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玄德當主公正文卷第三百四十二章黑道之神除了黃忠之外,正面戰場上,現在與張舉和張純交戰的,在幽州也只有公孫瓚了。美國小說網 https://www.gogogous.com/
但是依目前公孫瓚的情況,因為得不到地方的過多支持,所以與張舉等人交手也頗為吃力。
按道理來說,公孫瓚身為遼西有名的大族中人,在聲望上應該不比漁陽張氏要差,得到的支持應不會少。
歸根結底,還是東漢朝廷這些年對幽州做的不夠,這才給了張舉和張純可乘之機。
當然,就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
其實,之所以很多人要跟張舉和張純造反,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字——利益。
或者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利益沒有得到滿足。
這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最遠可以往當年劉宏派兵征討鮮卑說起。
再往後可以往征討北宮伯玉和李文候說起。
還可以向幽州邊境對異族的各種戰爭說起。
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問題就是,打了這麼多仗,朝廷欠幽州各地的軍費開支欠的太多——拒不兌現!
朝廷也是真沒錢了。
大漢朝發展至今,因為土地兼併的問題,稅收方面的漏洞可謂千瘡百孔。
有錢的不上稅,沒錢的上不起。
再加上連年的戰亂,特別是征討檀石槐,張角,北宮伯玉三場大戰,已經將劉宏的家底掏空了。
當然,劉宏也並不是完全的沒錢,西園賣官鬻爵的錢不少,劉宏還是有個小金庫的。
但這個小金庫屬於劉宏私人的,是他用來享受奢靡生活的,怎麼可能拿出來支付軍費?
軍費不能夠有效支付,底層的軍士打仗得不到應有的撫恤,上層幽州地方豪族無法藉機在中間搜刮剋扣。
而身為僱傭軍的烏桓人,更是不可能憑白給漢室朝廷憑白的流血。
那不給錢最終導致的結果會是什麼呢?
你乃公的,反唄!
這也就造成了,如今在幽州境內支持張舉和張純的家族,反倒是比較多。
如此一來,正面對抗叛軍的公孫瓚,壓力就比較大了,除了與叛軍在正面戰場周旋,公孫瓚暫時沒有餘力去應付其他的事件。
因此,經過了反覆的衡量,張舉和張純得出了一個結論,此時進攻無終縣,完全沒有問題!
百分之一百的將荀彧的礦產資源全部拿下。
無終鐵礦一丟,那朝廷在幽州的最後佈局,就算是徹底完蛋了。
關羽和張飛抵達幽州的事情,張舉和張純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不過這在他們看來,這並不算是什麼大事。
雖然這兩個人如今聲名在外,實打實的都是一方大將級別的人物,但聽聞他們此番回來,並沒有帶領多少人馬,大部分的精銳,都留在冀州修整了。
雖然關羽當年在遼東屬國操練了一支精兵,不過那支精兵此番陪同劉儉征戰中原之後,也時留在了冀州,此刻在遼東屬國境內,留給關羽用來指揮的精銳,最多不超過兩千。
如此,關張兩個人在張舉和張純的眼中,就屬於光杆司令。
光杆司令,有什麼可怕的呢?
只是張舉和張純,還是小看了關羽的幽州這些年所積攢的威望了。
這也不能完全怪張舉和張純,畢竟關羽這些年在幽州所做的精密佈局,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
關羽到了幽州之後,立刻派人從遼東屬國調來了他僅剩的兩千人馬,另外還又派心腹人去往各郡,召幽州各郡這些年被他所征服的大戶賊寇首領往遼西的盧龍塞見他。
盧龍塞位於遷西縣與寬城縣接壤處,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後名喜峰口。
幾千年歷史,盧龍塞均為軍事要塞,乃兵家必爭之地。
盧龍塞是依山修築的半山城寨,有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系。
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百丈,由石塊從裏到外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一兩丈高城樓。
在主城牆兩端,依着山勢修建了輔牆,城牆上也各有一樓。矗立在梅山與雲山上。
由兩邊輔牆開始,向更遠的山上延伸,大漢修建了一道大約兩百多里的城牆,用以防止胡族入侵。
現在負責鎮守盧龍塞的司馬名為樊立,昔日乃是幽州刺史部的曲軍候,後屢立戰功,被關羽一力提拔,終於也算成了氣候,在盧龍寨鎮守。負責這個接連南北兩族的關卡要路。
若是換成別人,想要在盧龍塞招呼一眾賊寇首領,樊立早就給他腿打折了。
但若說是關羽,別說在此處會見一眾賊首,就是關羽要在此處商討聚眾叛變的事,樊立也會立刻倒戈加入的。
而除了樊立之外,幽州各地的賊寇,對於關羽也是極為佩服的。
