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張阿難再次被震驚到了。
但確實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別說是那些商人了,李世民沒當皇帝的時候,出門帶幾串銅錢,那也是麻煩的不行。
掛在腰間,叮鈴噹啷的,打個架都非常礙事。
同時越聽李承乾的想法,李世民也是越來越覺得能夠賺大錢,只是這個人手肯定不少吧?
「太子,你所說轉賬,還有領工錢確實不錯,但......這人手肯定不少吧?」
「當然。」李承乾笑着回應道:「領工錢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手,但這關於百姓生計,我們不能說什麼錢都要賺,關乎百姓生計,哪怕賠錢也要干。」
這話贏得了李世民的讚賞。
確實,一旦關乎百姓的事情,賠錢都得干,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至於商人之間的大額轉賬嘛。」李承乾想了想,摸索了下巴道:「每次這個轉賬手續費我們可以收個千分之一嘛。」
「轉款人收千分之一,收款人收千分之一,相當於轉一千貫,我們能拿到兩貫錢的手續費,也不少了。」
這話驚的李世民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一千貫收兩貫錢手續費?
這錢真的這麼好賺嗎?
李承乾緊接着說道:「畢竟我們要開遍全大唐的話,肯定需要互相之間有通信方式,所以弄個快件什麼的也是有必要的。」
快件?
李世民和張阿難對視一眼,滿臉不解。
何為快件?
李承乾後知後覺,發現自己好像什麼說漏嘴了,連忙嘿嘿一笑道:「那個快件就是八百里加急。」
「什麼?」李世民震驚的站起了身。
這逆子連八百里加急都想弄?
八百里加急主要用於軍情緊急,怎麼能用於民間呢。
張阿難也是一臉苦澀的好言相勸:「太子殿下,八百里加急可是關乎大唐邊關安危的重要信息傳遞渠道,你......唉。」
一聽就明白兩人誤會自己了,李承乾也是無語的很。
「你們想什麼呢,我只是想弄一個送信件的隊伍,就像是......嗯,鏢局之類的,護送東西嘛。」
「只是鏢局什麼都送,我們只是送信件和一些貨物,俗稱速遞。」
速遞?
這麼聽起來,李世民倒不是不能接受。
只要不是利用八百里加急就行。
可李世民心中思考着,八百里加急對於朝廷來說已經是不小的負擔,馬匹什麼的更換一年都需要不少。
一個錢莊能養得起嗎?
「你確定這速遞能掙錢?」
「當然。」李承乾非常的自信,拍拍胸脯道:「邊陲將士想家了,是不是要送信?可送信都是軍營安排,先不說時間慢,很多家書未必能夠收到。」
「但我弄得速遞不同,只要邊陲將士休沐去街上的速遞鋪子裏花上一兩文錢,便可以將家書七日內送回家中,全大唐七日內必到。」
七日?
這不比八百里加急還快?
整個大唐雖然不能說疆土廣闊,可幾匹馬也跑不了全大唐啊。
李世民忽然問道:「如何七日將家書送往全大唐?」
甚至張阿難也是非常關心。
早年他就是隨李世民到處出征,對於這種送信當然是了如指掌。
怎麼可能七日就將信件送往全大唐?
李承乾嘿嘿一笑,指了指甘露殿當中的一幅大唐輿圖道:「父皇您看,大唐其實橫穿各個水域,只要信件一旦上了船,從長安到達大海只需要三四日的時間。」
「在這三四日當中,還會在不同的地方停靠。」
「我們速遞完全可以將不同地方的信件歸類,然後到港後,將歸類好的信件交給碼頭的人,由碼頭之人快馬送往附近的郡縣。」
「我的想法是在大唐每一個道設置一個分揀中心,把所有的信件或者物品進行分類。」
「然後大量的發展船運,因為船運才是最快最穩的辦法。我們大唐對大海一無所知,未來如果想要去別的地方,新羅等地,肯定還是需要船,所以船是我們未來主要發展的一種趨勢。」
「至於陸地,說實話,崎嶇難走,要全力發展陸地的話,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時間,而且需要大量的財力。以大唐如今每年的稅收,可能百年時間都貫通不了南北 ,但水運卻可以。」
經過李承乾這麼一說,李世民也認真的研究了起來。
之前不是沒有考慮過。
包括現在很多商人都是利用水運,聽說嶺南那邊還有很多外邦會乘船過去,但水運對於大唐大部分朝臣來說都非常的陌生。
而且主要的敵人還是突厥。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的思路,確實可以發展商業,可是突厥又當如何?
