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對小羊祜毫不掩飾的喜愛,讓羊家三兄弟隱隱有些明白了,這顯然是在用行動告訴他們,什麼才是自己的態度。
很快,他的目光又再度看向了羊發。
「怎麼?難道你還不如年幼的弟弟?年紀輕輕,卻連點膽氣都沒有?我再問你一次,究竟是想,還是不想?「
羊發畢竟還很年輕,總是有心氣兒的,嘴唇顫動半晌,最終還是挺起胸膛,咬牙道:「想!」
「好!我就喜歡有膽氣的,說說看,你想做什麼,你認為自己能做什麼?大膽說,年輕人不怕話說得大,只怕你沒話說。」
此刻羊家三兄弟已經明白王旭的意思,雖然他們心中還是有諸多顧慮,可現在顯然已經裝不下去,王旭今日這番舉動算是表達了心意,如果他們再拒絕,那才真的會引起更多的麻煩和猜忌。
他們兄弟三個也是果斷之人,悄然間以眼神交換信息後,已是下定決心,隨之以鼓勵的眼神暗示羊發。
羊發察覺到父親等人的態度轉變,心中更是大定,再無疑慮。
「啟稟楚王,在下自認為文武雙全,喜做將軍,縱橫沙場!」
「嗯!」王旭笑容滿面。
「不錯,不錯!敢說出來就是好事,既然你想當將軍,那便去做,只是必須從基層做起!楚國的青年將領,無論出身何族,無論是何人之子,若無軍旅經驗和歷練,那麼都得從最基本做起。現在所有楚國將軍的兒孫若欲為將,也皆是從掌管五十人的隊率做起,除非能經過大考,絕無例外!」
「不過,大考並不常置,也不可能為你而單獨設立,並且你更是文姬的外甥,是王室親屬。那麼按慣例將更為嚴格。須知吾侄趙統、趙廣,甚至吾兒王征都是從什長開始做。」
「當然,楚國也從不會埋沒人才,你們這樣的。不管時間長短,只要能帶十人兵士在軍團內部比拼時獲得前二十名,那麼便可升遷,直至成為校尉為止。那時若欲再升,可就另需要軍功了。你覺得能勝任嗎?」
隨着王旭的話。羊發顯得有些失望,似乎沒想到會是從最基礎做起。
「怎麼,覺得委屈?」王旭笑問,他倒是沒覺得羊發此刻有什麼不好,當初趙統、趙廣和王征等人初進軍隊時都這樣。
「不,羊發願意!」
「呵呵!你的眼神告訴我,你就是覺得委屈!」王旭淡笑着接過話去。
「本王知道,你現在或許已經具備掌軍的本事,因而不理解為何要從基礎做起,若是別人。本王沒有功夫多說,可你是文姬的外甥,所以我才多說你幾句。」
「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你能深入實地了解士兵、了解軍隊基層的問題,有更多的基層經驗和鍛煉,從最基礎的地方往上走,那麼你獲得的將更多,在戰場上,這些會成為你能戰勝敵軍的重要因素,關鍵時候更是你能保命的資本。」
「保命?」羊發愕然。沒想到以王旭的身份竟然說出這種話來。
「怎麼?覺得與平日所學不一樣?」
王旭笑了,搖頭道:「楚國大將中,確實也曾有少數直接掌兵的,就連我也是。從當年討黃巾起就不曾做過基層將士,可你是否知道,我曾經為此付出多麼慘重的代價,幾度陷入危局,險些死去,我前十年征戰所受的傷。比我後來加起來還多幾倍。不錯,我運氣好,僥倖活下來,可你能保證永遠有那樣的運氣嗎?」
「作為一個將領,哪怕你有萬夫不當之勇也同樣要記住,在殺敵的同時首先是要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而這還僅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你也可以問問那些不曾在基層效力過的將軍們,看看他們是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才彌補起自己的不足,而且更多的人是永遠閉上眼睛,再沒有機會彌補。」
「基礎意味着細節,細節影響着你策略的對錯,更意味着你能否在戰場上活着取得勝利,我想對於這點,你的父親他們應該也有很深刻的認識,而這些東西是無法用言語教會你的,最好就是親自去體會和學習,那會使你少走太多的彎路。」
隨着王旭的話音落下,羊衜瞬間深有感觸的一聲輕嘆:「發兒,還不快磕頭謝恩,感謝楚王的悉心教誨和恩典,這番話可是對你一生都大有作用的事。」
「羊發拜謝楚王提點之恩!」羊發聽得似懂非懂,但還是立刻磕頭。
「行了,起來吧!明天你直去羽林軍報到,希望你做好一個什長,儘快在軍中嶄露頭角,得到升遷!如果你真的十個有毅力、有本事的人,相信你就不會讓眾人失望!記住,羽林軍內不能取巧,你也最好不要有那樣的想法,即便是你的外弟,太子王征當初也吃盡了苦頭,不過他與鄧艾只用了半年就成為校尉,是年青一代中最快的,希望你也能有個好成績!」
「羊發定竭盡所能!」
王旭笑着看了看他,隨之將目光轉向身旁的蔡琰。
「文姬,你帶幾個孩子和你姐姐去御花園轉轉吧!」
「諾!」蔡琰柔聲應過。
隨着蔡琰的姐姐和幾個孩子離去,王旭這才將目光轉向羊家三兄弟,似笑非笑道:「不如先坐下,且聊聊國事如何?」
羊衜三兄弟笑了,彼此對望一眼,隨即心悅誠服地躬身行禮。
「楚王英明睿智,天下明主,鄙人等怎還有理由推辭,必盡心竭力?」
「哈哈哈……」
王旭爽朗的笑聲響起,非常開心。
他自明白到羊家眾人的顧慮後,有心化解,可若是直說那就不太合適了,畢竟話題太過敏感。因此他用今日這樣的方式和行動,來暗示羊家人,讓他們明白他是個什麼人,對羊家是什麼想法,安其心。
羊家三兄弟也非凡俗之輩,多有幾句話就看出了王旭執意招攬的態度,並且也以行動化解他們心中的顧慮。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沒了那層顧慮,如果沒了對楚王態度的擔心,那還有什麼理由不出世呢?
