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將邊防警察部隊的編制問題甩了葉戈羅夫,原因是他已經發現了紅鷹團的編制方式過於的超前了,不可否認火力很好很強大,但是對後勤的負擔也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僅僅只是打造這麼一隻精英團近衛軍,問題不是很大,但是想要將這個編制推廣開來,那恐怕是不合時宜的。
李曉峰並沒有想把邊防警察部隊打造成特種部隊或者近衛軍,芬蘭內戰的規模雖然不及俄國,但怎麼也是大集團交戰。僅僅一個、兩個精銳團丟進去意義不大。在李曉峰的計劃中,邊防警察部隊是向着軍一級的單位發展的,很有可能最後的編制會超過十萬人以上。
以布爾什維克和他當前的實力,完全無力將紅鷹團的編制推廣到十萬人這個級別上去。必然的,邊防警察部隊肯定要調整,但是怎麼調整那就是大問題了。
回彼得格勒的路上,關於這個問題,葉戈羅夫跟李曉峰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當然,爭論並不是爭吵,只是兩個男人之間就事論事的交流。
「我十分欣賞紅鷹團的編制方式,」葉戈羅夫在汽車上開門見山的闡明了自己的意見,「現代步兵班必然是圍繞發揚火力優勢展開的。跟當今我國以及德國的步兵班比起來,紅鷹團在火力上的優勢太明顯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極大的優點,很有必要發揚!」
李曉峰在心中苦笑了一聲,他當然知道紅鷹團火力強,基本上整個步兵班都裝備有自動武器,火力能不強嗎?問題是,這種空前強大的火力對後勤是極大的負擔啊!我的葉戈羅夫同志,哥麼找你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您二話不說就想推廣,這也太看得起哥的財力了吧?
所以李曉峰很委婉的回答道:「問題是這種火力已經對後勤構成了極大的負擔,我們無力推廣……」
「我知道!」葉戈羅夫也不客氣。頗有點指點江山的意思,這廝呈揮斥方遒狀說道:「我已經研究過紅鷹團的編制了,每個步兵班裝備有兩挺pk機槍,然後其他班組成員也是一水化的自動武器,實話實說,這確實過分了!」
怎麼會不過分呢?因為李曉峰打造紅鷹團的時候,參考的目標並不是這個年月列強的步兵班配置。這廝參考的目標是二戰中美國陸戰隊的e-1編制規範。
這份誕生於1943年的e-1編制規範中,每個步兵班有十二名戰士,一共裝備兩挺bar自動步槍(其實就是輕機槍)。實際上,整個步兵班是分成了兩個戰鬥小組,兩個戰鬥小組的核心就是bar自動步槍。這樣兩個步兵小組可以互相掩護,不光是進攻還是撤退都能做到井井有條。
李曉峰很欣賞這樣的編組作戰方式。所以就給紅鷹團來了個依葫蘆畫瓢,紅鷹團的步兵班一樣擁有十二名戰士,也照樣分成兩個戰鬥小組,不過每個戰鬥小組的核心是更新式更強大的pk機槍(使用兩腳架的輕機槍狀態)。
不光是如此,整個步兵班的正副班長裝備了烏茲衝鋒槍,每人帶領一個裝備pk機槍的戰鬥小組,其他的小組成員。除了一名使用莫辛納干狙擊型的精確步槍射手之外,其餘的一律使用sks45半自動步槍。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紅鷹團的步兵班是空前強大的。但是,問題前面也一而再的說過了,後勤受不了。所以,按照李曉峰的意思,必須有所裁剪。而他最想裁剪的目標就是pk機槍。
沒辦法,pk機槍的生產加工對於這個時代的俄國來說,實在是太超前了,北方工業從瑞典引進了大量先進的機床和設備,可是生產pk機槍還是有力不逮,不計較廢品率的情況下,一個月都提供不了幾十挺。
