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頤的直言勸諫,劉璋說出了他為什麼對南中如此料理的緣由,詳盡且清晰的道明了自家的態度,這是他的一貫作風,他不喜歡獨斷專行,於人於事,他更喜歡以理服人,讓對方心甘情願的接受下他的命令。
『國家蒙塵,父兄之仇。』聞言高頤的面色低沉了一些,對於劉璋所言以國讎家恨為先,南中之地只要保持安穩即可,所以劉璋在南中施行以南人治理南中的政策。這樣一來,眼下的他對此就不好再說些什麼了。
事有輕重,人有緩急,在國讎家恨面前,南中之地的事情,對於他的明公來說,的確不是怎麼重要了。
「不想明公志在尊崇王室,故而不以區區南中為意。」高頤感嘆了一聲,劉璋所圖甚大,不着眼於南中一隅之地,令他有些感慨。
一旁聽着劉璋和高頤言論的彭羕,眸子中不時有精光一閃而過,尤其在聽到劉璋欲圖解救天子、攘除奸凶的時候,他的眼睛更是放起了光來,一雙瞳孔澄亮無比。
從之前劉璋派人探查中原的局勢一事,他就知道面前的明公胸襟甚大,不止包含了益州,而是着眼了天下。但劉璋具體的志向他一直不得而知,畢竟他沒有問詢過,如今,從劉璋和高頤的對話中,他知曉了面前明公的志向,乃是如齊桓公、晉文公一般尊王攘夷,為天下霸主,或許還遠遠不止於此,他的明公不止滿足做齊桓公、晉文公這等的人物。
『光武。』彭羕在心中默默念叨着這兩個字,現在宇內大亂,天下紛爭不休,和王莽篡權時候的天下局勢很像,這是一個出命世之才、天命之人的時代,將有人舉袂而起,興義兵,為國家討逆,安康天下,功成之後,以天下酬。
他的一雙眼睛死死的釘在劉璋的臉上,焉不知面前的明公會不會是又一光武也,若是光武,他將攀龍附鳳,一躍飛天。
「明公所言甚為在理,今當領義兵,為國家討逆,豈能為南中所拌阻。」彭羕出席言明了他的態度,對劉璋施行的南中政策給予了支持。
對於高頤肯定的話語,以及彭羕略帶吹捧意味的話,劉璋面色坦然不變的接了下來,他不假思索,對着高頤續而問到:「高卿在建寧郡待了不少年了,當知建寧郡是夷人多還是漢人多。」
「夷人多,大約人數數倍於漢人,南中自古為夷越的居所,漢人至此的時日稍淺,所以在人數上遠遠比不上夷人。」高頤脫口而出,紮根在建寧郡時日較長的他,對建寧郡的大小事宜、人口戶數是瞭然於胸的。
「如今的永昌郡太守呂昌和我說過,言是永昌郡漢、夷的比例大概在一比九、一比十左右。」劉璋拿出了一個案例和高頤的話相印證,並根據這個數據提出了問題:「高卿以為,南中之地,是漢人多有一些好,還是夷人多一些好。」
「自然是漢人多一些好。」高頤應聲作答,沒有任何的遲疑,劉璋問出的這個問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漢兒知禮儀,懂廉恥,可載文,亦可載武,其中有一時之英傑,可安定南中。反觀夷人,不通禮義廉恥,父妻子繼、兄死娶嫂,無有上下父子尊卑,更是心性險惡,一味的依仗武力,好勇鬥狠,不尊王化,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強則叛逆,弱則跪服,似夷越之眾,不可令多加繁衍,否則早晚必為禍患。」
『有點極端了。』聽着高頤講述着夷人的壞處,且高頤話里話外透露着給夷人絕種的想法,讓劉璋想起了天生萬物以養夷、夷無一物以報天的說辭。
和高頤的想法有所不一樣,劉璋自覺的夷人多少有些價值,比如叛亂被擒的夷人可以修修城池、在山崖間開路,多少可以干點髒活苦活,替漢人出點力。其次夷人雖然窮,但多少有些油水,可以榨上一榨,提供他日後征伐四方所需的錢糧財貨。
