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相 第七十章《一剪梅》

    真情像草原廣闊,層層風雨不能阻隔,總有雲開日出時候,萬丈陽光照耀你我,真情像梅花開過,冷冷冰雪不能淹沒,就在最冷,枝頭綻放,看見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此情長留心間。前面是一段歌詞,歌名為《一剪梅》,多人演唱過此歌,以台灣地區著名主持人費玉清演唱的最為動聽受歡迎,其輕拍的曲調和優美的旋律,給人感覺塞北大草原的廣闊飄逸風格,曾經一度在萬眾的耳邊盤旋,現已成為懷舊金曲。一剪梅,就是一枝梅花的意思,宋代時候,人們稱一枝習慣為一剪,現代漢語中,形容花的量詞通常都是一枝或一朵,而一剪梅的叫法固化下來並傳承至今,我們口語中會常說一枝梅花,而文雅場合或文學作品中仍沿用宋代的用法。

    一剪梅之名,現代被作為歌曲名外,還常被用作影視劇目的題目,但其最為人知的是作為宋代詞牌名,它作為詞牌時,亦稱臘梅香,屬雙調小令,因李清照依詞牌著有名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故又名《玉簟秋》。該詞牌以宋代詞人周邦彥和吳文英等人的詞作為正體,不過這兩位曾經在詞壇素有地位的詞人,因缺乏扣人心弦的作品而不被後世熟知,不過從詞作演變為歌曲方面,或許他們的詞作會更適合演唱,但是作為文字型作品,倘若無震撼人心或者刻骨銘心的語句,恐怕也很難受後世人們的關注。在文學領域,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因此可見她有多首詞作被納入中學教材中,她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亦是其一,這首詞配上新時代的譜曲遂可稱為歌曲演唱,儘管這首歌曲未能成為流行歌曲,但比蘇軾《定風波》詞作演變的歌曲要動聽些許。

    才女李清照,是宋代詞壇中能與蘇軾、辛棄疾能媲美的文學家,我們中學期間能收納多首她的詞作,現代社會男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教科書里只有男性文人角度的作品,似乎會導致兩性的天平傾斜太過,而李清照的詞作也頗為不錯,多收納幾首她的作品亦是可取。李清照之名源自其父李格非喜歡的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父親李格非是宋代大臣和文學家,亦是開明的家長,使得李清照受到非常好的教育,為其成為著名詞人奠定基礎。成年後的李清照,遵照士大夫的聯姻傳統,嫁給了宋朝大臣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婚前的少女時代及嫁做人婦的前期,李清照是非常幸福的,從他的早期詞作可見一斑。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算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儘管該詞是描寫愁緒,但是詞中的愁為閒愁,一般閒愁都是指富貴人家的無聊。據記載,李清照結婚後,丈夫趙明誠需要出遠門遊學以謀求日後的仕途之路,新作人婦的李清照初入夫家門,自有緩慢適應新家庭的過程,而丈夫的出外遠遊,將會使得她徒有閒愁,為此賦詞《一剪梅》贈予趙明誠,傳達出她不忍別離的一腔真情。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的上闋先從「紅藕香殘玉簟秋」起篇,紅藕香殘描寫室外荷花已殘敗香氣消退,玉簟秋描寫室內涼蓆,冷滑的蓆子瀰漫着秋涼氣息,然後寫到她白天在水面泛舟樂趣,其中獨上兩字暗示了作者產生閒愁的原因。接下來說「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即是作者仰頭凝視天空,想像舒捲的白雲外,有誰會寄信來,反映出作者惦念遊子,盼望丈夫的錦書到達,遂從仰望雲朵時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詞的下闋純抒情懷,是該詞的精妙之處,更是這首詞的經典語句,花自飄零水自流,給人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懷和水流無限似儂愁之情緒,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在描寫自己閒愁時,推己及丈夫,知道相思河閒愁是彼此都具有的,可見他們心心相印,婚後在一起是幸福的,此情無計可消除,說明相思和閒愁無法排遣,從眉宇間漸漸落下,卻又落在了心頭。