這種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自然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李曉峰決心從每個步兵班裏消減一隻pk機槍,以減少壓力。他覺得,對這個時代而言。pk機槍已經空前強大了,君不見二戰中的德軍,每個步兵班也只裝備一挺mg34,大家都是通用機槍,德國鬼子都覺得夠用,沒道理俄國毛毛熊還不滿足啊。
是的,李曉峰的意思是,削減掉一隻pk機槍,可以大大的減少後勤和生產方面的壓力,而且以步兵班中原有的自動武器配置,完全不需要兩挺pk機槍。
不過作為專業的軍人,葉戈羅夫卻不能同意這種意見,他認為每個步兵班分成兩個戰鬥小組,擁有兩挺機槍進行戰鬥,互相支援配合作戰是趨勢,圍繞兩挺pk機槍打造的步兵班才算完美。
「步兵班的作戰核心是機槍!」葉戈羅夫斬釘截鐵的說道,「多一挺機槍就等於增強了一倍的戰鬥力。我們的編制應該保證部隊的核心戰鬥力不受損失,而您的做法,卻恰恰是捨本逐末……在我看來,步兵班裝備兩挺機槍是核心的、關鍵性的,也是不容動搖的。如果您覺得後勤和生產壓力過大,完全可以削減其他的半自動步槍和衝鋒鎗,那些完全不必要!我們完全可以裝備現有的莫辛納干步槍,但是必須確保兩挺pk機槍的存在!」
葉戈羅夫的意見讓李曉峰大吃一驚,在這貨的想像中,每個士兵都有自動武器,遠遠比只有兩挺機槍要來的強,而現在專業人士給出的專業意見竟然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是鬧哪樣?
偽軍迷李曉峰很是想不通,在他的記憶中,二戰中的蘇聯紅軍,可是很欣賞衝鋒鎗的,其衝鋒鎗的裝備數量簡直就是驚人的,為啥到了葉戈羅夫這裏,對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如此的不待見呢?
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蘇聯紅軍當年重視衝鋒鎗,大量裝備ppsh和ppd都是有現實原因的。當時,蘇聯紅軍在德國的閃電戰下,一潰千里,裝備的損失是異常驚人的,實際上當時最缺的不是衝鋒鎗,而是機槍。
問題是。當時蘇聯的輕武器生產又存在極大的問題,此前的avs和svt半自動步槍慘遭「退貨」,而普遍裝備的dp和馬克沁10/30型又已經於1940年停產。蘇聯紅軍原本是打算用ds重機槍一統江湖的,可是ds本身設計有缺陷,導致戰爭開始時沒生產出多少,而且ds機槍的維護又很麻煩,導致剛剛經過大清洗素質低下的蘇聯紅軍很難使用好這種武器。
所以紅軍當時也只能矮子裏拔將軍。衝鋒鎗生產簡單,而且也是自動武器,只能大量的生產和裝備衝鋒鎗應急。這才是某仙人看到的蘇聯紅軍大量裝備衝鋒鎗的根本原因。
而一旦蘇聯紅軍從最艱難的歲月里挺過來了,衝鋒鎗的裝備數量立刻就跌下來了。實際上在二戰爆發之前,蘇聯紅軍的高層是不喜歡衝鋒鎗的,在1938年3月13日的中央軍事會議上。一致通過決議:「衝鋒鎗在超過300米的距離上並不能發揮實效,因此不適合現代戰爭的需要!」並且認為其只適合配發給紅軍幹部以及內務人民委員會部隊(nkvd)使用。
不過,此時的葉戈羅夫反對大量裝備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卻不是因為這種偏見。而是他認為,步兵班的核心裝備是機槍,其他武器都是配合機槍使用的,沒聽說過裁剪紅花推廣綠葉的。而且在他看來只要有兩挺pk機槍,步兵班的火力就已經空前強大了。要不要半自動步槍和衝鋒鎗都無所謂。
葉戈羅夫的意見有道理嗎?確實有,在這個時代,跟能發揮持續火力的機槍相比,半自動步槍和衝鋒鎗意思並不大,任何一個指揮員恐怕都希望多一挺機槍。可惜,有時候現實比人強,如果有得選擇,李曉峰自然願意保留兩挺pk機槍的編制。但是,他實在是供應不上。
