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在求佛法?
我們自我反省一下,有哪一個學佛不是在這五陰里轉夠跳出五跳出五陰就對了。
但是在五陰上求法修行對不對呢?初步是對的,道理何在?好比你要做個桌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把木工做好,就要有鋸子、斧頭、釘子這些工具。也
以修行來講,六根、五陰就是工具,所以從行識入門並沒有錯,但是不要被它們所轉,不要執着這些境界。
如果執着在行識的境界,以為這個是佛法,那就錯了。
我們要了解《維摩詰經》所講的,是上乘的大乘菩提正道,是證得菩薩道的究竟之論,你初步從行識入手沒有錯,到最後應無所住就對了。
剛才說的「非有界入之求」,是把五陰再分析變成十八界。
例如打坐時心中念佛,是在意識界裏修,你作觀想也是在意識界裏,這在密易讀生起次第,把意識上本沒有的東西使它生起來。
好像觀想佛,密宗非常注重形象的佛,或雕塑的、或繪畫的,每個人要有個小壇場(就是道場或佛堂),或稱壇城或曼達拉(曼荼羅、曼陀羅)。
打坐時佛像要對着自己眉心位置高度,叫瞪目視佛,若佛像眉尖明珠,看久了慢慢也忘記看了,眼睛也不看了,一切忘了,就是觀佛眉尖的明珠入定。
傳這樣的修法已經是不得了的,你們該欠我哈達和供養了,我這麼隨便講出來了,所以我碰到打雷就怕。
講正經的,我的觀念不同,道是天下的公道,法是天下的公法,不屬於我的,只要誠心來學的,我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來磕頭供養那一套。
我和許多老喇嘛說,有一天我會把密法全部公開的。
他們說要得到我本尊許可才行,就是要有文殊菩薩、佛答應。我說:放心吧!早答應了。
佛要度眾生嘛!有什麼秘密呢?為什麼一定要磕頭要供養?
但是學人不誠心,也是學不到,學到了也不會修,也等於白學。
總之,觀佛像這個法門是從十八界的眼界來修,必須修得生起次第,意境上生起,無中生有,就是要先把佛像看清楚,影像留住才觀得起來。
你說,這不是着相了嗎?顯教說要斷除一切妄想,不錯的,但是在妄想沒有斷除以前,你只好借用妄想。
所以一心不亂是加重妄想,怎麼加重呢?把所有的妄想集中在一點上了,他的理論方法是以楔出楔。
中國蓋房子不用鐵釘,用的是木釘,叫作楔,要取出先前打入的木釘,就再打入一支木釘,把先前的釘子推擠出來,叫作以楔出楔。
我們用功時妄念斷不了,如何清淨呢?只有把所有的妄念集中在一點,叫作繫心一緣,把所有的心都放在一點,念佛法門也是這個道理。
以楔出楔還有個比方,麵粉灑散了怎麼收拾?
就拿一把麵粉沾濕了,捏成一團,再用這一團去黏散開的麵粉,就可以黏光了。
修行的方法也是如此,由繫心一緣開始。
用這方法去觀想佛像,觀得起來時,在意境上,身心內外就是佛像一尊,在密宗就叫做生起次第的成就。
無中生有,由真空生妙有,再由有歸到空。把所有的麵粉黏成了一團,然後把這一團丟掉,一點麵粉也不剩了。
從有歸到空,叫圓滿次第。所有的修持方法就是這個原則,沒有第二個原則的,這也就是不二法門了。
所以分析五陰的求法之後,最後的成就不落在十二根塵,不落在眼根,不落在色塵等等之間。
好了,這兩句經文我們了居士傳懂了,可是到達這個程度是學佛法的成就嗎?沒有。有句成語說,修道的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界是佛家的話,五行是道家的話,這是說修道成仙成佛了。
道家講的五行是從物理入手,所以用金木水火土物質來代表,佛家文化從心入手,所以是講色受想行識,道理是一個。
我們學佛的人要隨時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今天去廟上磕頭供養,為自己求福報。名詞
做了好事想得善報,這也是求福報。
因為我修行,三五十好一點,這是人之所想,比做生意還功利。以此求道,何道能成啊!
