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制宜

    「自古以來,沒聽說過這樣考核地方官員治績的。錢糧徵收、平治民風,居然都不考了,只考花錢用人的高效與否,這算什麼亂政!」

    諸葛亮剛安排好今年對於蜀郡主要官員的考核標準後,諸如此類的言語便很快流傳開了。看得出來,那些劉璋舊臣已經是怨聲載道,卻又沒法反抗。

    當然,面對這種頹言時,按捺安撫的聲音當然也有,而且還不少,但更多都是為了自我安慰。

    比如「諸葛使君也沒說錢糧徵收、平治民風就不考核了,他只是越過了太守和郡丞,親自抓這些事情,再臨時徵募一些人手和屬吏幫着具體經辦。

    既然人家有這個自信管好,咱總得觀望他一年,看看結果如何。要是立刻就跳出來反對,豈不是被當成出頭鳥給辦了!」

    而那些散播怨言的舊臣,被這樣安撫一番後,也只能先忍着。就跟他們不久之前面對王商、陳實被拿掉時,只能先隱忍觀望一模一樣。

    諸葛亮都放話讓大家別擔心某些方面的工作了,他有別的辦法搞定。那麼在諸葛亮的第一輪結果出來之前,大家就只能閉嘴。要反對,也要等確認諸葛亮第一輪搞砸了,他們才能反對。

    比如,他們得等諸葛亮籌不到足夠的錢,或是招募不到足夠的徭役人口,然後就能看諸葛亮的笑話了。只是這些結果,至少要半年後才能見效。

    跳出來太早,那就是找死。

    可以說,劉備和諸葛亮,近期都是把「歷史信用」這張牌打到了極致,利用曾經積累的過往信用和威勢背書,大包大攬承諾,逼得舊臣集團只能先隱忍觀望配合、想等着看笑話,從而把矛盾的爆發時間點延後。

    這樣做,當然也會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但卻可以非常順利地把工作先推進下去。而只要自己的硬實力足夠強,將來能把承諾實現、圓回來,潛在反抗者也就只能認命了。

    因為諸葛亮其他大包大攬的舉措,都要至少半年後才會暴露出可以被攻擊的點。

    眼下劉璋舊臣集團們還能挑刺的,也就只有諸葛亮的「基建項目選擇」問題了。

    道理很簡單,工程干不幹得好,半年後才見分曉,現在嗶嗶沒用。

    但「該不該干、該優先選擇上馬哪些工程」,這個議題,卻是在規劃階段就可以噴、可以質疑的,而且就該這時候質疑,才能避免浪費和盲目上馬。

    四月中旬,諸葛亮在公佈蜀郡今年的基建規劃、主要是修復都江堰後,隨後就親自去都安縣實地考察、勘測、深入規劃。足足半個月沒回成都。

    而犍為郡那邊的基建規劃,原本按說也該前後腳公佈的,卻像是被諸葛亮遺忘了,或者說是因為被都江堰的修復規劃工作絆住了,暫時沒時間處理。

    諸葛亮的這一姿態,很快就讓不少人再次蠢蠢欲動,開始說起風涼話。

    「依我看,那諸葛孔明雖然神算多謀,卻也過於狂妄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才剛來蜀郡不足月,哪裏能知道下面的情形?一開始為了趕時間,閉門瞎想就許願要今年修復都江堰,簡直不自量力!

    如今去了都安縣半個多月,估計是被都江堰的年久失修之狀驚到了,這才要另想辦法東拼西湊人力錢糧。要我看,犍為郡那邊的規劃,肯定是不敢貿然拿出來了。說不定他才剛來蜀中,都不知道犍為郡有什麼值得投入錢糧營建的所在。」

    不出五六日,這些話就傳到了一些諸葛亮新提拔的幕僚耳中,這些人的利益跟諸葛亮是綁定的,自然也頗為焦急,便想找個機會提醒一下使君。

    四月底的一天,諸葛亮剛從都安縣結束考察、規劃,回到成都。新提拔的蜀郡郡丞楊洪,就悄悄找上門來,連夜求見。

    諸葛亮人雖不在成都,但他用猜的,基本上也猜出了楊洪想說什麼。

    所以一進門,他也不主動問,只是略帶考校地等楊洪主動揭開。

    楊洪抿了抿嘴,略顯焦急地說:「使君前往都安這些日子,成都城內有不少流言,認為使君好大喜功,一味只求新官上任立威,盲目大興土木。」

    諸葛亮聽楊洪直言敢諫,才收起輕鬆之狀,放下羽扇,鄭重反問:「那麼你以為呢?」

    楊洪微微有些緊張:「屬下自然知道,使君絕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但人言可畏,而且大興土木之事,畢竟事關長遠,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諸葛亮點點頭,若有所思地又追問:「可知道都是些什麼人在傳播這種流言?」

