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道之天降妖星 針灸

    在我們的這個世界上,總會發生一些這樣那樣的神奇事件,也許是外星人,也許是隱秘的武林世家,也許是天生的特異功能者,也許是吸血鬼,也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超人,也許是妖怪,也許是神仙……,誰知道呢,作為平淡普通的老百姓,我們幾乎永遠都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不為人知的真相,就算是偶爾的接觸,往往我們也會把他放進記憶的最深處,不管是否願意,在這特殊的規則下,他們將永久的沉眠在我們不能觸及的記憶里,讓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他是否發生過,但作為那些接觸過的特殊人士,卻巧妙的將這一份記憶保存了下來,也有很想將這些曝光在廣大普通人面前,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可是,特殊的世界畢竟有着他們自己的規則,隨着世界的推移,其中的大智慧者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那也許是你偶爾的靈感,也許是晚間的僵夢!

    於是,起點中文網誕生了!讓那些感知道什麼靈犀的幻想家們譜寫出了一曲曲或真實或虛假但卻很有趣的篇章,並且於今天又誕生了這一部,也許好、也許壞,但卻存在着的故事《非人道之天降妖星》。

    手太陰肺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1)下絡大腸,還循胃口(2),上膈屬肺。從肺系(3),橫出腋下,下循臑內(4)行少陰(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內(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魚,循魚際(11),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本經穴]中府(肺募),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合),孔最(郄),列缺(絡),經渠(經),太淵(輸、原),魚際(滎),少商(井)。

    【注釋】

    (1)中焦--宋·王維一《銅入腧穴圖經》註:「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於肺」。

    (2)胃口——《銅人》註:「胃口,謂胃之上口,賚門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經發揮》註:「謂喉嚨也。」喉嚨,兼指氣管而言。

    (4)臑內--臑音鬧。指上臂。屈側稱臑內,當肱二頭肌部;伸側稱臑外,當肱三頭肌部。

    (5)少陰——此處指手少陰心經。

    (6)心主——指手厥陰心包經。

    (7)臂內——臂,指前臂;內,指內側,即掌側。

    (8)上骨——「臂之上骨」指橈骨。

    (9)廉——指側邊而言。

    (10)寸口——腕後橈動脈搏動處。

    (11)魚,魚際--「魚」或稱「手魚」,今稱「大魚際」,「魚際」即指魚的邊緣部分。

    【語譯】

    手太陰肺經:起始於中焦胃部,向下絡於大腸,回過來沿着胃上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雲門),下循上臂內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天府、俠白),下向肘中(尺澤),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孔最),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經渠、太淵),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魚際),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脈:從腕後(列缺)走向食指內(橈)側,出其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病候】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1),風寒: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則交兩手而瞀(3),此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氣,喘喝(6),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氣盛(7)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8);氣虛(9)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10)。

    【注釋】

    (1)是動則病--張景岳《類經》註:「動言變也,變則變常而為病也。」指這一經脈發生異常變化就可能出現有關病症。

    (2)缺盆——指鎖骨上窩部。缺盆中,包括喉嚨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悶亂,視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經脈所過發生氣血阻逆的見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這一經脈(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

    (6)喘喝——氣喘聲粗。「喝」或誤作「渴」。

    (7)氣盛——指實症、陽症,與氣虛相對而言。

    (8)欠——指呵氣。《太素》楊上善註:「陰陽之氣,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確切。

    (9)氣虛——指虛症、陰症,與氣盛相對而言。

    (10)溺色變--溺,讀作尿。小便顏色異常。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肺部脹滿,膨膨氣喘、咳嗽,鎖骨上窩「缺盆」內(包括喉嚨部分)疼痛;嚴重的則交捧着兩手,感到胸部煩悶,視覺模糊。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如咳嗽,氣上逆而不平,喘息氣粗,心煩不安,胸部滿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邊(經脈所過處)疫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