不論是對他的人品,義氣,能力,用兵手段。
關羽這個人,傲上而不凌下,即使是對那些聚眾反抗的賊寇,只要他們是真心服氣的,關羽對他們都一視同仁。
似關羽這樣的人,在地位比他低的人眼中,那就是天下楷模。
就拿幽州諸郡的賊寇來說,只要是與關羽有過接觸的,就沒有一個不佩服他。
看看周倉對關羽的敬佩和忠誠程度,就可見一般了。
這一次,關羽找了二十四名跟他有交情的幽州境內的賊寇頭領,他們都是幽州各地比較有名氣的大賊,手下也有不少賊眾,且戰鬥力不低,昔日也都是些能與郡國之兵相抗衡的人物。
勢力和戰力較小的,關羽根本就沒招呼。
按照關羽的估計,以他的聲名邀請這些頭領前來相見,二十四人估計能來十七八個。
但是這次,關羽有些低估自己的能力了。
他這次召集二十四個人,二十四個人全到。
關羽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看着下方這二十四名賊寇首領,張飛心中升起了對關羽的無限敬佩之情。
雖然張飛這些年一直都多少存着點與關羽競爭的意識,但他卻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真的能夠比過關羽。
當然,心中知道歸知道,但張飛從來沒有在嘴上承認過。
可這一次,在看到了關羽在幽州黑道的號召力後,張飛可算是服氣了。
若是換成張飛在幽州待幾年,是絕對沒有這個能力以及人望的。
「四兄……」
張飛小聲的對坐在正中的關羽耳邊嘀咕道:「俺這次可是真服了你了!」
關羽一開始似乎沒明白張飛說的是什麼。
但是後來他反應過來了。
關羽這個人很高傲,但是在兄弟面前,他這方面還是比較克制的。
關羽笑呵呵的回答道:「一時湊巧而已,弟莫取笑為兄。」
說罷,就見關羽站起身來。
一旦不是跟張飛說話,而是面對旁人,關羽的氣勢就大有不同了。
他昂首挺胸,單手捋着長須,另一隻手則是瀟灑的一揮,對眾人道:「諸位遠來辛苦,請坐。」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被二十四名賊寇聽在耳中,猶如聖旨一般。
二十四人各自向關羽施了一禮,隨後就坐落於兩旁。
眾人坐下之後,關羽反倒是站起身來,環視在場諸人。
「某與諸位,亦是相識多年,這些年來,咱們彼此交往不多,聯繫卻從無中斷,關某的身份雖與諸位對立,卻一直彼此相惜,今日能被關某叫到這盧龍塞的,在某心中,都是一方的豪傑,也皆為一時之雄。」
「今日邀請諸位前來,乃是因為張舉和張純這兩個賊子,在幽州境內為禍,無端惹起戰事,荼毒境內黎庶。」
「關某不才,為一國都尉,時刻不敢忘卻國恩,今番歸來,只是為了徵調兵馬,與二賊決一死戰。」
「二賊手下之兵,皆為臨時徵調之徒戶,雖為烏合之眾,怎奈人數眾多,不好對付。」
「故,羽想起了諸位朋友,諸位朋友雖是草莽中人,然關羽心知,諸位皆仗義豪傑,昔日落草為寇,非為自願,實乃形勢所逼。」
「今幽州變亂,正是討伐逆賊,安邦定國,報效國家之時。」
「關羽想邀請諸位,與某一同討伐張逆,功成之後,諸位皆可論功行賞,不再為賊身,不知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說完之後,廳堂之中一時間沒有了動靜,落針可聞。
也難怪,關羽冷不丁拋出這麼大一件事兒,這些人一時半刻恐怕無法接受,畢竟關乎自家性命啊。
關羽見眾人不言語,也不發怒。
他很是灑脫的道:「關某召各位前來,也只是商議,並不是逼迫諸位非要與關某同討賊寇,關某雖不是什麼聖人君子,卻也自詡不失為大丈夫,斷然不會行逼迫他人之所行。」
「諸位若是不願意與關某合作討賊,也沒什麼打緊,關某這裏的大門為你們敞開,直管各自離去便是了,關某絕不強求……不想留下的,就請吧!」
話音落時,卻見一名叫王煥的賊首站了出來。
「公乃是王某平生所見最為信義之人,當年公率兵剿殺王某,於阜龍渡將我等千餘眾圍困,王某揚言與公馬戰單挑,若能擋公十招,公便放我手下離去,後八招為公所擒,公不但不殺我,還稱我為豪士,任憑我等離去,此恩此德,王某終身不忘……今關都尉徵召我等,別人我不管着,王某人願為公驅馳,雖死無恨!」
話音落時,又有一名叫李生的賊首站出來道:「當年公率兵剿殺於我,我表示願意歸附,從此再不擾民,公言「如不擾民,但有為難之事可尋吾也」……後值我山寨糧草告罄,派人前往求之,公三日之內與我糧草五百石,解我燃眉之急,此等恩情,豈能不報?」
又有一名叫熊招的說道:「當年我自持勇力,與公為敵,為公連擒三次而不殺,後深覺慚愧,歸附於公,若無雲長公當年釋命之恩,焉能有我的今日?願將這條命交付於雲長公也。」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紛紛感慨關羽的恩情。
他們一個個言辭懇切,舉手之投足之間甚是動容,足見所言非虛。
看來,關羽在他們的心中,其地位確實是至高無上。
不多時,二十四名賊首竟然全部表示願意歸順關羽,與他一同去討伐二張。
張飛在一旁看到直咧嘴。
「唉,還是四兄厲害,俺不如也,俺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