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選擇活着,遠比選擇死亡更為艱難。
留在石牛山上,戰死沙場,也算是全了名節,朝廷哪怕追究,也會有所考慮。
但是離開石牛山,領兵撤退,朝廷必然追究戰敗之責。
孫傳庭,最終還是領兵撤離了石牛山。
自出任以來,孫傳庭便以銳氣示人。
這樣一個一直以來不肯低頭,不肯折腰,鋒芒畢露的人。
最終卻是選擇了忍辱負重。
對於後果,孫傳庭的心中清楚。
鳳陽之敗,將會成為他人生路上的恥辱,也會成為政敵各方攻擊他的黑點。
不過孫傳庭並不在乎這些。
他在乎是天子,是國家。
得蒙天子信重,以重任相托。
但他卻有負如此信重,有負所託。
國家動盪不堪,內憂外患,他卻不能履行總理之責,安定國家,澄清宇內,止戈消戰。
孫傳庭帶領兵馬撤離石牛山時,萬民軍並沒有追擊。
準確來說,是不敢追擊。
漢中軍大陣之中的火炮幾乎未有一刻停歇,整個火炮陣地硝煙瀰漫。
萬民軍的部隊根本不敢上前。
萬民軍的騎兵更是不敢靠近漢中軍的軍陣,在早前萬民軍集中了超過兩千名騎兵試圖衝擊漢中軍的左陣。
結果是在漢中軍步兵的銃炮,以及近衛營甲騎的聯合絞殺之下,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倉皇而逃。
在孫傳庭領兵撤離石牛山後,於山北合併一處,而後大隊北上返回世子墳。
陳望親領着近衛營甲騎殿後策應。
萬民軍的部隊只是牢牢尾隨,遠遠的觀望,不敢近前。
大軍在行至世子墳時,傳來了萬民軍騎兵攻破臨淮大營的消息。
隨後大軍經過世子墳,一路西行,抵達方丘大營之時,越過臨淮的萬民軍大隊騎兵也已經是抵達了方丘大營的北方。
萬民軍自東、南、北,呈三面之勢,包圍了陳望駐兵方丘大營。
不過西面的道路並沒有萬民軍的兵馬出現。
在領兵南下馳援石牛山時,陳望已經傳令讓胡知義派遣一支兵馬,奪取了長淮衛,收復了懷遠縣,打通了撤退向西的道路。
追擊的萬民軍最後停在了方丘,沒有再尾隨撤退的明軍。
明軍一路征戰,損失慘重,疲憊不堪。
但萬民軍何嘗不是久戰多時,傷亡重大。
鳳陽內城的戰事一直在持續,鳳陽城內被圍的明軍一直在掙扎,一直在試圖突圍,因此也牽制了萬民軍大量的軍力。
萬民軍不是不想追擊,而是無力追擊。
方丘大營廢墟,西部。
李岩騎乘在白馬之上,一身征袍風塵僕僕。
他的面色蒼白,目光陰鷙。
目視着緩緩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大隊明軍。
湊近一些,可以看到他的眼球之間佈滿了血絲。
時至今日,李岩已是兩天兩夜未有合眼,他的心神和精力都已經快到達了極限。
指揮統籌超過五十萬的大軍穩固陣線、進攻協防。
還需要控制謀劃從徐州一路到鳳陽長達數百里的戰線。
「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智。」
李岩神色嚴肅,心中對於日後的發展也是越發的清晰。
漢中軍的戰法讓他大開眼界,也是徹底打開了思路。
李岩已經打定了注意,日後也如同漢中軍那般,專門挑選一支精兵。
兵士穿戴雙層重甲,持強弓,開大陣,用長槍。
漢中軍的重甲兵,在戰場之上完全就是怪物般的存在。
刀砍不破,槍刺不穿,箭銃難傷,勢不可擋,讓人不由心生絕望。
以至於在戰場之上,每當漢中軍的甲兵出現,前線的軍兵士氣便迅速的跌至谷底。
至於銃炮,這個實在是強求不得。
像是漢中軍內那般犀利的銃炮,在官兵的序列都是極為罕見的,甚至可以說是獨家一份。
漢中軍中裝備的那種怪模怪樣的銃槍,確實是戰場利器。
若是能夠繳獲一杆,或許還有仿製的可能。
但是現在,別說繳獲了,就是模樣都不太清楚。
只能從接戰過軍兵的隻言片語的描述之中管中窺豹,又如何能夠仿製出來?
