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軍令下達,趙術便待在幕府中處理軍務,與此同時,他在等醫者的消息。
戰役醫坊以及隨軍醫者,從一開始,便是為了滅掉諸越而準備的。
只有醫者做好了準備,他才敢出兵,吞併東甌,然後劍指閩越。
一開始,他與王翦有過一次商議,關於大秦銳士對於諸越的戰事。
也曾與秦王政交流過。
上將軍王翦的打算是,大軍六十萬,兵分三路,一路從江東吳地南下,進入會稽山地,平定東甌。
一路從洞庭南下,進入閩水山地,平定閩越。
另外一路從湘水南下,攀越五嶺?進入南海之地,平定百越。
但是這個決斷,被趙術否決了,靈渠不通,攻伐百越並非良機,有道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只有輜重不絕,才能安心攻伐百越,就算是有所失利,也能夠進退有據。
所以,在趙術的干涉下,靈渠已經開鑿。
而且就在楚地的大軍只有三十萬之眾,這意味着他能夠動用的大秦銳士不多。
根本不適合分兵!
各個擊破,才是最好的選擇!
趙術遠比這個時候的秦王政,更清楚吞併諸越對於大秦,對於華夏的重大意義。
後世的華夏,因為明宣宗朱瞻基的一退,徹底讓華夏失去了染指中南半島以及蘇門答臘島,呂宋島的機會。
當年,朱瞻基犯得錯,他絕不會再犯。
縱然是付出再大的犧牲,再大的代價,他也要讓整個東南亞,成為華夏的固有領土。
那怕,從此他趙術,在華夏的歷史上,留下殘暴之名。
當年,武安君白起,寧為一秦,血洗六雄。
如今他趙術,也願意為了一秦,背負萬世罵名。
縱然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他也無所謂。
十萬大軍在大末演武!
趙術親自盯着。
他心裏清楚,這些西北漢子,適應楚地的氣候環境,本身就很難,更何況是比了楚地還要惡劣的東甌了。
此時,不是後世。
南方尚未開發出來,三晉才是中原核心。
若是大秦銳士沒有適應東甌的氣候與環境,就貿然出兵,那是對大秦銳士的不負責任。
歷史上,任囂,趙佗等人,第一次南征失敗,損兵折將的事情,絕對不允許發生。
在趙術看來,這一切都可以被避免。
不論是任何時代的戰爭,都要因地制宜。
從項燕死後,趙術就已經清楚地知道,華夏一統已經確定,一個腐朽的齊國,根本擋不住大秦銳士的鐵蹄。
秦王政與李斯想要盤整華夏,以及大秦對於中原的統治能否持久,已經是大秦朝廷迫在眉睫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現在如今的高位,趙術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他自然是看的清楚。
如今的大秦,既在內憂,又在外患。
自從大秦兵出函谷關,開啟一統大戰,中原大地之上,已經發生了韓地貴族復辟。
幾乎可以預見,天下一統之後,這種復辟的事情不會少。
這便是內憂!
而外患則是,異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在七雄並存時代,無論中原的攻伐多麼劇烈,但在對待外患這一點上,一個比一個強硬霸道。
燕國平定東胡,趙國反擊林胡匈奴,大秦反擊戎狄匈奴,齊國平定東夷,楚國平定東夷南夷等等。
如今,天下諸國並於秦,權力集中於大秦,自然而然,責任也將集中於大秦。
秦王政必須要以中原共主的身份,大秦必須要以中原的名義,扛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如今的秦王政正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天下共主,但是趙術不需要,他只需要手提秦劍,蕩平一切不臣。
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打造出屬於華夏,最完美的疆域。
在這一點上,趙術與秦王政是一致的,那便是大秦既然一統華夏,自當一肩挑起抵禦天下外患之責。
「公子,大軍演武,當如何具體鋪排?」李信走過來,朝着趙術詢問。
聞言,趙術思考了片刻,朝着李信,道:「先以適應環境與氣候為主,然後由黑冰台,斥候,隱宮帶路。」
「大軍將士化作千人隊,熟悉東甌情況,然後制定出合適的戰略與戰術。」
「對於你們,我沒有詳細的要求,但是總體上,還是有的。」
「那便是,必須要讓大秦銳士,在東甌也要保證一如在中原的強大戰力!」
「諾。」
李信走了。
隱為來了。
「公子,樓船士已經集結,正在近海訓練」
聞言,趙術點了點頭:「嗯,找當地人詢問近海情況,必須要摸清楚。」
「免得將士們一入海,就餵了魚!」
「諾。」
見到隱為點頭,趙術話鋒一轉:「楚地,以及東甌,閩越的情況怎麼樣?」
「稟公子,楚地尚且算是安穩,東甌與閩越都在大規模的徵召青壯!」
沉吟了許久,趙術朝着隱為吩咐,道:「派遣死士前往閩越,見一見閩越王,本公子準備要與他會獵五嶺!」
「諾。」
「公子對於閩越以及東甌很重視?」任囂看着趙術,眼中滿是不解:「我大秦銳士,天下第一」
「我大秦銳士,確實天下第一!」趙術笑着點頭,語氣幽幽,道:「術用兵唯謹慎!」
「倒不是本公子重視東甌與閩越,而是這些人對於當地,以及百越遠比我們了解。」
「大秦銳士之驍勇善戰,拿下東甌與閩越,以及百越,都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如何治理,在短時間,之前數年之內,還是需要依靠當地的這些人。」
「所以,我才決定見一見閩越王。」
任囂點頭。
但是他沒有多言,他對於趙術之言,半認可,一半不認可,因為他相信大秦銳士。
「任囂,魯莽成不了大事!」
看着任囂,趙術略微思索了片刻,提醒,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更何況,大秦銳士幾乎都是西北老秦人,也有一部分中原新秦人。」
「他們連楚地環境,都是從陳地開始,一點一點適應過來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