一個個興奮的難以莫名。
楊銳很感謝這個年代沒有什麼社交工具,否則,他們得天天站在進度圖底下發自拍照才行。
事實上,離子通道實驗室里的進度圖也已變成了兩張,實在是參與的實驗室太多了,一張大圖是擺都擺不下的。
吳奇和新調派的另一名科研汪,於是將進度圖給分成了兩張,一張代表的是所知的各實驗室,在第二階段的晶體結構進度,一張代表的是所知的各實驗室,在第三階段的三維結構方面的進度。
圖標很明顯的能夠看到,在第二階段,進度最快的實驗室,已經到了15%的程度,而第三階段,進度最快的實驗室連這個一半都沒達到。這自然是研究的難度不同。而且,進度的百分比是不能夠推算時間的,在這種科研項目中,越往後越難基本是肯定的。因為後序研究需要前序研究提供各種材料和數據,等於將前序研究的難度,部分的疊加到了後續研究上,進度越遠,補給就越困難。
能夠像是離子通道實驗室這樣,一路開掛殺過去的實驗室,是很難再碰上第二個了。
而從離子通道實驗室來說,第二階段的晶體結構進度圖,價值已經比較低了,等於只是用來觀察敵情的。倒是第三階段的三維結構的研究進度圖,現在掛在實驗室的北牆上,時不時的就有人過去瞄一眼。吳奇兩人亦是有空就過去修改一下。
「楊主任。」簿耿鑫從外面走進來,拿着厚厚的信封進來,道:「有封英文信件,是寄給你的。」
「論文發表了嗎?」
「是回執吧。」
「《nature》啊,咱們實驗室又發表《nature》了。」
「《nature》算什麼,這是g蛋白的項目,只要做出來了,到哪裏都能發表。」
楊銳見眾人這麼激動,不禁笑了起來,先從簿耿鑫手裏拿了過來,看到信封確實是nature的,向簿耿鑫謝了一聲,就道:「都不要探頭探腦的了,想看的就過來看。」
結果幾個年紀大的研究員不好意思過來,一群科研汪全涌了上來。
楊銳也無所謂,對面前的研究生笑笑道:「這算是你們第一次做世界級的項目了,恩,李燁,你來開好了。」
他喊到的是滿海教授的研究生,在實驗室里的表現也是頗為突出。
李燁激動的眼睛都要放光,口中道:「我開不合適吧。」
「你就是個代表,開吧。」楊銳笑了起來。
李燁有點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又小心翼翼的接過大信封,遲疑了一下,工工整整的給撕開了。
裏面除了英文的回執,就是論文的單本和刊登了第一階段項目論文的《nature》原本了。
不管是考慮到什麼因素,《自然》這次一口氣給寄來了五本期刊,除了一本留在楊銳面前以外,剩下四本瞬間就被眾人給瓜分了。
李燁亦是獻寶似的捧給了導師滿海教授。
「谷強,這本給你看。」楊銳叫來了谷強,笑道:「你的論文好像也在這一期上。」
谷強喬裝鎮定,拿起期刊來,手卻抖了起來。
他的一鍋攪照樣是發給了《自然》,也是一個磕絆都沒有的就通過了,等於單獨得到了一篇第一作者的《自然》,楊銳只在抬頭留了一個通訊作者的名字。
谷強不好意思的將書放到桌子上,就這麼敞開了看,自嘲道:「沒想到我還能有發表《自然》的一天。」
「我第一次也是這麼想的。」楊銳笑一笑。
「現在呢?」谷強好奇的問。
「習慣就好了。」楊銳真心實意的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