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召集地方兵馬,火速前來了!」
兵部侍郎于謙出聲說道,聲音沉穩。
可仔細聽的話,卻又能讓人從中讀出一些焦急來。
不過想想倒也能理解。
年輕氣盛,自以為是,偏偏又沒有什麼能力的皇帝,匆忙之間帶着那麼多的大軍出發,御駕親征。
身邊還跟着王振這個超級攪屎棍。
偏偏的皇帝,還對王振言聽計從!
而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又是也先這種,經歷了多年殺伐,在草原之上擁有豐富戰鬥經驗,又有極大權柄的人。
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在這種情況之下,又豈能會有一個好結果?
朱祁鎮這個皇帝,真不是也先對手!
在得知朱祁鎮要御駕親征之時,朝中但凡有些見識的人。
都不看好他的這場親征。
真以為那瓦剌也先,會如同大明內部的這些人,因為他是皇帝就讓着他?
後面又有消息,接連不斷的傳了回來。
得知朱祁鎮,王振等人帶兵親征的途中,都做出了什麼事兒來之後。
于謙等人就變得更加焦急上火。
哪有這般拿軍國大事當兒戲的?
現在,于謙他們所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朱祁鎮,王振帶兵從大同那邊撤回。
一路之上被也先圍追堵截。
可偏偏又沒有從紫荊關入關,繞向了更遠處的居庸關。
于謙此時說,調集各地兵馬,火速到北平這邊,就是因為得知了這一消息。
按照于謙之前所想。
有張輔等人隨軍而行,就算是皇帝,王振再胡鬧,也不會敗得太慘。
那至少也是能留下不少兵力。
皇帝等眾多人,也能夠安然歸來,有驚無險。
可是現在,在聽到了這一消息之後,于謙是真的坐不住了。
不得不將事情,往最壞的地方去想。
「廷益,冷靜!」
有人順手拉住了于謙的胳膊,出聲說道。
這人名叫王文。
此時為都察院右都御史。
「令地方兵馬,火速馳援京師之事,不能輕易提出。
一旦提出,必然會遭受攻訐。
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宦官毛貴,王長隨這些王振的黨羽,必然會趁機興風作浪。
對廷益進行攻擊。
廷益很有可能做不成事兒,又受到牽連。
這等重要時刻,廷益你可要行事慎重,保存有用之身。
萬萬不能因小而失大!」
王文對于謙出聲說道。
言語之中帶着關切和誠懇。
于謙聞言搖頭:「這些宵小之輩,就算對我攻訐又能如何?
千之,現在就已經到了你所說的重要時刻了。
不能再拖了!
必須要有所反應了!
我等在此之前,便是有這方面的擔憂。
所以一直未提調集地方兵馬入京之事。
現在情況已經變得緊急。
一個弄不好,大明江山社稷就將危在旦夕!
此時怎麼還能再想着留取有用之身,以待將來?
此時若是再不挺身而出,做出一些準備,那便也沒了將來!」
「廷益,慎重!」
王文望着他面色嚴肅的說道。
「我知你心情,可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慎重。
前方最終消息並未傳來。
伱此時提出這等請求來,無異於直接宣告了陛下必然大敗,局面糜爛。
很多人,都對此有忌諱!
也有很多人虎視眈眈,想要趁此機會來找事兒。
廷益你此時一旦如此做,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那些人會像聞到了血的蒼蠅一樣,蜂擁而起。
不可不察!」
聽了王文的話,于謙緩緩的搖了搖頭,神色很是堅毅。
「那又如何?
該做事的時候,總要有人站出來去做事兒。
不能因為怕這怕那,就畏縮不前,左顧右盼。
若是平常,還可以多多思索,多看看局勢。
從容衡量利弊得失,從中儘可能的找出一個折中之法。
儘可能做到兩全其美,多方兼顧。
可事情得分輕重緩急。
此時,雖然沒有確切的消息傳來,你我並不知到底都發生何事。
可憑心而論,依照你我真實的看法,陛下他們能落一個好嗎?
落不了!
一場大敗,在所難免!