你看這經文,你如果要把它翻成外文可不要簡略,不要亂翻。煩瑣
有位居士想批註佛經,去見南陽慧忠國師,忠國師嘉許他能發心,然後讓小和尚拿碗水,碗中放七粒米,碗上擺只筷子,問居士知不知道這什麼意思,居士不懂。
忠國師就說,連我這老和尚的意思都不懂,你能其他的意思嗎?還想批註佛經?
這裏維摩居士再起一段話。
他為什麼要再叫一次舍利弗呢?在古文作文時,這一句話會被先生用紅筆給你槓掉的,你重複了。
這要了解佛經是對話錄,這是表情,是個層次,是個階段。
維摩居士講到這兒,其他一下舍利弗,看他懂了沒有,然後說:唯!舍利弗,我再告訴你。
「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眾求。」上面說真正佛講在五陰中、不在十八界中、也不在三界中求。
再進一步說,也不在佛、法、僧三才。
這裏要注意這個「着」字,是黏着的意思。
「自己是指僧伽、僧眾,也可以是單一個僧,一個比丘就可以代表古往今來一切十方三世聖賢僧。
真正的求法,執着佛、執着法、執着僧也錯了。
但是你不要讀了這一句,就不皈依三寶了,那是妄語,你沒有到這個境界。
這裏講的是上乘的不二法門,真正的解脫道。
「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執着了苦做滅道四諦法門就是戲論,就不是佛法。這很嚴重了,《維摩詰經》所批駁的苦集滅道,是小乘佛學的基礎,但是我們不要上維摩居士的當了,告訴你:戲論也是佛法。
是什麼佛法?方便法門。要明白世界上任何教育手段的本質,都是誘導法,都是用哄的。
誘導就是佛不太的方便法門,固然從無上佛道觀點批駁戲論,但戲論也是佛法,是方便法門。
《涅盤經》上說:指黃葉為黃金,為止兒啼而已。
小孩子哭了,就拿個黃葉哄他,說是黃金,他就不哭了,不哭就好了嘛!
就是用誘導的方法使他不哭,不受這個煩惱。
一切佛法也都是指黃葉為黃金,為止兒啼而已啊!
我在峨嵋山廟裏閉關時,第一天入關,在大殿至少要到了初禪得這個字之好,是一氣連下來的。
這對子不但字好,對子作得也真好:
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雲催犢返
風颯颯雨灑灑飄飄黃葉止兒啼
真高明極了,全部佛法的道理都講完了。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這裏牽涉到對佛法認識最基本的問題。根據本經,真正佛法是自性寂滅的。
涅盤有時也翻成寂滅,還有一個翻法叫圓寂,這都是不得已的翻法,整個涅盤的意義只表達了十分之一。
一提到涅盤或是寂滅,普通人就聯想到死亡,什麼都沒有了。
其實涅盤真正的意義包括了:常、樂、我、淨,四個要點。
涅盤在印度不只是佛教用語,婆羅門和其它宗教都有用到涅盤,而且是指神妙不可思議、無上安樂、生生不已的意思,也不是指死亡。
中文把涅盤翻成圓寂,現在來看,實在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圓」有圓滿、包含一切的意思,既充實又空靈,不一定是空,也不一定是有。
「寂」不一定是沒有,是代表乾淨、寧靜、安詳。
涅盤有時又被翻成無為,是借用了《老子》的名辭。
《老子》講無為並不是沒有,也不是不動,所謂「無為者無不為」。
你可不要多加一字,變成無為者無「所」不為就糟了。
用而不用、動而不動是無為。
但是無為還是不足以完整翻出涅盤的意義,到了唐代的玄奘法師,就分開成「有餘依涅盤」和「無餘依涅盤」(有人也翻成「有餘涅盤」、「無餘涅盤」)。
在無為的觀念再加上有、無,使道理更清楚。
佛法最高目的是證得涅盤,不是學死亡。
小乘所證得的道偏向於空,認為得了空就什麼都放下了,在空的境界而不動,這在佛法是屬於有餘依涅盤。
比方說人睡着了,也什麼都不管了,但是睡眠不是死亡,是生命的一種狀態,在睡眠時,身心內外一切事都仍然存在,所以雖然在睡眠時說放下了一切,但不是徹底休息。