    本經氣盛有餘的實症,多見肩背疼痛,感冒風寒自汗出,傷風,小便頻數,口鼻噓氣;本經氣虛不足的虛證,多見肩背疼痛怕冷,氣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顏色異常。

    手太陰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手太陰之別(1),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2),並太陰之經(3),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其病:實,則手銳(4)掌熱;虛,則欠(去欠)(5)小便遺數(6)。取之去腕一寸半,別走陽明也。

    【注釋】

    (1)另--即絡脈。從本經分出的絡脈,由此走向相表裏的經脈。

    (2)分間--指分肉之間。當橈骨莖突後方。

    (3)並--指與經脈並列而行。

    (4)手銳--手的銳骨部,指魚際後方。

    (5)欠(去欠)——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張口的樣子。虛則欠(去欠),肺氣不足所致。

    (6)遺數--遺,小便不禁;數,小便頻數。

    【語譯】

    手太陰絡脈,名列缺。起於腕關節上方橈骨莖突後的分肉之間,在腕後一寸半處,走向手陽明經脈;與手太陰經脈並行,直走入手掌中,散佈在大魚際部。

    其病症:實證,手掌和手腕部灼熱;虛證,呵欠、尿頻、遺尿。可取手太陰絡穴治療。本絡絡於手陽明大腸經。

    手太陰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手太陰之正(1),別(2)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腸,上出缺盆,循喉嚨,複合陽明(3)。

    【注釋】

    (1)正——十二經別又稱別行之正經,意指從十二經脈分出。

    (2)別——分別,指十二經脈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別道行走。這與經脈、絡脈所指之別意義不同。

    (3)複合陽明——復,再走。陰經經別,合於有表裏關係的陽經;陽經經別則合入本經。所以十二經別,就構成為「六合」

    【語譯】

    手太陰經別,從太陰經分出,進入腋下淵腋的部位,行於手少陰經別之前,進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腸,向上淺出於缺盆部,沿着喉嚨,由此再合入於手陽明經脈。

    手太陰經筋

    【循行】

    《靈樞·經筋》: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1),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2),上結缺盆,下結胸里,散貫賚(3),合賚下,抵季脅。

    其病:所過者支轉筋痛(4),其成息賚者(5),脅急、吐血。

    【注釋】

    (1)魚後——魚際的後邊。

    (2)肩前髃——即肩髃部。

    (3)賚——膈肌。楊上善註:「賚謂膈也。」

    (4)支轉筋痛——支,支撐不適,轉筋,肌筋拘攣掣痛。

    (5)息賚——古病名,為五積之一,屬肺之積。主要症狀為脅下有積塊而氣逆上奔。

    【語譯】

    手太陰經筋:起始於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結於魚際之後,行寸口動脈外側,上行沿前臂,結於肘中,向上經過上臂內側,進入腋下,出缺盆部,結於肩髃前方,其上方結於缺盆,自腋下行的從下方結於胸里,分散通過膈部,與手厥陰經之筋在膈下會合,達於季脅。

    其病症:在本經筋循行處,可出現支撐不適、拘攣掣痛,重者可成息賚病,脅肋拘急,上逆吐血。

    手陽明大腸經

    【循行】

    《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1)之端,循指上廉(2),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5)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6),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7),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8)——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本經穴]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陽溪(經),偏歷(絡),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交會穴]大椎、水溝(督脈),地倉(足陽明),秉風(手太陽)。

    【注釋】

    (1)大指次指--指大指側的次指,即食指,又名示指,亦即第2指。

    (2)上廉——取曲肘執筆體位,上廉即靠橈骨一側。

    (3)合谷兩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合稱歧骨。

    (4)兩筋--指拇長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過腕關節處。

    (5)髃骨——髃讀作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6)柱骨之會上——張介賓註:「頸項之根為天柱骨」,意指頸椎。「會上」指大椎,為六陽經所聚會,釋作鎖骨。

