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 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

    的一年到了,感謝新書友們的支持和厚愛,感謝老書友們長久以來的支持和幫助,感激不盡,感激不盡。在此,猛子祝書友們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心想事成,萬事如意,馬到成功)

    皇帝和中土的改革勢力為了中土長久的和平統一,積極變革,沒有錯。以楊玄感和李密為代表的中土保守勢力看到激進改革策略對中土的和平統一大業造成了嚴重傷害,試圖阻止激進改革,把中土前進的方向重新拉回正確軌道,也沒有錯。那錯在哪?錯就錯在他們錯誤地選擇了巔峰對決的時間,錯就錯在他們明明知道北方的突厥人虎視眈眈地盯着中土,卻選擇性地忽略了它對中土的貪婪和垂涎,結果一步錯步步錯,轉眼就把來之不易的和平統一大業徹底葬送。

    李風雲很落寞,很失望,他原以為自己的崛起或許可以改變歷史軌跡前進的方向,但聽到李密說出「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之後,他突然意識到,中土根本就沒有可能避過即將到來的劫難,而未來中土還將一次次重蹈覆轍陷入崩潰的深淵,原因就是在貴族統治階層的血液里流淌着一個根深蒂固的理念,內憂永遠大於外患。一代代的中土權貴都把個人和集團私利至於國家和民族利益之上,在他們眼裏,消滅同種同族的政敵,遠比擊敗外寇更為重要,結果便是寧願亡國亡種,也不願犧牲個人和集團私利拯救國家和民族,至於芸芸眾生、無辜生靈的生死存亡,從古至今就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

    「將軍持有異議?」李密看到李風雲久久不語,忍不住開口說道,「自先帝開國以來,衛府軍一次次勞師遠征,給了北虜以沉重打擊,東西突厥對中土的威脅已降到最低,而吐谷渾更是亡國,高句麗也敗亡在即,短期內北虜對中土的危害並不為慮。相反,中土內部危機卻日趨嚴重,今日大河南北餓殍遍野、生靈塗炭便是一例,而此嚴重危機看似起自天災,實際上人禍才是根源。」

    何謂人禍?李密當即進行了全方位的詮釋,今日中土危機表面上源自東征,實則發自變革,也就是說從先帝時代起這個危機就存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累積,已經到了爆發邊緣,東征不過加速了這一危機的爆發而已。

    為何變革會引起嚴重的危機?說到底一句話,當中土的權力和財富越來越集中於極少數人之手,那麼這些極少數人對中土和平統一的威脅就越來越大,當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之時,也就是國祚岌岌可危,統一大業即將崩潰之刻,為此,中土必須變革,必須重新分配中土的權力和財富,必須讓中土廣大的黎民百姓享受到中土統一和進步的成果。

    但是,今上登基後,改革迅速偏離了先帝時代所堅持的軌跡,從以合理分配權力和財富於社會各階層的中央集權,變成了以皇帝為首的激進改革派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攫取的中央集權。皇帝的激進改革理所當然遭到了中土核心統治力量的關隴人的反對,但人性貪婪,尤其在中土統一後的權力和財富的分配中利益嚴重受損的山東人和江左人,更是別有居心地支持皇帝和激進改革派,讓雙方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殊死搏殺,變革因此變質變味,不但加速偏離了既定軌跡,還淪為了政治博弈的工具。

    「今天的中土變革,只剩下了一個光鮮的外殼,內里早已演變為血腥殘酷的權力鬥爭。」李密搖頭苦嘆,「東征也罷,天災也罷,北虜的威脅也罷,之所以會對中土造成嚴重傷害,原因便在如此,便在於所有這一切都因為激烈的權力鬥爭而演變為慘烈的人禍。」

    李密高屋建瓴,以獨特的眼光,俯瞰的視角,把今日中土危機歸結為中土貴族統治階層對權力和利益的貪婪攫取,所謂變革不過是兩大對立政治集團為攫取最大的權力和最多的利益而使用的一種政治手段而已,由此推衍,對外積極征伐也罷,國內叛亂迭起也罷,一些貴族正在秘密籌劃的軍事政變也罷,實質上都是對立雙方所使用的政治手段,而雙方的政治目的並無二致。

    李密這番話有理有據,在他看來完全可以說服李風雲,但出乎他的意外,李風雲不但沒有被他說服,反而對他的論點論據提出了尖銳質疑。

    「先生的觀點,是建立在內有重憂而外無重患的基礎上,先生斷定北虜尤其是東西突厥人對中土的威脅已經降到最低,所以才得出這一結論,認為西征也罷,東征也罷,都是皇帝和朝中激進改革勢力為最大程度地攫取權力和財富而實施的政治手段。」李風雲神情嚴肅,態度堅決地說道,「某不同意先生對天下大勢的推斷。」

