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第322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

    計劃是計劃,執行是執行。

    所以既要有計劃,還要有實施方案,現在陳景恪他們制定的就是實施方案。

    說白了,就是將大計劃進行分拆,然後將不同的任務交給不同的部門去做。

    這個過程有多繁瑣,只是想想就知道。

    陳景恪和眾人一起忙碌了五六天,整個人都麻了。

    在一次休息的時候,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然後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娘的,這些日子的罪完全是自找的啊。

    他馬上起身找到朱標,說道:「陛下,咱們似乎把事情的順序弄錯了啊。」

    朱標一頭霧水的道:「什麼弄錯了?」

    陳景恪說道:「您看啊,我們是陛下的幕僚,負責把您的想法變成計劃。」

    陳景恪說道:「陛下,我建議先給內閣票擬權,駁斥權等五年計劃實施之後再給。」

    既然如此,何不先完善內閣,然後雙方一起幹活呢?

    幹活的過程,也是學習了解的過程。

    很多時候就是如此,我做不做,會不會做,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然後我們把五年計劃的內容告訴他們,再幫助他們制定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計劃,是前所未有的東西。除了他的幕僚團隊,就基本沒啥人知道。

    「所以,您現在應該做的,是把內閣制度完善起來。」

    朱標想了想,好像確實如此。

    「論證和執行權,是內閣的事情,對吧?」

    就是從不同的群體,挑選成員進入內閣。

    只是為了防止儒家掌控內閣,需要對內閣成員的成份進行限制。

    再加上朱標新皇繼位,也是時候進行下一步了。

    反過來說,如果內閣無視幕僚的越權行為,那朱標會不會經常找幕僚干內閣的活兒?

    這就需要幕僚團隊手把手去教。

    陳景恪鬱悶的道:「那現在制定實施方案,應該是內閣的工作,我們在這忙活啥呢?」

    內閣也同樣不知道,他們如何來執行?

    那屬于越權,侵犯內閣的權力,這事兒是很嚴重的。

    這是自然的,內閣不了解實施方案,就沒有辦法執行五年計劃。

    我可以邀請你來幫忙,但你絕對不能隨便伸手。

    等方案制定好,內閣也能了解國家計劃的內容了。

    換成朱元璋,肯定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硬做,誰不服就殺誰。

    這就觸犯了儒家的利益,必然會遭到激烈反對。

    朱標不一樣,他更希望用政治手段,解決政治問題。

    時間長了,內閣就被架空了。

    陳景恪連忙搖頭道:「不不不,陛下您想啊,我們把實施方案做好了,到最後還是要一點一點的給內閣做解釋。」

    於是,他並未直接擴大內閣的權力,而是先對其成員的選拔做出了限制。

    「如果內閣不同意這個方案,他們就會自己去做」

    「而且我敢保證,內閣肯定不喜歡我們替他們做實施方案。」

    朱標恍然大悟,笑道:「這不是內閣現在還不完善嗎,就只能麻煩你們了。」

    到時候直接就可以執行。

    之前已經制定好的政策,給予內閣票擬和駁斥權。

    「這才是符合官場規矩的做法。」

    朱標點點頭:「是如此沒錯。」

    省去了很多麻煩,還避免了越權的問題。

    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大家已經接受了新內閣的選人制度。

    沒有票擬和駁斥權,內閣只是幕僚機構,儒家並不重視,對這種改革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這是權力界限問題,實施方案應該內閣做,現在幕僚群體幫忙做了。

    「而且這麼做我們也輕鬆,內閣能學到新東西,兩全其美啊。」

    比如不准兼職之類的。

    並且對內閣的權力,做出了限制。

    想到這裏,朱標終於點頭道:「是我疏忽了,這就將內閣進一步完善。」

    「給了內閣票擬權之後,按照選人標準,對內閣成員進行一次替換。」

    先給票擬權,不給駁斥權,朱標能理解。

    所謂內閣權力,其實就是借用的皇權。

    皇帝一次性借出去太多權力,必然會引起朝局動盪。

    分批次一點點給,能更加平穩的度過。

    況且,五年計劃是前所未有之事,給了內閣票擬權,他們要是反對可就尷尬了。

    朱標不能理解的是,為何要替換內閣成員:

    「現在的內閣學士久經鍛煉,已經熟悉了工作,且我用着也較為順手」

    陳景恪解釋說道:「首先就是通過此舉告訴天下人,雖然內閣的權限擴大了,但之前的選人標準繼續執行。」

    「甚至陛下可以再次強調,內閣選人標準永為定例。」

    「若誰想改變這個標準,那麼皇帝就可以收回票擬和駁斥權。」

    「如此一來,為了不給君主收回權力的藉口,百官將會拼死擁護這個規定。」

    朱標不禁頷首,這個辦法確實不錯。

    內閣限制了皇權,而皇權保留了掀桌子的能力。

    誰想搞一家獨大,皇帝直接廢了內閣,實現大權獨攬。

    為了不給皇帝掀桌子的藉口,百官肯定會嚴格遵守選人標準的。

    內閣各派系相互制衡,而皇權又和內閣相互制衡。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權力失控。

    朱標並不介意皇權受到制約,他很清楚,指望後世子孫都是明君是不現實的。

    有一個機構,可以稍微限制一下皇帝胡作非為,大明的國祚就能多堅持幾年。

    只不過這個想法他沒有告訴別人,也不方便告訴別人。

    陳景恪不知道朱標內心所想,自顧自的說着自己的想法:

    「現在的內閣學士做的雖然不錯,但他們的起點太低了。」

    「即便有朝廷的任命,部堂高官又豈會聽他們的?」

    還是那句話,部堂高官都是二品大員。

    人家奮鬥了大半輩子才爬到這個位置,會聽你們五品官的?

