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咄捺做為牙旗最高統帥,在沒有徵得始畢可汗和牙帳同意的情況下,決策出兵安州,是要承擔責任的,贏了還好說一點,大不了落下驕橫跋扈、恣意妄為的口實,但輸了或者無功而返,那就給了對手「攻擊」把柄,最終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所以即便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聯名建議他出兵安州,目前形勢發展也迫使他不得不有所作為,不能再找一些藉口以繼續消極怠戰甚至不作為,更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突厥利益受損而無動於衷。
但考慮到牙帳保守派的政治利益,考慮到為了給大汗國爭取到更充足的休養生息時間,當前還必須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南北關係,考慮到以其本人為首的政治勢力的發展壯大,阿史那咄捺在此次攻擊中,還是本着「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原則,謹慎小心,以維護東北局勢穩定,保障霫族和契丹兩大有力別部的安全,為最高目標。從這一目標出發,此次攻擊的重點就不是中土叛軍了,也不是救援奚族,幫助奚族奪回安州了。
阿史那咄捺擬制的攻擊方案是,乘着中土叛軍正與奚族大軍激戰於武列水,無暇北顧之刻,以雷霆之勢殺出平地松林,攻佔鬼方城,然後依託平地松林、鬼方城和松山構築一道堅固防線,同時聯合奚族,對中土叛軍形成左右夾擊之勢,就此把中土叛軍阻擋於濡水一線,不給中土叛軍北上侵擾弱洛水以進一步混亂東北局勢的機會,就此把中土人試圖藉助東北亂局牽制和削弱突厥的陰謀扼殺於萌芽中。
這是一個穩妥周全,風險小,又能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戰果、獲得最大利益的攻擊方案,完全滿足阿史那咄捺這位牙帳保守派的中堅人物在政治軍事上的利益訴求。若順利達成目標,既救援了奚族,打擊了中土叛軍,遏制了中土在東北方向咄咄逼人的攻勢,又保護了霫族和契丹這兩大有力別部,保障了東北局勢的穩定,維護了大汗國在東北地區的利益,同時牙旗付出的代價較小,確保其本人實力亦沒有受到損害,而尤其重要的是,如此一來,南北雙方在東北地區的激烈博弈中?阿史那咄捺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人物,不論是始畢可汗和牙帳、東胡諸種,還是中土,若想在東北地區達成自己所需要的目標,都「繞不過」阿史那咄捺,都必須拿出足夠利益與其交換,於是阿史那咄捺大獲其利,實力必然暴漲,未來可期。
阿史那咄捺的「如意算盤」打得好,亦都護阿史那耶瀾也鼎力支持,奈何牙旗的掣肘力量並不小,吐屯阿史德漠煌和達干史阿里門,一眼便看穿了這個方案背後所隱藏的真實意圖,說白了就一句話,妥協退讓,默認中土攻佔安州,以犧牲奚族和損害大汗國在東北地區的利益,來換取南北關係的繼續維持。
阿史那咄捺的這個方案看上去是為了維護大汗國的大利益,但實際上是為了維護牙帳保守派的既得利益,這是牙帳激進派所不能接受的。在阿史德漠煌和史阿里門看來,當前形勢下南北關係日益緊張,南北大戰一觸即發,中土在對外擴張上更是表現得咄咄逼人,這種局勢下對中土堅持「主和」立場,不過是與虎謀皮,於事無補,一味委曲求全只會進一步助長中土的囂張氣焰和堅定中土的擴張野心。
阿史德漠煌和史阿里門因此對阿史那咄捺的攻擊方案提出了質疑,並拿出了一套全力圍殺中土叛軍,幫助奚族徹底奪回安州的具體計劃。
