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那兩人,他們全都是陌生面孔,看看他們要去哪裏。」
兩天之後李泰府中突然有兩人在黃昏之前走出了側門。
守在此處的獵人看到以後馬上安排手下跟了上去。
隨後他又親自繞到正門處和樵夫簡單交流了一下。
樵夫隨即便安排人手將情況匯報給了翟長孫。
那兩人從李泰府中離開以後並未在長安城內多做停留。
他們在城門關閉之前快速出城向着城外不遠處的一個村莊走去。
此時出城的人流密集,負責盯梢的百騎司隊員就在兩人身後十幾米遠的位置大搖大擺的跟着,絲毫不用擔心會被兩人發現。
不過當那兩人轉到前往村莊的道路上之後那名盯梢的人員卻並未立即跟着過去。
他向前繼續走了一段距離之後很快就和另外一名百騎司隊員接上了頭。
兩人稍一交流就由後來的隊員接替了之前一人,從旁邊的田野里穿插過去提前在村莊外圍等候。
李泰府中出來的兩人很是警覺。
他們在一路上不斷四處張望,生怕被人注意到自己的行蹤。
當兩人來到村莊外圍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昏暗,村莊裏的百姓已經基本上全都回家,沒有人還在街上活動。
不過即便如此兩人也並未立即進村。
他們一直等到完全天黑之後才輕輕的敲響了位於村頭的一戶人家的大門。
「吱…」一會兒之後主人家的大門悄悄打開了一道不大的縫隙。
雙方經過簡單交流以後那兩人很快就走了進去。
盯梢的百騎司隊員繞着這家的院牆走了一圈發現並沒有適合的地方能夠靠近。
於是他只好爬上了屋子後面的一棵大樹等待院子中出現新的動靜。
沒過多久整個村莊就開始陷入黑暗,沒有任何娛樂方式的村民早早的就進入到夢鄉。
被盯梢的小院同樣沒有了動靜,那兩人似乎並沒有馬上離開的意思。
那名百騎司隊員很有耐心,他給自己找了一個隱蔽而又舒適的枝叉往上面一躺靜等裏面的動靜。
整整一夜小院中都再也不曾出現人影,直到天邊開始出現一抹亮光,村裏的公雞開始打鳴。
幾乎就在村裏的雞鳴聲響起的同時昨日前來的兩人便快速離開了小院,沿着來時的小路返回。
盯梢的百騎司隊員並未急着離開,出村的方向也有人手,根本無需擔心會失去兩人的行蹤。
小院的主人似乎並未打算太早出去做事。
他一直等到天色大亮以後才背着一個包裹打開了家門。
「大牛這是又要出去行商啊?啥時候也帶帶我家那口子唄!」
小院主人剛出家門就碰上了一個抱着柴火準備回家做飯的婦人。
那婦人見到他以後馬上開口打了一聲招呼。
被稱作「大牛」的男子開口道:「俺也就是瞎跑,一年到頭勉強掙個餬口錢。
嫂子看我一天到晚不着家,連個媳婦都沒討回來,便知道這生意也不好干。」
婦人道:「瞧你這話說的,就好像自己的日子過得多難一樣。
當年你爹娘在的時候你家窮得連個房子都蓋不起,如今這才幾年的功夫你不就全都置辦上了?
嫂子看來啊,你不找婆娘肯定是因為你的眼光高,不然誰家姑娘還能看不上你呀!」
大牛撓頭道:「我這不是忙嘛!這一年到頭也閒不下來幾天,娶了媳婦總不能天天扔在家裏不管吧?」
婦人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該考慮終身大事了,總不能為了賺錢連傳宗接代的大事都不顧啊!」
「哎,知道了嫂子,你忙,我先走了,這趟出門還要走一段時間。」
大牛含糊的應了一聲趕緊快步離開。
那婦人看着大牛離開也抱着柴火走進了家門。
良久以後盯梢的百騎司隊員才悄悄的從樹上下來,遠遠地跟在大牛的身後。
黔州城內靠着刺史府不遠處有一所剛剛建起不久的三進宅子。
宅子裏面住的正是李承乾一家。
此時李承乾和蘇氏兩人正在賬房裏統計着賬目旁邊還有一名大掌柜在隨時等候詢問。
「富掌柜辛苦了,這個月府中的進項比之前多了不少,這裏面少不了你的功勞。
這一萬塊你先拿着,另外這兩萬給手下們分上一分。
我也不懂經商,能有這些收入都是你等在旁幫襯,這些錢便算是一份謝意。」
統計完賬目以後李承乾拿出了三萬塊相繼遞給大掌柜,感激的說道。
大掌柜見此趕緊擺手拒絕道:「大皇子,這錢小的決不能收。
晉王殿下給的工錢本就不少,小的們經營了三月之久才有了這點收入本就愧對大皇子。
如今若是再拿了大皇子的錢小的們可就實在無顏再留下了。」
李承乾遞出的錢並未收回。
只聽他開口道:「雉奴給的工錢是他的一份心意,我給的也是我的心意。
我夫婦如今也只是庶民,原本也用不上這許多錢財,只是雉奴太過執拗我實在無法說服。
這些錢與其留在我手中不如獎勵給你等,也不妄你等操勞一場。」
大掌柜說道:「大皇子切莫如此說,家裏兩個皇孫還要好好培養。
說不得哪天就會得到朝廷的重用。
你與夫人也要好好調養身體,萬不可因為一時的打擊心生頹廢。」
李承乾聽了掌柜的話以後苦笑道:「我犯下如此大錯,能夠苟延一日便已是多賺。
哪裏還敢厚顏享受?活得久了只是更讓祖宗蒙羞罷了。」
掌柜道:「小的也沒什麼學問,說不出什麼大道理。
但小的常聽晉王殿下講人生在世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晉王殿下說溫室中的花朵一旦經歷風雨很快便會死亡,而沙漠中的胡楊只要一瓢水就能茁壯成長。
大皇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乃是躲在陰暗的角落逃避錯誤。」
李承乾聽了掌柜所說的話頓時陷入到了呆滯之中。
掌柜說他沒什麼學問,可是從他口中卻能輕易說出左傳中的名言。
自己也算是飽讀詩書卻仿佛從未將書中的知識用於生活。
這便是自己失敗的原因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