    「在某看來,中土的外患遠遠大於內憂,東西突厥人對中土的威脅,遠比先生想像得嚴重。皇帝西征滅亡吐谷渾,東征摧毀高句麗,其目的正是要斬斷北虜伸向中土的魔掌,斬斷東西突厥人的左膀右臂,以便最大程度地減少北虜對中土的威脅,想盡一切辦法延緩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南北大決戰。」


    南北大決戰?李密驚訝不已。南北局勢雖然一直緊張,但據他的了解,自東西突厥內亂之後,整個塞外北虜的實力都在迅速下降,已經無法威脅到中土邊陲的安全,未來幾年南北雙方根本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

    李風雲是胡說八道,危言聳聽,還是他掌握了我所不知道的秘密?抑或,他想混淆視聽,以假消息誤導我的判斷,從而掩藏他真正的用意?

    「某對南北局勢的看法與先生截然不同,所以某不能認同先生的觀點。」李風雲繼續說道,「某認為皇帝之所以整修長城,之所以開闢大運河,之所以發動西征東征,目的都是為了實施新的國防和外交大戰略,以便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竭盡全力戍衛中土的安全。」

    「中土安全了,和平統一大業才能得以維持,變革才能繼續推進,某認為這才是皇帝真正的政治目的。」

    「如果皇帝像你所說的那樣純粹是為了攫取權力和利益,他有必要把有限的國力拿來修長城、開運河和西征東伐,實施新的國防和外交大戰略嗎?這豈不是找錯了目標,選擇了錯誤的對象,把國力用在了錯誤的方向上?這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尋死路?攘外必先安內,這是常識,你們都知道,皇帝焉能不知?以皇帝之實力,他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在國內的政治鬥爭中,給那些反對和阻礙改革的人以沉重打擊,但皇帝卻沒有這麼做,為什麼?為何皇帝要反其道而行之,先攘外,後安內,原因何在?」

    「某認為原因很簡單,外患已經威脅到了中土的安全,北虜對中土虎視眈眈,此刻若先安內,兄弟鬩牆,則必然給北虜以可乘之機。形勢已經很嚴峻,北虜根本不可能給皇帝更多時間去安內,皇帝迫不得已之下,只好行險一搏,雙管齊下,兩線作戰,一邊安內,一邊攘外。」

    「在某看來,皇帝的這種做法有其可取之處,他以激進的變革手段來打擊豪門世家,爭取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快速度奪取到更多的權力和財富,以此來幫助自己傾盡全部國力去實施攘外策略,而攘外一旦節節勝利,其驕人的戰績和武功又必然可以幫助皇帝和中央贏得無上權威,有效遏制和延緩國內危機的爆發,而國內局勢的穩定,又可以幫助皇帝更好更快地深化變革,從權貴階層中奪取到更多的權力和財富。如此循環往復,則皇帝必然能在兩個戰場上贏得勝利。」

    李密陷入了沉思。李風雲絕非常人,短短几句話所表露出來的驚艷才華,讓李密對其有了全新的認識,他不得不修正自己對李風雲的看法,同時對李風雲的身份來歷也愈發好奇,但李風雲拒不透漏自己的秘密,李密也無可奈何,只能暫時放棄對其身份的調查,轉而集中精力去謀求李風雲的合作。

    「將軍可有確切證據,證明某錯誤地判斷了南北局勢?」李密問道。

    李風雲搖搖手,「很快,要不了幾年,你就能看到南北大決戰了。」李風雲嘆了口氣,忽然問道,「先生可還記得當年漢高祖統一中土不久,與匈奴單于冒頓大戰於代北,不幸被圍白登山一事?」

    李密的神情有了變化,眼裏掠過一絲疑惑之色。這個李風雲拒絕提供證據,卻又做出驚人預言,語不驚人死不休,到底是何用意?退一步說,即便他有證據證明北虜對中土構成了嚴重威脅,但中土百萬大軍東征高句麗,實際上目標並不是高句麗一個,還有東。突厥、鐵勒、室韋、契丹、鞍羯等眾多北虜諸種。衛府軍一旦取得東征的勝利,滅亡了高句麗,便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給北虜諸種以巨大威懾,中土北陲必將因此贏得很長一段時間的安寧。

    李密驀然想到了一個關鍵之處,如果東征失敗,則北疆局勢必然陷入危機,如果中土陷入內憂外患、腹背受敵之困境,則南北局勢必然緊張,北虜乘機入侵也並非沒有可能。

    「將軍對東征沒有信心?」李密果斷問道。

    李風雲莫測高深地微微一笑,「如果某對東征有信心,還敢殺進中原威脅京畿?」



  
相關:  北風嘶朔馬    傲世丹神  神級插班生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劫天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戰隋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2s 3.9628MB

搜"戰隋"
360搜"戰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