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處酒肆簡單地對付了一頓,尉遲恭帶着路,幾人便離開了酒肆。
皇帝就要從驪山秋獵回來了,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皇城內,有不少小吏正在打掃着地面,讓地面潔淨。
三省六部也在忙着休沐前的最後工作。
李承乾坐在東宮的院子裏,正在專研着木榫的榫卯結構,一手拿着工部的書,一邊對照着眼前的一個個榫卯。
因工部尚書閻立本不在長安城,他跟着父皇秋獵了兩月有餘,調取工部的卷宗也方便了不少。
寧兒低聲道:「殿下想要造什麼可以與工部的工匠知會的。」
李承乾擺動着幾個相扣榫卯,嘗試着轉動了一番,又道:「有些事,不是自己動手做,就少了很多樂趣。」
李麗質正在一旁玩着拼圖,她低聲道:「等弟弟妹妹都回來,就讓工部的人畫圖,做一個拼圖。」
小福正在廚房忙碌着,等殿下們都回來了,可以吃上羊肉大蔥餡的餅。
有一口好吃的,是莫大的幸福。
不多時,李績大將軍便在東宮外稟報道:「殿下,大軍已離開了驪山,正在沿着渭南縣正朝着長安而來。」
李承乾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還在擺弄着眼前的榫卯。
見狀,李績抱拳快步離開。
從渭南縣到長安,快馬加鞭的話,一天時間就能到。
大軍行進不快地怎麼也要兩天時間。
李承乾放下榫卯,揣着手皺眉,自語道:「這急報,就沒有其他需要交代的話嗎?」
寧兒還在收拾着東宮,她將殿下們的房間都收拾好,還要通風。
昨夜下了一場雪,到了天亮時雪就停了。
眼看這天色就要入冬了,李承乾收緊了外衣,喝下一口茶水,當皇帝一定要這麼神秘嗎?
思量片刻,李承乾站起身走向東宮外。
李麗質道:「皇兄去做什麼?」
「孤去看望爺爺。」
「嗯,妹妹把這些天的課準備好,等稚奴他們回來了,隨時可以上課。」
李承乾點着頭腳步不停走出了東宮。
正要走向武德殿,腳步稍停,便又轉身走向了承天門。
李績就守在承天門前,問道:「殿下可要巡視長安?」
李承乾低聲道:「今天孤不巡視,只是隨便走走。」
「喏。」
其實說完這話,李承乾有些氣餒,身為監理朝政的太子,說是隨便走走本質上還是巡視。
李績依舊陪在身側,李承乾走在朱雀大街耳鬧市,下午時分正好是這個長安最熱鬧的時候。
「殿下,伏允的兒子再有三天就能到長安。」
看太子神色狐疑,李績又補充道:「剛剛送來的消息。」
李承乾笑道:「大將軍也說過了,這種事父皇自然會有決斷,不用與孤說。」
「喏。」李績中肯點頭。
京兆府,李世民正坐在這裏,看着手中的卷宗聽着李道宗講述。
到了長安城之後,進入京兆府,尉遲恭立刻建立一個以陛下為核心的班子,並且散出人手,查探城中情況。
因發現有人清掃街道,還有官吏給錢,剛入城時陛下就決定了先來京兆府。
李世民翻看手中的卷宗,道:「如此說來承乾在京兆府了不少心思?」
李道宗行禮道:「陛下,太子監理朝政,時常過問長安各縣情況,朝中各部都有讚譽,太子殿下勤勉,事必躬親。」
李世民嘴角閃過一絲笑意,又迅速恢復了質問的語氣,板着臉沉聲道:「朕再問你,讓你派人清掃街道也是承乾安排的?」
「是太子殿下提出章程,臣親自安排的。」
李道宗連忙解釋着,又感受着陛下的目光,低着頭不敢言語。
尉遲恭與程咬金站在陛下身側,沉默不言。
忽有人快步跑來,道:「陛下,太子與李績大將軍出了朱雀門。」
李世民神色淡定,坐在樣式新奇的椅子上,低聲道:「太子出宮做什麼?」
「回陛下,太子殿下與李績大將軍在東市買一些雜物。」
