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天下梟雄》小說(正文 第八十章 長孫之策)正文,敬請欣賞!
。
約半個時辰後,李世民出現在李淵的御書房,他雙膝跪下向父皇恭敬地磕一個頭,「兒臣世民參見父皇,請父皇訓示!」
李世民每次來覲見父親總是會行跪禮,雖然沒有這個必要,但李世民一直堅持,最終感動了李淵。
李淵一直為第五子李智雲之死而對李世民耿耿於懷,但正是李世民一言一行所表現出的孝道,最終使李淵相信了裴寂大義滅親的解釋,李世民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而射死李智雲。
解開這個心結後,李淵對李世民開始愈加信任,甚至包括李世民在潼關奪權而不肯救援李元吉之事,也不了了之,更重要是李建成在一些小節卻表現不太好,讓李淵不喜。
比如,李建成經常微服私訪,替農民解決實際問題,農民在感激之下,會喊出太子萬歲,李淵當然不會計較這種愚農之言,但他卻對太子沒有及時制止而不滿。
再比如,李建成在私生活上有點不太檢點,經常和一些文人混跡在一起,而且招妓娛樂,席中酒色不忌,放蕩形骸,被御史彈劾有失體統,這讓李淵很是不滿,但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斥責太子。
儘管李淵本人是極為好色,但他卻希望兒子們能穩重收斂,在這一點上次子世民就做得很好,他從不和那些胡亂指點江山的文人墨客們混在一起,也不好色,和秦王妃情深意重,夫妻恩愛,加上皇后時時讚譽,這就讓李淵很滿意。
歷史竟是如此地相似,這種事情在隋朝時也同樣發生過,李建成相當於楊勇,李世民相當於楊廣,儘管有前車之鑑,但李淵並沒有吸取楊堅的教訓,或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所在。有是歷史的必然。
由於李世民掌控唐風的緣故,一些軍國大事,李淵也常常會把李世民叫來一起商議。
「皇兒免禮平身!」
李淵笑眯眯道:「坐下吧!」
一名宦官連忙搬來一隻坐枰,「謝父皇賜座!」李世民恭敬地施一禮,坐了下來。
李淵沉吟一下,揮揮手,「你們都退下!」
宦官們都退了下去,御書房內只剩下他們父子二人。李淵這才緩緩道:「安排唐風。要多注意楊恭仁的動向。」
「是!兒臣記住了。」
這一點也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區別,如果是李建成,他一定會吃驚地問。為什麼監視楊恭仁,知道實情後,他必定會勸父皇要相信楊恭仁。
但李世民卻不。他不會問原因,父皇怎麼交代,他就怎麼做,這自然就讓李淵對他生出一種信任感,
隨口交代完楊恭仁之事,李淵又道:「這次楊元慶派遣楊師道來長安,是向我們解釋發行銀錢之事,他承諾少量發行銀錢,會嚴禁銀錢流入唐朝。你怎麼看這件事?」
李世民暗暗忖道:『原來是楊師道來了,難怪要監視楊恭仁。』
「父皇,銀錢之事朝中已有定論,父皇不要被隋朝的花言巧語迷惑。」
「皇兒的意思是說,隋朝只是在欺騙朕?」
李世民嘆了口氣,「父皇,首先一個少量發行銀錢就不可信。他若少量發行銀錢,那發行銀錢又有什麼意義?他獲得那麼多銀錠,怎麼可能少量得起來,再說,他承諾嚴控銀錢流入唐朝。這句話更是有漏洞,他可以說關中商人仿冒。甚至他不用銀錢,而用銀餅流入唐朝,這又該怎麼辦?父皇,我認為楊元慶其實沒有一點誠意,他若真有誠意,就應該關掉礦山,這才是治本之策。」
李淵背着手走了幾步,他忽然回頭問:「那批假銀錢之事,做得如何了?」
「回稟父皇,我們已經製作了一萬餘枚。」
李淵眯着眼道:「把這一萬枚銀錢投入太原,朕想看看楊元慶的反應,他是否真的重視銀錢,一試便知!」
。。。。。。。
李世民匆匆回到了秦王府,一進大門便吩咐手下道:「速把長孫長史給我叫來。」
他回到外書房,長孫無忌的聲音隨即在房門外響起,「殿下,長孫求見!」
「進來!」
門開了,長孫無忌匆匆走了進來,雖然房玄齡是李世民的第一謀主,但實際上長孫無忌也很厲害,只是他不善於言辭,風頭被房玄齡所搶。
不過長孫無忌更長於政務,他擔任秦王府長史,雖然日理萬機,卻把政務整理得井井有條,還能抽出時間掌管唐風,能力遠遠超出一般人,也正是這樣,他成為了李世民的第一心腹,連房玄齡也比不上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卑職參見殿下!」長孫無忌進門便深施一禮。
李世民立刻吩咐道:「先做一件事,立刻派得力幹將監視楊恭仁,最好能安排人進他府中去,或者收買他府中下人,此事立刻去做。」
「卑職遵命!」
長孫無忌轉身便走,李世民又叫住了他,「事情安排完後,再過來,我還有事。」
長孫無忌點點頭,轉身走了,李世民又低頭考慮楊師道之事,楊元慶為什麼突然做一個示弱的姿態,控制銀錢發行,這和他一貫強勢的作風完全不同,一般只有他的利益受到威脅後,才被迫這樣做。
想到『威脅』二字,李世民頭腦中立刻電光石火般地閃過一個念頭,「突厥!」
沒錯!一定是突厥,突厥在北方威脅到了隋朝,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所以楊元慶才會故作姿態來安撫唐朝,想通這一點,隋朝的一系列行為便豁然開朗。
隋朝一面表示將少量發行銀錢,一面又派兩萬重兵進駐會寧郡,顯然是在用花言巧語迷惑唐朝,他們把白銀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絕不可能只是少量發行,他們必然會利用白銀這個利器掠奪唐朝財富,不戰而勝,這比中原之戰還要慘烈,還要殺人於無形。
想到這,李世民頓時心急如焚,他該怎麼勸說父皇?