    「所以以後的內閣學士,儘量從部堂高官和封疆大吏裏面選拔。」

    「如此,他們就擁有足夠的威信和執政經驗,可以更好的處理國家大事。」

    朱標再次頷首,內閣成員的選拔標準,既要在基層工作過,還要在邊疆省份執政過。

    從基層一直干到部堂級高官,執政經驗自然是非常豐富。

    足以勝任內閣工作。

    「且為了防止有人貪戀權勢,最好對內閣學士的任期做出規定。」

    「大明的國家計劃,以五年為一期,所以內閣學士的任期最好以五年為一屆。」

    「最多連任一屆,也就是十年。」

    「期滿,即便他做的再好,都要退位給新人。」

    朱標再次點頭,一個人當二三十年的內閣學士,他不是丞相也是丞相了。

    對任期做出硬性規定,確實可以有效杜絕權臣的出現,是對皇權的一種保護。

    朱標和陳景恪談了許久,最後一次對內閣制度進行了全面完善。

    次日早朝,朱標宣佈給予內閣票擬之權。

    朝堂之上瞬間安靜下來,落針可聞,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向御座上的朱標。

    擴大內閣的權力?我們沒聽錯吧?

    下一刻

    「嗡」朝堂和炸開了鍋一般,變得嘈雜起來。

    朱雄英雙手揣在袖子裏,低聲對陳景恪說:

    「嘖,群臣的反應不出我的所料,真熱鬧啊。」

    陳景恪翻了個白眼,幸災樂禍的道:「你高興什麼,陛下說了,讓你領內閣事。」

    朱雄英表情一僵,我的自由,麼得了。

    然後似乎想到了什麼,眼珠子一轉笑道:

    「嘿嘿你是太子伴讀,懂吧」

    這下輪到陳景恪表情僵住了,娘的,你們一家子沒一個好東西。

    群臣可沒功夫理會太子和太子伴讀說悄悄話,此時他們依然處在震驚之中。

    爹廢除丞相,實現大權獨攬。

    兒子才剛繼位就迫不及待的分權,這父子倆的執政風格差別也太大了吧?

    關鍵是,太上皇可還活着呢。


    伱新皇繼位才不到倆月,就迫不及待的幹這事兒,太着急了點吧?

    以至於徐達都破例站出來說道:「陛下,此事太上皇是何意見?」

    朝堂再次安靜下來,眾人都將目光看向朱標,等着他的回答。

    這要是太上皇不知道,樂子就大了啊。

    朱標自然明白群臣的顧慮,說道:「此事朕已請示過太上皇。」

    意思就是太上皇已經同意了。

    群臣依然感到不敢置信,太上皇那個獨夫竟然同意了?

    有些反應快的,已經開始興奮起來。

    內閣拿到票擬權,雖然還是幕僚機構,可權力實實在在的擴大了啊。

    君退臣進,這自然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思量,怎麼進入內閣,爭奪話語權。

    其中自然以儒家最為積極。

    但緊接着朱標就徹底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五軍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直接對皇帝負責,內閣無權干涉」

    「內閣成員的選拔,依照舊例,並永為定例」

    一系列的限制計劃,猶如一盆冷水,兜頭澆在了群臣頭上。

    有人認為這些限制很好,非常的支持。

    自然也有人不甘心失去了一個擴大權力的機會。

    只是他們在不甘心,也無能為力。

    之後朱標又宣佈對內閣成員進行替換。

    「魏國公徐達作為軍方代表,加入內閣」

    「韓國公李善長代表人事任命,入閣」

    「戶部尚書邱廣安代表財政事務,入閣」

    聽到這三個任命,尤其是前兩個任命,儒家官員徹底死了心。

    和這兩位斗,他們還沒那麼想不開。

    徐達和李善長也同樣驚訝,沒有想到自己還能再進一步。

    不過他們馬上就明白,自己不過是被拉出來的幌子,為內閣制度站台的。

    一項制度,不論一開始遭受多大的非議,一旦執行下去就會形成慣性。

    後面的人就算有再多的不甘,都很難動搖。

    這也是為何變法很困難的原因。

    而有了他們兩個站台,沒人能阻撓內閣的變革。

    之後朱標又公佈了剩下四個名額。

    都察院、大理寺、禮部各有一人入閣,這三人都是儒家官員。

    第七個名額,則給到了一個名聲不顯的人,耿光。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太子幕僚團隊的重要成員,誰都沒辦法提出反對意見。

