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告訴你,你們又是從哪來的?」,孔水廉反問道。
趙山南頓了片刻才回道:「我們為上面那間石室的玉棺而來,聽說那玉棺里有寶貝」。
孔水廉皺了一下眉頭,「那間石室的玉棺里據說也是一個女巫師,是鬼方族最後一代巫師的恩人」。
聽到孔水廉的話,我隱隱覺得那玉棺里葬的就是巫姑,只是不知道巫姑為什麼會在這裏,不是要去西域尋找起死回生之物嗎?
正說着,一聲悶雷般的響聲傳來,山洞頂部掉落下不少碎石灰塵。
「不好,誰在上面炸墓?」,衡秋臉色難看道。
我們有些驚慌,這山洞要是坍塌,幾乎無人可以生還。
「那些枯屍動了」,林子指着孔洞裏一具屍體大喊。
剛才的動靜驚動了屍體,二三十具枯屍身體一陣扭動,從洞裏走了出來。有幾具枯屍往墓道里走去,似乎知道那裏也有人。
季凌丘和鄧叢兩人立馬開槍了,但子彈對這些枯屍沒有任何傷害。
林子從背包里抽出純金短劍,想衝上去斬殺這些枯屍,孔水廉這時從象屍背上跳了下來,「等等,別殺它們,我把他們引過去」。
「你會控屍之術?那你剛才說沒辦法」,衡秋一臉置疑之色。
孔水廉撇了衡秋一眼,「我不會控屍之術,我只是把他引過去」。
說完,孔水廉從口袋掏出幾張黃符,用打火機點燃,等符燒到一半吹熄了火苗。
黃符被吹熄後上面的火星並沒熄滅,縷縷白煙從黃符上冒出。
孔水廉對着黃符冒出的白煙吹了幾口氣,縷縷白煙在虛空中凝而不散,飄向二三十具枯屍,自動鑽進了他們鼻子裏。
等火星將黃符炙燒完,孔水廉捏了個指決,嘴裏念念有詞,隨後對着墓道那邊一指,大喝一聲,「去」。
二三十具枯屍竟然真的轉身往墓道那邊走去。
我看得有些驚奇,對於這些道法或是邪術,總是無法理解。
墓道里傳來了幾聲槍聲,先前走向墓道里的幾具枯屍和矮胖老頭幾人對上了。
不過每一聲槍響,便有一個枯屍倒下,這些人的子彈對枯屍極具殺傷力。
二三十具枯屍湧進墓道里,孔水廉偷偷跟在了身後,想藉機幹掉那三人。
我們站在原地沒有動,看着枯屍全部湧進墓道,一陣密集的槍聲響起,隨後才安靜下來。
過了有十多分鐘,我們才小心走向墓道。
墓道里躺着二十多具枯屍,那矮胖老頭一行人也渾身是血地躺在地上,生機全無。
「孔水廉應該已經上去」,衡秋看着地上屍體說道。
這時前方黑暗的墓道里衝過來三具枯屍,林子提着純金短劍迎了上去,砍瓜切菜一般斬殺了幾具枯屍。
回到石室,我們從上方的洞口回到了有幻眠圖的山洞。
山洞裏多了兩具屍體,都是剛死不久的樣子,臉色皮膚發黑,像是中毒而死。
「那間玉棺石室」,鄧叢想起了那副玉棺。
我們立馬走進洞道,來到了之前看過的玉棺墓室。
這間陳放有玉棺的石室,此刻已經坍塌,玉棺被砸碎,裏面只有一些金銀財物。
玉棺四周的地面散落有不少大的碎石塊,陷入地面之中,像溪流中的岩石一樣,露出小半,可以讓人踩過去。
我們不知道玉棺里有沒有被帶走什麼,反正沒有發現什麼珍奇之物。
我搬走一塊壓着半張古琴的碎石,將半張古琴拖了出來,看到古琴尾部的「號鍾」兩字,心裏一陣吃驚。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和綠綺琴同為四大名琴之一。號鐘的音色悠長洪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
傳說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傳到齊桓公的手中。在兩軍交戰時,齊恆公曾用號鐘的琴聲來鼓舞士氣,大獲全勝。
「這竟然是號鐘琴」
我吃驚對其餘幾人說了一句。
趙山南幾人正在玉棺里翻動搜索着什麼,立馬湊了過來。
趙山南接過號鐘琴打量半響,嘆了口氣,「一張絕世好琴,可惜了」。
「炸墓的是誰,難道不知鬼方女巫師的墓在下面嗎?」,余玲想了想,一臉疑惑。
衡秋推測道:「極有可能是和矮胖老頭一夥的,只是矮胖老頭甩掉了那些人,偷偷下去了墓室」。
「那這是來了幾波人?」,鄧叢感覺有些頭大。
衡秋思索了一下道:「第一批應該是十天前,第二批應該是孔水廉,第三是矮胖老頭這夥人,再就是我們了,我們三伙人的時間差距應該在一天之內」。
「走吧,出去了」
趙山南這時開口了。
從懸崖下上來便看到一具屍體,是個青年,身上沒有任何傷口,這應該是孔水廉的手段。
趙山南走上前將屍體踹到了山崖下,打量四周一圈後,帶着我們往山外走去。
回到局裏,趙山南將那迷你權杖交了上去,也不知道上面能不能查出這東西的來歷。
半個月都沒有任務,趁着空閒的時間,我去藏書室特地找了一下關於鬼方部落的資料。
可惜史料太少,只有黃帝時期和商周時期一些零碎事跡,唯一能多知道一點的事情是上古時期的鬼方部落十分強大,和黃帝一個時代的鬼方女巫師是第一代大祭司。
找鬼方部落的資料時,另一本殘缺不全的古籍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殘缺古籍的封面不全,只能模糊看清作者名叫「青靈竹」。
青氏這個姓氏的起源有幾個說法,一說是齊太公後人,也有蒙古人改姓為青,還有黃帝後人青陽氏,也有黃帝時期擅長相地之術的青烏子。
這殘缺古籍記載的事跡是商周以前的事,我覺得可能是這個齊太公的後人。
這個齊太公一般指姜子牙,姜子牙封地在齊,所以稱齊太公,但姜子牙後人中沒有姓青的,所以這個齊太公目前沒人清楚是誰,算是一個隱秘人物,或者說被姜子牙的光芒給蓋住了。
這本殘缺古籍上記載的是上古帝王泰山封禪的事情,寫了儀式多麼莊重,什麼流程,還有幾位上古帝王封禪時出現了一些異象。
關於泰山封禪,自古以來便是一件頗具神秘色彩的盛大活動,而且不是誰都能去封禪的。
從秦始皇時期至清朝結束,五百多位黃帝中只有六位帝王去泰山封禪,其它皇帝雖然去泰山舉行過祭祀活動,但並沒有進行封禪。
想要封禪基本有三個條件,達到其一便可,一是統一天下,二是在位期間有豐功偉績,三是在位期間天降祥瑞。
其實有幾位帝王也達到了條件,但種種原因下沒有去封禪,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因為魏徵諫言說舉行封禪活動勞民傷財,所以唐太宗沒有去封禪。
這本殘缺古籍除了記載商周以前那些帝王的封禪事跡,還說到了關於封禪的秘密。
上面寫到「封禪對帝王來說,是功德加身,獲得上天的認可,死後不入地獄,會去往另一處空間,那處空間」
遺憾的是看到這裏便沒了,這殘缺古籍只有一半,且一半都是記載的封禪活動,讓人忍不住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