最好的情況,便是陛下,還有一部分人能夠安然歸來。
可那些陛下所帶領的兵馬,也必然會損失慘重。
那些,都是我大明的精銳。
瓦剌也先這些年,實力越來越強,對大明也越來越不公平。
陛下若是大敗,也先那邊必然會乘勢入關。
京師可就在這裏!
一旦破關,用不了多長時間,北平就會被重兵包圍!
這還是最好的情況。
倘若陛下等有所閃失,那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嚴重。
就目前來看,別管陛下這一次能不能回來,情況都勢必變得極其艱難!
一場兇險大戰在所難免。
事關大明生死存亡!
一個弄不好,大明便要在你我還在之時,遭受浩劫!
無數百姓將遭罪,生靈塗炭!
太祖高皇帝等人,起於毫末,奮起反擊,花費了多少年,又死了多少人,才將北元韃子給驅逐出我華夏!
將丟失了兩百多年的北方廣大土地,重新收回。
奪回了丟失了三百多年的幽雲十六州!
這才多少年?
莫非我等便眼睜睜的看着,這等屈辱之事再次發生?
看着神州陸沉?
我等卻因為一些蠅營狗苟,擔心自己安危,擔心自己利益受損,就在這裏不去做最應該做的事?
不去儘可能的來做一些準備,避免這等事情發生?
不去想辦法,避免太祖高皇帝等人,辛苦恢復的漢人河山,免遭塗炭?!
衣冠南渡,漢室南遷!
金人南下,宋室南遷
說不清的屈辱史,流不完的漢人兒女淚!
這等事兒,我不願意看到其發生!
也忍受不了這種事發生!
更不會因為擔心馬順,毛貴這些宵小,就對我攻訐,就放棄最為正確的選擇。
我于謙若只是一介平民百姓,一介白丁,在這等家國大事上,自然不會多言。
最多也只是在山河破碎,異族南下之時。
想辦法拉些人,儘自己的能力去保河山。
殺狗賊!
可我于謙並不是一介白丁!
十年寒窗苦讀,高中進士。
多方歷練,高居廟堂之上,現為兵部侍郎。
居廟堂之高,就應該去考慮家國大事,考慮江山社稷!
考慮大明眾多百姓!
該我出頭的時候,就必須要出頭!
不求多少名利,只要能對得起這大明江山,不讓山河破碎,不讓胡馬在這片大地上馳騁,耀武揚威就夠了!」
于謙的這一番話,把王文說的是免露羞愧之色。
又着急,又難受,又有一些情緒激昂。
心情十分複雜。
「廷益,你知道我說的並不是這個意思!」
于謙點頭道:「千之,我也知道你說的不是那個意思。
你也不是那樣的人!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也是在為大局為重。
可我于謙就是這個脾氣,有些時候,有些事兒,遇到了必須做!
千之你不必勸我,我先去做。
若是不成,被小人攻訐,倒了下去,今後不少事還要千之你牽頭。
不少事還要你來做。」
王文聞言,神色顯得有些焦急。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來,望着于謙道:「你可知,我所說的那些人,並不僅僅只是馬順,毛貴,王長隨這些人?
還有更為要命,更為難纏的!」
他說着,伸手朝着上面指了指。
于謙深吸一口氣道:「我自然也知道。
當今聖上可是她的兒子。
她又怎麼可能會甘心,出現這樣的結果?
聖上不在,她又年輕。
特殊時期,話語權極大。
又有馬順,毛貴這些人在。
我等一開口提及此事,那些人必然會群起而攻之。
多方污衊潘。
好事也會被他們變成壞事。
而她,因為聖上的緣故,必然會站在他們那一邊。
這件事兒做成,可能性不大。
準確來說,是得不償失。
明明你是在為了大明,為了江山社稷去做出正確的選擇。
可偏偏你還要受人攻訐,被人打壓,遭受不公的待遇
可就算是這樣,我還是要去做!
總要去試試的,萬一成了呢?