「如高卿所言,南中官府治下之人,一漢可以抵十夷,多上十個夷人不如多上一個漢人故而,如今南中的第一要務,乃是用夏變夷,剿滅不順服的夷越部落,使漢人在南中遍地開花,縱使如今的南中漢人戶口數量不足以做到遍地開花,亦要多多佔據南中各處膏腴之地、交通要道,儘可能的將夷越部落分割開來,不使夷越之人有聯合的機會,且此輩失了膏腴之土,自是不能壯大繁衍開來。」
「只是以高卿所見,憑藉官府可以做到這些嗎?」
「做不到。」高頤回答的很乾脆,否認了在官府的推動下,可以佔據南中膏腴之地、交通要道的可能,他給出了相應的看法,來論證了他的回答。
「依照三互法,郡守、縣令多是流官,不會常駐在南中,或是三五年、或是七八年,必定會更易郡守、縣令,所以就算朝廷有想法,有政策,推行用夏變夷之事,郡守之輩也不會盡心盡力,畢竟幹得好、乾的壞不過是政績上給個評價而已,與自身的利益關係並不大,其次有門路、有才能的官員那裏會淪落到南中為官,大抵來到南中為官的要麼是無才之輩,要麼有才幹,但家世不好,不足以立威嚴,這兩種官員都不足以推行用夏變夷的政策。」
「所以明公施行了以南人治南中的政策。」彭羕接口道,借高頤所說外來太守不看重開拓南中一事,對劉璋的政策給出了分析。
「以南人治南中,一則郡守、縣令、功曹、督郵皆是本郡之人,本郡的大小事宜事關他們的身家性命,容不得他們不上心。二則開拓叟夷之地,對南中的豪族有利可圖,他們自然會盡心盡力,不敢辭寒暑。如此一來,上下一心,精誠所至,南中早晚化為真正的漢家郡縣,無有叟夷之輩橫行,縱使達不到漢兒充野的情況,也可以使漢兒戶口數量與叟夷人口數量相抗衡,不像現在一樣,南中夷人盛而漢人衰。」
「永年知我意也。」劉璋微笑着贊了一句彭羕,彭羕說出的話和他的盤算基本一致。
高頤挺直的身軀微微矮了一些,像是被彭羕的話說動,致使他直言進諫的氣勢有所滯泄,只是他很快就又挺直了脊背,並進言道:「以南人治南中,此事的確可行,但還需防微杜漸,不然南中豪族坐大,威福南中,其禍只怕甚於叟夷作亂。」
在以南人治南中這個大政策不變的前提下,高頤說出了他的顧慮,叟夷作亂謀反,不過是為了打家劫舍,謀求些財貨錢糧,成不了什麼氣候。但作為漢人的南中豪族則不一樣,南中豪族通曉經典,又知兵略,眼界更是開闊,不止能看到南中的一畝三分地,更是知道蜀地、關中、中原大地的存在,萬一有什麼事變,為禍的就不只是南中一地了。
劉璋面對高頤的這個顧慮,卻是露出些笑意,他鄭重的向着高頤說道:「這正是我任命高卿為庲降都督,與卿專斷之權,兼任建寧郡太守的緣故,建寧、朱提,這兩個郡居於南中的腹心之地,更是隔斷南中七郡其他郡縣的交通往來,所以我沒有用南人,而是任命卿為建寧郡太守,以景毅為朱提郡太守,有二位在,南中豪族縱使有心懷叵測、起兵造逆者,亦不得濟事。」
「若是日後的建寧郡和朱提郡的太守均為良臣,又是能臣,倒是可以穩定南中,與南中豪族周旋一二,不使南中豪族肆意妄行。」高頤思慮周全,抱着探討的語氣和劉璋商量道:「頤有一二點想法,想來能有所裨益,還望明公鑒納。」
「卿直言便是。」劉璋自無不可的讓高頤直言,想聽聽高頤的見解,他拿起玉如意輕輕的拍打在了手上,感受着玉石帶來的清涼。
「南中豪族眾多,大小不一,這次明公允諾他們開拓叟夷,可據守其地,必然是強者佔地多,弱者佔地少,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到了後面,有一家獨大的風險,所以頤認為,需平衡南中豪族的力量,讓這些人實力不相上下,互相掣肘,相互牽制。若是有實力過強,能橫行一郡的豪族出現,當令其分宗,削弱其坐大後可能的危害。」高頤給出了第一條謀劃,這條謀劃有點類似漢武帝頒下的推恩令,都是分裂強者、平衡各方的計策。