    (7)頰——面旁的總稱。

    (8)人中——又名水溝,位於人中溝中央近鼻孔處。

    【語譯】

    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間(合谷)、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沿前臂橈側(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進入肘外側(曲池、肘髎),經上臂外側前邊(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下入缺盆(鎖骨上窩),絡於肺,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天鼎、扶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會地倉),交會人中部(會水溝)--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鎖骨上窩),絡於肺,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病侯】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齒痛,頸腫。

    是主津(1)所生病:目黃,口乾,鼽衄(2),喉痹(3),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4)熱腫;虛,則寒慄不復(5)。

    【注釋】

    (1)津--此後原有「液」字,《太素》、《脈經》等無。即手陽明大腸經「主」津,手太陽小腸經主「液。

    (2)鼽衄--鼽,音求,「為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3)喉痹——指咽喉腫痛,壅閉不通的見症。面赤,腮腫,甚則頸外漫腫,湯水難咽,語言不出。

    (4)脈所過者——指本經脈所過之處。

    (5)寒粟不復——發寒抖戰,難以回溫。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牙齒痛,頸部腫脹。

    本經所屬穴能主治有關「津」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眼睛昏黃,口乾,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嚨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側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運用。

    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症狀,則當經脈所過的部分發熱和腫脹;屬於氣虛不足的症狀,則發冷,戰慄而不容易回暖。

    手陽明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走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1);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2)。

    其病: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

    【注釋】

    (1)曲頰偏齒--頰骨所鈎着處,曲如環形故名。上行到曲頰,偏絡於齒根。

    (2)宗脈--意指總脈、大脈,耳中為手、足少陽、手太陽、足陽明四脈所總會。

    (3)齡--齲齒,即蛀牙。

    (4)齒寒痹隔--謂手陽明之脈外受風寒,絡脈痹阻不通,可致具冷等症。

    【語譯】

    手陽明絡脈,名偏歷。在腕關節後三寸處分出,走向手太陰經脈;其支脈向上沿着臂膊,經過肩髃部位,上行到下頜角處,遍佈於牙齒根部;其支脈進入耳中,與耳目所聚集的許多經脈(宗脈)會合。

    其病症:實證,見齲齒痛、耳聾;虛證,見齒冷,經氣痹阻不通暢,可取手陽明絡穴治療。

    手陽明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手陽明之正,從手(1)循膺乳(2)別於肩髃(3)入柱骨(4)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

    【注釋】

    (1)手——指手陽明經。

    (2)膺乳——側胸和乳部之間。

    (3)肩髃——此指部位。

    (4)柱骨——釋作頸椎。張隱庵:「肩胛上之頸骨為柱骨」。一釋作鎖骨。


    【語譯】

    手陽明經別,在肩上部肩髃穴處分出,從第七頸椎處進入體腔,下行到達大腸,歸屬於肺臟,向上沿喉嚨,淺出於缺盆部,脈氣仍舊流入手陽明本經。

    手陽明經筋

    【循行】

    《靈樞·經筋》:「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結於肩髃;其支者,繞肩胛,挾脊;其直者從肩髃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九頁);直者上出於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

    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

    【語譯】

    手陽明經筋,起始於第二手指繞側端,結於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結於肘外側,上經上臂外側,結於肩髃部;分出支經繞肩胛處,挾脊柱兩旁;直行的經筋從肩髃部上走頸;分支走向面頰,結於鼻旁顴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陽經筋前方,上左側額角者,結絡於頭部向下至右側下頷。

    其病症;在所經過之處可出現支撐不適、拘緊和疼痛,肩關節不能高舉,頸不能向兩側顧視。

    足陽明胃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1)旁約太陽之脈(2),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3),卻循頤(4)後下廉,出大迎(5),循頰車(6),上耳前,過客主人(7),循髮際,至額顱(8)。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9),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10)。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11)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12),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13),抵伏兔(14),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15),入中指內間(16)。

    其支者,下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本經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大腸募),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合),上巨虛(大腸下合),條口,下巨虛(小腸下合),豐隆(絡),解溪(經),沖陽(原),陷谷(輸),內庭(滎),歷兌(井)。

