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龍首心中低喃了一句,他剛剛打了小報告,這越王就進來了,來的可真不是時候。
雖然說他天不怕地不怕,別說越王了,就是那活閻王,他也不會懼怕,可此時此刻,總有種打小報告被抓到小辮子的感覺,脖子上涼颼颼的。
說實話,陛下的這些子嗣,真的是一個比一個陰險狡詐,論玩心計,還真沒有人是這些殿下的對手。
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自從越王當上了大唐日報報社的社長之後,似乎是真的長腦子了。
在周邊諸國,將諸國王侯玩的那叫一個團團轉。
李泰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整個人精神抖擻,笑容滿面,仿佛是有大喜事發生了。
反觀李世民,臉色陰沉,憤怒地望着走進來的兒子。
似乎要這個逆子說出個一二三四,說不出來,就要上家法了。
龍首微微低頭,雙眼看着自己的腳尖,似乎腳尖上有花兒似得。
王德左看看右看看,也是低下了腦袋,眼觀鼻,鼻觀心。
父子要幹仗了,他們這些做下人的,真的不好參與進去。
李泰心中本來是非常興奮的,他這次抓住了長安城的流量密碼,一下子就幹了不少大事,今日過來,就是向父皇邀功的。
可現在看着父皇和兩位父皇身邊的近臣,情況似乎有點不對勁。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逆子,你還希望朕萬歲?」
「嘎?」李泰一臉懵逼,什麼情況這是?
「兒臣自然是希望父皇萬歲,父皇萬歲了,兒臣等人才能享福啊!」
啊啊啊,逆子!
朕萬歲了,你們能享福?你讓朕當牛做馬,一輩子為你們遮風擋雨嗎?
難道你們就不能遮風擋雨,讓父皇享享清福?
「你可真行!」李世民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接着他問道:「逆子,你來幹什麼?」
李泰會心一笑,笑道:「兒臣自然是來邀功領賞,順便為兒臣的屬下討要點賞賜,謀點福利。」
李世民咬牙切齒,朕沒有將你問罪,你就謝天謝地,沒想到你還來邀功,為你的屬下謀福利,你有何功勞?
「哼,你有什麼功勞,朕倒是沒聽到,但是你最近散佈謠言,說什麼大唐日報上有科舉考試的內容,這不是欺騙考生嗎?」
「考卷朕親眼目睹過,除去太子拿回來的試題外,那有什麼大唐日報上的玩意?」
「就算是太子送來的試題,那也和大唐日報上的文章風馬牛不相及。」
「越王,你要知道,大唐日報是國家機關,隸屬於朝廷,對百姓而言,大唐日報是值得信任的機構,而國家許多政策和重要的大事,都需要通過大唐日報發出去」
「對於大唐日報來說,信譽大於一切,大唐日報一旦失去了信譽,那就毀了。」
「逆子,你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嗎?」
「太子好不容易創建了大唐日報,大唐日報對於大唐來說,重要性堪比千軍萬馬,你這逆子,朕剛將它交到你手中,你就要毀掉嗎?」
「那可是你三哥的心血。」
李泰站的筆直,很認真的聽完了李世民的數落,但心中卻是嗤之以鼻,老傢伙,你就偏心吧!
什麼事情,都是三哥做的好,我做什麼事情,你都看不上,瞧好吧,今日好好給你這個老傢伙上一課。
讓你知道,什麼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把前浪推死在沙灘上。
「父皇所言甚是,大唐日報是三哥的心血,它的重要性堪比千軍萬馬,大唐日報不能失去信譽。」
「但三哥和父皇卻是交給了兒臣,讓兒臣一手掌管,難道不是父皇看好兒臣的能力嗎?」
李世民:「」
逆子啊,果然都是逆子,都學會頂嘴了。
「父皇,請聽兒臣給您說道說道,兒臣之前就說了,兒臣這次是來邀功的,順便給辛苦了這段時間的屬下們謀點福利。」
「正如父皇所言,大唐日報的重要性堪比千軍萬馬,而它之所以重要,就是被天下人認可,相信他的人多,信它的人越多,大唐日報就越重要。」
「可據兒臣調查,真正關注並且每天閱覽大唐日報的人,卻是一些商人和青樓女子,而不是治國能臣和即將成為大唐百官的人,甚至你說這奇怪不奇怪?」
李世民也愣住了,這些事情,他倒是沒有關注過,他望了一眼龍首,這可是他最可靠的心腹,長安城甚至整個大唐的所有情報,可都是由他掌控。
龍首心中咯噔一聲,心中暗道不妙,媽的,這些殿下果然沒有一個好東西。
剛來就給自己上眼藥!
他的確沒有想到這茬,誰會去關注那些人看報紙啊?
可偏偏四殿下就關注了。
而他也已經意識到,那些人看報紙,對於大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情報。
「陛下,屬下該死」
他只好不甘心地跪在地上請罪。
李世民翻了個超級大白眼,這才笑着看向了兒子。
「你這個發現,似乎有點東西,給父皇好好說道說道。」
李世民來了興趣,沒想到青雀從這么小的事情中,弄出大東西來,朕的兒子們,果然都不簡單。
「大唐日報上所報道的東西,奇雜無比,大到國家政策方針,小到長安城那個青樓新晉了花魁,或者那個詩人又出了一首新作」
「商人們關注它,是因為朝中的政策,會直接影響他們能不能賺錢,或者說,會影響他們將來的投資,所以思維敏銳的商人,會每天盆滿大唐日報第一時間獲取朝中的政策,因為時間就是金錢,一步先,步步先,領先於別人,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而青樓的女人們關注它,就是為了尋到更多的八卦事情,或者從大唐日報上得到更多的奇聞軼事,從而講給自己的客人聽,賺取客人更多的金錢。」
「可大唐日報上的東西,不僅僅只是讓人歡樂一笑,而是將無數繁雜的東西整理後,用最簡潔的話語說出來,讓百姓知道政策,讓官員知道疾苦。」
「一萬人看過大唐日報,每個人的收穫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那些有文化的人,能從大唐日報上學習的東西更多,因為上面都是前輩們的經驗。」
「可萬千學子,關注大唐日報這麼重要的東西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讓人心寒。」
「這些學子們一旦參加科舉考試,上榜的人,那都是需要做官的,不管是放在地方還是朝中,一言可斷萬人生死,這句話兒臣說的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他們是最接近百姓的人。」
「一個政策失誤,一個縣的百姓可能就要跟着遭殃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