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大陸的物資之匱乏,後世人是無法想像的,幾大箱子的東西被老爺子分成了三份,顧鎮南、顧鎮軍兩家各一份,太叔公也分了一份,而且還是最大份的,老爺子的意思是太叔公家裏有三戶自然要分多一點,說透點的就是老爺子顧戀太叔公的恩情,對此其他人自然沒有意見。
分完東西,顧鎮南猛然醒悟,說道:「只顧着高興,忘記三叔和小辰應該都還沒吃飯呢,阿花快去市場多買些東西。」
顧辰連忙阻止了要去買菜的大嬸,說道:「大嬸別忙了,我們來的時候在寧波市區已經吃過了。」
這時太叔公說道:「中午吃了,晚上也要吃啊,阿花快去吧。」顧辰本來是想說晚上去縣裏吃的,可想想一大夥要去縣裏也不方便,要知道加上太叔公的三個兒子和家裏人,總共有三四十個人,三輛車根本不夠坐,所以這次他沒有再阻止大嬸,不過他卻打開放在身邊的皮包,從包里拿出了一整疊百元大鈔,看那厚度,應該有兩三萬塊,這是臨來大陸前他特地兌換的人民幣。
他先從整疊的鈔票中抽了四五張硬塞到大嬸手中,然後把剩下的放在了大伯顧鎮南面前,這才說道:「大嬸,晚上隨便吃點就行了,剩下的這些錢就放大伯這裏了,我爺爺的意思是想在明天中午辦場酒席,宴請全村人,正好村里不是要重修族譜嗎,也算是稍微慶祝一下。」
在座的哪個講過這麼多錢,一個個眼睛都被桌上的那疊錢吸引過去了,最後還是太叔公拍板說道:「阿花那錢你就拿着吧,快去買些好菜,鎮南啊那些錢你就先收着,宴請全村人這是好事,這事就由你和鎮軍來辦,你們幾個年輕的。等會挨家挨戶去通知,有桌椅的明天早上帶着桌椅到祠堂前……」
這個村莊名叫高塘村,村里人口只有七百多人,全部都姓顧,而太叔公就是這七百多人里輩分和年紀最高了,而且年輕的時候曾讀過私塾,寫着一手好字。所以在村里威望非常高,村里鄰里有什麼事都要詢問他的意見或是請他出面主持,就像這次重修族譜也是他提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把那些在過去數十年裏因為戰爭、文ge等各種原因而沒有寫進族譜的高塘村人加進去。
正拿着錢不知所措的阿花聽了太叔公的話應了聲就出門了,二嬸擔心大嬸拿不了東西也跟着去了。
而大伯和二伯隨後也出門了,畢竟現在都下午三點多。明天中午要辦一次70幾桌的大宴席還要很多事情需要準備呢,顧辰的兩個堂哥也去通知村民了,一時間屋裏除了顧老爺子、顧辰、太叔公三人,就只有二伯的女兒,小姑娘只有17歲,去年剛初中畢業,沒有再讀書。在家裏幫忙干農活,除了裝扮有些老土,和皮膚因為干農活有些小麥色外,高鼻樑大眼睛,長得倒是挺漂亮的,之前屋裏人多,她只是老實的站着,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這會沒人了,立刻就坐到了太叔公身邊,一雙仿佛會說話的大眼睛眼看顧辰,略有些膽怯的說道:「我可以叫你辰哥嗎?」
顧辰笑了笑,說道:「當然可以,對了,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小姑娘開心的笑了。說道:「我叫顧尹熙,這個名字是太叔公取的,好聽吧,我的同學都說我的名字很好聽的。」
聽到這話。太叔公呵呵的笑了,說道:「每次跟別人介紹自己時這丫頭都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名字。」
「我這可是在誇你誒太叔公。」顧尹熙不滿的抗議了一聲,接着朝顧辰問道:「剛才那個姐姐和那四個男的是三叔公的秘書和保鏢嗎?」
老爺子聞言不禁笑道:「你三叔公我可沒這麼大的本事,那是你辰哥的秘書和保鏢。」
看到顧尹熙和太叔公不信、驚訝的目光,顧辰不以為意的一笑,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們是秘書和保鏢?」
顧尹熙老實的說道:「我在同學家裏看過錄像帶,電影裏面那些香港有錢人身邊不都會帶着秘書和保鏢嗎。」
