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頭的祖墳堆又添了座新墳,寒風呼呼直刮,新墳上杵着的木牌子單薄的很,似乎風再大一點就能颳走,隨着墳主人一起飄向西天。
墳頭趴着一大三小,是女人帶着自己的三個孩子。
「唉這四順子也是命薄,好不容易得了個兒子,還死在了山上」
遠處,抽着旱煙的老頭兒嘆着氣。
天空陸陸續續飄下了雪花,一股寒風吹拂,老頭兒凍得裹緊身上的棉襖,他放下煙袋,起身拍了拍袖子上的土,朝着站在墳邊六七米處的少年喊道。
「放子,放子,這天兒不好,快帶你娘和弟弟妹妹回家去吧。」
少年個頭不高,臘月寒冬,身上還穿着薄薄的單衣,上面打滿了補丁。
聽到老頭兒的話,少年點了點頭,沒吭聲,朝着墳邊走去,他扶起搖搖晃晃的母親,又抱起母親身側最年幼的弟弟,一家人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遠處的老頭兒看着這大大小小五口人,又嘆了口氣。
熱氣騰騰的灶台前,李放用勺子攪和着鍋里的湯湯水水,屋子裏沒有人說話,只能偶爾聽見兩個妹妹和弟弟肚子裏飢餓導致的咕咕聲。
「小梅,小星,小河,吃飯了。」李放把棒子麵粥盛好後,又晾了涼,才放在了灶台邊上。
幾個小孩子從早晨起就沒吃飯,此時已經晌午,早就餓的不行,連忙上前端起粥喝。
李放看着弟弟妹妹們喝的歡,又偷偷從灶台側面拿出個醃好的雞蛋,掰成四瓣,放在弟弟妹妹的碗裏。
秦小梅、秦紅星年紀大一點,已經八九歲了,知道這雞蛋是娘留着賣錢的,因此遲遲不敢下口,一臉詫異的看着自家哥哥。
秦小河年紀小,不管這麼多,幾口就吃了下去,然後眼巴巴地望着大哥手裏剩的那瓣。
看着秦小河的眼神,李放輕輕一笑,擺了擺頭。
「那是給娘的。」說罷,李放把雞蛋放進粥最多的那個大碗裏,端着碗朝着屋裏走去。
寒冷的屋子裏,女人一臉愁色,眼眶紅紅的。
張玉容看着眼前忙忙碌碌的長子,略帶歉意道:「放子,你秦叔的事兒辛苦你了。」
她身體不好,與丈夫親生的兒子秦小河年幼,因此,秦大順葬禮的事情,都是十六歲的李放忙忙碌碌的跟着秦家莊的人主持。
張玉容和李放都不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十幾年前,母子倆從西北逃荒而來,李放的親生父親在張玉容剛懷孕的時候,便被抓了壯丁,等到李放剛一周歲,便傳來了死訊。
後來家鄉鬧災荒,張玉容一個年輕寡婦只能帶着兒子逃荒到了京郊,遇到了好心的獵人秦大順,這才活了下來。
秦大順是個老實憨厚的莊稼人,不嫌棄張玉容是個寡婦,還把李放當成親子對待,也沒讓李放改姓,只是提過一句,如果他死了沒人摔盆,就讓李放來。
這只是一句戲言,在秦大順和張玉容有了親兒子之後,秦大順便不再提,只是造化弄人,前幾日,家裏沒糧食,秦大順拿着獵槍上了山,準備找些獵物,沒想到,這個久經獵場的老獵人折在了山上。
人被運下來的時候,只剩了半邊身子。
「應該的,娘。」李放把粥放在炕邊,從懷裏掏出十幾張皺皺巴巴的錢。
「這是給秦叔辦喪事剩下的錢,一共兩塊六毛五。」李放遞給張玉容。
張玉容擺擺手,沒接過來,她嘆了口氣:「你秦叔走了,這家以後就你當家了。」
李放如果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也許會為了母親讓自己當家而開心一陣子,但他卻是一個從1世紀而來的三十幾歲的靈魂,他明白母親這句話蘊含的重大責任。
張玉容看着眼前的兒子,心裏也是如刀割一般,丈夫活着時候,家裏勉強能飽腹,攢不下什麼錢,如今丈夫走了,他們一家人的吃喝全壓在了李放這個十六歲的孩子的肩上,她難受啊。
母子二人說着話,外面響起了秦小梅的聲音。
「娘,哥,三伯家來人了。」
李放聽到聲音,掀起門帘走出去,只見一個少女站在院子裏,右手還提着一個布袋子。
少女梳着兩條大麻花辮,臉上凍得紅撲撲的,卻難掩其中姿色。
「京茹來啦,進屋,先進屋。」張玉容看着眼前的少女,嘴角扯出一抹笑容。
秦京茹看向李放,不知是有些害羞,還是天氣冷,臉蛋更紅了。
她手足無措地說道:「嬸子,這是我爹娘的一點心意,天冷了,你們先吃着。」她把手中的布袋塞給李放:「我聽我爹說,放子哥過幾天要去城裏,能不能帶我一起,我我想去淮茹堂姐家一趟。」
李放看着眼前的少女,神情微變。
他穿越前,對四合院這部劇略有了解,而如果他沒記錯,秦京茹進城,便是這部劇最開始的時候。
他思考的時候,秦京茹大眼睛一閃一閃地望着他。
李放比起秦家莊同齡的小子們長得俊,而且不像那些小泥猴子們身上髒髒的,雖然身上打的補丁多,但李放的衣服和臉總是乾乾淨淨的,人也長得板正,因此秦京茹喜歡和李放待着。
無關情情愛愛,只是少女單純的朦朧好感。
因此,秦京茹爸媽要給張玉容母子送糧食這件事,秦京茹一下子就接了過來。
張玉容咳嗽幾聲,笑着說:「你放子哥正好去軋鋼廠,我記得你那堂姐也在軋鋼廠,放子,你就跟着京茹一起吧。」
李放去軋鋼廠,是秦大順去世之前就安排好的。
秦大順以前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獵戶,有一次被一個領導看中,帶去了東北,秦大順三槍就乾死了一隻老虎,那老虎渾身都是寶,由領導帶走了。
作為獎勵,領導要給秦大順錢,但秦大順拒絕了,領導見他是個實誠人,便打算給他一個工作指標,但之後秦紅星、秦小河的出生,秦大順無暇去城裏上班,工作指標便一直擱置下來。
直到這個月,李放剛滿十六,秦大順和張玉容便打算讓他用這個指標去城裏上班。
沒想到,計劃不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