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文華殿偏殿。
御桌上正放着張璁這道早已傳遍京城官場的奏表。
嘉靖坐在案後,已經呆了好一會兒,他的臉色因為呼吸的不斷加粗加快也有些紅了起來,他是有些興奮了。
終於啊,終於有人正式為自己出頭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禮部觀政,但能以如此方式上奏,已經足夠叫人感覺到他的忠心了。
現在更需要在意的是文中內容!
嘉靖陡然定神,喝道:「李芳,黃錦,秦福!」
「奴婢在。」三個最得他信任的貼身太監幾乎同時上前聽命。
「去,把前些日子禮部送進宮來的那份奏表給朕拿過來,還有,宋史關於濮議之爭的那段文章,也給朕找來。」
前一句吩咐或許略有些不準確,但對這三位來說,根本不是個事兒,因為他們早也知道了張璁這道奏表寫的什麼,更猜到了嘉靖會有多興奮,會讓自己等做些什麼。
所以,不過片刻工夫,那道禮部群官集體上奏諫皇帝繼嗣孝宗的表章,以及那本翻到位的宋史書籍就被送到了嘉靖案上。
嘉靖當即將這三件東西放到一起,仔細地一一比照過去,這一看,張璁奏表中更勝一籌的精準性也就出來了。
所謂的「濮議之爭」,是發生在北宋年間,宋仁宗之後的宋英宗時。
作為最讓士大夫們欣賞和喜歡,還被冠以「仁宗」之號的趙禎,卻有着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沒能生出成年的兒子來。
如此一來,就只能從相近的宗師王爺那兒選一個侄子過繼,繼承皇位,也就有了宋英宗趙曙。
這情況就和嘉靖眼下的處境頗有些相似了,一樣是外藩入繼正統,但是兩者間,其實卻又有着微小差別的。
更與嘉靖相似的一點是,趙曙也是個孝子,也想通過某種運作,把自己親爹,濮王趙允讓給偷偷弄進太廟,甚至於更進一步,讓自己爹也成為先帝。
這自然就惹來了當時滿朝臣子的強烈反對,是為濮議之爭。
相比於如今的大明,北宋的士大夫在皇權面前的勢力和脾氣顯然更大,一番爭鬥之後,最終是以英宗失敗退讓,並認仁宗為父,稱親生父親為叔父而告終。
正因有此先例,所以當嘉靖再突發奇想地想把自己老爹弄進太廟後,群臣也就順勢而為,想要重現濮議之爭的結果!
尤其是這份禮部群臣聯名而上的關於繼嗣的勸諫奏疏,更是讓嘉靖一看便是火大,卻又無可奈何。
他差點就將之直接扯碎,但最終也只能將其丟到一邊,來個留中不發。
卻不想,這個看似無懈可擊般的理論,居然存在着極大的漏洞,還被張璁一道奏表就給揭開了!
那個漏洞,就在於嘉靖和趙曙兩人和前一任皇帝的關係上。
英宗之前的仁宗,乃是他的伯父,他以侄子身份繼任皇位自然該稱仁宗為父。
可是嘉靖之前的正德,卻是他的堂兄啊。
他繼任的可是正德的皇位,而不是孝宗弘治帝的皇位,這哪有繼任了堂兄之位,然後還要改稱他人為爹的道理?
「是以,古來皇位之傳也,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之序,豈有伯父者連傳兩子之論焉?」
這一句話,更是點名了禮部官員拿濮議之爭的結果來套當下繼嗣繼統之爭的荒謬可笑。
至於英宗其實一早就被仁宗養在宮裏,確實有半子關係,而嘉靖是直到正德駕崩後才被朝臣選定,再去安陸迎來京城繼位的種種區別,就不再那麼重要,卻也足夠論證一點,那就是嘉靖和趙曙是完全不同的。
「好好好!」
嘉靖在比對完這三份東西,確認張璁所言句句在理,絕無半點問題後,整個人都興奮得從座位上站起,然後在殿中來回踱步。
半晌後,才道:「這份奏表是被張璁實名明發的?」
「主子說的是,不然奴婢們擔心這份奏表早就在通政司就被人扣下了。」
「他果然聰明,果然精細,是個人才啊,不,是大才,國之大才!」
興奮之下的嘉靖此時甚至都已經有些忘形了,迅速表態道:「朕要重重的賞他,讓他成為朕的心腹股肱!讓他入內閣,成為朕今後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
「主子聖明,不過」李芳說着,又露出一絲為難。
「怎麼?這有什麼難處麼?」
「聽說今日一早,禮部就把張大人給逐出衙門了,他本就只是個禮部觀政,並無實際官職,這一來,可就」
「朕就知道禮部那邊沒一個省心的,之前欺朕不懂史書和禮儀,上這樣的奏表來威脅於朕,又在背地裏干出那等骯髒的勾當,要不是有黃鳴,不知他們的真面目何時才能被發現現在居然又嫉賢妒能,實在是愧為禮部之名!」
眼見嘉靖勃然動怒,三個太監也是一陣惶恐,趕忙跪地勸說:「主子息怒,要是真因此與禮部為難,恐怕會遭來朝臣的集體反抗啊,到那時」
嘉靖臉色幾番變化,最終還是在深吸了一口氣後,壓下了心中的怒火。
是啊,至少有一點禮部那些官員說的倒是真的,自己的處境和當時的宋英宗趙曙還真是挺像,都只是個身在皇宮的孤家寡人而已,而要面對的,卻是滿朝心向先帝的臣子。
還是黃鳴當初說的那句話在理啊,想要一切按自己的心意來,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栽培起真正跟自己一條心的臣子來。
現在看來,張璁是一個,黃鳴也是一個,再加上錦衣衛里的一些人
還是遠遠不夠啊,或許是時候提早把那考試拿出來,好讓更多和朝中官員不是一路出身的人進入到朝廷里來,來攪亂這一潭死水了。
在長吸一口氣,又緩緩呼出後,嘉靖又走回了御案之後,將張璁的那份奏表珍而重之地收起,表情也變得嚴肅:「對張璁的奏表,暫且等一等,但他本人,朕一定要保住。朕可不是宋英宗,可以讓他們隨意拿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