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雲隱錄 第兩百一十七章 失望透頂

    《尚書》在歷經歲月的沉澱與洗禮,其傳承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在孟子所處的年代,它被稱作《書》,直到了漢朝,才被尊稱為《尚書》。

    意為「上古的書」。

    孟子因有幸親閱原版,並以高輩分之尊,得以批判性地審視此書。

    然而,時至如今,儒家學者們對這部書的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

    他們普遍認為,《尚書》中蘊含了先代聖王們如堯、舜、禹、湯的治國智慧,其偉大之處不容置疑。

    面對難以理解的篇章,他們不僅不輕易放棄,反而更加努力地琢磨、探尋。

    這種執着的態度,雖然彰顯了對經典的尊重與熱愛,卻也在某種程度上引發了儒學界的混亂。

    以伏生版本的《尚書》為例,原本只是一個祖宗傳承下來的學問,卻因後人的不同理解而分化出三大流派。

    各流派之間在字句的解讀上爭論不休,使得這部經典的詮釋變得愈發複雜。

    不久後民間又發現了一部《尚書》。

    這部版本文字古奧,乃是先秦之前的,顯然比伏生版本更為古老。

    它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尚書》解讀的混亂局面。

    因其文字難以解讀,給人們留下了更多的揣測與遐想空間。

    由此,《尚書》的流派進一步分化為古派和今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以尚書類推,你們所謂的儒家經典,又有何意義呢?」

    王莽聽着方逸講述,再也按耐不住插話道:

    「方逸先生,你說的這些固然是事實,可又能說明什麼呢?

    孝親、簡樸、扶老、濟貧等...

    這些共識顛撲不破,誰又能篡改!

    如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夫子的這些教誨,也是無人可以篡改的,這都是千百年來華夏萬民的共識!

    正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把肉吐出來,而不是咽下去,

    也許這更費時間,但其展現的就是一種恭敬的態度。

    既然我王莽所修所學這些儒家理想,讓予坐上了帝王之位

    那麼予所踐行的聖王之道,也必然是不會錯的!

    否則,上天為何會選擇送予來到這個世界?

    又怎會讓予坐上這個位置?」

    方逸看着侃侃而談的王莽,不由惱怒道:

    「什麼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你若是知道周旦為何嘔吐」

    方逸說到此處,突然不想再和眼前這個犟種解釋什麼了。

    暗自嘆息一聲,「這世間,怕是也只有當初晚年的孔子,才理解周旦的苦心吧。」

    再看着眼前這個滿頭白髮,卻依舊神色亢奮的老頭,

    方逸想起了當初第一次見到王莽時的場景

    隨後他又想到當初用自己鮮血,救下那個叫項羽的孩子。

    兩者當初都是幼童,想不到長大後居然都變得這般剛愎自用

    方逸再次深深看了王莽一眼,平淡道:

    「今日我說的已經夠多了,你好自為之吧!」

    王莽一愣,還未反應過來方逸這話是什麼意思,


    只聽一聲輕響,窗戶方向傳來一陣冷風,身旁的方逸也消失不見

    王莽連忙高聲道:

    「方逸先生,你怎麼又走了!」

    然而,卻再無人回應。

    就在這時,宮殿門口傳來了侍衛試探的聲音:

    「皇上!皇上!!

    您安然無恙否?」

    王莽猛然驚醒,環顧四周,富麗堂皇的宮殿內依舊是他獨自一人。

    定了定神,沉聲回應道:

    「予無恙,爾等且退下,守好宮門,勿擾予之清靜。」

    侍衛應聲而去,而王莽的心中卻湧起了難以名狀的惱怒。

    想起剛才與方逸的對話,

    「這個方逸,每次出現都如同鬼魅一般。

    自上次一別,已是五十餘載的光陰

    今日重逢,卻諸多挑剔,諸多不滿。

    他又怎能理解,我這些年所經歷的艱辛與磨難?」

    王莽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激動的心情。

    回想起自己一步步登上皇位的歷程,若不是緊緊依靠儒家的理想與信念,又怎會有今天的成就?

    「哼,方逸,你不願助我便罷了。

    我就不信,在這央央大新的遼闊疆域內,

    還找不出一些能助我平定四夷的能人異士了?」

    王莽再次埋頭於工作之中。

    隨後,他興致勃勃地頒佈了新的俸祿制度。

    這項政策初看之下,確實讓人振奮。

    它將全國的官吏劃分為十五個等級,

    每一級都明確規定了相應的俸祿,從最低的六十六斛一路攀升至最高的萬斛。

    與漢朝的俸祿體系相比,這一新制度顯得更為合理,且待遇有了顯著的提升。

    按理說,這樣的改革應該能夠贏得各級官吏的熱烈擁護。

    然而,王莽卻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系列複雜的條件。

    他規定,官吏的俸祿要與其管轄郡縣的財政收入緊密掛鈎。

    貴族從食邑上獲得的租稅也同樣與食邑的財政收入相聯繫。

    一旦地區出現歉收或災害,官吏和貴族的俸祿或租稅就要按比例減少。

    這一舉措無疑增加了俸祿制度的不確定性。

    中央官員也未能倖免。

    儘管他們不直接參與地方治理,但王莽卻將全國劃分為多個片區,從四輔到司卿,每位官員都被分配了特定大小的郡縣。

    例如,國師和寧始將軍的俸祿就與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的財政收入息息相關。

    這樣的安排,使得他們的俸祿也變得岌岌可危。

    王莽試圖通過這一「績效激勵體系」和「對口扶貧機制」來實現善政,

    體現了他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

    他還以身作則,表示自己的開支用度也將遵循這一原則。

    儘管在前漢時期,官僚也會因歉收而減少俸祿,但從未像王莽這樣系統地構建過「長效機制」。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要設計合理的績效系數、計算準確的績效所得,需要專業的知識、大量的數據以及龐大的人力支持。

    在計算技術落後的古代,這一設想雖然美好,卻難以落地實施。

    最終,這一制度不僅未能發揮應有的激勵作用,反而連基本的俸祿都無法保障。

    一些官吏們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走上貪污受賄之路...



  
相關:    校花的貼身高手  劫天運  修羅武神  神話版三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黃山雲隱錄第兩百一十七章 失望透頂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4.0185MB

搜"黃山雲隱錄"
360搜"黃山雲隱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