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歡呼雀躍。
隨後王莽迅速命人將竹簡內容整理規劃,給那些祥瑞之兆與編號。
再向老太后稟報,陳崇他們走遍山川河流,深入民間,收集並記錄下了這些祥瑞。
在三萬多根木簡中,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各式各樣的祥瑞之兆。
諸如「嘉禾、靈芝並見」,描繪了五穀豐登與靈芝共生的盛景。
「五枝合為一心」,則展現了五根枝條神奇地合併為一的景象,寓意着團結與一心。
「葛根下有銅」,在葛根之下發現了銅礦,這無疑是大地賜予的寶貴財富。
還有「禮樂長常甘露下」,甘露隨禮樂而降,滋潤萬物,昭示着國家的昌盛與太平。
木簡中各種編號,如「瑞十二」「瑞五十九」等等
每一編號背後,都代表着一個具體的祥瑞事件或現象,它們被精心分類、整理,最終呈現在這些木簡之上。
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王莽又加封了十二位列侯。
分別是治明堂有功的平晏、劉歆、孔永、孔遷四人,以及宣明教化有功的王澤、閻遷、陳崇、李翕、郝黨、謝殷、逯普、陳風八人。
班稚眼看着局勢如此,便主動上書請罪,提出要去給漢成帝守陵。
再加上王老太后也出面為他說好話,王莽最終應允了班稚的請求。
從此之後,全國上下都遵循着「報喜不報憂」的潛規則。
每天,王莽耳邊都迴蕩着悅耳的讚歌和喜訊,仿佛整個大漢都沐浴在了和平與繁榮的陽光下。
王莽加九錫之後,心中的雄心壯志依舊繼續燃燒。
他認為,要讓這個九錫加得貨真價實,僅僅海內大治還遠遠不夠。
更需看周邊的「四夷」是否真正賓服。
畢竟,王化之業的完成,離不開四夷的歸心。
在此之前,南邊,東邊,北邊,更是各種示好。
然而,四夷之中唯獨西邊沒有動靜。
王莽心中不免焦慮,於是派遣中郎將平憲攜帶重金前往西羌部落,試圖以金錢為餌,慫恿他們成為漢朝的附庸。
平憲自然狠狠地把握住這個大好機會,拿着大量真金白銀去賄賂羌族首領,不計成本地砸錢求人家臣服。
再次回朝時,就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那些居住在青海湖附近的羌族部落,早就被漢朝的威名和安漢公的仁德所折服。
願意將青海湖和附近的鹽池獻給漢朝,自己則遷移到偏遠險阻的地方,充當漢朝的藩籬。
實際上卻是,西羌臣服與匈奴改名都名實不符。
匈奴的人名和單于的王號雖然有漢文譯名,但把「囊知牙斯」改成「知」只是漢人的自娛自樂,對匈奴並無實質性影響。
而西羌此時主要還是遊牧民族,少有農業。
他們逐水草而居,土地獻與不獻只是個形式。
向漢朝稱臣既能得到漢朝官方的保護又能拿到一筆財富,對自己的傳統習慣也沒有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四夷」外交事務從來不是純粹的外事。
那些與外國真正相關的實質事務,臣民們一般是看不到的。
能讓普通臣民看到的所謂外事,都是為了應對國內的民意。
匈奴、西羌與漢廷心照不宣、兩邊滿意,各自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這也絲毫不耽誤王莽小弟平憲的表演。
回朝後就開始了自導自演的一番說辭:
「臣問他們為何要如此慷慨?」
羌族部落首領感慨萬分地說道:
「太皇太后聖明,安漢公至仁。
如今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禾苗長達丈余,一粟能結三米,甚至有土地不種自生,蠶繭不蠶自成。
甘露從天而降,醴泉自地而出,鳳凰來儀,神爵降集。
自從安漢公執政以來,我們羌人沒有受到任何疾苦,因此思樂內屬。
而且漢朝有安漢公這五年裏,我們羌族更是沒病沒災,生活美滿。
所以,我們更願意成為漢朝的藩屬,共享太平盛世。」
王莽自然是心中大喜,再次眉開眼笑,滿臉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嘖嘖!諸位,看到沒有?
這便是教化的無窮威力!
想當年,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那是何等盛況。
如今在我們大漢,可是絲毫不遜色啊!」
平憲在一旁,連忙應聲附和:「安漢公所言極是!
如今的大漢,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您看,那越裳氏不遠萬里,輾轉進獻珍貴的白雉。
黃支國更是從三萬里外,跋山涉水,只為進貢一頭活生生的犀牛。
東夷王也是漂洋過海,不惜一切代價,奉上了他們的國寶。
匈奴單于更是景慕我漢家制度,毅然改去了雙名。
如今,西域的良願又主動獻出土地,甘為我大漢的臣僕,這份威儀,這份榮耀,即使是古時橫被四表的唐堯也無法與之匹敵啊!」
王莽聽着平憲的誇讚,心中愈發得意,如今不費一兵一卒便讓西羌內附,終於達到了東西南北四夷賓服的盛況。
他微笑着頷首,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嗯,不錯。
大漢的威儀,如今已是無遠弗屆。
這一切,都是教化之功,都是大漢之幸啊!」
王莽高興地想要在這裏設立一個「西海郡」。
並上奏朝廷道:「漢家有東海郡、南海郡、北海郡,唯獨沒有西海郡。
如今就差這一個便「四海俱全」了。
既然羌人願意獻地,所幸就把這片土地設為西海郡,讓漢民移民過去開發。
同時,對歸附的羌人設置官吏進行統領。」
然而,讓「西海」回歸大漢的懷抱,這是王莽犯的一個錯誤。
因為青海湖是鹹水湖,鹽池附近是鹽鹼地,從事農業開墾十分困難。
所以,沒人願意移民到西海郡。
王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增加了五十條律法,把觸犯律法的上萬名犯人強行遷徙過去。
當初漢武帝看誰家的地,都像是自家的地,也沒想過要去動那塊地方。
但王莽僅為了使這塊荒地更像一個郡,就開始了強制移民。
將很多罪犯和壯丁都移民到青海湖戍邊看氂牛。
那個地方土地產出低,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
非得派這麼多人過去的結果,就是大多數人都死在那裏。
這一舉動略微激怒了一些民間百姓,但也只是罪犯和壯丁那一小部分。
但這已經與陳崇所說的「官無獄訟」「犯者象刑」背道而馳。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終於在民間第一次出現了對王莽這種行為的怨念。
或許只有真正利益關係到了自己頭上,人們才會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不公與苦難。
但王莽哪管這些,既然要復古,那周朝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