    此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被清代的學者評價為,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這樣的評價雖有誇張,不過就李清照娘家和夫家的背景來看,不食人間煙火倒是可能的,再者接下來的輕解羅裳,非宋代一般民眾所能穿戴的服飾。出生書香門第的李清照,早期生活優裕,成婚的對象亦是彼此心心相印的,或許她的上半輩子過於幸福,因此上帝要讓她的下半生多點不如意。在李清照剛過不惑之年不久,趙宋朝廷經歷了一場歷史稱為「靖康之變」的浩劫,這次劫難導致趙宋政權被迫南遷至臨安,李清照及丈夫也跟隨大流被迫南渡。南渡之後,李清照的生活開展由盛轉衰,尤其是她丈夫在南京逝世後,他的生活狀態一落千丈,至此她的詞作風格開始大轉變,感情基調從昔日的閒愁轉為淒涼,從多描寫愛情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淡然舒適轉向感慨處境及懷昔憶舊的哀傷情調,在家國命運直轉急下的雙重打擊下,詞作中感慨漸深,乃至有情景婉絕的全疊字妙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治世時代,人生際遇多數比較平淡無奇,會面臨如當前盛世社會中的內卷式的競爭,而一旦進入衰世,尤其是進入混亂的戰爭年代,人的際遇波折便會很明顯,我們所熟悉的古代文人騷客,人生際遇有很多受家國命運影響極大的,前文的李清照,以及李唐時期的杜甫,還有接下來將會介紹的詞人蔣捷。金兵南下掠走了趙宋皇室宗親後,國家危矣之時,李清照及其丈夫被迫南渡,此時的南渡好比逃難似的,從昔日豪門閒愁日子跌落至顛沛流離,其心境落差可想而知,再加上丈夫的不幸病逝,殷實的家底不至於讓她為柴米油鹽過度操心,但是生活境況大不如前,又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富有才華的她,於是情思迸發作有多首經典詞作。唐代的杜甫,出生名門,早年在長安城游宴喜樂,猶如瀟灑公子哥,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李唐的皇室都被迫西逃,而基層官員的杜甫也被迫流徙,在逃難途中目睹了戰爭給國家山河帶來的巨大破壞和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災難,感慨遂深於是創作有《三吏》和《三別》記錄戰亂時的心酸。趙宋末期的詞人蔣捷,原本作為櫻桃進士,可以在趙宋政權裏面致力於發展仕途,然後剛踏進官場未滿五年,自己的國家被蒙古鐵騎踏平了,深懷亡國之哀的他,秉持忠臣不事二主的士人氣節,開始隱居不仕。

    蔣捷在趙宋王朝覆滅後,堅持不仕外族政權的氣節,備受時人所重,歷朝歷代政權更迭期間,有人選擇投誠或倒戈,有人選擇殉國,有人選擇遁世隱居,這都是個人基於自身利害關係和身處環境所作的選擇,不能簡單的評述,不過告訴民眾的歷史必須得簡單粗暴的,畢竟民眾只能理解簡單的事物。我們所學習的歷史裏,都是極力稱讚為國殉節的人物,如蔣捷所處時代的「南宋三傑」,其中就包括寫下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然而歷史真相是不忍直視的,投降派往往遠多過抵抗派,投入新朝懷抱再仕的遠多于堅持氣節遁世隱居的,甚至更有可恨的是,調轉槍頭對準自己原屬的陣營或國家,如「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明末將領吳三桂。原本在時局動盪之際,選擇最利於自身的本無可厚非,堅持氣節或為國殉節,歷來是受讚揚的,而倒戈或依附新朝多是貶抑,而人類行為裏面弔詭的是,貶抑的行為往往是多數人跟隨從事的,而讚揚的行為往往難得,或許是因為其難得,所以要大加讚揚。

    蔣捷之所以在宋元王朝更迭備受時人所重,是他秉承趙宋臣子的氣節及堅守趙宋子民的身份,因為這份堅守,他不願入仕新朝選擇隱居姑蘇一帶,不再仕途的他多有羈旅奔波。趙宋滅亡後,懷有亡國之思的蔣捷,乘舟經過蘇州吳江時,創作出了他的佳作《一剪梅·舟過吳江》,在大約同時期,他亦創作了一首傳誦甚廣的名篇《虞美人·聽雨》,可以看出,家國之哀及自己的羈旅漂泊處境,使得作者豐盈的情感溢出,進而創作享有盛名的詞作。宋元之交的詞人蔣捷,儘管知名度不高,但他的詞作多反映了時代的巨變,可謂是宋詞最後的殘光餘熱,自他之後便很少宋詞傑作出現,隨後轉換成遜色於唐詩宋詞的元曲,故有人盛譽他為宋詞最後的絕唱。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從詞作附屬的標題可知,作者乘船經過蘇州吳江時,創作了這首名篇。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前三句點明作者正在羈旅途中,看到吳江上飄搖的船隻在運送旅客,岸上酒館飄搖的帘子在招攬客人,由於產生了想借酒消愁的想法。解下來的三句「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是作者經過名為秋娘的渡口和泰娘橋時,遇到風雨交加的情景,風吹酒醒雨滴心簾,此時的愁緒倍增湧現。下闋前三句,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直白點明作者遠離家鄉奔波的境遇,用反問手法突出漂泊思歸情感的強烈,反襯的手法想歸家之後的場景,清洗奔途時的衣物,家裏調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熏爐心字香薰,可見作者歸家後可享受舒適的日子,突出歸家後美好和諧的畫面,與處於客舟中漂泊時悽苦形象作對比,渲染作者急切的歸家心緒。不管是異地為官的士族,還是當代如北上廣深等漂泊的蟻族,註定會有「漂泊」的心路歷程,在外漂泊久了自會觸發強烈的思家念鄉心緒,而歸家洗客袍之心,總會在風雨交加的旅途中顯得更加濃烈。