「亞歷山大.伊里奇同志,我懂得您的考慮,每個步兵班裝備兩挺機槍確實更合理。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能力給每個步兵班都裝備兩挺機槍。pk機槍的生產實在是太複雜了,遠遠超出了我國的工業能力,如果不是性能實在先進,我恐怕一挺都不會裝備……」
說到這。李曉峰深深地吸了口氣,很誠摯地說道:「請您暫時圍繞一挺pk機槍開展班組編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等今後情況允許了,我們再做出調整。可以嗎?」
葉戈羅夫嘆了口氣,說不失望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他也能理解李曉峰的苦衷,跟之前他所指揮過的那些俄軍部隊比起來,每個步兵班能擁有一挺pk機槍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大部分沙俄步兵,連莫辛納干步槍都得兩三個共用一隻,一個標準步兵師都裝備不了多少馬克沁。
而且pk機槍在性能上來說遠遠的超出了馬克沁,馬克沁因為重量的關係,只能在固定陣地上當重機槍使用,轉移和攜行相當的蛋疼。而pk機槍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使用兩腳架是輕機槍,裝上三腳架就是重機槍,實在是方便。
想了想,葉戈羅夫認為可以接受,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如今pk機槍也只有某人才能搞得到,前一陣托洛茨基朝某人伸手準備弄一批,都被斷然拒絕了,當時給老托氣得夠嗆。
不過答應歸答應,葉戈羅夫也沒忘記討價還價:「既然已經減少了一挺pk機槍,那麼步兵班內的其他自動武器不能再削減了!」
是的,雖然葉戈羅夫更重視機槍,但這不代表他就不重視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沒了機槍,他怎麼也要確保其他的武器不受損失。好在,李曉峰也沒興趣再做削減,莫辛納干步槍,尤其是如今俄國生產的莫辛納干,他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讓他的部隊使用俄國腳蹬槍,他丟不起這個人啦!
「除了精確射手將使用一隻狙擊型的莫辛納干步槍,步兵班內的其他戰士將繼續裝備自動武器!」李曉峰立刻就給葉戈羅夫吃了一粒定心丸。
「狙擊型的莫辛納干?我怎麼沒聽說過?」葉戈羅夫很好奇的問道。
其實所謂的狙擊型的莫辛納干跟普通的莫辛納干步槍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在批量生產出的莫辛納干步槍中選取精度好的,裝上瞄準鏡,然後將直拉機柄改成下彎式(避免打開槍機時碰撞瞄準鏡)就齊活了。
本質上說,這種很湊合的狙擊步槍一點兒都不高科技,但是在那個時代,各大流氓國家都是這麼幹的。而且不得不說,莫辛納干雖然結構簡單、工藝簡陋。但是精度確實不錯,在同時代的步槍里算得上精度高的(比毛瑟98和恩菲爾德都要好)。改裝成狙擊步槍確實性價比高。
當然改裝工作也是存在問題的,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鏡子,需要精度加工的活,毛子都干不好。而且當時俄國的光學工業也確實不發達,二戰中,紅軍裝備的瞄準鏡。比如裝備莫辛納乾的pe型瞄準鏡就是山寨卡爾蔡司的dialythan。
二戰中的毛子都是這個德行,更別提這個時代還沒有工業化的毛子了,反正李曉峰暫時是沒找到有合適的生產廠家,更沒有看到相關的產品,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外購。