遇到了事,危急存亡之秋,總該有人出頭,挑起大梁,直面危難。
既然如此,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
這事兒,我于謙幹了!」
于謙身材瘦削,但說這話時,臉色卻變得無比的剛毅。
落在王文的眼中,只覺得這個時候的于謙,身材是無比的魁梧高大。
超過了很多體型比于謙大上很多,位置也比于謙高上很多的人!
「廷益!」
王文望着于謙口喊了一聲,想要再說些什麼。
可是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肚子的話都被憋在了心裏。
于謙望着王文點了點頭道:「千之,不必再多言。
我意已決,就這樣做了。
倘若我真的有所閃失,後面局面變得更壞之時。
你可一定要頂上去!
到了那時,情況會變得更壞,也肯定會有人說出南遷之話。
千之,你那時候可一定要頂住。
絕對不能南遷,任何言南遷者,皆應殺!
情況壞到一定程度,他們最終會同意召集各路兵馬入京之事。
到了那時,我若不在,千之你可一定要挑起大梁,重擔將壓到你身上!」
說罷之後,對着王文點了點頭,于謙不再多言,邁步走出去。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那顯得有些沙啞又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伴隨着這聲音,于謙撩起官袍下擺,大踏步而行。
帶着決絕。
王文看怔怔的站在那裏,看着于謙消失的背影。
聽着他最後所念出的詩。
一時之間,情緒無比複雜。
于謙是個純粹的人,也是個勇敢的人。
和于謙相比,自己是真的比不上他!
大明需要于謙這樣的人。
越是危機時刻,越是局勢動盪,就越需要于謙這樣的人出現!
「太后,臣于謙,請太后做出決斷,火速召集各路兵馬來京!」
華蓋殿內,于謙手持笏板,上前行禮,出聲說道。
在他面前,是一張龍椅。
這龍椅與他們之間隔了珠簾。
此時,這龍椅是空着的。
但是在龍椅的一側,卻加了一張椅子。
有一個宮裝婦人坐在那裏。
因為有着帘子阻隔,並不能很清楚的看到她的容貌。
有種朦朦朧朧之感。
反而更增加出了她的神秘與威嚴。
這人不是別的,正是朱祁鎮的娘。
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皇后。
如今大明的太后,孫太后。
朱祁鎮帶兵出征,太子朱見深年幼,只是一個兩三歲什麼都不懂的孩童。
雖然朝堂之中,也留下了一些人處理政務。
但在這等特殊時期,孫太后這個身份特殊之人,自然而然便也會自動掌握一些權力。
有一些事情,必須要經過她,才能名正言順實行。
比如于謙現在所說的,令大明各地兵馬,火速來京師這事兒。
此言一出,華蓋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這個時候,眾人匯集在此,就是得知了關於皇帝朱祁鎮,不走紫荊關,反而繞路要走居庸關這一驚掉人下巴的操作之後。
在這裏商議該如何應對。
于謙這一句話說出,可當真是石破天驚!
宛若往滾油鍋里澆了水一樣,瞬間就炸開了!
除了王文,事先知道于謙,將會如此說,如此做還算平靜之外。
其餘的人一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誰都沒有想到,于謙竟敢在此時,說出這樣的話!
提出這樣的請求!
「于謙,你好大的膽!」
于謙聲音剛落,便有一人以手指着于謙大喝起來。
這人身穿飛魚服,因為此時在華蓋殿裏,所以並未帶繡春刀。
但這一身衣服,卻也顯示了此人身份的不凡。
這人不是別的,正是錦衣衛指揮使馬順。
不過這個時候的錦衣衛指揮使,卻是王振的同黨。
「陛下此番不走紫荊關,而是走了居庸關,必然有陛下的打算!
在我看來,這就是陛下等人定下的計策。
陛下此番帶兵出征,所為的是什麼?
為的便是解大同之圍!
好好的殺一殺,這些瓦剌人的威風。
讓他們見識我大明之威!
揚國威於域外!
陛下親征,自當無往而不利!
又有王先生,還有英國公這麼多的忠臣良將相輔佐。
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又怎麼可能會敗?