    此詞最為精妙的語句是最後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簡直神來之筆,「一紅一綠」用自然的植物生長變遷來形容時光的流逝,櫻桃紅,芭蕉綠,花開花落,大自然周而復始,藉此自然界植物的綠肥紅瘦抒發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一般人們口語裏,會比較直白的講,人轉眼間就老了,時光過的真快等這些常用的話語,而詞人的這三句卻表現的極具藝術感,讀之讓人感覺韻味無窮,將人生易逝的意象貫穿入到自然規律中。自然景象中的紅綠兩種顏色,在這首詞之前,詞人李清照便著有天然偶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後世文人所激賞,蔣捷的這首詞亦是如此,或許有借鑑李清照語句的考量,同樣成就為宋詞佳句。

    單論詞牌名時,一剪梅之名還是頗受歡迎的,至今常被使用為歌曲名或影視劇名,據不完全統計,詞牌名高達上千個,比較熱門的詞牌名也就十幾個,想必一剪梅是其一,其次一剪梅之名也較為好聽,如上面分享的兩首佳作也頗有傳誦度。曾經在大學母校所在的城市,出入過一家位於江邊的桑拿足浴會所,它的取名讓我頗感意外,竟是詞牌名「西江月」,更為核心的是,會所旁的河流是珠江幹流西江,可以遐想一番,如果在月圓之夜,行走在西江邊,看着這家會所醒目的標識牌,其實蠻應景的。好的詞牌名不僅可以流傳甚廣,而且也可以讓很多文人喜歡以它作詞譜曲等,一剪梅詞牌名旗下,除以上分享的作品外,尚有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和明代文學家唐伯虎的詞作《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等可品讀一番。

    《一剪梅·中秋無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惟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一剪梅·中秋元月》是描寫中秋賞月的詞,但是從標題可知,創作此詞的這年中秋,可能因為天氣原因,未能有明亮的月光,在明亮的月光下,文人容易有感而作,無月時的天氣不佳,似乎更是激起了詞人辛棄疾的思緒。詞中先是回憶了往年清朗的中秋時分,置身於芳香的丹桂從中,花倒映在酒杯中,明月蕩漾在酒杯中,而今年登上賞月樓等待明月出現時,天上的雲朵浸濕了紗窗,朦朧細雨也打濕了細雨。從回憶、天青風輕,桂花飄香、飲酒作樂而心情舒暢,到此時待月而不見月,反而引來雲朵和微雨,該詞上闋採用今昔對比手法,表達作者今年的心境不如以往的狀態。詞的下闋表面上是說作者想乘風去天上問個究竟,問為啥今年無月,但是「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想問也問不成,儘管此時中秋無皎潔的月亮,但是還有滿堂的燭花配搭飲酒唱歌來彌補今日無圓月之憾。

    提及詞人辛棄疾,多會稱讚他文武雙全,用文采的方式吹捧他則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不過就是這麼一位史上不多見的文武奇才,滿腔熱血和宏偉壯志,未能得到有效布施。辛棄疾的諸多作品,是他遭遇彈劾落職西被迫閒居江西帶湖時而創作的,他的這首《一剪梅》亦是此期間的作品,從詞中可知,辛棄疾是想借當前的遭遇,對比往日能夠受用的情景,表達憂國之慮及寄託自己期待得到朝廷重用的情感。詞中最尾兩句「杯也從容,歌也從容」,實則是內心的不從容,傾述自己壯志難酬,憂心自己力圖恢復國家故土的夢想隨着歲月蹉跎也遙遙無期,寫的越從容,越能反襯內心的難以從容,有從容之心時,想必不會考慮是否從容,遑論作從容詞。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的作者唐寅,可能世人並不知曉,但是其唐伯虎之名倒是曾經一度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名氣傳播得益於一部名為《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這部出自香港導演周星馳的經典喜劇片,對於90年代看過很多古裝武俠類電影的人們來說,絕對是記憶最為深刻的歷史名人之一,以前春節期間在鄉下農村更換新年年畫時,《唐伯虎點秋香》總會赫赫在目。唐伯虎原名唐寅,是明代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他是浪蕩不羈的公子哥,歷史上也的確是如此,追求美貌的秋香姑娘,化身僕人混入華太師府邸,幫助華府成功擊退寧王朱宸濠的屢次挑釁,這些電影情節則是根據他的經歷藝術改編而成。電影固然是藝術,而真實的歷史往往有不堪直視的方面,科舉不順的唐伯虎曾經投靠過這位寧王朱宸濠並作詩贈予,令唐伯虎始料未及的是,寧王不守本分竟然起兵叛亂造反,平定叛亂的人物是著名的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別號王陽明),雖說唐伯虎在寧王造反前已經離開寧王府,可以想像的是,唐伯虎必然會因寧王造反一事而受影響。

