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備之所以丟了徐州,還有一個巧合就是陳登被他委以重任,派去擔任東海郡任職,以制衡東海郡太守昌豨了。
如果陳登留在下邳,而不是去了郯城就任,以陳元龍之謀略,再加上張飛對他的信服。呂布很難有機會偷襲徐州得手,甚至曹豹都不可能會與張飛鬧崩到火併。
只是歷史沒有可能,劉備手底下就那麼幾個信得過的親信,有才能的就更少了,他不讓陳登去制衡昌豨,那整個東海郡就全丟了。
到那時候,劉備就真成了名為徐州牧的下邳國相了。
劉備相邀,陳登自然一口答應。
上門之後,在關、張、田、趙作陪下,眾人宴飲作樂。
陳登在宴會中絲毫沒有士人的惺惺作態,反而舉動隨意,酒到杯乾,沒有半點架子,讓一眾武將很是心折。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都有些微醺之後,劉備朝着陳登說到:「元龍,今天請你來,是為了讓你看一件寶貝。」
劉備早和劉封溝通過了,曲轅犁這種東西,是瞞不住的,也沒有必要瞞。
與其藏着掖着,以後讓本地士人盜版走,不如直接拿出來跟他們分享,用增加產量的方法,來換取他們能夠積極的納稅服役。
劉備本就寵幸陳登,有這好東西,自然是願意分享給陳登的。
只是礙於劉封的意見,這東西是劉封弄出來的,要是他蠻橫的硬要告訴陳登,那傷了兒子的心可就心疼死他了。
幸好劉封一口就答應了,沒讓他夾在中間進退兩難。
劉封只是叮囑劉備要拿這個多換點好處,可別被陳元龍忽悠幾句就白送出去了。
就算便宜了陳元龍,好歹也讓其他士族豪強多交點稅賦。
劉封最後還着重提醒劉備,郯城縣的州府倉庫里都窮的可以跑老鼠了。
現在徐州一窮二白,劉備也覺得日子是真的不好過。
如果有機會改變一下的話,他也是非常樂意的。
在黃巾之亂前,徐州一年產量約為兩億石,按照漢代三十稅一的田稅制度,官府可以徵收約七百萬石的糧食。
可黃巾之亂之後,各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曹操入徐,更是打的彭城國幾乎化為白地。
徐州總共五個郡國,琅琊郡在臧霸手裏。從陶謙時代開始,臧霸的琅琊郡就已經不但不向州府輸送錢糧,還反過來要州府補貼軍費了。
廣陵郡則在東平壽張人張超張孟高的手裏。
雖然他現在人不在廣陵郡內,帶着部曲跑去兗州幫着他哥哥張邈造曹操的反了。
可被張超委任代理郡事的袁綏卻態度中立,並沒有承認劉備,到目前為止也沒主動向劉備示好過。
至於彭城國,在曹操的兗州軍燒殺擄掠下,已經是一片廢墟了。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東海郡和下邳國兩個郡國。
東海郡的西邊也被打爛了,根本收不上糧食,北邊的幾個縣則是被陶謙所表的東海郡郡守,徐州的本土軍閥,臧霸的盟友昌豨所佔據,而東邊的幾個縣則是糜家的自留地。
能夠收到稅賦的,恐怕也只有南邊的幾個縣,以及指望糜家肯給面子,多少交點錢糧了。
唯一的稅收大戶就是下邳國,這裏經歷的戰火相對較少,保存比較完好,本身就是徐州人口最多的一個郡國,下轄整整16個縣,是彭城國的兩倍。
人口也高達六十多萬,原本僅次於沒有經歷戰火的東海郡。
而現在,則已經是徐州內毫無疑問的第一大郡了,還有着很多的稅收潛力。
陳登正是下邳淮浦人,陳家是下邳士族之首,這已經不是地頭蛇了,簡直是地頭龍的存在。
只要他肯出面協調,下邳的稅賦就不會出任何問題。
這也是為何劉備剛從陶謙手裏接過徐州,就想把州府治所從郯城縣遷往下邳縣的根本原因了。
因此,就劉備的本心,也是很希望能夠陳登出面,儘量為他說服本地的士族豪強能多交點稅的,否則今年州府收來的糧食連本部兵馬都養不活,那樂子可就大了。
對於劉備的請求,陳登二話不說,直接一口應允了下來,根本沒提任何條件。
更讓劉備感動的是,陳登不但答應了為劉備去催收下邳的錢糧,還反過來給劉備吃了定心丸。
「明公不必憂慮,下邳士、民皆忠君愛國之輩,必耽誤不了稅賦。下官斗膽在此擔保,今年下邳秋收,至少可向州府輸送三十萬石糧食。但請明公放心,此事如有差池,唯元龍是問。」
劉備大喜,感動的忍不住走到陳登跟前,握着對方的手:「元龍,這叫我如何感激是好。」
徐州和平時候,官府每年可入七百萬石糧食,但扣除州郡縣鄉亭各級官員的工資,執政的開銷後,真正能夠結餘下來,輸入中央的,其實不過才一百五十萬左右。
以現在徐州的情況,下邳國能供給州府二十萬石糧食,就已經是對他劉備忠心耿耿了。
沒想到陳元龍居然敢打下包票,要供三十萬石給州府,這讓劉備喜出望外。
就只憑這三十萬石糧食,劉備就足以養兵了,這意味着他徐州州牧的位置算是真正坐穩了。
這讓他如何不對陳登感激涕零。
「明公何以言謝,此事本就是下官分內之事,當不得明公如此嘉獎。」
陳登慷慨激昂:「下邳士、民皆視明公如父母,才會如此竭盡全力,報效州府,可見下邳士、民對明公的一片殷殷厚望。」
「前日裏,登曾向明公建言,勸說明公可將州府遷往下邳,如此可省去輸送之靡費,又能得下邳士、民死力。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不知明公考慮的如何了?」
陳登固然是徐州的名士,但他更是下邳人,當然更希望劉備能把州治遷往下邳。
畢竟下邳在徐州一直都是千年老二,東海郡才是州府所在,東海的名門大族才是徐州的翹楚。
陳家能和東海郡士族抗衡,完全是因為陳家出了一任名太尉陳球,不但學識淵博,更犧牲在剷除閹宦的第一線上。
在東漢,這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確,這給陳家加了太多的分數。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