有餘依涅盤,就是用來形容小乘的證果境界,還是有剩餘的,還有連帶的。
大乘的佛果是無餘依的,畢竟空的。
維摩居士對舍利弗說,「法名寂滅」,真正佛法所求證的是寂滅,寂滅是圓滿清淨安詳安樂的,有時這個境界用之於佛土,就叫作淨土。
可是一般人學佛,對這第一義諦沒有認清楚,都在生滅法中做功夫。
嚴格說來,不論哪一宗,所修的法都在生滅法上轉。
比方,念佛就是起心動念,用念頭在念。
思想念頭是生滅的,前一念滅了,後一念就接上來了。
譬如我們在講話,在聽話,也都是生滅法,當你聽到這聲音,這個觀念就過去了。
一切的心行(心理行為),以及知覺狀態,完全是生滅法。
念佛、念咒、觀想法門,都是求佛法入門的方便,抓住了這種方便,當作是佛法的究竟就糟了,修一輩子也不能證到涅盤之果。
天台宗有數息法門,到了唐朝,道家吸收了這個法門,歸納成四個字:「收、視、返、聽」。
把眼神迴轉來,內觀、內照,耳朵聽呼吸。
後來到了西藏密宗,就演變成修氣脈,那方法就多了。
所以維摩居士告訴我們:「若行生滅,是求生滅」,與求佛法背道而馳。
《楞嚴經》上佛說的名言:「因地不真,果遭紆曲」,你動機、觀念不正確的話,你用各種方法去修,都是在走冤枉路。
《法華經》也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這個「法」用當下的話來說,包括了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物。
《法華經》這句話說,宇宙萬有一切的現象是此生彼滅的,它的本來是清淨的(所以是「自」),用不着你去求個清淨。
用《法華經》來對照《維摩詰經》這句話,就很清楚了。
我岔進一個禪宗故事,你們參參看。
有位禪師讀到《法華經》這裏就悟了,他告訴一同參禪的道友說,佛講的這句話只講了一半,什麼理由呢?「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只講了法身的清淨面,沒有講法身的起用,是留給我們去參的。
大家不服,要他把下一句講出來,他就說:「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
他露了消息嗎?有的,涅盤境界是生機活潑的。
「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盤,是則染着,非求法也。」
真正佛法本來就沒有染污的,既然自性本來涅盤清淨,不是凡夫善惡業果所能染污上去。
假使你認為自性是受染污的,因此我要去掉染污而證得涅盤,就又染污了,染污了清淨。
雖然去了惡念,又被善念蓋上,也是染污。
就比如我們的眼睛進不得沙塵,縱然是名貴的黃金粉,放進眼睛也是受不了。
《維摩詰經》這裏是破除小乘觀點,小乘要去惡念染污,要斷惑證真。
大乘是要努力行善去掉惡念,但最後善念也空,把它舍掉,善果回向一切眾生,自已一無所留,善惡兩頭都不取,用不着斷惑,自性本來清淨。
「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維摩詰經》這裏,每一句話的層次愈來愈高了。
他告訴舍利弗,自性本來寂滅的,不要以生滅心求寂滅之果,會走錯路。
又因為自性本來寂滅,所以它不受一切染污的,惡法、善法都不可能染污它。
這是兩個層次。
現在是第三個層次,真難懂了。
「行」有三種讀法,有讀如「形」,有讀如「杭」,也有讀如「恆」。
像《普賢行願品》,就有人堅持要讀成「恆願」。
其實,每種讀法都是對的。大多數的佛經是唐朝年間翻譯的,唐朝的中文發音,比較接近客家話或廣東話,「行」字就是讀如「杭」。不論怎麼讀,意義是一樣的,這是順便提到。
中國文化講五行,《易經》也講「天行健」,行代表着運動的觀念。
佛法的行是很難了解的,前面講五陰時稍為提過行,用當下話講是本能的活動,這樣你會比較容易了解。
身體的本能也會恢復健康,所以生病不吃藥,硬熬一熬有時也會熬過去了,因為我們身體的本能是新陳代謝、血液和氣脈運行,這就是行陰的作用,永遠在轉。