不過外購的選擇餘地也不大,有這個能力的、暫時能買得到的恐怕也只有德國的卡爾蔡司一家。可是德國人自己都緊缺。某仙人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無奈之下還是只能用聚寶盆解決問題。
李曉峰選擇的是二戰中蘇聯紅軍後期廣泛裝備的pu型瞄準鏡,跟山寨貨pe/pem相比,pu的放大倍率略小3.5倍(pe/pem是4倍),該鏡採用簡單的歐洲式三柱分劃。風偏調整螺在鏡體左側,刻度從+10到-10;高低調整螺在鏡體上方,刻度從100米到1,300米。瞄準鏡架安裝在機匣左側。
同時pu瞄準鏡也適用於多種重型武器。包括14.5高射機槍和12.7mm機槍,有些用於重機槍的瞄準鏡的射程距離可調到2,200米。更重要的是pu生產和加工和使用都要簡單(某仙人準備以後想辦法生產pu瞄準鏡)。
對於這個年頭作戰理念很粗礦的俄國陸軍來說,精確射手和狙擊手太高大上了,比較土鱉的他們玩不起,也沒太想過要玩。對此,北極熊真心是不太重視,如果不是李曉峰強烈要求,而且裝備這種武器也沒有太大的難度。葉戈羅夫還真不會同意。
「如果只裝備一挺pk機槍,那麼每個步兵班十人已經足夠了。」葉戈羅夫一面計算一面說道。
實際上葉戈羅夫覺得九人制步兵班就夠用了,多出來的那個人完全是他覺得沒什麼用的精確射手,為了防止步兵班的火力在損失一挺pk機槍之後再損失一隻半自動步槍或者衝鋒鎗,他只能「忍痛」增加了編制。
「班長和機槍副手使用衝鋒鎗,其餘步兵使用sks45,這種火力構成就基本合理了!」
李曉峰也算了算。基本上這配置在二戰中都算高端了,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是綽綽有餘,不過他還是覺得班組中缺少面殺傷武器,比如榴彈發射器什麼的。
「有槍榴彈啊!」
葉戈羅夫卻不太認同。他覺得某仙人簡直就是在堆砌武器,對於普通的步兵班來說,需要什麼面殺傷武器?干不過了完全可以向上級申請炮火支援,反正按照某人的編制,在連屬武器排中就有輕型迫擊炮的存在,何必加重班一級的負重壓力呢?
不過偽軍迷李曉峰卻認為不夠,裝在槍口用空包彈發射的槍榴彈使用並不方便,得折騰半天。遠沒有後世的下掛式榴彈發射器方便,比如美帝的m203,毛子的gp-25和gp-30來得簡潔,而且也不會增加步兵編制和過於加重單兵負重。
不過考慮到暫時突擊步槍還不存在,在sks45下面掛個榴彈發射器似乎有些醜陋,李曉峰只能另闢蹊徑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特別的創意,說到底還是抄襲。
反正後世的美帝已經裝備了既能下掛在槍管下方又能獨立抵肩使用的m320glm(德國裝備g36步槍的是ag36)。暫時在費德洛夫沒有搞出突擊步槍的時候,就單獨抵肩使用。反正這玩意也不重,扔給裝備烏茲衝鋒槍的步兵班長攜帶完全沒有問題。
可能有同志覺得不需要這麼高大上,完全可以屌絲一點兒,鬼子的擲彈筒完全夠用,同樣的不佔編制、同樣的負重輕,何必選複雜的呢?
不是李曉峰覺得擲彈筒太土鱉,而是這玩意說白了就是一門超輕型迫擊炮,說到底還是曲射武器。而李曉峰覺得既然武器排裝備了輕型迫擊炮,沒必要在班組再弄個差不多的玩意。對於步兵來說,榴彈發射器的靈活性比擲彈筒還是要強點,可以曲射,也可以直瞄射擊。
尤其是,如果參照美帝的40x46sr低速榴彈做成一個系列,那將極大的豐富班組的攻擊手段。畢竟擲彈筒是沒辦法發射破甲彈的,有了破甲彈,等於是增強了班組的反裝甲能力(雖然很有限,但是對於那個時代的坦克和裝甲車來說,完全夠用了)。
ps:特別感謝一下在武器和編制上提出了不少合理意見的蘇霍伊的榮耀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