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得不承認,爺爺說的,有道理。
這些,他之前竟沒有想過。
「是啊,梁小子,華夏傳統文化講究忠恕之道,得饒人處且饒人,你今天在市委這麼批評他,傳出去還不知道會傳成什麼樣子。有的時候領導輕輕一句批評,傳到外面都可能演繹成雷霆之怒,進而會有別有用心之人以之對你抹黑。你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新政,極大遏制了土地兼併,縮小了貧富差距,可謂利國利民,無形之中延長清朝國祚不知多久。可他,由於對下絲毫不留情面,被人稱為刻薄寡恩,甚至被稱為抄家皇帝,這名聲很好嗎?史筆如鐵,煌煌史冊,不由得你不驚心啊!以你現在所處的位置,以及發展的潛力,要以歷史人物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林老的話要比梁老更加柔和,同時借古喻今,更加顯示出了他的苦心。
尤其是那句歷史人物,着實讓梁江濤震驚了。
自己在兩位爺爺心中,已經那麼高了嗎?
是啊,全國最年輕的廳級幹部,最年輕的縣委書記,多次向中Y提出極有戰略價值的建議,再加上自己的背景,若干年後,的確能到一個很高的位置,甚至能影響歷史的進程!
換句話說,以後他大概率青史留名!
而他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終究還是太低了!
「還有,連聲之雷不震,食鼠之貓不威。領導不是不能發怒、罵人,但總的原則是越少越好。輕輕一句話,就讓對方噤若寒蟬,五雷轟頂。你動輒罵人,當時是能讓很多人怕你,但事後一想,也不過如此,不要忘記黔驢技窮的道理。這也是馭下之術!」梁老道。
「君子如玉,必須自重,不重不威,你是堂堂玉器,而對方是一塊石頭,充其量是一個瓷器,你拿玉器去碰瓷器,有什麼意思?對這種人,讓下面的人打發了、收拾了也就是了,你這樣親力親為,得不償失啊!」林老道。
兩個老人,你一言我一語,恨不得把自己近十年的為官、御人經驗傳授給梁江濤。
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不是至親之人,斷然不會如此。
梁江濤看着他們,除了大受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感動。
「爺爺,林爺爺,我明白了!就好比華夏的傳統政治思想是外儒內法,其實秦朝的法度是統治的利器,但二世而亡,就是因為法家的制度太嚴苛,太赤裸,有失仁義之道。所以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外面披上了儒家仁義的外衣,但內里用的還是法家大一統思想!其實,這些傳統思想跟道家的思想也是相通的。這些天,我一直在讀《道德經》,從中收穫了很多,只是一直跟工作實踐脫節,隔着一層窗戶紙,沒有真正聯繫起來。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強勢霸道,永遠只能一時強橫,以勢壓人,終究不是王道。」梁江濤朗聲道。
同時他心中大受震撼,甚至猛然警醒。
他是天賦異稟之人,對這些道理知之甚深,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就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人是受環境影響的。
這些年,他可謂百戰百勝,摧枯拉朽,一往無前。
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他不知不覺間,已經多少被勝利影響了頭腦。
從而變得更加嚴厲,甚至有些苛責。
想要儘快取得成就,向國家和人民證明。
對待不良現象,立刻施以雷霆手段,殘酷鎮壓。
哪怕是一些不太嚴重的過錯,也毫不留情。
說實話,他有些心急了。
忘記了上善若水的道理,也忘記了事緩則圓的道理。
革命的道路漫長,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欲速則不達啊。
如果長期如此下去,他絕對會偏執於一個方向,失了中庸之道。
對於一般的領導幹部,可能這樣並沒有什麼大礙,反而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進一步加分。
可是他不行,爺爺們,以及很多領導,都對他給予厚望。
在他們心中,自己不是一個將才,甚至不是一個軍師,而是一個帥才。
必須要海納百川,堂皇正大。
今天爺爺們的教誨,可謂正及時,幫助他糾偏。
「哈哈哈,你能有這個認識,不枉費我們的一片苦心!」林老讚嘆道。
「是啊,大孫果然天資聰穎,一點就透。你性格剛烈過人,所以更需要水的柔軟之道,我跟你林爺爺對你一直看在眼裏,覺得該提醒你一下了,想不到,恰恰遇到了一個好時機!」梁老道。
兩個人看梁江濤孺子可教,都萬分開心。
他們兩個,堪稱官場導師級、教父級人物,在這個年紀,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個可造之材,把一身的本領交付於他。
現在,這個年輕人就在眼前,還是他們的至愛後輩,如何令他們不開心?
林暮雪看着愛人被爺爺們誇讚,更加開心。
誰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個蓋世英雄?
「梁小子,既然你談到《道德經》,我再送你一句話,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段話大概意思說: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車輪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輪子才能轉起來。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能盛東西。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四壁中空的地方,才能住人。所以,一件事物要使其真正具有價值,除了『有』塑造形體,更要『無』來成就作用。這就是『無用之用』!」
林老是當世頂級人物,學貫古今中外,對道理的掌握有如化境,而且與實際結合緊密,能隨時給梁江濤以教導。
梁江濤立刻有如醍醐灌頂。
「您是想告訴我有所不為?」
「很好,這些年你已有所成就,但要注意收斂鋒芒,減少戾氣。韜光養晦,方能有所作為」
梁江濤陷入了沉思,再抬頭時,眼中閃爍出了智慧的光芒。
他的思想境界,在兩位爺爺的教導下,又一次升華。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