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的先導預告片效果非常好,因為是先導預告,所以在預告片裏並不會有什麼涉及到電影主線的完整劇情,都是一些碎片的畫面,但這些畫面已經足夠吸引人了。
不管是那逼真酷炫的金箍棒,還是在天空中一路火花帶閃電的大鵬妖王,還是一看就是隱藏大Boos的六小齡童,都讓人十分期待。
這種先導片,基本都是用來炫技的,對於特效大片來說,就是炫一下電影正片中的精采特效,而《大聖》的先導片無疑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在先導片發出的第一天,據不完全統計,在多個平台加起來,至少就獲得了上億的播放量,考慮到其中有很多的重複播放,那也至少有五到六千萬人看過這版先導片了。
《大聖》第一階段的預熱宣傳,算的上的完美成功了。
接下來,光影時代將會圍繞着這部電影,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長期宣發工作,務必做到至少全國三分之二的民眾都知道了解這部電影的上映日期才行!
一般來說,在這種時候,吳淵這個導演是最輕鬆的,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會由公司的宣傳部門來負責,不需要他來插手。
但吳淵確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導演,在電影的這攤事暫時不需要他插手之後,又有另一件事找上了門。
光影快播那邊,有一個非常大的項目,甚至關係到公司接下來業務發展的事情,需要吳淵來拿主意。
於是乎,他這個幾乎不插手公司日常運營的人,也來到了光影快播總部,聆聽陳德韋的介紹。
而介紹的內容,則是【偶像選秀計劃】,事實上陳德韋也不太了解這個,是公司旗下的綜藝製作部門極力要求推進的項目。
而在了解了一番之後,陳德韋也覺得這個項目必須要做,因為現在業內的幾大視頻平台,都在搞這個項目。
即將過去的2018年,被稱之為華夏的偶像元年。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成功讓粉絲、練習生、偶像經紀公司們投入到偶像工業的建設之中。
雖然上級針對偶像產業的命脈―選秀節目制定了不少限制,但偶像產業的發展已經是箭在弦上。
這兩檔節目都不是光影快播搞的,是鵝廠和愛奇藝從韓國綜藝那邊學來的套路。
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沒有人太重視這個選秀節目,包括鵝廠和愛奇藝,他們都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而已。
畢竟華夏以前也有過很多電視選秀節目,早年的《超女》《超男》《加油好男兒》等等選秀節目也曾經轟動一時,但後來也就漸漸不行了。
到了2012年左右,這種偶像選秀節目基本被看膩了,大家更願意去看有硬實力的選拔節目,例如不看臉只看唱功的《華夏好聲音》,《華夏最強音》《好歌曲》之類的節目。
似乎單純的年輕漂亮的男男女女一起選秀的節目,已經不再受歡迎了,「偶像」這個詞也一度被認為是沒什麼過人才藝,靠自身長相性格來吸引粉絲的人,也就是繡花枕頭。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這一男一女兩檔韓式選秀節目,在播出後幾乎成為了年輕人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甚至為兩個平台賺取了數億的利益。
光是一場直播的總選,粉絲為這些偶像爭奪出道席位,就產生了八位數的花銷,狠狠的震驚了幾大視頻平台的領導。
臥槽,原來現在的年輕人閒錢這麼多啊!
為了個虛無縹緲的新人偶像出道,能一卡車一卡車的買牛奶,就為了那牛奶包裝上的票數?
這可太瘋狂了!
在兩檔節目播出的時候,甚至出現一些大款粉絲一倉庫一倉庫的買合作奶,然後掃完上面的碼支持了自己的偶像後,就直接將奶倒到了河裏,比當年美國傾倒牛奶還狠。
別管這是多麼浪費的一件事,資本家們可不在乎你把他們的產品買走之後拿去幹什麼,別說是倒進河裏了,就算是拿去撒到太空上,那都無所謂,只要你是花錢買的就行!
可以說一場101式的選秀節目,不但讓合作冠名的品牌方賺了個盆滿缽滿,出品節目的平台方也賺了旗下所有綜藝節目一年都賺不到的錢,就連參加節目的選秀偶像們,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關注度,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也賺到了,可以說是大家都賺麻了。
誰虧了?
就連那些花了真金白銀打投,送自己偶像出道的粉絲們都不覺得自己虧了,畢竟她們的錢都花給了自己的「養成系」偶像,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
如此一來,這麼好的撈金項目,自然是讓業內所有人都蠢蠢欲動了。
不管是已經做出成功案例的鵝廠和桃廠,還是錯過了這第一桶金的優酷和光影快播,全都雙眼發紅的打算搞自己的101式選秀節目了。
優酷要搞一檔叫《少年之名》的類選秀節目,桃廠已經在搞新企劃《青春有你》了,鵝廠也一鼓作氣的要繼續搞《創造營》系列。
現在就剩下光影快播這邊,還沒有什麼動作。
準確的說,其實也是有動作的,公司的綜藝部門已經拿出了一檔叫做《追夢之子》的項目企劃了,基本是照抄的《創造營》系列節目,反正這種類型的節目基本算是看一眼就知道流程的,真沒什麼抄襲難度可言,也就是請嘉賓上需要費力氣罷了。
其原版的《PRODUCE101》在韓國已經運營的很成熟了,有太多成熟方案可以借鑑。
不過這個項目以及配套的一系列招商方案、推廣方案、炒作方案都被送到了陳德韋的案頭後,作為一位更偏向於負責商業工作,而非娛樂圈事物的CEO,陳德韋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這種101式的選秀節目,似乎和國情是有些不符合的。
如果大搞特搞的話,似乎會有被上頭干預的風險。
所以雖然很眼饞這塊大蛋糕,也想在這蛋糕上分一塊的陳德韋,想來想去還是請來了吳淵,諮詢他的意見。
因為吳淵雖然不懂公司運營,但他和上面的接觸是很頻繁的,也很懂得上頭對演藝圈的紅線,甚至有渠道能直接和上頭部門探探口風,這種敏感的題材得讓他來掌舵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