修持到行陰停了,那就是禪定得到了氣住脈停,呼吸停止,甚至毛孔呼吸也停了,血液不循環。
那是三禪定以上的境界,不過這時識陰還沒停,雖然呼吸停止了,脈也停了,腦還沒有死,腦神經還有微波的,這都是醫學可以證明的。
維摩居士講「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
這是什麼行?不是我們剛才講的行,但有連帶關係。
這裏是講行願的行。
一般人講自己在修行,認為修行就有功德,這就像講自己念了一百萬次往生咒,是這樣的心理。
這就是行法,是佛法也沒錯,是人天乘果的修行。
但是依《維摩詰經》所講的第一義諦菩提大道,執着於修行為修行,就錯了。
所以大乘的修法就叫你隨時要回向,要施捨出去。
你能施捨給一切眾生,實際上一切眾生也會施捨給你,這就是常用的標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儘管去布施,布施完了,這個力量會迴轉給你。
如果執着了行願為究竟,就被修行法門(行法)所綁住,是不會證得徹底的涅盤之果。
所以大乘菩薩要行願也空,空不是沒有,是舍、放下。因此,維摩居士說「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
這個問題就出在執着了。
行處法也是意識境界,不是真正求佛法。
有些道友問,我打坐三年了,怎麼一點成果都沒有?
我告訴他,這又不是在做生意,不能用時間來計算。見地觀念到了,也許剎那之間你就悟道了;見地觀念不到,八萬劫也沒有用啊!這是第三層的說明。接下來是第四層。
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
剛才講「法無行處」,雖然在修行中,也不以為自己在修行。
因此大菩薩雖然在作六度萬行,心理沒有自己在作菩薩行的觀念。
如果有了這種觀念,就着了相,非菩薩道。
但是,我們聽到這裏就會產生一個觀念:法是有取捨的。
取捨什麼?學佛法修行如果不抓住修行,不自己抓住修行的功德,要舍,這豈不是又落入一邊了?
落入有取有舍了,也不是究竟,不是中道觀。
因此維摩居士更進一步說:「法無取捨」,他對舍利弗真是苦口婆心啊!步步叮嚀,一層一層上來。如果有取捨,就非求法了。
初學佛的人,常常對法有取捨,取捨在哪裏?有些人執着淨土,大罵禪宗、密宗。
學禪宗的人說,淨土是愚夫愚婦笨人學的,我要學最高的。
執着密宗的又說,只有密宗才是至高無上的。
這種觀念都是功利主義,也像是去買菜,專挑又好又便宜的。
結果常常忙着趕道場,學了密又學禪,好忙啊!我過去也是這麼忙過來的,後來恍然大悟,也就不忙了。
當然我不是悟道,是悟到自己趕得太辛苦,乾脆萬緣放下,我還是我,多安詳呢!
所以「法無取捨」,你們記住這句話,少走冤枉路。
《金剛經》也告訴你,一切法皆是佛法,那怕你只拜佛也會悟道。
我小時喜歡作詩,我父親就給我一本書,要我背裏面的詩。
我一讀很歡喜,父親說,這是附近一間廟子的和尚作的。
那位師父是打漁出身,一個大字不識。
他不知什麼因緣,忽然出家了,經也不會讀,就整天拜佛。
那廟子地面是石塊鋪的,他拜了九年,石塊都拜出印坑來了。
後來他又忽然不拜佛,去睡覺了,一睡睡了三年,中間有時連睡幾個月動都不動的。
他師弟在他屁股上放碗水,第二天再看都沒翻掉,還以為他死了,好在他師父知道他是入定去了。
三年以後,他作文章作詩都會。
這是我親身見到的,說明你拜佛或用什麼法都好,只要誠懇、專心一致、繫心一緣,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你搞淨土、又參禪、又學密,到處找能讓自己快一點成就的法門,好像在買股票一樣,是一無所成的。
一門深入的話,誠懇拜佛也會悟道的。
佛法其實很簡單,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專一就成功了,不要念「多心經」啊!