    如此七個名額確定,六個是朝中大佬,一個是太子幕僚。

    儒家官員佔據了三席,表面看依然是最強勢的。

    他們雖然有所不滿,卻也能接受這個結果。

    皇帝自然也滿意,因為另外四席有兩個是勛貴,一個是心腹。

    還有個邱廣安是計官群體,但和陳景恪關係莫逆。

    就算按照規則走,皇帝依然佔據絕對優勢。

    而且朱標知道,李善長和陳景恪正在創立一套法治思想。

    等思想構建完成,司法機關將正式脫離儒家控制。

    到時候儒家就只佔據兩席,再無獨大的可能。

    陳景恪當初推演的,文官集團獨霸內閣,操控國家的局面,基本不會出現了。

    接着,朱標又下令讓太子朱雄英領內閣事。

    這個命令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當初朱標當太子的時候就領內閣事,是事實上的常務副皇帝。

    現在又讓朱雄英幹這個活兒,算是給後世子孫樹立了榜樣。

    如果未來朱雄英也這麼做,那此事就會成為慣例,被以後的君王執行。

    別管給不給實權,有這個名頭在,太子的日子就好過的多。

    百官自然是樂於見到這個局面的。

    想燒冷灶的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都希望政權平穩過渡,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證自己的利益。

    太子地位穩固,他們只需要支持太子就可以了。

    不用擔心站隊失敗,新皇繼位把自己給清算了。

    朱標繼位,就是最好的證明。

    除了極少數位置,大部分人依然該幹啥幹啥。

    即便是被替換的人,也另有安排作為補償,而不是徹底失勢。

    新皇給予內閣票擬之權,這個消息以最短的時間傳遍了洛陽城。

    勛貴、官僚、讀書人,無不歡呼雀躍。

    一時間朱標被冠以無數的榮譽頭銜,聖君之名得到了一致認同。

    而且強化內閣,在群臣眼裏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表明太上皇是徹底退了,否則不會任由新皇這麼折騰。

    這自然也是大家樂於見到的。

    朱標可沒心思管他們是怎麼想的,在確立新內閣的制度後,他就將七名內閣學士叫到一起開了個會。

    朱雄英和陳景恪自然也都參與了進來。

    會議討論了很多東西,主要是內閣的內部建設問題。

    比如辦公司、中書司等等,都要建立起來。

    還有就是,內閣會增加四十九名行走。

    內閣行走由皇帝親自任命,沒有獨立的決策權,只能協助內閣學士處理政務。

    這一點內閣學士們自然不會有意見。

    有人幫忙分擔工作,那自然是好的。

    而且,誰都能看得出來,內閣行走更類似於以前的翰林,培養部堂高官的地方。

    只是翰林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皇帝都沒權力隨意任免。

    而內閣行走不一樣,全看皇帝的心意,是皇帝培養心腹的絕佳途徑。

    將這些東西都商量好,接下來就是去實施了。

    朱標給出了一個期限,一個月內新內閣必須組建完成,並自如運轉。

    對於別人來說,這或許很難。

    可有徐達和李善長在,就不一樣了。

    這倆人出手,很少有做不到的事情。

    關鍵現在倆人都很佛系,對爭權奪利沒啥興趣。

    徐達一心等女兒再大兩歲正式成為太子妃,他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李善長則忙着完善法治思想,完成立言的大業。

    也正因為沒有私心,做起事情來反而更加的無往不利。

    其他人就不一樣了,直接進入決策機構,有多開心可想而知。

    其中就包括邱廣安。

    從皇宮出來,他就一直跟着陳景恪:

    「上次你和我說,將階梯收稅做好,未必沒有再進一步的可能。」

    「當時我還在想,我都已經是戶部尚書了,哪還有再進一步的空間。」

    「現在我才明白是什麼意思」

    「哎,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認識了你啊。」

    「若無你,哪有我的今日。」

    陳景恪能理解他的興奮,笑道:「不要多想,你能入閣是自己的能力,與我無關。」

    邱廣安自然不信,不過嘴上卻說道:「我懂我懂,一切都是皇恩浩蕩。」

    不過他的話也不算錯,他能走到今天,也確實和陳景恪有很大關係。

    但在外面可不能這麼說,否則不成拉幫結派了嗎。

    一切都是皇恩浩蕩。

    等他的興奮勁兒過了,陳景恪略微透漏了一些消息:

    「你要做好準備,陛下強化內閣是有更大的計劃,接下來朝廷會有大動作。」

    「前所未有的大動作,如果你不能適應新變化,這個位置怕是做不久。」

    邱廣安心中一凜,連陳景恪都說是大動作,還特意強調是前所未有,那肯定是小不了。

    新皇果然不一樣啊,別人新皇繼位都是小心翼翼,他一上任就大刀闊斧。

    不過,作為靠着改革上台的革新派,他反而很喜歡這樣的君主。

    君主一味的守成,臣子如何想建功立業。

    「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不敢保證將兩屆任期做滿,但一屆是沒有問題的。」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相關:  盛世華唐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    娛樂帝國系統  驚天劍帝  史上最強鍊氣期  生生不滅  紅龍傳記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第322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4s 4.0037MB

搜"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360搜"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