李世民一談到國事便嚴肅了起來:「可大唐當前的勁敵是突厥,突厥境內並無可供大船行駛的河流,這又該當如何呢?」
對此,李承乾只是淡然一笑。
「父皇,突厥雖然看似強大,然而他們真的強大嗎?」
這話倒是讓李世民思考了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了解到的一些事情來看,突厥並不是很強大,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主要的就是抓不到突厥王庭所在。
突厥百姓以放牧為生,並不會在一處居所居住很久,突厥王庭亦是如此。
李承乾看李世民在思考,笑了笑繼續說道:「突厥並非強大,而是我們大唐不夠強大。」
大唐不夠強大?
這話有些意思,還真的吸引住了李世民的注意力。
確實,大唐才立國不久,並沒有秦漢時那種強大的兵馬。
「阻擋突厥並不是要築高牆,而是發展中央集權,現在的大唐別說中央集權問題了,什麼郡守之類的都可以擁兵自重。」
「父皇難道沒想過,一旦這些郡守擁兵自重,脫離了朝廷的掌控之後,他們很有可能造反嗎?」
李世民微微蹙眉。
大唐的行政幾乎沿用了隋朝,而且還是他親自刪選的。
在他的心中,現在的行政制度就是最完美的。
百姓的賦稅也不重。
現在被反駁,李世民微微有些惱怒:「你懂什麼。」
「三省六部難道還代表不了中央集權嗎?」
李承乾微微搖搖頭,嘆息道:「三省六部終歸是行政,把行政凌駕於兵權之上,有仗打兵權之上,無仗打就是文官至上。」
「兒不否認父皇是一個明君,可誰可保證為了大唐的皇帝都是明君?」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些皇帝喜歡開疆拓土的打仗,有些皇帝喜歡的是貪圖享樂,迷戀美色。」
「父皇的中央集權,請問脫離了父皇,他們會如何?」
「這......」李世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問題。
畢竟皇帝就該做皇帝要做的事情。
如果真的遇到了昏君,三省六部還能運轉的起來嗎?
李承乾緊接着扎心道:「三省六部最高的是皇帝,可沒有皇帝,他們未必能夠長時間自己運作。」
「兒以為,軍政分家才是最好的結果。」
「軍政分家?」李世民不解的皺眉。
「沒錯。」
李承乾特意解釋了一番:「軍既是武將,政既是文臣,文臣管好文臣之事,什麼打仗不打仗全都由武將來決定,至於武將就管好打仗的事情,政事干他們何事?」
「做好分內的工作,大唐自會越來越好。」
「如今現在是什麼事文武都能插上一嘴,難道武將真的精通朝政嗎?」
「這......」這話簡直說到了李世民心坎里。
有時候武將就是在無理取鬧,上朝的時候,總是跟文臣鬥嘴,更多的都是私人恩怨。
對......私人恩怨。
李世民立馬反應過來李承乾的意思是什麼了。
文武分立,做好分內之事,私人恩怨就不需要拿到朝堂來。
不過,李世民對於李承乾的想法雖然好奇,可也不敢隨意採納,畢竟事關國事。
「那你說說,一州郡守手中無兵又如何管理地方?」
李承乾微微一笑:「父皇,之前兒已經說過了,常備軍和府兵有很大的區別,大唐不應該實行府兵制,應該實行招募制。」
「三年為例,好的留下升官當領導,不好的遣返回鄉,每月就按照工人發工錢,三年一輪換,不出十年,就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在李世民想要出言反駁之時,李承乾率先開口道:
「父皇,兒知你想說什麼,國庫空虛,沒錢嘛。」
「如果更改稅制,父皇可想光聚寶盆商行和大唐會所每年所納之稅是多少?」
這一點李世民愣住了。
如果按照大唐會所和聚寶盆商行來算,一年能賺一百萬貫,二十稅一的話,就有......五萬貫。
李世民瞬間通透了:「你的意思是,聚寶盆商行和大唐會所每年就能夠向朝廷繳納幾萬貫的稅?」
「不止。」李承乾搖了搖頭。
「什麼?」
李世民嚇了一跳。
還不止?
「父皇有沒有想過,如果抽取商人的兩成利作為稅,又該當如何?」李承乾眼神凌厲了起來。
兩成不就是百分之二十。
後世可以,為什麼大唐不行?
李世民聽的呼吸聲都沉重起來了。
如果二成利潤的話,那不是二十萬貫?
大唐現在一年的稅收才千萬貫左右,光李承乾名下這些就能抽二十萬貫,那......五姓七望又該當如何?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