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上)

    章楶又來到縣衙,小縣嘛,能有多少公務,他也不怕耽擱王巨處理公務,性來聊聊天,順便等那個胡謙回來。

    但衙役說王巨帶着縣尉主薄,下去處理華池縣東南青村與吳村水源的糾紛。

    章楶也沒想到其他,畢竟王巨是華池的知縣。

    但他也好奇王巨是怎麼做事的,便道:「青村與吳村怎麼走?」

    衙役指明了方向,章楶自己兒找了過去。

    比他想的遠,足足有近十里地,他們騎着驢也走了好一會才到,正好看到王巨將兩村姓召集,聽姓發言。

    章楶走了過去,與王巨、仇縣尉、杜主薄打了招呼,也坐在邊上石頭上旁聽。

    兩村村民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這個沒辦法,整個陝西絕大多數地區缺水,慶州雖比保安軍那邊好一點,同樣也缺水。

    往往為爭水源,兩村姓都能發生械鬥。包括吳村與青村。

    這個公案積了十幾年,卻沒有一任知縣處理好。

    王巨聽了半天,說道:「各位父老鄉親,請勿急,讓我想一想辦法。」

    然後帶着全二長與仇縣尉、杜主薄他們察看兩村耕地的地形。

    章楶也跟着王巨後面看,未問胡謙。

    一是無須問。

    全二長將胡謙帶回來,胡謙也未必就不是兇手,但帶不回來,胡謙逃跑了,必然就是兇手,案也就破了,抓捕的責任與他無關了。

    二是價值觀不觀。

    王巨無論前世價值觀,或者這一世前期的遭遇,使他不會岐視貧困姓,更不會岐視能打的武將。

    章楶生活在官宦世家,不說他那個宰相叔叔,他父親也是官員,生活無憂,或多或少有些優越感,對武將不會岐視,但也不會尊重。

    不管誰對誰錯,但是大案,況且孫沔鐵心在追究,王巨現在也不能得罪孫沔的,因此想不到王巨會包庇一個臨時小都頭。

    「大郎,想建水堰?」全二長走了一會兒問道。

    王巨點點頭,建水堰也沒有那麼容易的,先得選好地形,後面還有許多麻煩。章楶好奇地在後面聽着,別以為一個知縣能做多少事,特別是華池縣這樣的小縣,如果王巨心不野,不參與到軍事當中,實際往往能閒得發慌,那怕建一個水堰也是一件大事。

    要麼很悲催,象林知縣那樣,遇到了趙都頭被殺案,上司又不願意草草結案,那算是倒霉透頂了。

    看了很久,王巨這才又走到村中,在兩個村轉了轉。

    雖然宋朝人口稠密,但不會象後世那樣,特別是現在的華池縣,依然屬於地廣人稀地區,那怕兩個村在鳳池鎮與華池鎮的後方。因此兩個村離得也很遠,足足有四里。

    這一轉天色就臨近黃昏了。

    王巨再次將兩村姓聚集,說道:「大家跟我來。」

    將大夥帶到一處低洼的鹽鹼地上,前面不邊處有一條小河,屬於華池水的一條支流,汛期水量足,但到了旱季河水就會急劇萎縮,兩村爭的就是這個水源,為此還鬧過數場大型pk,就快成了世仇。

    王巨問道:「那個是吳慶吳員外,那個是張美張員外?」

    兩個中年人走出來,說道:「王知縣,小的就是,但不敢擔當員外哪。」

    員外就是有錢人或者有聲望的人。

    剛才王巨在兩個村里轉,發現他們兩家的宅最好,順便問了一問,兩家確實經濟條件在村中算是最好的,並且兩家擁有的耕地也比較多。

    但只能說在這兩個村中算是條件好的,卻不能稱為大戶。

    「你們坐在我旁邊。各位鄉親,搶水源終不是解決辦法,你們請求官府處理,官府如何處理,是偏向吳村,還是偏向青村?然而為什麼不能換一種方法。」

    「王知縣,什麼方法?」有膽大的人問。

    「建水堰,你們看這片鹽鹼地,足足有兩多畝大小,又不能種植莊稼,荒了也就荒了,如果建一條引水渠,再建堰壩與陡門,汛期時將河水引進來,那時大家都不缺水,即便引水儲水,別的村寨也不會有意見。但到了旱季,有了水堰便可以灌溉了。」

    「王知縣,你這個想法好啊,可我們那來的錢?」


    一個小水庫,必須有進水渠,出水渠與堰壩,牢固的水庫甚至必須用石壩,那就不要提了,但不用石壩,夯土同樣可以做堰壩,並且水位不深,對堰壩要求不用高。

    這個主要就是勞力,勞力兩個村能想一想辦法,然而還有一樣物事呢,那就是陡門。這還是小水庫,但比王家寨那個水庫要大得多,想要引水到兩村各個耕田,必須要建好幾個陡門。

    這個陡門就得要錢了。

    王巨壓了壓手,沖那個嗓門最大的人問:「那位哥,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張四龍。」那人笑嘻嘻地答道。