    [交會穴]睛明(足太陽),頷厭、懸厘、上關(足少陽),水溝、神庭、大椎(督脈),承漿、上脘、中脘(任脈),迎香(手陽明)。

    【注釋】

    (1)頞——音遏。鼻莖,指鼻根,又稱山根。

    (2)太陽之脈——指足太陽膀胱經。「約」或作「納」。

    (3)承漿——穴在頦唇溝中央,屬任脈。

    (4)頤——音夷。口角後,下頜部。

    (5)大迎——穴在下頜角前1.3寸骨陷中,適當下頜骨斜線部,有面動脈。

    (6)頰車——穴在下頜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關穴,當耳前顴弓上緣。

    (8)額顱——即前額骨部,在發下眉上處。

    (9)人迎——穴在結喉兩側,頸動脈搏動處。

    (10)脾——按古人說「脾」,每兼指胰而言。《難經》云:「脾,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黃庭內景經》說:「脾長一尺掩太倉。」是指胰掩於胃旁。

    (11)氣街——指經絡之氣通行的徑路。此處之氣街,是指氣沖部,當股動脈搏動處。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門部。

    (13)髀關——髀音俾。股外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縫匠肌外側,約平會陰。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頭肌隆起如伏兔,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16)中指內間——「指」通作「趾」。內間指它的內側趾縫,外間指它的外側趾縫。

    【語譯】

    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會迎香),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於頦唇溝(會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它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通過膈肌,屬於胃(會上脘、中脘),絡於脾。

    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它的支脈:從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者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沿脛骨外側(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沖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它的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分出(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脈:從足背部(沖陽)分出,進大趾趾縫,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病候】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1)而處;甚則欲上(2)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3)腹脹,是為骭厥(4)。

    是主血所後病者(5):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7),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則脹滿。

    【注釋】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問·陽明脈解篇》作「登」,《素問·脈解篇》作「乘」。

    (3)賁響——楊上善註:「賁,謂膈也。」賁響當指胸膈腸胃部作響。

    (4)骭厥——指足脛部氣血阻逆。

    (5)主血——胃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營血,即所謂「營出中焦」。其經多氣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溫淫——指熱性病症。

    (7)唇胗——胗與疹通,指唇瘍。《甲乙經》、《脈經》、《千金》作「唇緊」。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溲溲戰抖發冷,喜歡伸腰,屢屢呵欠,顏面暗黑。病發時,就厭惡別人和火光,聽到木器聲音就惕惕驚慌,心要跳動,獨自關閉房門,遮塞窗戶而睡。嚴重的則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響,腹部脹滿。這還可發為小腿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就能主治有關「血」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躁狂,瘧病、溫熱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瘡疹,頸部腫,喉嚨痛,大腹水腫,膝關節腫痛;沿着胸前、乳部、氣街(氣沖穴部)、腹股溝部、大腿前、小腿外側、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運用。

    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熱,有餘的症狀表現在胃部,則消化強而容易飢餓,小便顏色黃。屬於氣虛不足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冷、寒戰,胃部寒冷則感到脹滿。

    足陽明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頂,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其病:氣逆則喉痹卒(1)。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2)。取之所別也。

    【注釋】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脛枯——足不收,足弛緩鬆軟無力;脛枯,脛部肌肉萎縮,氣血虧虛所致。

    【語譯】

    足陽明絡脈,名豐隆,在距離外踝上八寸處分出,走向足太陰經;其支脈沿着脛骨外緣,向上聯絡頭項部(會大椎),與各經的脈氣相會合,向下聯絡喉嚨和咽峽部。

    其病症:氣厥逆,就會患喉部腫痛,突然音啞。實證,發生癲病,狂病;虛證,見足脛部弛緩無力,肌肉萎縮。可取足陽明絡穴治療。

    足陽明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里(1),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出頁)(2),還系目系(3),合於陽明也。