    影響唐伯虎更大的事件是捲入一場科考弊案,這場弊案使得唐伯虎徹底失去了入仕資格,對於傳統士大夫階層中人來說,失去入仕機會就相當於遠離士大夫階層。未能在仕途上有所發展的唐伯虎,雖然只能充任胥吏的一些政治權力,但是對於出身世家的唐伯虎而言,深以為恥,他才接受寧王朱宸濠的聘請而擔任幕僚,卻殊不知這場經歷差點給自身帶來滅頂之災,倘若未在寧王造反之前逃離王府,想必會受牽連而被視為叛亂分子。因為弊案的影響,備受打擊的唐伯虎,再加上作為造反藩王曾經的幕僚等負面影響,他的作品多以女性視角呈現,沿襲了唐詩里的閨怨氣息,他的這首《一剪梅》女子的口吻呈現離別相思之情,算是一首閨怨性質的詞。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這首詞大意是深閉房門聽到雨水拍打梨花的聲音,辜負了青春,虛度了青春,縱然有歡樂愉悅之事卻不知道與誰可分享,花下黯然神傷,月光下也黯然神傷,整日裏眉頭緊皺如黛峰聳起,臉上頻頻出現淚眼,從晨曉到日暮,行走時思念着你,坐臥時亦想念着你。從大意可知,它一般會被視為閨怨詩詞,不過就今日看來,詩詞裏情思也可以是男性的視角,很多深情詩句也多出自男性文人之手,而非女性文人,只是當前人們對這類型的詩詞進行分類時,習慣將其歸類為閨怨風格。詞中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這必是中年人才會有的嘆謂,人到中年長恨此身非我有,花前月下無人陪伴,縱然有歡暢愉悅的心情,找不到恰當的人與之分享樂趣,這也反映出中年人的孤獨之感,只得獨自黯然神傷。這首詞最為人知的是最後三句「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可以作為當代青年人情書中的妙語金句,也是很多人喜歡這首詞的關鍵之語。

    以上四位作者,他們的家庭背景最為雄厚的是李清照,父親及丈夫一家皆是朝廷重臣,據說她與宋高宗時期著名的大臣秦檜還有親戚關係,其次是蔣捷,儘管其祖輩們的地位並非十分顯赫,但能而立之年能進士及第的家庭,其背景自是不差。辛棄疾出生時家鄉已經是金國的領土,參加過金國的科舉入仕考試,其祖父是金國朝廷的官員,按當時宋朝是與金國並立的國家,儘管身為山東漢子的漢族人,回歸到趙宋朝廷依然有一層尷尬的身份,畢竟從狹隘思想去理解發話,辛棄疾對於當時的國人(宋人)來說猶如外國人,好比朝鮮人民進入韓國當公民一般,家境條件稍弱的應該是唐伯虎,他嚴格來說可能還不算士大夫階層中人,頂多屬於地方豪強出身。列舉他們幾人的身份背景,意指表明,能在歷史上留名或者留下傳世作品,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富貴家庭出身的人,史上能留有普通人名號的,幾乎只有一個可能,便是對此人命運有極其有爭議的歷史事件,如北宋時期著名的阿雲弒夫案,是中國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案件,不過其案例的來龍去脈牽涉到朝廷的改革之爭。

    上段提到四位作者共同點,都是殷實的家庭背景或者是士大夫階層中人,他們以《一剪梅》為題的詞,也有一項很大共同點,四首詞中最為人喜歡且印象深刻的詞句皆為最尾三句,好似《一剪梅》旗下的作品,前面的三段描寫,都是為了娓娓道出最後一段,點出詞中的核心思想或作者的情感表達。前面的敘述描寫都是為了引出名句,這些名句當中,個人最為喜歡蔣捷的這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色了芭蕉」,語言藝術魅力在四人作品中首屈一指,再者便是李清照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感覺辛棄疾的「杯也從容,歌也從容」帶點生硬感,帶有點他另外詞中所言的為賦新詞強說愁意味,唐伯虎的的「曉看天色暮看雲,坐也思君,行也思君」或許受青春少年所喜愛,總而言之,以上皆是可讀的作品,具體喜歡哪一首則看個人的情感喜好傾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相關:    神話版三國  校花的貼身高手  合體雙修  全民小鎮之辣主麻仆  寒門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詩相第七十章《一剪梅》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8s 3.8057MB

搜"詩相"
360搜"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