兩派激烈爭論,互不相讓。
關鍵時刻,始畢可汗的命令送達牙旗,牙帳以最快速度對東北局勢的突變做出了反應。
一個多月前,也就是李風雲率軍突破閃電河,殺進平地松林,中土攻打安州的圖謀徹底暴露後,阿史那咄捺、阿史那思摩、史蜀胡悉紛紛報奏始畢可汗、牙帳以及各自所屬政治集團的重要人物。
李風雲的身份太多,利益糾葛太複雜,立場也難以捉摸,這使得牙帳中樞核心層的權貴們對未來形勢的發展難以掌控,不知道中土方面是否會藉此機會發動南北戰爭,於是主戰和主和兩派爭論不休,但大漠至今尚未完成戰爭準備,這是主戰派的「軟肋」所在,最後迫不得已,主戰派做出妥協,決定做好兩手準備,在東北戰場上以妥協忍讓換取時間,以利益損失來延緩戰爭的爆發,而在磧南,與中土正面對峙的狼山、五原和北原三個牙旗,全部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戰鬥,直接威脅中土北疆,如此兩個戰場便形成了呼應之勢,可以互相配合,互為聲援,可和亦可戰。
主和派也做出了退讓。面對中土咄咄逼人的攻勢,主和派不能不做最壞打算,一旦中土決心於近期內發動南北戰爭,而大漠卻因為他們的阻礙未能完成戰爭準備,導致戰爭爆發後節節敗退,那麼他們必然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政治上要遭受重創,其損失之大難以估量,為防患於未然,必須未雨綢繆,於是主和派接受了主戰派的提議,立即加快南北戰爭的準備工作,尤其對西突厥的妥協,對漠北鐵勒、回紇、同羅、薛延陀等諸種部落的戰爭徵召,都要加快進行,力爭於明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的戰爭準備。
接下來大漠要爭取一年的戰爭準備時間,為此就必須竭盡全力阻止中土於明年發動戰爭,如此一來,主戰和主和兩派就東北局勢的應對策略上達成了一致,那就是以妥協忍讓、以大汗國在東北利益的損失,來換取南北關係在未來一年的艱難維持。
基於這一策略,始畢可汗十萬火急傳令於磧東南牙旗的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以及負責掌控霫、奚和契丹三族的步利設阿史那咄爾,面對東北局勢的突然變化,要高度警惕,要理智處理,要以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南北關係為首要目標,而從這一目標出發,叱吉設和步利設要在可承受範圍內,妥協忍讓。至於具體應對之策,由叱吉設和步利設審時度勢,靈活掌握。
叱吉設看到這道命令,不喜反憂。這是個「坑」,看似始畢可汗授予他臨機處置之大權,實際上是以「維持南北關係」為繩索,直接把他捆住了。
始畢可汗避重就輕,關鍵問題避而不談。目前東北戰局最關鍵的題是,中土是否會背信棄義反目成仇?長城內是否會公然出兵攻打東北三族?如果形勢發展到這一步,依照始畢可汗的命令,叱吉設和步利設如何處置?是否把東北拱手相讓,以此換取一個相對穩定的南北關係?這肯定逾越了牙帳的底線,始畢可汗不可能答應,事實上他所謂的「維持相對穩定南北關係」的前提是,必須確保大汗國在東北地區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說,東北不能丟,東北三族不能滅亡。所以叱吉設和步利設任務艱巨,一旦東北局勢失控,南北關係已無維持之可能,南北戰爭提前爆發,所有罪責都是他們的,他們死定了,牙帳保守派必遭重創。
叱吉設權衡再三,堅持己見,拒不妥協,他不能為了幫助奚族奪回安州而激怒中土,更不能冒着南北關係破裂、南北戰爭提前爆發的風險去圍殺中土叛軍。