「殿下!已經安排好了。」長孫無忌又出現在門口。
「坐下吧!」
李世民擺擺手,讓長孫無忌坐了下來,
一名侍女上了兩杯茶,長孫無忌端起茶杯問道:「聽說楊師道來了,聖上召殿下覲見是為了這件事嗎?」
李世民點點頭,又問道:「假銀錢進展如何?」
「已經鑄了一萬兩千枚!」
長孫無忌從懷中摸出兩枚銀錢,放在李世民的桌上,笑道:「這兩枚銀錢一真一假,假銀錢是用白銅鑄成,殿下不妨分辨一下。」
李世民頓時坐直身子,仔細看眼前的兩枚銀錢,無論外形和顏色都一模一樣,很難辨認孰真孰假,可當他把兩枚銀錢拿在手中,立刻感覺出來了,一枚銀錢稍微重一點。
「這枚重一點的銀錢。。。。是假。」李世民遲疑着說道。
長孫無忌笑着點了點頭,「殿下說得一點沒錯,白銅要稍重,不過,我們是事先知道有假才會辨別出,一般人不會想到這麼多,應該沒有問題。」
李世民大喜,立刻道:「聖上命我們立刻把已鑄好的假銀錢投往太原,這件事要抓緊,不能耽誤了。」
「卑職明白,今晚就會把銀錢運往太原,很快就會見到效果。」
停一下,李世民又嘆了口氣道:「這次楊師道來長安,就是為了解釋隋朝發行銀錢一事,楊元慶還寫來親筆信,承諾少量發行銀錢,並嚴禁流入隋朝。」
長孫無忌一怔,脫口而出,「這怎麼可能!」
「我也覺得不可能,隋朝不可能自縛手腳。」
長孫無忌沉思一下又道:「楊元慶很可能會玩文字花樣,其實這裏面漏洞百出,什麼叫少量發行銀錢,一枚相對於十枚是少量,而一百萬相對於一千萬也是少量,他事後完全可以說,他原計劃要鑄造五千萬枚銀錢,就是因為向唐朝承諾過少量,所有只鑄造了一千萬枚,然後這些銀錢又通過粟特人,或者從李密那邊流過來,他也可以說他嚴禁住了,長安的銀錢和他無關,這怎麼說呢?」
李世民默默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和我所想一致,楊元慶很明顯是想安撫住唐朝,如果我沒有推斷錯誤的話,應該是突厥對他形成了威脅,他唯恐腹背受敵,才想到了這個安撫的辦法。」
「那殿下可以說服聖上,讓聖上放棄對隋朝的幻想,不要存有任何憐憫之心,果斷髮動對會寧郡進攻,奪回礦山,卑職也認為這是一個機會,錯過了,就很難再抓住了。」
說到進攻會寧郡,李世民心中頓時燃起一股怒火,上次他提議進攻會寧郡,奪回銀礦山,徹底消除隋朝的白銀威脅,卻遭到了太子為首的綏靖派的強烈反對。
他們甚至發動幾百朝官聯名反對,說天災之年民眾難以承受戰爭,大唐國力支持不住一年兩場大戰,還說此舉必將給大唐帶來深重災難,最後把父皇說動了。
這幫人一昧害怕戰爭,上次正是他們的反對,使唐軍錯過了殲滅蕭銑,這次他們又開始反對,令李世民怒火中燒,但他又無可奈何,「可是聖上讓太子管此事,恐怕難以說服父皇。」
長孫無忌卻搖了搖頭,「我覺得殿下沒有體會到聖上深意,聖上今天徵求殿下的意見,恐怕他也並不是完全支持太子,殿下沒有意識到嗎?」
一句話驚醒了局中人,李世民沉思片刻問:「那我該怎麼做?」
長孫無忌微微笑道:「殿下別急,或許我們唐風能有所作為,助殿下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