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法國政府的小算盤,恩斯特自然是樂見其成的,只有德國和法國競爭更加激烈,東非才能兩頭通吃拿更多的好處。
至於法國的小手段,在恩斯特看來對德國影響微乎其微,畢竟東非如今正處在產能極速擴張期,靠着大借款獲得的海量發展資金,東非各行各業都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法國所謂的大單,在東非眼裏也只能算毛毛雨,畢竟東非本來就不像俄國那樣缺錢。
而且德國對東非的依賴,遠超過其他國家的預期,不是幾個訂單就能影響到德國和東非間貿易的,就比如棉花,橡膠,石油,稀有礦產等等,東非和德國間的貿易範圍十分廣泛。
光是棉花這一個物資,德國每年就要從東非進口就高達十幾萬噸,而法國顯然不可能靠花錢阻斷德國和東非之間的棉花貿易,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如今東非產能極速擴張周期,其他國家根本不可能通過貿易形勢,來影響東非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因為根本就買不完,但是法國也別無選擇。
法國對東非採取拉攏手段,德國自然不甘示弱,1913年後,德國對東非的拉攏更是不遺餘力。
德國一直希望將東非綁定在德國戰車上,但是東非政府在這方面的意願並不強烈,這一直都是德國比較頭疼的問題,在德國政府看來,東非如果能和德國聯手,那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能夠對抗這個強大的「德意志聯盟」。
在送走湯姆森不久後,德國駐東非大使卡蒙幾乎是按照慣例和東非政府進行溝通。
卡蒙上來就給東非畫大餅:「如果東非和德國結盟,東非將獲得印度,澳大利亞等英國殖民地,成為印度洋和非洲霸主,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頂級強國,一個由德意志人主導的世界秩序也將在全世界建立。」
不得不說,德國人開出的條件確實十分誘人,做到任何一條,東非國力都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這個餅能不能吃到,顯然東非政府也有自己的想法。
東非外交大臣弗里爾說道:「東非雖然一貫支持德國,但是我們無法承擔戰爭的風險,所以我們只能給予德國除了戰爭以外的一切支持。」
對於東非政府而言,英國可不是什麼紙老虎,只要東非王師大軍一到,英國那些殖民地就能輕鬆拿到手。
東非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國,因為美國的存在,東非對德國的處境並不看好,而俄國,東非則是擔心東非和德國的合作,會讓英國和俄國在印度洋達成某些合作。
在印度洋地區,絕對不能忽視俄國這個國家,要知道俄國一直都對印度洋有着強烈的野心,而之所以俄國遲遲不能獲得印度洋出海口的主要原因在於英國人對俄國的遏制。
假設東非在印度洋地區和英國翻臉,那英國就有可能和俄國達成合作,在印度洋北岸共同對付東非。
而且英國控制着紅海,馬六甲以及好望角這三個關鍵節點,這就拿捏了東非對外貿易的主要通道,只要英國敢於捨棄在印度洋的一些利益,完全能夠阻止東非對外擴張。
就拿馬六甲海峽來說,即便東非想要攻克馬六甲海峽可能也要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因為馬六甲距離東非太過遙遠,而且英國完全能憑藉地形和防禦工事和東非周旋,除此外英國還能引入日本和美國的力量,來協助英國保證這一交通要道的安全。
如果真讓日本或者美國拿到馬六甲海峽,那對東非絕對是一個沉重打擊,不僅會丟失阿拉斯加,蘭芳等海外領土,而且東非可能就此丟失東出太平洋的機會。
國際關係的盤根錯節,讓東非投鼠忌器,英國長期的霸主地位,讓英國佔據着很大的主動權,至少在大多數戰略要地,英國都有抵抗能力,這不是東非通過幾場戰爭就可以輕易解決的,而只要能拖延住東非,英國就可以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使東非的想法破產。
歸根到底,英國在過去幾百年建立的世界體系是很難打破的,如果戰爭爆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會站在英國一方,這也是英國殖民的高明之處,幾乎每個被英國殖民的地區,英國都培養了大批買辦和忠犬。
所以當下,在不能保證對英國建立的世界體系一擊斃命的情況下,東非絕對不可能充當出頭鳥。
即便現在東非能夠打破這個體系,但最終受益者反而可能是美國,俄國和日本等一干國家。
這種情況下,還不如讓英國繼續苟延殘喘,等到東非做好所有準備後再對英國的霸權體系重拳出擊。
畢竟,英國已經是落日黃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衰落,東非現在應該利用英國來維持住英國在印度洋地區的體系,慢慢滲透,在等到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順勢接手英國的遺產。
要是現在英國在印度洋建立的秩序突然崩潰,對東非絕對不是好事,除了可能引來美國,日本,俄國等競爭對手以外,英國建立的殖民秩序如果崩潰還有可能突然讓一大堆國家獨立,而東非想掌握這些獨立國家一點也不容易。
畢竟,英國如果垮台,東非就成了他們最大的威脅之一,這種情況下,他們還不如繼續和英國,美國或者日本合作,至少這幾個國家距離遙遠,反而能給他們一種安全感。
總而言之,東非不希望這個時候英國在印度洋的殖民體系突然崩塌,就像前世一些歐洲國家不希望蘇聯突然解體是一個道理。
蘇聯存在的時候,他們能夠兩頭通吃,過得十分滋潤,而蘇聯一但消失,那美國反而一家獨大。
就比如法國,在蘇聯存在時,法國能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甚至主導歐盟的建立,而蘇聯解體後,法國影響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散,成為美國是不是敲打的對象,這也是後來法國希望遠東帝國承擔起世界一極責任,和美國對抗的重要原因。
而東非因為建立時間晚的原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始終十分有限,近些年來東非雖然積極擴張本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但是這個過程至少還需要漫長的等待。
就比如波斯灣沿岸,東非剛剛拿到北部灣領地,在當地其他勢力依舊以英國馬首是瞻,在印度和東南亞等印度洋沿岸地區,東非的影響力更弱。
所以東非想要獲取印度洋霸權,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絕對不像卡蒙所說一場戰爭就能輕易解決的。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非並不看好德國能夠在歐洲取得勝利,除非德國同時將英國,法國和俄國三個大國擊敗,同時能將美國阻隔在大西洋沿岸,但是單靠德國顯然達不到這種程度。
德國在歐洲失敗的可能性太大,而德國如果失敗,那東非就有可能面對其他國家的圍攻,雖然不至於有亡國風險,但是將東非變成大號「朝鮮」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而現在的東非可不想重來一遍閉關鎖國。
說到底還是東非不願意承擔戰爭的風險,只要東非能夠保持中立,就能獲得收益,正常人都知道怎麼選,而東非又沒有德國和日本這種國家的賭性。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