此時陛下如此做,必有深意!
必然是想要多繞一些路,吸引瓦剌也先這些人上鈎。
從而與他們決一死戰,畢其功於一役!
這些都是陛下的高深謀略!
這等事兒,我一個錦衣衛指揮使都能看出來,你身為兵部侍郎,又怎麼能看不清楚這裏虛實?
此時卻敢說出這種話?當真是其心可誅!
你這是在詛咒陛下失敗,說陛下會大敗,是對陛下的污衊!
你無父無君,成何體統?」
馬順一開口,徐有貞也忍不住道:「說的對!
陛下帶領眾多精銳兵馬,正在外面和瓦剌人拼死拼活。
要揚我大明國威。
結果現在你于謙於侍郎卻說,要調集各路兵馬火速來京。
你這是什麼意思?
是何居心?
你這不就是在說陛下此番,必敗無疑,將喪師辱國嗎?
哪有你如此詛咒陛下的?
于謙,你用心當真歹毒!」
其餘很多人,也都紛紛出聲呵斥于謙。
從各方面來論證于謙所提出的這個提議,該有多荒謬,多離譜!
于謙的心有多歹毒!
甚至於,有人當場便朝着孫太后拜下道:「啟稟太后,于謙此人妖言惑眾,擾亂人心。
我看,他指不定就和那也先有什麼關係,要亂我大明!
臣請治于謙通敵叛國之罪!將于謙給拿下!
讓有司好好審查,看看他到底是哪邊的人!
這等危難時刻,需行霹靂手段。
把這等別有用心之輩給清除,如此才能安定人心!
才能讓陛下好在外面,親率大軍,和異族之人放心血戰。
不必擔憂後方!」
「于謙與此人居心不良,已經不配做兵部侍郎!」
此言一出,立刻便有不少人紛紛跟進。
于謙保持行禮姿勢:「臣別無二心!
所思所想,只是從現在現實出發。
臣自然希望陛下能夠安然歸來,更希望陛下能施展手段,把那些瓦剌人給打的大敗落荒而逃。
把也先都給斬殺了。
任何事情都需做兩手準備。
有句話叫做有備無患。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瓦剌也先囂張跋扈,凶名在外。
這次陛下帶兵出征,天公不作美,不佔天時。
陛下等人走居庸關,絕對有所考慮。
可我們這邊,卻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此時把各地兵馬召集進京,並不是說陛下必然要敗。
臣的意思是說,陛下取勝,若沒有後續大量兵馬,作為後援,前去補充兵力。
跟着陛下大展神威。
又怎能夠擴大戰果,把那些瓦剌人給打的服服帖帖?
為了不讓陛下此番親征的苦白受,心血白費。
所以臣懇請太后,火速召集各地兵馬來京。
解除陛下後顧之憂。
給陛下以大量兵馬支持,好讓他把戰果打得更為輝煌。」
于謙站在那裏,保持着行禮的姿勢,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
這些話一說出,頓時令得馬順徐有貞等人為之一愣。
差點都要被于謙給閃到腰。
誰能想到,這傢伙居然來了這麼一手!
「太后,還請三思,不要聽于謙妖言惑眾。
各地兵馬,各有各的用處。
一旦召集各路兵馬入京,大明必然動盪。
說不得就會有許多人趁機作亂。
也會令得大明哥各地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以為我大明皇帝率軍出征,出了什麼問題。
實在是一招臭棋,爛棋!」
「太后,于謙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嘴上說的好聽,可實際上真實的想法,就是在想着陛下此番絕對會敗!!」
眾人一個勁兒的攻擊于謙。
馬順等不少人,都將其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這傢伙就是一個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關鍵是還有能力。
看到于謙,用會令他們很多人不自在。
這樣的人若不趁機將其給除掉,今後一旦讓他掌權,他們這些人,都必然會被于謙給壓下去的!
