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選太監的時候,李蓮英就把這個小太監物色到了光緒皇帝的身邊。從此,這個小太監就成了李蓮英安插光緒皇帝身邊的耳目,成了李蓮英的眼線。
關於光緒皇帝的一舉一動,小太監時刻關注着,而且時不時地過來給李蓮英匯報。
昨天晚上,小太監杜剛見翁同龢和光緒皇帝關起門來談話,他就遠遠地躲避起來,盯着他們。
直到翁同龢與光緒皇帝談話結束後,回去時,小太監杜剛才趕緊趕到李蓮英那兒,給李蓮英匯報了此事。
李蓮英聽了這個消息非常震驚,他覺得這個消息很有價值,就給小太監杜剛塞了幾兩銀子,並且表揚了他幾句,說他很會做事,打發走了杜剛。
在杜剛離開時,李蓮英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守口如瓶,此事萬萬不可跟人說,而且要他繼續盯着光緒皇帝,一有啥特別的事情,就立即趕來給他匯報。
小太監杜剛拿着李蓮英賞賜的銀子,千恩萬謝了一番李蓮英,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李蓮英那時見天色已晚,知道慈禧皇太后已經睡下,不便打擾慈禧皇太后,所以沒有前來給慈禧皇太后稟報此事。
今天早晨,李蓮英趁給慈禧皇太后梳頭的時候,才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慈禧皇太后。
李蓮英還想在慈禧皇太后面前說點光緒皇帝的壞話,他說:「老佛爺,奴才最近還聽到了一些對老佛爺極為不利的閒言碎語,不知道老佛爺願意不願意聽?」
「哦,還有些什麼閒言碎語,你說給哀家聽聽。」慈禧皇太后吃驚地看着李蓮英。
「老佛爺,奴才聽到的閒言碎語,都是說皇帝好像要變法什麼的,說老佛爺獨斷專行,皇帝沒有親政的權力。」李蓮英一邊小心翼翼地說,一邊察言觀色着慈禧皇太后臉上的變化。
李蓮英剛說完這些話,慈禧皇太后就勃然大怒,厲聲呵斥道:「簡直是一派胡言亂語。這些話是誰說的?」
李蓮英嚇得魂不附體,他膽戰心驚地說:「這些都是奴才的眼線杜剛給奴才說的。具體是誰說的,奴才也不知道。」
「哼,哀家看看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他能逃出哀家的掌心,咱們騎驢看賬本,走着瞧。哀家不會讓他們成功的,他們還想翻天不成!大清朝還是哀家說了算。」慈禧皇太后氣哼哼地說。
李蓮英再也不敢多說了,他連忙侍奉慈禧皇太后用膳。
光緒皇帝自從那天晚上和翁同龢密談後,內心翻起陣陣波瀾。
他整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在思考着大清朝這艘巨大的航船將會駛向何處,路途上遇到艱難險阻和暗礁該怎麼辦?
有時候,他實在睡不着,就披衣下床,站在窗前,凝視着深邃的夜空,思考着這些問題。
他下定決心要實行變法,要召見康有為,想和他傾心暢談一番。他想親自聽聽康有為對當前形勢的研判,聽聽他變法圖強的意見。
他發誓要變法圖強,把大清帝國振興得國富民強,繁榮昌盛。
這天,光緒皇帝高高地端坐在養心殿的龍椅上,召見文武大臣。
御座之上的光緒皇帝,目光炯炯有神,渾身充滿了青春活力,看起來少年得志,青春有為。
下面站着的文武大臣竊竊私語,不知道光緒皇帝召見他們有何要事。
光緒皇帝掃了一眼下面站着的這些文武大臣,屏聲靜氣了一下,輕輕地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子,說:「各位愛卿,朕看到今日我大清朝被外國列強欺辱瓜分,心疼的厲害。如果再不思考振興大清社稷,恐怕我大清社稷大廈很快就會被外國列強蠶食瓜分。所以,朕欲拯救大清於水深火熱之中。」
光緒皇帝說到這兒,看了一下站在下面的文武大臣,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響應他說的話。
光緒皇帝有點失望,他接着又說:「因此,朕想通過變法圖強,讓大清社稷變得國富民強。不知道各位愛卿如何看待?」
光緒皇帝說完,還是沒有人回答他的問話,他們都愣愣地站在那兒,一個個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誰也不說話。
光緒皇帝只好點將了,他把眼光盯在了恭親王奕訴身上,說:「恭親王,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此時的恭親王奕訴,已經老態龍鍾了,再沒有當年年輕時的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氣勢了,他只想圖個安穩。
他已經和慈禧皇太后較量了一輩子,他知道這個女人的厲害。現在光緒皇帝想變法,那是和慈禧皇太后作對,年幼的光緒皇帝根本不是慈禧皇太后的對手。
現在他見光緒皇帝點他的將,他趕緊跪下說道:「回皇上的話,老臣以為祖宗之法不可變。」
光緒皇帝嘆了口氣,他知道這些守舊派是不會支持他的。但他並沒有放棄,繼續說道:「如今國家危在旦夕,不變法怎能強大?」
他看着其他大臣,希望能得到一絲回應。
然而,大臣們依然沉默不語,他們擔心得罪慈禧太后。
光緒皇帝心中一陣悲涼,他明白自己的改革之路困難重重。但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支持他的力量,推行變法,讓國家走向富強。
光緒皇帝接着說:「祖宗之法是為了維護大清社稷的利益。可是現在,大清社稷已經開始被各國列強欺辱,瓜分,我們豈能坐着等死。朕現在手頭有一份工部主事康有為的奏摺,寫得非常好,朕現在拿下去,請各位愛卿看看,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光緒皇帝說完,令人把康有為上書給他的奏摺拿下去, 呈給這些文武大臣們看。
奏摺首先呈到了恭親王奕訴手中,奕訴打開奏摺,大致瀏覽了一遍,其內容是:
一是效仿俄國與日本,下詔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二是招攬天下英才,匯聚一起,商議變法事宜;三是允許封疆大吏在各自省自行變法。
同時,康有還指出,國家大事必須呈給國會討論,經國會討論後,再頒佈實施,並請求頒佈憲法。
喜歡慈禧皇后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