「官兵撤了……」
李際遇從旁側驅馬上前,他的衣甲血染,滿是破損。
北線漢中軍的帶來的壓力有多大,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
李際遇蓬頭垢面,原本頭戴的銀盔已經消失不見,顯得狼狽不堪。
「到底是未能竟全功啊……」
李岩望着遠處的天際,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長嘆。
苦心籌謀,算計萬千,但是最終既沒有能夠留下陳望,也沒有能夠留下孫傳庭。
「此番放走陳望與孫傳庭,無異於放虎歸山,縱龍歸海。」
一斗谷、瓦罐子兩人滿臉羞愧,上前請罪。
「是我等無能。」
袁時初默然無語,緊握着手中的韁繩。
他的眼神凝重,只是目視着遠方的官兵,
紅娘子沒有說話,只是驅馬上前握住了李岩的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岩緩緩搖了搖頭,說道。
「各部奮戰,我都看在眼中,不是你們的過錯。」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力量不夠。
這一場大戰,萬民軍各部可以稱得上上下一心,將校身先士卒,軍兵敢戰拼命。
只是他們的武備,他們的訓練,實在是落後太多。
「官兵甲堅刃利,銃炮犀利,我等衣甲單薄,兵刃短缺,能夠戰而勝之,已是殊為不易。」
李岩作為領袖,低沉的情緒一定程度的影響到了周圍的將校。
宋獻策乘馬立於李岩的右後方。
當先上前附和道。
「信王所言甚是。」
「此番雖然未能活捉孫傳庭,但是擊敗北地援剿官兵,本來就是一場大勝。」
宋獻策目光在眾人的目光快速的掠過,笑道。
「如今北地官兵狼狽西逃,南國官兵徘徊不敢往前,鳳陽官兵已成籠中之鳥,瓮中之鱉。」
「官兵所依仗,不過甲堅刃利,銃炮犀利。」
「等到日後打破鳳陽,堅甲、利刃、銃炮,要多少,便有多少!」
聽到宋獻策的寬慰,眾人的神色多少都好了一些。
李岩也在此時反應了過來,他明白了自己的失態,當下回望眾人,鼓勵道。
「此番雖未能竟全功,但仍是大勝。」
「傳令三軍,今日舉宴,三軍同慶!」
氣氛在宋獻策的言語和李岩的控制之下終究是緩和了下來。
軍令傳達而下,帶起陣陣歡呼之聲,此起彼伏,宛如潮水一般潮起潮落。
李岩最後回望了一眼遠處的地平線。
此時最後一隊殿後的明軍騎兵也正緩緩的從地平線上消失。
鳳陽幕落,看起來是他領導着萬民軍獲取了一場恢弘的大勝。
大敗援剿明軍,粉碎了官兵解圍鳳陽的計劃。
他們是最後的贏家。
但實際上李岩很清楚。
鳳陽之役他並不是贏家。
真正的贏家,獲益最大的人,是陳望。
沒有能夠解除鳳陽之圍,朝廷問責下來,承擔大部分責任的是孫傳庭,而不會是陳望。
第一,是名望的提升。
在最後的關頭,陳望又領兵救出了被困於包圍網中的孫傳庭。
經此一役,陳望在軍中的聲望不減反增。
可以預見,在援剿兵馬之中,陳望的聲望將會達到頂峰。
第二,是權柄的加重。
北地援剿明軍傷亡慘重,而陳望所領的漢中軍卻是實力保存完好。
兵權等於地位,有兵便有地位。
左良玉現在為何敢如此驕橫,憑藉的就是手中的兵馬。
而陳望如今的體量,何止是左良玉的數倍。
援剿官兵損失慘重,明廷想要平定南國,必然會更加的依仗陳望。
陳望也必然會因此獲得更多的援助和自主權。
「陳望……」
李岩眯起了雙眼,他的心中一片冰寒。
和陳望的合謀,完完全全就是與虎謀皮。
陳望的目的全部達到,而他想要達成的目的卻是失去了可能。
陳望的存在,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擋在他前行的道路之上。
但是現在對於陳望,李岩並沒有什麼手段去制約。
若是陳望傾力進剿,只怕開封便已經是成為了他的葬身之所。
李岩握緊了拳頭,目光低垂。
這種將命運寄託於別人身上的滋味並不好受。
「回營。」
