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使者們滿懷疑慮,在離開長安前,私下打聽了關於登的消息
當使者的車馬抵達單于王庭時,他們向烏累單于詳細描述了陳良等人被火刑燒死的慘狀。
並沉痛地報告了,單于的兒子登及其隨從,早在幾年前就已被新朝公開處決。
上次來訪的新朝使者並未說出真相。
烏累單于聞訊既傷心又憤怒。
儘管已答應與新朝息兵,但兒子的死,促使他繼續派兵騷擾新朝的邊境。
新朝很快察覺到匈奴並未遵守諾言,於是派使者前來質問。
烏累單于裝作滿臉無奈,推脫說這些都是烏桓和匈奴的不法之徒所為。
就好比中原的流民和盜賊。他剛即位,威信不足,難以制止。
然而,王莽從邊境的報告中看出,這些入侵的匈奴兵馬強壯,絕非普通盜賊,
王莽明白了是烏累單于是在敷衍他,再次大怒。
「怎麼就給臉不要臉呢?」
於是再次下令恢復邊境屯兵,剛剛平息的戰火再次燃起。
王莽一直困惑於匈奴為何如此言而無信。
直到始建國天鳳二年(公元15年)
烏累單于派使者前來索要兒子登的遺體,王莽才恍然大悟。
為了表示誠意,並推卸責任,王莽決定拿忠心的陳欽當替罪羊。
他隨便找了個藉口逮捕了陳欽,陳欽突然被抓,心中已然明白了一切,
隨後心灰意冷的在獄中自殺,這反而讓王莽更加理直氣壯。
他隆重地殮葬了登的遺骨,並選派了能言善辯的儒生王咸為使者,帶着陳欽已死的消息和豐厚的財物出使匈奴。
在實質上向單于示好的同時,王莽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是,要求匈奴進貢大量的馬、牛、羊,並歸還被掠奪的新朝人口。
二是,要求烏累單于掘開烏珠留單于的墳墓進行鞭屍。
這些要求簡直不可思議,
但王咸憑藉出色的口才和辯論技巧,硬是把王莽的要求說成了必須執行的道理,讓單于都無語了
此後,烏累單于依然連年侵擾新朝邊境,讓王莽苦不堪言
與此同時,王莽對西南夷的動兵也是持續了長達七年之久。
這期間,戰爭造成了巨大的損耗,士卒因疾病和戰鬥而大量死亡,達到了十之六七的比例。
同時,為了維持戰爭的開銷,王莽加重了對百姓的賦稅徵收,甚至達到了十取五的程度。
這使得益州等地區的經濟遭受了嚴重打擊,民生凋敝。
王莽的南北征戰,不僅在國際上顯得失智,更在國內引發了深重的民怨。
他的種種政策,無論是對內的改革還是對外的征戰,都顯得過於急功近利,缺乏長遠的考慮。
這也導致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將天下折騰得面目全非,民不聊生。
王莽稱帝後,除了內外一通胡搞改制的同時,對官僚群臣也是苛刻到了極致。
在始建國元年冬天,陳崇被任命為新朝第一任五威司命,這一職位在五威系統中擁有極大的權力。
陳崇此前以丞相司直的身份替王莽監視丞相孔光。
並擔任繡衣使者赴各地採風,顯示出他既懂政治又擅長刺探的能力。
五威司命的職責是監督上公四輔以下的各級官員,維護皇帝的個人權力,這體現了王莽對群臣的高度警惕。
五威司命的設置實際上成為了王莽的特務機構。
這一方面是因為儒家講究「尊尊」,即尊重等級秩序。
另一方面也因為王莽本人敏感多疑。
他登上帝位之前就曾是權臣,因此對權臣特別敏感。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王莽採取了一系列策略:
對高官極度苛刻,不分給實權,並時常找碴兒打壓;
對小吏則常施恩惠,時而以帝王之尊為他們撐腰;
對中生代官員則予以籠絡,提拔那些敢於為他充當爪牙的人。
在這種政治氛圍下,孔仁、趙博、費興等中生代官員因為敢於向大臣發難而得到了王莽的信任,升職速度也很快。
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
二月的一個晴朗日子,長安城內的吏民們正過着他們平靜而有序的生活。
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車馬聲「軋軋」作響,不時掀起一陣陣塵土。
高大的宮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投下巨大的影子,仿佛守護着這座古老而繁華的城市。
城牆上,旗幟迎風招展,發出獵獵聲響。
城門口人潮湧動,車馬往來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儘管天氣還帶着些許寒意,但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卻讓人感受到一絲絲暖意。
然而,這平靜的氣氛卻突然被打破。
長安城的各個城門被緊急關閉,數隊步兵騎士沿着街道迅速奔來,驅散了路上的行人。
人們紛紛躲避,猜測着是不是有什麼重要人物要出行。
然而,他們並沒有看到尊貴的車駕,只看見軍人們在四處搜查,
甚至那些躲進屋子裏的人也被凶神惡煞般的軍人們盤查了一番。
有些熟知歷史掌故的人突然恍然大悟,這不是漢武帝時期曾經搞過的「大搜」嗎?
他們回憶起漢武帝後期,皇帝喜怒無常,時常會突然關閉城門,進行大規模的搜查。
有時是為了搜查奢侈逾制的行為,有時則是為了查找巫蠱詛咒的證據。
其中時間最長的一次,武帝甚至命令三輔的騎士們在長安城和上林苑進行了長達十五天的「大搜」,
導致吏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據說有人因此餓死。
好在漢武帝駕崩後,這種大規模的搜查行動就逐漸絕跡了。
然而,沒想到八十年後的今天,歷史竟然重演,
只不過這次不再叫「大搜」,而改稱為「橫搜」。
街上的人們驚慌失措地逃命躲避,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次「橫搜」中被逮捕,他們的命運也如同飄萍一般無從知曉。
吏民們在擔驚受怕和忍飢挨餓中度過了漫長的五天,終於等到軍士們退去,緊閉的城門緩緩打開。
他們看到皇帝的車輦儀仗從南門浩浩蕩蕩地出城,後面跟着一長串認得出的高官顯貴和皇親國戚。
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呢?
需要這麼多公侯出席,而且皇帝還要特意事先進行一番「橫搜」?
人們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但誰也不敢多問,只是默默地目送着這支龐大的隊伍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