「買雜物?」李世民又看了眼李道宗,笑道:「太子看來還很清閒,還能出來走動。」
陛下坐在面前,鎮定自若,雖回長安不過半日,可整個長安城的風吹草動早已在掌握中。
又有人匆匆來報,道:「陛下,太子殿下朝着京兆府來了。」
尉遲恭神色一緊張,正要說什麼,卻聽陛下又鎮定自若地笑着,道:「無妨,就當朕不在這裏。」
「喏。」
長安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關中人的生活還是很簡樸,有人捧着一碗羊雜碎湯與一張餅,就能吃得很開懷。
還有三兩成群的孩子歡快跑過。
又見有倆婦人在街上叫罵着。
李承乾讓大將軍幫忙拿着一卷布,來到京兆府不遠處的一個攤販眼前,這裏放着倆籃子的鴨蛋。
這鴨蛋模樣看着不錯,便問道:「大爺,要一籃子的鴨蛋。」
大爺看了看一旁的將軍,又看看眼前穿着錦服的少年人,彎着腰笑道:「小兄弟要一籃子?」
李承乾道:「您不用擔心我吃不完,家裏有做鹹鴨蛋的法子,能保存很久。」
老大爺笑着提起一籃子道:「這一籃就賣給小兄弟五十錢。」
李承乾笑着又問,「您的口音聽着不像關中人。」
那老大爺笑着道:「老頭子本是太原人,是跟着兒子一起來長安的,賣了這些鴨蛋,便給家中的孫兒謀個好親事。」
李承乾隨身出門沒帶銀錢,還是李績又拿出一串錢,摘了五十錢遞上。
提着一籃子鴨蛋,繼續走着,李承乾笑道:「等回了宮,孤再將錢還給大將軍。」
李績連忙道:「殿下不用這般,還需什麼,告知末將便是。」
李承乾低聲道:「孤先走走,看看東宮還缺什麼。」
太子殿下與大將軍走在街道上,一直到了京兆府前,李承乾看着這處官邸門前的門吏,便上前問道:「京兆府尹可在?」
門吏沒有回應,而是眼神示意,便有一人快步走入官邸。
很快就有一個熟面孔的人走出來,他笑呵呵道:「不知太子殿下到了,實在是失禮,這兩人是新來的。」
「無妨。」李承乾笑着從籃子裏拿出兩顆鴨蛋,道:「皇叔可在?」
「府尹已回家了,殿下可以留話,下官代為轉達。」他想了想又解釋道:「是府尹家中有急事。」
李承乾將兩顆鴨蛋遞給他道:「孤買了一些鴨蛋,給皇叔兩顆,還望代為轉交。」「喏。」
臨走前,李承乾又多看了一眼京兆府大門,沒多作停留。
京兆府內,原本的京兆府門吏遞上兩顆鴨蛋,躬身道:「殿下在街上買了一籃子鴨蛋,留了兩顆轉交給府尹。」
李道宗依舊站在一旁沉默不言。
李世民雙手背負,又問:「他還說什麼了嗎?」
「沒有其他的話語留下。」
尉遲恭低聲道:「陛下,馬上就要入夜了。」
程咬金笑着道:「陛下,不如留宿末將府上。」
李道宗行禮道:「陛下,京兆府尹更好一些。」
又在街上逛了一圈,夕陽快西沉的時候,李承乾這才打算回宮。
魏王府邸,李泰站在原地來回走着,他問道:「派出去的人真沒有見到父皇嗎?」
「回殿下,我們派出去的眼線沿途遠遠跟着大軍,隱約可以在大軍中看到陛下的車駕。」
李泰思量着,低語道:「父皇沒有下車駕停留?」
「剛送來的消息是,大軍一路行進沒有停頓。」
李泰頷首道:「再去查探。」
「喏!」
有些焦慮又有些疑惑,李泰來來回回走在府邸里又自語道:「父皇怎會不停下來看看各縣田畝與鄉民?」
黃昏時分,長孫無忌帶着幾個文吏走出朱雀門。
李承乾與李績後腳剛到。
長孫無忌不解道:「殿下是又出宮了嗎?」
李承乾又給眼前幾人一人分了一顆鴨蛋,道:「孤出去買一些鴨蛋。」
「鴨蛋」長孫無忌聽着這個外甥的話,一時無言以對。
李承乾邁步走入朱雀門,又道:「舅舅,今天京兆府有送呈報來嗎?」
長孫無忌道:「從早晨開始就沒送來。」