「其次,正如明公對雲南縣縣長孟儀所做的事,給予恩寵,不念其過,將其長子孟節收入州牧府任事,次子孟獲帶到成都進學。明公可照例收南中豪族的質子,同時招納南中豪族中的有才之士,盡收南中士人之心,沒有士人的襄助,就算南中有一二野心之輩,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聞言劉璋頻頻點頭,關於高頤給出的平衡南中豪族的力量,不使一家獨大的操盤行為,他是認可的。
就拿目前的爨氏來說,爨氏當前從并州遷徙到南中不久,家族勢力弱小,在建寧郡的根基不深。但是按照歷史上的發展,爨氏在蜀漢滅亡,兩晉衰落失去制衡爨氏這種邊緣地帶豪族的力量後,爨氏經過數代生衍並融合南中當地民族,成為一個馳騁雲南高遠五百年的豪族,直到唐朝開元盛世後才衰落滅亡。
這種帝國邊緣地帶的豪族,生命力之頑強,在當地的根基之深,甚至是中原世家大族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如爨氏,在雲南興盛了五百年,這還算是時間短的,歷史上這片西南之地,出現了一家興盛七百餘年的播州楊氏,橫跨了唐宋元明四朝,歷經二十九世,更是創造了一個自成體系的小型王朝,每一世都是西南之地的土皇帝。
所以高頤的顧慮和謀劃,劉璋表示十分的認同,至於高頤所說的招納南中士人至州牧府為官,他自然沒有任何的意見,人才,他是多少都不嫌多。
「高卿所說抑強扶弱之策,甚合我意,自當施行,至於如何去抑強扶弱,高卿可上一個章程,以便後世效仿。其次卿身為建寧太守,處南中之地日久,若有賢才,可薦於我,使南中野無遺賢。」劉璋應下了高頤給出的謀劃,虛心納諫是明君應有的操守,能獨斷專行的是天生聖人,而他只是凡人一個,多聽聽他人意見總是不錯的。
「明公賢明。」面對劉璋虛心納諫的行為,高頤避席贊了一句。如今夜深,他卻沒有一絲困意,思緒如潮水一般,不停的在為劉璋盤着南中的治策,片刻後,他又想到了一件措施:「明公,如之前所說,庲降都督一職過於權重,於南中有獨斷專行之勢,依頤的想法,庲降都督不可常用一人,當於三五年、七八年更換人選,這樣就避免了庲降都督紮根南中,權勢熏天的可能。」
關於高頤說的庲降都督的任期一事,其實就算高頤不說,劉璋也是這樣打算的,作為君主的他,怎麼也不會讓一個人手握民、兵、財三權於一身日久,雖然南中不怎麼緊要,但防備還是要有的。
「皆如卿言,今暫且以十年為頂,庲降都督一職,不得任期超過十年。」劉璋應下高頤的建議,對庲降都督的任期做出了限制。
接下來劉璋和高頤再閒聊了幾句無關緊要之事後,高頤不敢拖得太晚,影響了劉璋的休息,他起身告辭離去。
劉璋在侍從的服侍下回到了居所,躺在床上的他思考起了今日和高頤的會談內容。
關於豪族坐大的問題,實際上劉璋並不怎麼在乎南中有沒有做大的豪族,是否有豪族獨霸南中一兩個郡縣,他不在乎南中這片土地姓劉、還是姓爨,姓楊,或者姓其他亂七八糟的姓,他在乎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南中是否由漢人主宰,漢人是不是佔據最好的生態地位。
總而言之,南中之地,是不是漢人優先,這才是劉璋關心的問題。雖然南中是大漢劉氏的疆土,但這塊疆土,劉璋是寧予漢兒,不予叟夷。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