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們難道是要在南美開戰?」張孝達問道。
「開戰?算不上吧,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好了,到時候不過是秘魯內部爆發了大洗牌而已。當然,我們剛剛成立的東太平洋艦隊可能要去轉上一圈。」
董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計劃,伍立恆就是這個計劃的執行人。
不要看伍立恆這個人文縐縐的,董良對他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好吧,看樣子這個事情不需要自己擔心了。張孝達的心中長出了一口氣。
張孝達將事情都匯報好了,但是董良卻沒有讓他走。
「孝達,你回頭安排一下,我去一趟泉州。」
「您是要回鄉嗎?」張孝達問道。
不過現在已經是五月份,早就過了祭祖的時間,元首要回自己的家鄉幹什麼呢?
其實從京城到泉州並不遠。
董良乘坐自己的專船一天時間就能到了。
「這次出行不需要提前通報地方,安全上讓雷震帶上一個近衛團隨船出行就可以了。」
張孝達的腦子裏面快速運轉,董良沒有說要做什麼,但是專門強調了護衛的事情。
這就有些奇怪了,要是在以往,董良幾乎不會專門交代護衛的事情。
不過身為秘書,有點必須要明確,那就是領導不想說的事情,你不要刨根問底,你可以去揣摩,但是不能去追問。
張孝達剛剛離開沒多久就又折了回來。
他跟在周藤虎的身後。
「老周,你怎麼來了?」
董良指着邊上的椅子,示意周藤虎坐下來。
「是這樣的,江西報了一件事情。鉛山縣的民兵拿着武器圖謀搶劫礦山,與護礦隊發生了衝突,有人員死傷。」
這件事情雖然只是發生在鉛山縣下面的一個小地方。
但是涉及到了民兵以及武器的問題,所以周藤虎專門前來匯報董良。
華族的文官早就有人提出不能在民間放那麼多的武器。
歷朝歷代都對百姓持有武器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但是華族卻在民間組建了大量的民兵隊伍,並且給他們配備了正規軍淘汰下來的火槍。
這些槍平時就存放在大隊部中。
很多文官都覺得要將這些槍給收繳了。放在大隊部中,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董良則覺得,民兵是維護地方治安穩定的基石。
假如沒有武器,民兵又怎麼發揮戰鬥力。
確實,在有了民兵之後,華族境內已經基本上沒有了所謂的山匪。
因為那些山匪的武器還不如村子裏的民兵。
以前的山匪之所以猖獗,那是因為廣大的鄉村地區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武裝力量。
那些山匪憑藉簡單的武器就能夠橫行鄉里。
現在再讓他們橫行一下試試?
說到了這個地方,董良突然想起了蘇達。
他自然是知道蘇達到了鉛山去任職。
當初之所以給蘇達選擇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江西的地方士紳勢力是最複雜的。
他要是想要去研究華族的問題,最好去這樣複雜的地方。
這件事情會不會跟蘇達有關係呢?
「老周,有這件事情詳細的報告嗎?」董良問道。
周藤虎趕忙將手上的加急電報呈了上去。
有了電報之後,政府的管理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中樞對地方上的掌控力前所未有地加強。
像這種死了人的事件,按照華族的律法,地方縣一級公署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否則就要追究地方長官的責任。
所以周藤虎才會這麼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而蘇達給董良的加急信件還在路上呢。
「老周,我看了一下,這份報告含糊其辭,是不是要再調查一下。民兵為什麼會去搶礦場,還是這麼多人聚眾,難道我們華族的農村已經到了百姓連飯都吃不上的地步了?非要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做出這等犯罪之事?」
周藤虎一時無言以對,董良說的也對啊。
華族基層的情況不管怎麼說也比滿清時期要好多了吧。
這個鉛山縣去年報上來的糧食產量還可以,他們土改之後,每戶至少也能夠分到二十畝土地,養活一家人沒有問題。
而且這鉛山縣還有不少造紙作坊和工礦企業,都能夠吸納不
少的勞動力。
怎麼着也不會混到要去搶劫礦場的地步啊。
這份報告是鉛山縣公署上報的,與他們之前上報的縣內情況有很大的矛盾。
不過周藤虎在拿到報告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藉此將禁槍的事情跟董良闡明。
他其實也是主張不能給民兵直接配備槍支。
「要不我組建一個調查組下去看看?」周藤虎問道。
「嗯,先將事情調查清楚吧。」
周藤虎走後,董良腦子中還在想着這件事情。民兵真的會變成土匪嗎?
