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鎮的話,還沒完。
還不等諸天萬界無數人細細思考呢,就聽,秦鎮繼續開口
「這計劃,怎麽說呢,不應該說更周密,更應該說是打補丁。」
「之前計劃的很好,但他們沒想過具體會發生什麽事,也沒想過這種事具體的阻礙到底有什麽。」
「干任何事,不怕出問題,就怕沒問題。」
「現在問題出來了,那解決問題就行了。」
「於是乎,金軍剛退,李綱就被罷免了。」
「李綱這情況,比較複雜。」
「李綱本來是文官,而且,妥妥的保守派一員,並且,還是無錫人,就算不是東林黨的一員,那至少也代表了江南士紳階級的一方。」
「東林書院是1111年創辦的。」
「李綱是1112年登的進士第,時年,他三十歲。」
「成為進士後不久,就被授予承務郎丶相州教授。李綱為了照顧家庭,改易鎮江。」
「所謂教授,就是宋朝時期,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師,要麽,在太學中講學,要麽,就去地方官學中任教!」
「本來,是讓李綱去相州的,但最後還是去鎮江了!」
「鎮江這地方啊,與無錫都屬於江南的腹地。」
「鎮江與無錫,本來隔得也不遠,就三百里。」
「李綱是教書的,專門教官學。」
「而東林書院,屬於私塾類型了,創辦者叫楊時。」
「楊時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李綱老家就是無錫的。」
「他就是為了方便回老家,才專門選了鎮江當教授,所以,經常跑回去也很正常。」
「回去之後,知道有個東林書院,自然也會去拜訪。」
「李綱身為官教,與周圍這些私教打交道也很正常。」
「反正,一來二去,也就熟識了。」
「到了1115年,李綱終於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說白了,就是諫官。」
「諫官,這個職位,經常就與舊黨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隨便找幾個諫官,基本上都是舊黨。」
「這也主要是因為,諫官這職位,其實沒多大權利,但又相對來說比較重要,可以說上話。」
「如果皇帝不啟用舊黨的情況下,舊黨也只能當諫官,為自己發聲。」
「因此,舊黨成員往往更積極地爭取諫官職位,以通過這一平台來影響朝政,反對新黨的改革措施。」
「至於新黨,新黨都去變法干實事了,要是被罷免,直接被丟出朝堂了,哪還有當諫官的機會?」
「而李綱成了諫官之後,自然而然的,就要與變法唱反調。」
「當然,也不是為了黑而黑,只是純粹因為,李綱也需要一點政績。」
「就像早些年的韓琦一樣,為了刷政績,刷履歷唄。」
「等位極人臣了,誰還干實事?」
「這道理放在李綱身上也是一樣,反對變法,也是為了刷政績,刷履歷。」
「可惜,此時,朝中變法派新黨佔據主流思想,並且佔據主導地位。」
「他這時候唱反對票,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自然而然的,就被罷去了諫官的職位,改成了員外郎,去當起居郎。」
「後來,又因為上疏,導致再次被貶,這下,直接離開朝堂了。」
「但,李綱這兩次上疏,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的,至少,名聲是打響了,甚至,有人把他比作狄仁傑,這下更是名動天下。」
「終於,在1125年,七月的時候,他被喊了回來,當上了太常少卿。」
「此時,其實就是保守黨在運作了。」
「保守黨想要在朝堂之中站穩腳跟,那肯定得讓保守黨在朝堂之中更多才行。」
「所以,被稱為當代狄仁傑的李綱,就被喊了回來。」
「古代嘛,看重的,其實還是一個名聲。」
「名聲好,自然什麽都好。」
「總之,不管是從早年經歷,還是後來被調回朝中,里里外外都充斥着舊黨逐漸在爭權的過程。」
「如創辦東林書院的楊時,在宣和六年,也就是1124年,重新入朝,當了秘書郎,後來又當着書郎。」
「」
「具體人數都還有誰,那就不清楚了,也只有涉及到具體人物,才能清楚。」
「總之,不管如
何,這一年左右,是官員頻繁調動的一年。」
「終於,在同年十月,金軍開始大舉南侵。」
「這時候,這些傢伙選的時機很巧妙。」
「首先,童貫帶着精銳在太原,準備攻打西夏。」
「种師道這名將也開始隱居養老。」
「總之,此時,京城的力量,妥妥的空虛。」
「於是乎,金軍就一路南下。」
「宋徽宗還奪門,被送出了京城。」
「同一時間,宋徽宗那些親信,如蔡京,童貫等,也跟着離開了京城。」
「包括掌管禁軍的高俅,也跟着離開了京城。」
「此時京城的情況,除了一部分常備守衛軍之外,幾乎就沒什麽力量了。」
「這開封城,好像隨隨便便都能拿捏一樣。」
「可誰能想到,忽然之間,李綱跳了出來。」
「跳出來也就罷了,還特娘的把金軍給打退了?」
「然後,就連种師道,也跟着抵達了京城。」
「眼看着宋庭的力量越來越強,最後還能怎麽辦?金軍也只能灰頭土臉的離開唄。」
「金軍那邊的情況,只能用虎頭蛇尾來形容。」
「一個月攻到大宋的腹地,攻到京城首都,好家夥,簡直天神下凡。」
「金軍是正月初七圍攻開封城的,到了二月初九才撤兵。」
「結果這一個月時間,屁事沒幹,進攻開封吧,幾次都被打退。」
「在提前知道姚平仲要偷襲的情況下,還能讓姚平仲帶着人跑了。」
「這不是典型的廢物是什麽?」
「其實,也還有一件怪事」
「就是,金軍正月初七已經包圍了開封城。」
「結果,正月二十四的時候,還能派人殺王黼,正月二十九的時候,還能貶梁師成,並賜死!」
「就好像,金人沒有攻城一樣,還能派人殺了王黼,能在八角鎮處弄死梁師成。」
「當然,這只是順帶一提」
「總之,此時的文官們,已經明白了剷除的對象。」
「於是乎,伴隨着金軍離開,直接就把李綱給調走了。」
「本來是想殺的,但李綱聲望太高了,最後也只能調走。」
「种師道也是這樣,也直接被調走。」
「而至於有個募兵抵達開封的統制官,還打敗了金兵,叫馬忠的傢伙,抱歉,這人之後就在史書上消失了。」
「總之,這些人,都不在京城了才好。」
「也只有這些人不在京城了,還好運作。」
「而且,還不僅僅是要這些人死,他們還要宋朝的軍隊跟着一起死。」
「其中,宋朝的精銳,就是西北軍。」
「三月份,就讓他們去跟金軍打仗。」
「說金軍背棄盟約,侵略中原。」
「甚至還假模假樣的把主和派代表人物李邦彥等,全都罷默。」
「然後讓种師道丶姚古丶种師中,率軍前往救援三鎮!」
「然而,那些傢伙卻一邊向金軍透露情報,一邊苛扣宋軍糧餉。」
「這操作,實在是太熟悉了!幾乎成了宋朝的傳統了!」
「如何解決宋軍過於強大的問題?」
「簡單,直接不給糧草就行了!」
「到時候,甭管有多少宋軍,甭管有多麽精銳,最後的下場,要麽是餓死,要麽就直接被敵軍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