    通過這次閱兵,軍中多數將士不敢輕視王巨了,華池縣官吏同樣也不敢輕視。

    不過青村與吳村在後方,又是農村,消息閉塞,不清楚王巨的情況,因此看到的是王巨態平和,歲數又小,那人也不怕。

    「張四龍,有錢就能建好水堰了?本官問你,我若給你兩貫錢,能不能將這個水堰建起來?」

    「知縣,小的不懂啊。」

    「就是,你們一直抱怨以前官府不管,不是不管,而是以前各個知縣也不懂。但剛好,對這個本官僥倖懂得一二。」

    大家聽明白了,不僅是錢,若是王巨不來,就是有錢,也未必建成。

    主要還是戰區,受戰爭危害,司馬光曾痛心疾地吶喊,世風日下,連販夫走卒都能戴綾羅,穿絲襪。真真古怪來哉,人家一不偷二不搶,為什麼不能穿絲襪?難道這些人真的是下賤的人?這反應兩個問題,一是司馬光的心態真的很不好。二是宋朝姓生活確實比其他朝代要好得多。

    然而這個好得多與華池姓無關。

    越落後就越封鎖閉塞,所以華池有誰懂得水利?

    章楶微微一笑,實際王巨在告訴大伙兒呢,過了這一村,就沒有這一店了,現在不修水堰,宋朝官員調動頻繁,改天王巨調走,想修都修不起來,大家快配合吧。

    吳慶在邊上問:「明公,那我們應當怎麼辦?確實兩村姓都很窮,還要納稅。」

    「你別說了,我什麼都懂,另外也別稱我為明公,就稱喟王知縣吧。」明公乃是對長官或尊敬的長者稱喟,但我還沒老呢,稱什麼公。

    「我將你們兩人單獨叫出來,是因為我在你們兩個村走了一遭,發現你們兩家情況最好。」

    「我們也沒多少錢,」吳慶與張美立即同時叫苦。

    「聽我說,其實只要精打細算,也用不着多少錢,你們拿出一半,餘下一半再由鄉親們均攤,你們不要皺眉苦臉,等本官將話說完。為什麼鹽鹼地多在低洼處?」

    吳慶與張美同時搖頭。

    「原因簡單,水往地處流,一旦遇到暴雨,大量雨水便會沖向低洼所在匯聚,再由低洼地流向各條河流,雨水也帶着泥沙與泥土而來,但它們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因此稀釋到雨水中的泥土未沉澱下來,反而將低洼地的土壤捲走,卻將更重的泥沙沉澱下來,所以低洼處往往就會產生鹽鹼地。」

    「王知縣說得對啊。」道理是簡單的道理,可不講出來,有幾個人去想呢。

    「吳員外,張員外,本官再問一句,這個渾濁的河水中,是沙多還是泥多。」

    這個簡單,兩人立即答道:「泥多。」

    大戲便來了,王巨說道:「不錯,泥永遠比沙多,但泥和於水,沙卻容易沉澱。所以黃河河床越來越高,雖然泥沖入大海,但河沙卻沉澱下來。所以每次黃河泛濫,河水咆哮而來,咆哮而去,將泛濫地區薄薄的壤泥颳走,卻將可恨的河沙丟下,這才造成了許多鹽鹼地。但我又聽到仁宗時的名臣程師孟在河東做了一件事,他反其道而行。將山洪泄下來的濁水囤積,使之流動緩慢,或者接近靜止狀態,山洪過後,陽暴曬,河水蒸發,那麼剩下什麼?」

    「泥與沙。」不但吳慶與張美,還有其他村民同時答道。

    「對,就是泥與沙,但實際沙很少,肥沃的淤泥才是主體,於是程公帶着河東姓得到五頃肥沃的淤田。原來一畝一年可得糧食五七斗,增至兩碩,地價也由原來兩千暴漲倍。」

    可能吳慶與張美還沒有聽明白,王巨也不賣關:「吳員外,張員外,河東多條河流渾濁,華池也是,大多數河流成了濁水,特別是山洪暴發之時。因此這個水堰就是建起來,早晚也會被淤平,那時這塊荒涼的鹽鹼地就會變成了沃土。本官讓你們出一半資費建堰,實際用費不過幾貫。但本官可以在此替你們與鄉民立約,以後淤平,所得沃土按資費多少攤派土地。」

    出得多,得的多。

    真有不少人心動了。

    然而又有一個青年大聲問:「那麼淤平後,灌溉又怎麼辦?」

    「其實建水堰不難,主要你們不懂,本官今年會教你們如何建,建好了,大家明白了,就可以仿造它建。這麼多荒涼的地方,難道選不出一個建水堰之處?大家想一想吧。」

    王巨讓大家去想。

    章楶忽然將王巨拉到一邊說道:「大功績啊。」

    p:一碩便是一斛,十斗,體積單位。河東山多地少,程師孟主持的淤田又是在絳州,因此地價貴,但陝西這邊不同,可能僅是其四分之一。但也要看,如果是河東邊境,地價又會賤了。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相關:    網遊之九轉輪迴  特戰之王  鋼鐵蒸汽與火焰  我在異界有座城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暗黑大宋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上)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4.0121MB

搜"暗黑大宋"
360搜"暗黑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