    楊洪深吸了一口氣:「尚不能盡知,目前浮於表面的,都是些曹掾、郡吏,並無地位顯要的同僚這般說過。但背後肯定還有其他人,使君莫非要因言罪人」

    諸葛亮一抬手:「我向來不因言罪人,凡是為了政務而進諫的,哪怕不夠有理有據,只要用心實誠,都該鼓勵。」

    後世陳壽寫《蜀書.諸葛亮傳》時,記載諸葛亮治蜀的評價,有幾句非常經典: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所以,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以他的智力當然可以篩選出反對者、讓他們全部浮出水面。但打擊報復這種不上枱面的事情,諸葛亮是完全不屑於做的。

    他有的是辦法堂堂正正讓對方改過、悔悟,或是依然冥頑不靈最終被嚴懲。提前摸清對方的心態,只不過是為了權衡一下最終是否存在「游辭巧飾」的從重情節。

    楊洪現在跟他接觸還不多,所以理解不到這一層。

    但沒關係,最多共事半年,楊洪就能知道他這個直屬領導是什麼樣的人。黃權的情況也是一樣,他們很快就會看清諸葛使君真正的高風亮節。

    楊洪暫且信了諸葛亮所言,便繼續好意勸諫:「使君如此有把握,屬下卻有些好奇,不知使君打算在犍為郡,如何大興土木,才能確保既不擾民,又能讓百姓的勞苦能夠儘快見效、反哺於民政?」

    楊洪這個疑問,也是發自肺腑。因為以他的智商和見識,他是實在想不到犍為郡有什麼值得大興土木的項目,能夠幫助諸葛亮今年就快速推進代役錢和租庸調法、讓百姓的徭役勞動儘快變現。

    要做到剛乾下去的活兒就能產生收益、儘快把本錢賺回來。

    哪怕是修復都江堰這種利在千秋的項目,收回本錢至少也要三四年,其收益不是一下子就暴富的。

    這還只是「修復」,如果是像當年先秦李冰那樣完全從無到有新建都江堰,可能十年二十年都回不了本。


    犍為郡那邊,還能有什麼油水可挖?

    楊洪諫言時,諸葛亮始終在觀察他。之前諸葛亮對於後續計劃,是嚴格保密的,為的就是觀察劉璋舊臣們的反應,看看誰才是真心做事的忠義之士。

    如今,聽楊洪如此言辭懇切、語氣神態也毫無破綻,非常真誠,諸葛亮終於覺得,楊洪算是通過考驗了。

    有些事情,也就可以有限地透露一下。

    「其實,早在我入蜀之前,就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還做過不少鑽研,家兄也曾未雨綢繆,提點過我一些。」諸葛亮慢條斯理地鋪墊道。

    楊洪立刻豎起了耳朵,恭敬拱手,認真聆聽。

    諸葛亮繼續說道:「我曾問過張子喬、法孝直蜀中風物地理,當初便談及蜀中食鹽,多有靠犍為安漢縣產出,但安漢井鹽,多靠天然溶洞略微加深,滲出滷水,產量實在不高。

    故而蜀中鹽價昂貴,多需荊揚沿長江運入補貼,甚至牂牁黔中之地,百姓往往淡食,吃飯時需蘸草木焚灰浸泡出的汁液,以補足鹽分。

    我還聽聞,犍為郡百姓擴挖溶井增產鹽滷時,之所以不敢挖得太深,是因為曾經有挖出火井,一旦地氣泄露,便會使下井之人憋悶致死,需將火氣引出地面,以明火焚燒耗盡,方能解毒。

    我原本對於這些奇聞,也不知該採信幾分、是否有應對之法。但家兄學究天人,聽聞此事後,卻教了我一個法子,我此前已經試過了,如今正好在犍為郡推廣。

    只要成功,不但可以大肆擴大犍為郡的井鹽產量,還能讓害人的火井氣變害為寶,直接用於煮鹽,甚至富餘的還可以用來熔鑄鐵礦、鍛造鋼材。火氣焚燒之熱,遠勝煤炭。到時候,蜀中鹽鐵之利,便能倍增不止,何愁不能快速收回徵發徭役的本錢。」

    一旁的楊洪,聽着諸葛亮這般抽絲剝繭、漸漸揭開謎底,心中也是越來越驚駭。

    他沒想到,諸葛亮一個剛剛入川個把月的人,都能對蜀郡和犍為的實際情況如此了解。

    楊洪籍貫就是犍為郡武陽縣人,他雖然在蜀郡做官,小時候卻常住犍為老家,對犍為的情況當然非常了解。

    他自然是知道安漢縣有井鹽,也知道有極少數的火井,只可惜那些神秘的「火氣」至今無人能馴服,也無人能儲存、運輸,所以沒法利用起來。當地人都是發現鹽井冒了火氣,就連忙點火燒光,避免積累多了把人憋死。

    這些所謂的「火氣/火井」,其實就是後世之人熟知的「天然氣井」。

    在漢末的自然科學條件下,能知道什麼是天然氣的士大夫,或許一千個里都挑不出一個。諸葛亮從沒來過犍為,卻口口聲聲說他懂得如何治理、利用,還說這些都是他大哥教他的。這一切,又豈能不讓旁人震驚?