記得《金剛經》告訴過我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現在再上一層。
「法無處所,若着處所,是則着處,非求法也。」真正佛法沒有固定地點的,這個「處所」,小而言之指身體上的,像道家或密宗守竅,三脈四輪,都在身體上搞,這成了法有處所。
如果氣脈感受是佛法,那你死了肉體沒了,感受沒有了,那佛法不是完蛋了嗎?
這個生意不能做啊!大的處所,例如密宗觀虛空,觀藍天,觀日輪,這些都是方便法門,非究竟。
如果認為這是第一義諦,那就犯了法有取捨,犯了法有行處,犯了法着處所。
佛法是活潑潑的,你着了處所是呆板的。
「處」是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念佛是意處在念,觀想也是。無上大法是無處所,用有處所之心求佛法,已經被處所困住,不是真正求佛法。有一位道友找我討論,學佛很多年了。他說現在什麼都對,就是覺得好像放不下,所以沒有多大進步。
我說:「這個問題正是現在講的,剛才不是聽過了嗎?所以你聽經要拿到心上才用得到,不然就白搞了。」
「法無取捨」,你覺得一定要放下了才是,這就有了取捨,本來就是放下的。
譬如有人說自己的心無法空靈,你們現在專心聽我講話正是空靈嘛!否則你怎麼聽得進去,對不對?
本來不用放下,自然是放下的。
你有一個放下之心就有所取捨了,就是行於法,行於生滅法,行於取捨法,也是行於染污,因為你認為放不下是染污了,法是沒有染污的,自性本來寂滅。
這位道友問:「那麼該怎樣呢?」
我說,「就是這樣,沒有那樣,這樣就是這樣。如果你真到了這樣就是這樣也差不多了。」
所以一般人修持都有取捨心,或者求清淨,或者求放下。
放下是個名稱,你上了座想我要放下!放下!早就放不下了。
因為你有一個求放下之心,這個念頭擋住了,就有所取捨。
那你問,我這麼坐在那邊豈不是傻不楞登?
嘿!就怕你不傻,真傻了蠻好。
世界上的人都太聰明了,所以找了許多煩惱,真求傻而不可得。
所以我說這一位道友是現身說法的菩薩,我們藉這個機會,給大家再把《維摩詰經》這一段講了一次。
「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第一義諦、真正佛法是無相的。
我常說,一般人以有所得心來學佛,想求無所得果,是背道而馳。
所謂「相」,是佛學名辭,用現在的話講,普通人都想求一個境界,尤其是學密法的。
有的人天生個性如此,這種人來找我,我就說:你不要跟我談,最好去學密宗。
他一聽,眼睛都亮了,還問我為什麼。
我說:因為你腦子裏充滿了神秘主義。
很多人都是好奇,有神秘觀念,打坐修道就想求個境界,若是沒有境界,還要埋怨為什麼沒見放光、沒這沒那。
他這是求有相法,而佛法是無相的,非境界。
有個境界就有染污,有所取捨。
無上大法是「法名無相」的。
「若隨相識」,你以為境界是佛法,「是則求相,非求法也。」那是錯誤的。
「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這更要注意了!
