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當時在劉備身邊主要替劉備暖床的『暖床衛士』諸葛亮】
諸葛亮:「嗯?」
劉備:「啊?」
張飛:「哦?」
關羽:噫~~~
【料定曹操會率殘軍向華容道西歸江陵,便在周瑜火燒赤壁後,當着留守聯軍大本營的魯肅的面,讓在旁觀戰的劉備命其身邊大將關羽奇襲華容道,試圖截殺曹操。
但在之後與劉關張三人私會時,其人卻以『曹賊若死,孫氏趁勢北上坐大,使君如今依附其下,恐難抵制』為由,秘議關羽以『報昔年收留放歸之恩』之名放曹操離開,以此施驅虎吞狼,鷸蚌相爭之計,試圖坐山觀虎鬥。
劉備本不同意,奈何他當時勢單力孤,如果曹操真的身死華容道,孫家勢必趁勢獨大,到時候非但保不住漢室江山,連他自己的命恐怕都難以保全。
畢竟當時的他只有區區數千殘兵,根本不是坐擁揚州數郡,在江東經營了數十年的孫氏對手。
再加上關羽本人也一直因為早先在官渡之戰被俘於曹軍,曹操因愛惜他的武藝,對他一直厚禮相待而對取曹操的性命有所糾結,聽到諸葛亮的授意後,便點頭贊同,試圖促成此事。
本就心有糾結的劉備無奈,為了成全自家袍澤兄弟的情誼,一番權衡後,便默認了此事。
畢竟昔年他因為呂布走投無路時,是曹操將他收留,並表他為冀州牧,雖然只是個有名無實的虛職,但對於當時落魄南歸的他而言,不啻於救命再造大恩。
所以,看到關羽堅持後,他就沒有再堅持。
就這樣,在雙方秘而不宣的配合下,由赤壁慘敗的曹操帶着數萬老弱病殘從烏林西北方向的華容道成功返回江陵逃的一命。
而這件事,也成了後世一些喜歡曹操『梟雄之志』,信奉『天下有能者居之』的人所詬病厭惡劉、關、諸葛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覺得劉備等人張嘴閉嘴就是曹操謀逆,討伐不臣,可真到有機會弄死曹操時,卻又以自己的私利為中心,全然不顧之前喊出的旗號。
這種表裏不一的行徑完全就是偽君子行徑,哪裏配得上仁德賢明之師?
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具體實施計劃,在華容道放了曹操的關二爺。
因為他這一行為在後世一些因為崇尚大公無私,愛民如子理論的人眼裏,覺得他因私廢公,私心太重。
更有人覺得他後來一直稱曹操為丞相也是念着曹操的好,雖然忠於劉備,但也與曹操私交甚篤,有三心二意之嫌。
對此,後世五星評論家麥克阿瑟表示:也許二爺的確有些因私廢公。
但他稱曹操為丞相,絕對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因為早年曹操因他的面子讓劉備妻女免受欺辱,以及對他予取予求的那段君臣之誼。
他之所以稱曹操為丞相,一是因為在他眼裏,曹操乃漢庭正式拜封的大漢丞相。
別管曹操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也別管曹操這個大漢丞相是怎麼來的。
起碼明面上,曹操是當時已經名存實亡,沒人在乎的東漢朝廷明旨典封的大漢丞相,這是被劉協蓋章定論的事實,沒人能否認。
二來,當時的曹操除了有篡漢之勢外,並沒有像袁術那樣直接明着稱帝造反。
別管他暗地裏怎麼做,起碼他表面上還尊着朝廷。
而以當時那個時代的大環境論,只要他曹操一日不明旨稱帝,只要他還尊着東漢朝廷,那麼他就是大漢的臣子,東漢的丞相。
這在當時那個動亂不堪的年代是被所有人認可的潛規則,因為當時大家都是這麼幹的。
不管自己在地方打的怎麼頭破血流,只要明面上還以大漢的州牧、太守自居,那麼他們就默認為自己是大漢的征西將軍冀州牧,而不是獨霸朝綱屠戮皇宮的曹丞相與袁大嘴。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當時一些受過曹操恩惠的人眼中,曹操這個人是很難定位的。
說他是王莽、董卓之流吧,他偏偏在劉協等人落魄,即將難以為繼自動崩潰時,將劉協等人從變成廢墟的洛陽城內迎了回來,保住了東漢朝廷的最後一絲體面。
甚至以當時那個局面,早就名存實亡的東漢朝廷還能一直存在,全靠他的支撐。
可你要說他是衛青霍去病之流吧,他偏偏又在擊敗袁紹,稱霸北地後效董卓故事,獨霸朝堂,擅殺朝臣,甚至發起瘋來連當朝皇后都能當着文武大臣與皇帝的面活活縊死。
其行為比早些年的董卓還董卓,都快趕上屠宮的袁氏兄弟了。
所以,從整個歷史的角度來看,曹操當年的所作所為很像霍光。
當然,也有可能是赤壁的那場慘敗讓他沒了直接掀翻漢庭取而代之的底氣。
導致他從那以後就卡在了大漢奸臣這個位子上上不去,下下不來,就那么半死不活的吊着。
總之,曹操的確是個心懷二意的權臣,但他絕對不僅僅是個權臣。
畢竟設使無他,以當時那個人心崩壞,道德淪喪的時局,天下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劉協等人亦不知會是何等下場。
難道你們覺得帶兵屠了皇宮的袁紹會看在劉協是前朝皇族的份兒上饒他一命?
還是那個在建安二年自立為帝的袁術會看在他是劉氏皇帝的份兒上讓他安享晚年?
歷史已經用無盡的血與淚告訴我們,英雄與梟雄其實本質上並沒什麼不同。
之所以有區分,只不過是因為英雄最後大都因太過無私而不得好死,梟雄則能憑藉自己的私心善始善終罷了。
僅此而已。】
「說得好!」
當光幕中的話音落下,因得知未來下場而暴跳如雷的曹操一震,拍手仰天大喝。
「什麼英雄梟雄的,孤就是孤,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世人皆看到孤獨霸朝綱,有篡漢之心,可誰還記得是孤於漢鼎危難之間率先舉兵勤王?
又是誰在天子危難之際,不顧袁氏的威脅將朝臣奉迎於許都,還廢錢糧無數,讓那個小皇帝跟他的那些窩囊廢忠臣繼續當他們的大漢君臣?
汝等腐朽也不用汝等的榆木腦袋想想,若無孤這些年率軍南征北戰,一路討伐,哪裏還有大漢這三千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