太叔公是讀書人自然知道秘書和保鏢是什麼,其實剛才他就在疑惑歐陽蘭等人的身份,因為據他所知顧夏華只是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如何會有秘書和保鏢,只是那時人多他才沒有問出口。
現在顧夏華自己說歐陽蘭等人是顧辰的秘書和保鏢似乎有了解釋,可顧辰這樣的年輕人能有這樣的成就?貌似不太可能,沉吟了下他還是問了出來:「阿華,小辰現在在做什麼工作?」
「呵呵,這孩子從小就爭氣,現在開了幾家公司,還算有點出息。」說到孫兒,老爺子那是滿滿的驕傲,不過都是自家人,他也沒炫耀,只是簡單了幾句,但這樣已經夠了,只見太叔公連連點頭,欣慰的說道:「好啊,好啊,你年輕時就被迫遠離故鄉,如今孫兒爭氣,你也算是榮歸故里了。」
「那個姐姐和那四個男的真的是辰哥你的秘書和保鏢?」顧尹熙依然有點不信。
「怎麼,難道你認為你三叔公會騙你?」從小隻自己一人的顧辰對這個堂妹倒是很有好感。
顧尹熙連忙搖頭,說道:「不是不是,只是剛才聽三叔公說你只有21歲,我哥今年也是21歲,可他還老是只顧着玩,差好多哦。」
「建武還是不錯的,只是還沒定性,年輕人嘛,再過兩年他自己就會明白的。」淡淡的說了句,太叔公站起來,說道:「走,我帶你們到村里走走,這麼多年了,村里多少還是有點變化的。」
……
按照老爺子的意思是晚上吃飯時把太叔公的家裏人也叫過來聚聚,相比老爺子父親這一支,太叔公可謂是兒孫滿堂,不算嫁出去的女兒、孫女和太孫女,兒子就有兩個,孫子三個,重孫子七個。
可這麼多人,大伯家哪裏容得下,於是太叔公便提議把吃飯的地方改到了他二孫子顧鎮民家裏,顧鎮民在做水產生意,是村里最早從商的幾個人之一,最近兩三年賺了些錢,年初剛建了一棟大平房。
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豐富,又頗具鄉土特色的晚飯,顧辰爺孫倆並沒有留在村里過夜,而是返回區里投宿賓館,這樣既方便不會麻煩別人也簡單,而且說真的,留在村里睡顧辰還真有可能不習慣。
第二天顧辰爺孫倆來到村里時,已經很熱鬧了,各家有桌子的出桌子,有椅子的出椅子,都搬到祠堂前的空地上擺好,而在空地的最左側早已搭好一個做菜的棚子,正有四五個人在裏面忙碌着。
到祠堂里給列祖列宗上完香後,顧辰看了眼年久失修的祠堂,朝太叔公問道:「太叔公,如果把祠堂拆掉重建的話,需要多少錢?」
太叔公聞言眼睛頓時一亮,沉思了下,說道:「這就要看怎樣個重建法了,如果只是按現在的規模和規格重建的話費用大概三萬元就夠了,如果要擴大規模,再建得好看點,大概要五六萬。」
顧辰點了點頭,說道:「那鋪一條從村口到公路的水泥路,然後再給村里舖上石板路需要多少錢?」
太叔公的眼睛越來越亮,可這個問題也把他問住了:「從村口到公路有一公里多,另外村裏的路雖然窄,但彎彎曲曲的加起來也不短,具體多少我也說不清,不過至少要五六十萬吧。」
「那好,我想以我爺爺的名義重建祠堂和修建道路,您看行嗎?」顧辰說出了他的打算,這是在來大陸之前他和老爺子就商量好的。
聽到果然是自己想的那樣,太叔公激動的說道:「行啊,怎麼不行,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不知道每次一到下雨村裏的路就泥濘不堪,根本沒辦法走人,等路修好了以後村里人出行就方便了。」
「另外,我還想以我爺爺和爸爸的名義成立一個基金會,基金會的初始資金是500萬人民幣,基金會成立後凡是高塘村的顧氏族人,只要年滿60歲,每年的臘月十五都可以向基金會領取500元過年費。除此之外,凡是高塘村的顧氏族人只要考上高中,所有學費都由基金會負責,要是能考上大學,不僅學費生活費全由基金會負責,還會按照考取的大學給予不同的獎勵。」
「好好好,把老人的晚年和孩子的未來都想到了,好啊,我代全高塘村的人感謝你了。」太叔公激動之下就要給顧辰鞠躬,顧辰哪裏感受,連忙扶住太叔公:「太叔公您別這樣,這都是我爺爺的意思,我就是一拿錢的。」
太叔公看向顧老爺子滿臉的欣慰之色,隨即便走回祠堂,點燃四根香拜了四拜,然後才看向顧老爺子,說道:「阿華,你父母和兩個哥哥在天之靈看到你為村里所做的一切也該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