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
皇太極強撐着走出大殿。
由於心神恍惚,腳下被絆了一下,直接撲倒在地上。
邊上的內侍、侍衛慌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
「拖出去,殺了!」
皇太極一腳將一名內侍踹倒在地上,怒喝了一聲,然後大步離開實勝寺。
回宮的路上。
皇太極強迫自己迅速冷靜下來。
人家劉備一敗再敗,最終還不是三分天下。
大清國現在面臨的困境,又算什麼?
一番思索之後,皇太極心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回到皇宮。
皇太極立即召見莽古爾泰,命其親自率領八千正藍旗精兵北上,務必擊退進犯的蒙古人。
此時明國兵鋒直抵遼陽,危及國都瀋陽,這種狀況下,分兵無疑是十分愚蠢的舉動。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糧食沒了,可以另想辦法。
可一旦後方不穩,以前被收服的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就會趁機作亂。
等到了那時候,可真的叫回天乏力,等待清國的只能是滅國!
明知是明國的陰謀,此時也不得不被牽着鼻子走。
安排走莽古爾泰。
皇太極恨聲說道:「雲逍子,好狠的毒計!」
可恨歸恨,總得要面對現實。
北方的糧食現在是指望不上了,也只能把希望放在東邊。
朝鮮已經刮不出多少油水了,唯一的希望就是?過。
現在也只能選擇跟豐臣國松合作,自朝鮮派兵渡海,幫助豐臣國松在?國立足。
糧食,糧食,糧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當務之急是要搞到糧食,不然今年冬天又要難熬了。
至於多爾袞將來尾大不掉,現在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不管怎麼說,多爾袞是自己的族人、親弟弟。
再說了,如果大清國藉此機會在?國立足,說不定將來是一條退路。
萬一在遼東和朝鮮無法立足了呢?
如今的明國,實在是太強大了啊!
皇太極立即讓人擬旨,同意多爾袞的計劃,然後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朝鮮。
接着他又寫了兩封密信,讓人立即送往明國京城,一封交給布木布泰,一封交給楊嗣昌。
在給布木布泰的信中,皇太極訴說了當前的危急,讓她想方設法,讓雲逍子儘快答應和談嗯,任何辦法,聽說雲逍子好色。
給楊嗣昌的信,除了讓他加快和談,哪怕是做出巨大讓步。
如今的大清國,實在是扛不住一場大戰了,得緩口氣再說。
另外還談了?國的事情。
皇太極是想徵求楊嗣昌的意見,如何防止多爾袞做大後脫離掌控。
楊愛卿如同臥龍一般足智多謀,一定能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
一番安排之後,皇太極依然憂心忡忡。
此時的朝鮮,成了重中之重,可千萬不要出什麼亂子才好。
皇太極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此時朝鮮已經出了大亂子。
上半年的時候,皇太極派遣多爾袞,率領正白旗入侵朝鮮,攻佔漢城,殺死仁宗李峼,扶植光海君李琿重登王位。
為了給遼東提供糧食,多爾袞在朝鮮瘋狂搜刮。
並且還遠遠不止是搜刮糧食。
建奴本就是沒有完全開化的野蠻人,之前在大明面前屢次吃了敗仗,此時將怒火發泄到朝鮮人身上。
燒殺擄掠,甚至大規模屠殺、姦淫,堪比後世發生在華.夏的那場?亂。
『人家皆燒盡,雞豚鵝鴨無所見,只有犬吠,飽人肉而狂走』,這就是朝鮮此時真實的寫照。
如今大半年過去,原本就十分貧瘠的朝鮮,如今不能說是餓殍千里,只能說是屍橫遍野。
各地的義軍紛紛起事,然而在建奴軍隊的幫助下,很快就被以鐵血手段鎮壓了下去。
平安北道。
這裏西臨西海,北隔鴨綠江此時在東北部的崇山峻岭,一處密林中,十幾人在這裏聚集。
這些人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如同是荒年的饑民。
不過他們比朝鮮此時的饑民可要強多了,至少還有衣服蔽體。
這些人,正是來自朝鮮各地的義軍首領。
他們有的是忠於前國君李峼的朝鮮軍隊將領,有的則是為了生存而奮起反抗的百姓。
「建奴肆虐我朝鮮,視朝鮮百姓為豬狗,肆意屠戮、姦淫!」
「光復朝鮮,解救朝鮮百姓於水深火熱的時機,終於到了!」
一人揮舞着雙拳,興奮地叫嚷着。
這人身上穿着破爛的朝鮮官服,戴着官帽,並且官階不低。
他名為洪翼漢,本是平壤庶尹。
因為建奴入侵,他不願為光海君傀儡政權效力,於是帶着一支軍隊起義。
因為他的身份,在起義軍中的威望極高。
(史上確有此人,建奴入侵朝鮮時,洪翼漢奮力抗擊,失敗後被清軍押至瀋陽當眾行刑,被朝鮮史書稱為『三義士』之一。)
洪翼漢的一番鼓動,顯然沒有什麼效果。
眾多義軍首領都是一臉的麻木。
建奴軍隊人數雖然不多,戰鬥力卻是驚人。
之前義軍曾經多次跟建奴交鋒,每次都是死傷慘重,跟送人頭也沒有什麼分別。
光復朝鮮,嘴上喊喊可以,可每個人心裏都清楚,這不過是痴心妄想而已。
對於眾人的反應,洪翼漢早有預料,奮力揮手說道:「單憑我們,當然無法趕走建奴,然而我們的身後,背靠着宗主國大明!」
頓了一下,洪翼漢得意地說道:「大明的遼南總督盧象升,已經派使者聯繫到我!」
(在盧象升攻佔鞍山驛堡之後,就被升為遼南總督,統領遼南以及朝鮮諸事。)
眾多義軍首領無不精神大振,甚至有人熱淚盈眶。
宗主總算沒有拋棄朝鮮,還惦記着咱們!
受華.夏文化影響千年,朝鮮一直自詡為「小種花」,認為他們是種花文化的正統繼承人。
並且大明救過朝鮮,幫助朝鮮擊敗進犯的?奴。
因此朝鮮對大明是真心崇拜,五體投地的那種。
反觀建奴,剛剛開化,野蠻未脫,朝鮮對他們極其鄙視。
建奴崛起於遼東之後,朝鮮從官方到私人文書,怎麼難聽怎麼罵,什麼建奴、虜賊、胡虜、虜酋。
對努爾哈赤,朝鮮人更是恨不得生食其肉,稱其為奴賊、奴兒、奴酋。
以前仁宗李峼和光海君李琿之爭,其實就是朝鮮內部的派系相爭,李峼忠誠於大明,而光海君李琿主張投靠日漸強大的建奴。
此時聽說大明派來了使者,對於這些陷入絕境的義軍首領而言,無異於抓住了救命稻草。
「大明使者帶來盧總督的親筆信!」
洪翼漢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得意洋洋地高高舉起。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