要是民兵真的有組織地干起土匪的勾當,那麼說明華族的民兵制度完全失敗了。
但是董良覺得這不可能。
當初設置民兵制度的時候,他就已經採取了防範措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首先民兵隊長全都採用委任的形勢。大部分的民兵隊長都是護衛軍的退役軍人。他們在軍隊中就已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至少在組織性和紀律性上沒有什麼大問題。
其次,民兵槍支彈藥的保管有着一套嚴格的制度。極個別的民兵肯定無法將槍擅自拿走,除非他們是集體做出的決定。
這麼多人要集體做出那種違法的決定,概率還是很低的。畢竟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不可能恣意妄為。
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方公署撒謊了。
這樣問題就出在地方公署身上,同樣非常嚴重。
當一個政權的基層組織開始欺上瞞下之後,那麼這個政權就非常危險了。
董良相信周藤虎組建的調查組能夠給出一個客觀的答案。
他的思想又回到了泉州的事情上,想必與鉛山的事件,他更加擔心泉州之事帶來的影響。
不是因為此事跟劉峰良有關,而是因為從這件事情上,董良察覺到新的權貴階層可能要在華族重新崛起。
這裏的權貴階層就是特權階級。少數人通過自己的權力壟斷髮財的門路和上升的渠道。
最終的結果就是普通人失去上升空間,走上造反之路。
滿清不就是這樣嗎?滿清貴族還有漢族士紳壟斷了上升渠道。
就連科舉取士都基本上跟金錢掛鈎,普通人除了造反還能幹嘛呢?
這些新的特權漸階層有地方官員、有軍隊還有那所謂的「皇親國戚」。
所以他要親自下去看看,看這些人到底已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正想着事情的時候。嫂子楊瑛瑛抱着一打材料走了進來。
董良才想起來最近是楊瑛瑛輪值秘書處,負責書房的工作。
現在董良在元首府的時候,書房中的秘書工作通常都是楊瑛瑛和傅善祥輪流來做。
外勤則是張孝達跟着他。
楊瑛瑛剛剛去巡查了地方上的蒙學建設。
她還是學部的副總長,分管蒙學工作。
除了在董良的書房之中,楊瑛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去地方上巡查蒙學建設。
「瑛瑛,你剛剛回來,不用休息一下嗎?」董良關切地問道。
「休息?不需要,出去巡查和整理書房都是我的工作。到下班的時間我自然會去休息。你不是為沒休息嗎?」
「這次巡查怎麼樣,華族已經建立四年時間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將結束,蒙學能做到全覆蓋嗎?」
說到了自己的工作,楊瑛瑛頓時來了興趣。不過她看起來有些沮喪。
「也許是我們一開始的時候走的太急了吧,許多地方將建立蒙學當做一件流於形式的事情,一些地方只騰出了幾間舊房子,找一兩個教書先生就完事兒了。絲毫不將中樞所說的政府辦公用房不允許好於學校用房的規定放在眼中。」
「還有這樣的人,那你們將這些地方官府名單移交給了吏部了嗎?」董良也是第一次聽楊瑛瑛說起這個事情。
像這種事情平時還上不到董良的案前,所以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作為元首他主要還是抓大放小。但是現在想來,華族在大方向上欣欣向榮,董良所聽到的全都是正面的數據。
而問題卻恰恰隱藏在細微之處。就像是一根剛剛出廠的鋼管,你從整體上看,它是嶄新的完好的。
但是大部分的鋼管都會存在瑕疵、裂縫。
這些裂縫就只能在微觀之處才能夠發現。
楊瑛瑛道:「問題已經報給吏部了,但是吏部派人下去調
查之後,那些地方公署總是給出各種理由,地方官員也以集體決定為由推脫責任。我看一時半會兒不會有結果的。」
董良心中對吏部的失望更重。
董瑾做事情是比較謹慎,但是瞻前顧後,缺乏決斷,很難給地方上的人以震懾。
「回頭我來跟吏部說吧。」
楊瑛瑛說的問題跟董良要去調查的問題其實在根源上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地方官府的職能出現了問題。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從地方政府着手。
都說閻王好惹,小鬼難纏。滿清的地方管理就一塌糊塗。
明清兩朝,地方政府的職能掌控在了吏員和地方大族手中,成為導致起滅亡的重要原因。
華族絕對不能再重蹈覆轍。
:()怒海覆清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