「孤去了一趟京兆府,說是皇叔他家中有急事,也不知道他家中出了什麼事,平日裏就算是他家夫人打砸叫罵,他都不敢耽誤正事的,多半真有什麼急事,不得不去。」
長孫無忌躬身行禮,「殿下,明日午時玄武門迎接陛下。」
「孤知道了。」
等太子殿下走入朱雀門,看着厚重的朱雀門緩緩關上。
長孫無忌又向一旁的岑文本與褚遂良吩咐道:「明日午時,你們也與老夫一起去。」
「喏!」
吩咐完,幾人各自行禮離開。
回到東宮,李承乾便將鴨蛋交給了小福,讓她去醃製鹹鴨蛋,又叮囑道:「弟弟妹妹最喜鹹鴨蛋了。」
小福提着一籃子鹹鴨蛋,欣喜道:「我們宮裏正缺鴨蛋。」
入夜後,宮裏寂靜,要是這個時候站在朱雀門望去,可以見到長安城內燈火點點,頗有人間煙火氣。
東宮內,李承乾點燃一盞油燈,讓原本黑暗的寢殿內有了光亮,寧兒與幾個宮女將燭台也抬了進來,寢殿內亮堂了不少。
李承乾道:「明日一早要去玄武門迎接父皇回來,寧兒姐幫孤照看弟弟妹妹。」
寧兒行禮道:「奴婢收拾一番,明日與殿下一同前去。」
李承乾手拿着毛筆,正在一張紙上畫着圖紙,毛筆的筆觸有些顫抖,畫了一個立方體,自語道:「還是需要尺子與硬筆更好些。」
索性擱下了手中的筆,洗漱好便休息了。
翌日早晨,貞觀七年,深秋時節,皇帝出巡驪山秋獵要回來了。
李承乾簡單應付了早朝,去東宮用了一頓飯便要去玄武門迎接父皇。
父皇去的時候是從玄武門走的,回來的時候也是從玄武門入,因東門,南門,西門是朱雀大街的鬧市。
玄武門位於長安的北面,也是禁宮的後門,這裏的防衛一直都很森嚴。
午時,李承乾來到玄武門,房相,趙國公,李績大將軍,李道彥,以及之前一直沒有露面的秦瓊大將軍,滿朝文武站在門前,都已等在這裏了。
看了看左右,人也差不多都到了。
眾人站在門前小聲說着話。
目光向着遠處官道看去,也沒見大軍回來的影子。
多半還要再接着等。
不多時李孝恭也來了,他笑呵呵道:「來遲了,來遲了!宗正寺那些破事真是煩死老夫了。」
穿着甲冑的秦瓊與李績站在最前方準備迎接陛下。
李大亮道:「老夫昨日送着旨意才到的長安,聽說伱河間郡王家中漫天神佛光芒萬丈?」
李孝恭瞪着眼道:「誰在胡謅。」
長孫無忌冷哼道:「不教胡馬度陰山?」
「胡馬?陰山?」李孝恭疑惑道:「陰山早就拿下了!」
長孫無忌的目光看向一旁的太子,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承乾尷尬一笑,目光掃視四下見到一個熟人,這人身影在一群將士中很是扎眼。
「處默兄,你怎麼來了。」
還有些不適應甲冑的程處默,走路有些扭捏,聽到太子殿下呼喚,他原本不敢與朝中大臣走得太近。
「處默!」
聽殿下又在呼喚了,也有不少目光瞧了過來,又不能裝沒聽見,還是第一次經歷這么正式的場面,平日裏打打鬧鬧也就算了但眼前各路將領與朝中大臣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程處默用力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氣,硬着頭皮走上前行禮道:「太子殿下!處默見過各位叔伯大將軍。」
李承乾又看了看四周,道:「程大將軍呢?他怎麼沒來?」
李孝恭道:「咦!你怎麼穿着你家老貨的甲冑。」
程處默低着頭解釋,「昨晚家中來了客人,家父與客人喝得酩酊大醉,一早不省人事,說是讓小子代為來迎接陛下。」
長孫無忌揮袖道:「這個混賬!迎接陛下是何等大事,怎能耽誤,竟然還讓兒子來代為迎接。」
一眾文臣同仇敵愾,褚遂良道:「下官定要彈劾之!」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