阿史德漠煌和史阿里門只能妥協。始畢可汗在命令中說得很清楚,短期內必須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南北關係,這嚴重限制了磧東南牙旗在戰場上的強力攻擊,他們的擊殺中土叛軍奪回安州的計策肯定行不通。
於是,此刻在桃水前線的帥帳里,達干史阿里門詳細講述的攻擊之策,就是阿史那咄捺所擬的,以攻佔鬼方,並以鬼方為中心構建堅固防線的作戰方案。
當然,這個方案的「保守」特性顯而易見,必然招致前線將領們的不滿。
此次局勢變化源於中土叛軍出塞,這本來是件小事,只要中土叛軍敢於侵擾閃電河,強大的突厥軍隊衝上去殺光了事,但牙旗高層因為擔心激怒中土,擔心破壞南北關係,擔心引爆南北大戰,謹小慎微,膽小如鼠,畏首畏腳,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忍讓,臉都給中土人打腫了都不敢奮力還擊,結果閃電原給中土叛軍突破了,安州給中土叛軍攻佔了,奚族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絕境,大汗國在東北地區的利益也損失了。按理此刻牙旗要反擊了,要把中土叛軍屠戮乾淨,要維護大汗國的利益,要贏回突厥人的臉面,然而牙旗高層的決策還是妥協退讓,還是不敢把中土叛軍吃干殺淨,這嚴重打擊了他們的士氣,讓他們非常失望。
率先「跳出來」的就是俟斤烏蘇承宗。一個月前他在閃電原上連遭中土叛軍的伏擊,損兵折將,憋了一肚子氣,後來又在桃水「熬」了一個月時間,牙旗始終不允許他們殺過桃水,愈發怒不可遏,如今好不容易盼來反擊機會,三萬大軍雲集桃水,氣勢如虹,結果目標就一個小小的鬼方城,殺雞用牛刀,豈有此理!
「我想問一句,我們的對手到底是中土叛軍,還是中土衛府軍?」烏蘇承宗強忍怒氣,厲聲質問。
史阿里門沒有反駁,而是轉目望向了阿史那咄捺,意思是這不是我的決策,你要發火就衝着阿史那咄捺去。
阿史那咄捺揮揮手,示意烏蘇承宗稍安勿躁,然後和顏悅色地問道,「如果中土叛軍只是長城內放出來的誘餌,我們把誘餌殺了,後果是什麼?」
烏蘇承宗正想說話,阿史那咄捺果斷搖手阻止,自問自答了,「兩個後果,其一,長城內忍氣吞聲,其二,長城內的大軍呼嘯而出,你選擇哪一個?」
烏蘇承宗沉默不語。他不是一個熱血衝動的青年,他當然知道中土衛府軍的厲害,也知道中土衛府軍呼嘯而出的後果。磧東南牙旗有數萬控弦,的確具備挑起南北戰爭的實力,但問題是,大汗國是否完成了戰爭準備?能否打贏這場南北戰爭?目前局勢下,安州極有可能是中土故意設下的一個陷阱,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如果盲目衝動,一頭跳下去,他個人的性命不重要,但如果禍及大汗國,那就萬死莫贖其罪了。
烏蘇承宗顧大局識大體,不敢「步步緊逼」,不代表其他頡利發、俟斤就畏懼叱吉設,就不敢質疑他的決策,不敢挑戰他的權威。所以阿史那咄捺話音剛落,一些怒氣衝天、戰意盎然的將領就紛紛「跳出來」,就算長城內的大軍呼嘯而出又如何?中土既然敢侵我領土,傷我別部,我們就敢蜂擁而上,殺他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阿史那咄捺走到地圖前,虛按雙手。帳內很快安靜下來,阿史那咄捺抬手指向地圖上的遼東,「這裏是中土的懷遠鎮。中土遠征高句麗的大軍,現在就屯駐於此,保守估計,這支遠征軍大約有三十萬到四十萬軍隊。」
接着他的手指從地圖上的懷遠鎮開始,直線向上,停在了弱洛水,「由懷遠鎮北上弱洛水,大約四百餘里。」說到這裏,他轉身望向帳內眾將,冷笑道,「如果中土決心拿下東北,調集二十萬大軍北上弱洛水,誰能阻擋?」
一片死寂,氣氛驟然凝滯,一股冰冷寒意霎時瀰漫大帳,眾皆色變,再無質疑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