于謙據理力爭,來了一番舌戰群臣。
一番爭辯之後,最終所有人都望向了那珠簾後的孫太后。
等着她做出決斷。
孫太后好一會兒才開口道:「你眾人說的對。
確實不能輕易把各路兵馬,召集到京師。
這事兒干係太大,一旦如此做了,必然會鬧得人心惶惶。
大明各處地,都容易出亂子,反而不美。
陛下有那麼多忠臣良將輔佐,又有那麼精銳兵馬跟隨。
又有陛下親征,將士必然捨命死戰。
最終勝利屬於誰,還未可知。
於侍郎,不可在此時便下結論。
此事再議。」
孫太后的聲音,緩緩的響起來,結束了這次爭論。
既沒有同意于謙所說的,火速召集各地兵馬入京。
也沒有同意馬順等人,要把于謙的兵部侍郎給擼掉。
王文見此,暗鬆一口氣。
心道,這個結果倒還行。
可哪能想到,于謙卻對着太后行禮道:「太后,臣請太后速速令各路兵馬來京。
與他們來京造成的不利影響相比,來京的意義才更為重大!
若陛下能勝,這些兵馬可作為後續力量。
隨着陛下出征擴大戰果。
若陛下不幸戰敗,有這些兵馬在,亦可能護得京師周全,保大明社稷穩固。
令也先不敢侵犯」
這話一說出後,立刻便讓王文心往下一沉。
馬順等人先是一驚,繼而心中大喜,冷笑連連。
覺得這于謙是當真找死!
當下便一個個,又一次望着于謙火力全開。
而是珠簾後面的孫太后,也同樣是面現怒容。
目光冷冷的隔着珠簾望向于謙。
覺得此人確實其心可誅!
她豈能看不出來,于謙嘴上說的好聽。
可實際上,就是斷定了他兒子此番必然會大敗而回?
這于謙,當真小瞧人!
身為臣子,豈能如此詛咒皇帝?
而且,還是那樣勇敢,那樣聖明,不怕那些兇猛的瓦剌人,帶兵出征親自前去,和瓦剌人拼命的皇帝!
于謙當真不是個好東西!
該殺!
「於侍郎!我說了!這事兒過於重大,不可輕言。
須再議!!」
孫太后的聲音也變得冷了下來
一番爭執之後,于謙最終被呵斥下去。
馬順,徐有貞等不少人心中,暗自冷笑不已。
覺得這于謙當真做了一手好死!
今後有他受的!
等到陛下大勝還朝,他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是鎩羽而歸,只要陛下還在。
有了今日之事,于謙都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兵部,于謙坐在這裏憂心忡忡。
卻也無奈,只能傳遞命令讓各處守軍做好防備。
並朝着各處邊防,讓人運送糧草物資。
通過自己的一些努力,來儘可能的做好準備。
儘可能的,讓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時,大明不至於太過於狼狽。
如此憂心忡忡,焦急的度過幾日。
忽有將士,一路自居庸關奔回,傳來捷報。
明軍大勝!
於土木堡一戰破瓦剌人!
斬殺瓦剌人超過三萬!
俘虜更多!
太師也先也被五馬分屍,明軍一戰定乾坤!
當這樣的消息傳來之後,整個北平城,許許多多的人都呆滯了。
而後便爆發出歡天喜地的歡呼聲!
京師沸騰了!
于謙在得知了這一消息後,先是愣了愣,繼而便發出了暢快淋漓的大笑。
心中陰霾一掃而空!!
「廷益,這事兒好是好,可是廷益你就要遭罪了!」
王文面露喜色的走了過來,看到于謙之後,又忍不住嘆口氣。
于謙聞言哈哈大笑,面上喜色不改。
「我大明如此威武,打了一場這麼大的勝仗。
我于謙哪怕被斬首,也心甘情願!甘之如飴!!!」
「太后,臣請把于謙下獄,好好調查此人!」
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躬身對孫太后說道。
孫太后聞言,臉上喜色一斂,緩緩點頭道:「我覺得也該如此!」
馬順聞言大喜,忙去做這事了
不知道為何,回來傳捷報的人,只說了明軍大勝的事,卻沒有說太祖高皇帝顯靈的事
家裏來人了,這章耽擱了不少時間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