    「使君竟懂得如何治理火氣井?使君不是畢生從未去過犍為麼?天下竟真有生而知之者?」楊洪的內心,已經被震驚所充溢。

    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再多解釋,只是順勢反問他:「這些到時候自見分曉。季休,既然你誠心獻策,願為我查漏補缺,我也願多聽聽你的意見。

    我知你祖籍犍為,對犍為的官員都比較了解。你倒是說說,我將來在犍為試點治理火井、增挖鹽井,有沒有哪些官員值得信賴,容易出成績的?我只需要治理財政、徭役有才幹,同時又清廉剛直的。至於虛名浮德,並不足憑。」

    楊洪知道,這個問題已經是對他的莫大信任,他當然要抖擻精神儘量配合。於是他絞盡腦汁想了很久,說了兩個人:

    「我倒是知道兩人,此前也與我一般,歷任縣令而已,但在犍為時,民政稅賦治績不錯,賬目清晰,擅能肅清奸邪貪鄙。

    一人名叫張裔張君嗣,歷任巴郡魚復縣、廣漢德陽縣,劉璋投降前,剛調任犍為牛鞞,兼任犍為郡工曹,如今正在使君的試用名單之內。

    另一人乃王連王文儀,雖是南陽郡人,但已入蜀仕官多年,此前正在富產井鹽的安漢縣任職,也在使君的考察名單之內。他們都精於算術,能親自徹查賬目、嚴明紀律。具體表現如何,使君屆時自可拭目以待。」

    「很好,這兩人我自會多壓一些擔子,好好考察一番。」諸葛亮也是用人不疑,當即就表示會在具體分配任務時,考慮調整一下權重。

    雖然諸葛亮是打算給所有參與的官員一個機會,最後都憑治績說話、升賞拔擢。但他自己也知道,在實際操作中,是不可能存在每個人的任務完全平均的。

    因為這種大工程,總會有分工,而分了工,任務就會有輕重、有主次。有些人就更容易得到表現機會。所以諸葛亮在最初的任務分配環節,必須把看上去最有可能出成績的官員,安排到容易出成績的重要任務上。

    如果今年的任務完成後,發現實際表現並不如他所預料,那麼明年他就會把最重要的任務,安排給今年相對最出彩的官員。而楊洪的建議如果足夠準確,也算是幫着諸葛亮節約了第一年的考察試錯成本。

    分工才會讓人專業,專業才會產生效率——這些話雖然要到亞當斯密的時候,才被正式寫進經濟學著作,但諸葛亮腦子裏已經朦朧地有了這樣的概念了。

    這一部分是因為諸葛亮自己天賦異稟,神機妙算,遠見卓識,另一方面也是過去十年來,他大哥對他的反覆培養、薰陶所致。

    如今的諸葛亮,在內政才幹方面,甚至已經略微超過了原本歷史上中後期大權獨攬時的水平了。

    楊洪聽了諸葛亮的安排,也是徹底心服口服,再沒有什麼可勸諫的了。

    告辭之時,他只是還有一點疑惑:「使君既然對於如何治理犍為郡、為民興利如此有把握,為何此前遲遲不公佈這一計劃呢?若是早日公佈,也能儘早安定人心。」

    諸葛亮對此只是哂然一笑:「現在難道不穩麼?我不會以言罪人,不代表我不想儘量看清楚屬官的心性。

    蜀郡這邊,修繕都江堰的計劃,之所以不得不立刻公佈,是因為我確實不了解都江堰的近況,要認真勘察,親自規劃。

    犍為郡那邊,只要趕在農閒可以徵發徭役的季節之前,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完就可以了,又誤不了事,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楊洪一愣,轉念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諸葛使君做事,真是一絲一毫,連時間表都排得明明白白。

    若干個項目齊頭並進,哪一階段需要其他配套資源配合到哪一步,都是胸有成竹。

    這種事情,放在後世那些大工程的項目經理看來,確實是基本功。但是在三世紀的華夏,卻罕有幾個人能做到。

    不過,現在既然楊洪已經知道了部分內幕,諸葛亮也不會讓他閒着。他順勢就吩咐了楊洪幾件事情,讓楊洪去幫着協調資源,分頭準備。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制宜  
相關:  科技之神  重生之我全都要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開局一條小漁船  重回80當大佬  噴神  竊隋好駙馬    女神的超級贅婿  網遊之九轉輪迴  我在大唐賣燒烤  近戰狂兵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舍弟諸葛亮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制宜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56s 3.9482MB

搜"舍弟諸葛亮"
360搜"舍弟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