這一日,羊家三兄弟與王旭談了很久,內容尤其着重在治理地方和對待外族的舉措上,三人履歷豐富,學識淵博,提出了非常多切實可行的建議,且細緻入微,幾乎具體到了每一個政令的目的、實行方法、可能面對的困難、實際需要的條件等等,讓王旭大為驚喜。
晚宴過後,三人不得不告辭歸家時,王旭還仍舊意猶未盡,很是捨不得。
次日,一封任免令發至尚書台,下令徵召羊秘為雍州安定太守,羊耽為雍州隴西太守,羊衜則是荊州南郡太守。
王旭這麼任命,也是出於試驗,讓羊秘去安定,羊耽去隴西,是因為他們兩人對外族提出了很多改進措施,可這些措施王旭也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只是感覺上不錯,因而乾脆讓他們去此二地放手做,以觀成效。
至於羊衜就任南郡太守,更是他深思熟慮過的,羊衜是第一個向他提出逐步取締士人諸多特權的人,並且有套完善的策略,可謂循序漸進。可其策略終究是新鮮的,更涉及到革新,王旭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更不知道會否引發連鎖的反應,因而只能讓其在南郡先試着做,畢竟南郡治所就在襄陽,這樣嘗試着做下去,王旭可以就近觀察,若出現問題也能及早發現和解決。
事實上南郡太守已經空缺多年,早前一直是刺史兼任,如今他特別任用羊衜,也算是對其想法的大力支持。王旭心裏很清楚,但凡涉及到革新,主張者都不會好過,必然有無數人要害他,如果調遠了,那麼他不敢保證羊衜的安全,或者說不被人陷害,更不敢保證出了問題後能及時處理。
接下來的日子,王旭仍然陷入無盡的忙碌之中,半月後經過諸葛亮等人力諫,又任命涼州降臣蘇則正式就任敦煌太守,傅干為天水太守。傅干是漢末舊臣傅夔的兒子,當年王旭和傅夔也是有深厚的情誼,自傅夔死,傅干投奔楚國後,王旭一直沒想過將他外調,常年都負責公車司馬署的事物,掌管着楚王宮的車架、馬匹和出行,從未出過差錯。
此次也全是因為諸葛亮力諫,王旭這才興起年頭,並且隨後還親自詢問了傅乾的意思。
沒想傅干非常樂意,甚至還主動言說,他父親曾經做過漢陽太守,也就是現在的天水太守,所以他也想回去治理好天水這個地方,況且天水距離他的家鄉北地很近,他輾轉這麼多年,對家鄉也甚為思念,更希望能回去幫助治理家鄉地區。
王旭雖然有些捨不得,但卻也諒解對方的情懷,最終還是點頭允諾。
此後,王旭的精力也逐漸轉移到楚國發展和北伐備戰兩件事上,雖說涼州還是有幾郡太守空缺,但已經不算特別嚴重的問題,有涼州刺史楊阜坐鎮全局,兩大主力軍團也在那邊,單是梳理政務,那麼暫時由各郡郡丞代理也勉強可以,好些合適的人選都還在考察中,因而急也急不來。
只是,當他將餘下的人才任免事務交給尚書台去考察處理後不久,南方卻傳來一封讓他又喜又愁的捷報……
ps:抱歉抱歉,今天傍晚電腦CPU持續高溫,自動關機,真是夠倒霉,修電腦說是CPU老化壞了,鬱悶得我乾脆換了電腦,耽誤了多長時間,晚上才開始趕工,熬夜也只能寫上一章了,見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