李岩緩緩吐出了胸中的濁氣,他晃了晃了頭不再去想這些令人心煩意亂的事情。
輕輕拉動韁繩,座下的白馬隨着李岩的牽引,轉身踏上了歸途。
緊接着紅娘子也是策馬而去,袁時初、李際遇等一眾將校也隨之離開。
冷陽當空,高懸於天。
鳳陽城外一片歡呼雀躍。
而在鳳陽城內,卻是一片死寂。
經過了數月的圍城,連番的鏖戰之下。
原本守衛鳳陽的五萬明軍,已經只剩下了三萬餘人。
鳳陽內城城北,鳳凰山上。
一眾明軍的將校站立在山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遠處地平線上那最後一道紅芒。
侯恂披着一襲絳紅色的披風站在眾人的身前,靜靜的目視着那最後一道紅芒緩緩的消失在視野之中。
山風冷冽,帶起旌旗萬千。
吹的人心冷體寒。
山頂望台之上,一眾明軍將校皆是神色陰鬱。
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萬民軍數十萬大軍將整個鳳陽圍得幾乎水泄不通。
突圍,比登天還難。
如果是其他地方,集中精銳只是進攻一處,或許還有突圍的可能。
但是這裏是鳳陽,萬民軍只需要把守住鳳陽的外城,就能切斷他們通往外界的道路。
外城的城牆,讓整個鳳陽成為了巨型的牢籠。
侯恂也沒有言語,他一直站在山頂,從冷陽高懸,再到日落西山,再到黑暗籠罩。
太陽徹底落下,天地一片昏暗。
燈火燃起,火焰在寒風之中不斷的搖曳,忽暗忽明。
侯恂轉過了身,望台之上,原本站立的着眾多將校,但是現在卻只剩下了五個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火焰在侯恂的眼眸之中躍動。
侯恂的心中一片平靜。
他的心中,沒有對於死的恐懼。
更多的情緒,是愧疚。
愧對天子的託付。
侯恂輕嘆了一聲。
他不通軍務,朝廷委任作為總理的原因,他很清楚。
南下督師,一來便遇到如此的境況。
現在,他即將要成為第一位被叛軍所殺死的總理。
東南局勢崩潰,就在眼前,罪責在他。
自己在身後的名聲,應當是不堪之極。
「城內有人開門投降,萬民軍已經殺入鳳陽城。」
有親衛從山下走來,帶來了城中的消息。
侯恂回望南面,只見鳳陽城內,火光熊熊。
無數條火龍正從四面八方,向着鳳陽城內挺進而去。
喊殺聲隱隱約約,自山下傳播而來。
侯恂心中嘆息,他知道作為總理,哪怕是深陷絕境,也不能輕言放棄。
應當指揮大軍奮戰到最後一刻,直至戰死沙場。
如果他能夠節制三軍的話,他一定會這麼做。
但是實際上他根本節制不了城中的軍隊。
甚至,投降也是侯恂的默許。
城中軍隊,欠餉日久,彈盡糧絕,城外圍師數重,大軍壓境。
底下的兵將們能夠堅持到現在才投降,已經是殊為不易。
「諸位。」
侯恂注視着還沒有離開的將校。
他的神色嚴肅,緩緩抱拳的向着幾人行了一禮。
「保重。」
「總理,保重。」
沒有多餘的言語,只有一句保重。
望台之上,所有留下的將校們半跪於地,向着侯恂鄭重的行了一禮。
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
戌初一刻(19:15)
鳳陽城失,一萬三千餘名守城明軍投降。
盛家山、日精峰、萬歲山等三山一萬六千餘名明軍也隨之投降,
亥正一刻(22:15)
鳳凰山腰大營告破,兩千守山明軍與山共亡。
亥正兩刻。
萬民軍攻破鳳凰山頂大營。
殘存守營明軍彼此攙扶,最終退至中軍台。
有人點燃周遭引火之物。
鳳凰山頂大營隨之燃起大火,隔斷了萬民軍的攻勢。
南國總理侯詢於中軍台上自刎就義。
一眾親從也是相繼自盡就義。
風助火勢,頃刻之間,大火已經席捲大營各處。
萬民軍退出大營,直到大火燃盡,才重新得入廢墟之中。
戰後共收斂屍首兩百三十七具。
崇禎十四年。
正月二十一日。
子時。
鳳陽之役。
幕落。
喜歡風起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