剛才講無相的道理,大家研究過《金剛經》,其中談了很多,我就不再多說了。
現在很流行禪宗,大家都知道六祖悟道的故事,他未出家前大字不識一個,聽到別人念《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悟了。
當然後來見了五祖,所謂三更入室,才真的大徹大悟。這裏《維摩詰經》也是說「法不可住」。
講到這裏,我要告訴你們,現在研究佛學最好的辦法,近年來的著作最好不看,包括我的在內。
不是說這些完全不對,而是最好讀原經。
這不只是研究佛學,做其它學問也應該讀原典。
原典讀熟了之後,可以「以經注經」,會融匯貫通。像我們讀到「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注這裏了,或也可以用《維摩詰經》這句話去注《金剛經》,就清清楚楚了,後人的著作就變多餘了。
一位同道洗說他平日修行不錯,有一次就很不對勁,最近他自己找到出路。
這是不在一起的好處,常在老師身邊會依賴性太重,一有問題就找老師問。
那位同道忽然想到,白骨觀中講過要「易觀」,修行做功夫要「知時知量」最重要。
同吃飯一樣,你吃飽了不能再加一碗。
譬如做數息觀,你不要老數下去,只要覺得呼吸到了息的境界,馬上就要放掉數息,跟着就要用隨息了。
隨到心息相依,馬上要換成止的境界,就是要易觀,馬上變更方法。
所以知時是要知道什麼時間要換,知量是知道夠了。
你練氣功盡練下去就成了蛤蟆功,肚子鼓得那麼大,越練脾氣愈大。
《大學》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不斷地進步,今天的成就不算數,滿足於今天的成就就是退步。
「法不可住」,你停留在一個境界,抓住某一點,「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
也不是佛法,法無定處。
佛也告訴過我們,「諸法不定」。不論你學哪一宗的,對了就用一用,明天不對了,這一宗就暫時擺一擺,後天又拿來用,你的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取佛道,不被這些方法所困,才是真正學法。
接下來維摩居士快要作結論了,你看他說法是有層次的,不要把他當作平面的一篇讀過去了。
「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佛經分類中,《維摩詰經》在《大藏經》中不歸在般若類。
《維摩詰經》這一段內容的要點,在《大寶積經》裏也有。
《大寶積經》就是大雜燴,像百貨雜鋪,什麼都有,不能歸般若,也不能歸法相唯識。
真要研究佛學,大寶積部的經典應該多看,所謂淨土三經,也包含在大寶積部的。
像這樣的佛經分類,很合現代人的用處,把人生用見、聞、覺、知四個字概括了。
見是眼睛所見的,聞是耳朵聽到的,覺是感覺狀態,身上感受,知是知覺狀態,思想觀念。
打坐時覺得腿麻、氣脈發動了,是感覺狀態的範圍。
看到光是見的範圍。
觀音法門是聽的範圍。
《維摩詰經》告訴我們,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見聞覺知去求的。
大家反省一下,不論你學哪一宗,都是在用見聞覺知求佛法。
常有人告訴我他做了個什麼夢,我一開口就罵他,又來痴人說夢,本來是夢幻空花,還沒有睡醒。
見聞覺知就是在夢中,你求個境界,看見什麼了,聽見菩薩給你說法,都是在做夢。
真正佛法不在見聞覺知上求,假使在見聞覺知上去修佛法,那是凡夫境界,非求法也。
凡夫都在見聞覺知中轉,各位現在號稱聽經,我冒充講經,都在見聞覺知境界中。
修行還在這上面轉,就走冤枉路了。放下,就在這個地方放下,放下了,不以見聞覺知為是,也不須要放下見聞覺知,不以見聞覺如為非。現在結論來了。
「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
開頭講自性本來寂滅,最後講自性本來無為。
是不是很有層次?這就是以經注經的辦法,你不要靠老師了,就把本經讀熟就好了。
釋迦牟尼佛就在你的前面,他就告訴你了,為什麼不去求呢?
這裏的結論是無為法,以有所求心,求無為無所得之果,是顛倒眾生。
一切修行都是在有為當中求,是求有為法,非求法也,不是真正學佛。
我們形容維摩居士說法,如銀瓶瀉水,嘩啦啦就倒出來,停都停不了。
他說法的氣概像莊子的文章,不知道哪裏來,只可借用李白的名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形容。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最後吩咐舍利弗這一句,同《金剛經》一模一樣。
真做到一無所求,就是如來大定境界,像我家鄉那位和尚,他睡三年就是在定中,醒來只覺得是彈指間事,因為他完全靜止了,無所求了。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什麼叫法眼淨?
《金剛經》提到五種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如果有人臉上長了五隻眼,你看了非把他當怪物不可,不會認他作菩薩。
但是天人境界不一定啊!其它星球上眾生,不一定長得像我們這樣的,密宗畫的佛像有那麼多隻手,像蜘蛛似的。
天人看我們可能覺得我們臭美,難看的要死。
我們認為是美食的,天人連聞都不敢聞的,好像我們看到狗吃大便似的,境界不同嘛!
我們如果真有修持,肉眼就具備了五眼,這是真的,《法華經》上說:「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你真到了,天眼、慧眼、法眼都會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