    【注釋】

    (1)腹里——腹腔之內。

    (2)頞(出頁)——頞,鼻根;(出頁),眼眶下部。

    (3)目系——眼後內連於腦者。

    【語譯】

    足陽明經別,在大腿前面從足陽明經分出,進入腹腔之內,屬於胃腑,散佈到脾臟,向上通連心臟,沿着食道淺出於口腔,上達於鼻根和眼眶下部,回過來聯繫到眼後與腦相連的組織(目系),脈氣仍會合於足陽明經。

    足陽明經筋

    【循行】

    《靈樞·經筋》: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1),結於跗上,邪(斜)外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挾口,合於(九頁),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綱(2),陽明為目下綱(3)。其之者,從頰結於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堅(4),伏兔轉筋,髀前腫,頹疝(5),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6),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注釋】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

    (2)(3)綱——原作「網」,此據《甲乙》、《太素》改。

    (4)腳跳堅——腳部活動感覺僵硬不舒適。

    (5)頹疝——又作「隤」。因疝氣下頹,故名。參見足厥陰條。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語譯】

    足陽明經筋,起始於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結於足背,斜向外行加附於腓骨,上結於脛外側,直上結於髀樞,又向上沿脅部屬於脊;其直行的上沿脛骨,結於膝部,分支之筋結於外輔骨部,合併足少陽經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結於大腿部而聚會於陰器。再向上分佈到腹部,至缺盆處結集;再向上至頸,夾口旁,合於鼻旁顴部,相繼下結於鼻,從鼻旁合於足太陽經筋。太陽經筋為「目上綱」(上瞼),陽明經筋為「目下綱」(下瞼)。另一分支之筋,從面頰結於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現足中趾及脛部支撐不適,拘緊疼痛,足部活動感覺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緊疼痛,髀前部腫,疝氣,腹部筋肉拘緊,向上牽制到缺盆和頰部,突然發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則掣引眼瞼不能閉合;如有熱邪則筋鬆弛使眼瞼不能睜開。頰筋有寒使筋脈緊急,牽引頰部致口角移動;有熱時則筋肉鬆弛收縮無力,所以口歪。

    太陰脾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1),過核骨後(2),上內踝(3)前廉,上踹(4)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5)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6),連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本經穴]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極(任脈)。

    【注釋】

    (1)白肉際——指四肢掌(蹠)面與背面交接的邊緣。掌(蹠)面的皮膚較厚而色淺,稱白肉,又稱赤白肉際。

    (2)核骨——張介賓註:「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其形如半個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頭部突起。

    (3)內踝——脛骨下端的突出處。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腸肌部。

    (5)厥陰——指足厥陰肝經。

    (6)咽——張介賓註:「咽以咽物,居吼之後。」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語譯】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沖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於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佈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病候】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1)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2),則快然如衰(3),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閉(5),黃疸,不能臥,強立(6)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絡……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

    【注釋】

    (1)胃脘——《說文》:「脘,胃府也。」

    (2)得後與氣——「後,指大便;「氣」,指矢氣。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塊;泄,指水瀉。

    (5)水閉——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強立——《太素》作「強欠」。可作勉強起立解。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發強,吃了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

    足太陰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

    其病: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1)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注釋】

    (1)腹——原作腸,據《太素》改。

    【語譯】

    足太陰絡脈,名公孫。在距離足大趾本節後方一寸處分出,走向足陽明經;其支脈進入腹腔,與腸胃相聯絡。

    其病症:氣厥逆就揮霍繚亂,上吐下瀉。實證,見腹部絞痛;虛證,見腹部脹氣。可取足太陰絡穴治療。

    ;



針灸  
相關:  仙魔霸業  從一塊魔田開始進化  從封印美女開始  終極殭屍  異界暴徒  丁春秋的無限之旅    絕代神主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韓娛之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非人道之天降妖星針灸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s 4.0056MB

搜"非人道之天降妖星"
360搜"非人道之天降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