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益州之戰才算是重新打了起來。
漢蜀兩軍在褒斜道一打就是五個月,由於地勢狹窄。
起初,兩軍都向山中派遣了多隊小股敵軍,準備找小路偷襲。
很顯然,事實是他們都想多了,八百里秦嶺就那麼幾個缺口,哪有那麼多空子讓他們鑽,能大規模行軍的,秦漢三朝,幾百場大小戰鬥,早就摸清了。
五月廿三,已經因為日常激戰而築起來的子午關口,雙方正進行着千人大戰。
蜀軍士兵突然聽到己方一通急促鑼響,正在交戰的士兵急忙撤退。
「將軍,為何鳴金收兵!」
帶兵出戰的副將艱難撤回關中,壓着怒氣問道。
能不怒嗎,打得好好的,突然撤軍,己方因此損兵折將,別說將軍了,西蜀霸漢王當面他也得問。
「西城方向出現敵軍!」
守將面沉如水,道出一個壞消息。
「啥子?」
副將激動出聲,不過被將軍捂住了嘴巴。
「你親自去,火速通知霸漢王,讓他早做打算,我在此抵擋,摸清敵人情況。」
將軍說完,放開副將。
副將不拖延,徑直翻身上馬,策馬離去!
副將離去之後,果然,西城方向旌旗獵獵,奔騰而來,掃眼一看,估計不下五千兵馬。
看着這個防子午谷不防內的簡易關口,守將一時間做好了必死準備,集合手下僅有的兩千士卒高聲下令:「隨本將禦敵!」
接着安排了三百士兵據守關牆,抵禦子午道出來的漢軍。
自己與剩下的士兵提槍列陣,等着與西城方向來的漢軍接戰。
殺!
兩軍交戰,喊殺聲四起。
蜀軍不敵,被打得節節後退,退到了唯一的關牆之下,西城來的騎兵漢軍反而不敢再衝鋒。
但也沒給蜀軍喘息之機,漢軍步兵開始衝鋒,子午谷出來的漢軍也開始進攻關牆之上。
兩面夾擊之下,蜀軍岌岌可危。
不過蜀軍堅韌不拔的性格,支撐着他們一戰再戰。
堅持了半天,子午關失守,二千守軍除出發報信的副將之外,無一生還。
漢軍也付出了近四千的戰力損失,西城方向來突襲的隊伍直接戰死一千多人,多是被最後蜀軍以一換一的打法所殺傷的。
漢軍突破子午道,代表漢中郡大部分都落入了漢軍手中。
不過子午守軍的犧牲,也給馬相爭取了幾天的時間來安排。
馬相接到消息之後沒什麼歇斯底里,無能狂怒。
而是趕緊下令派了一支萬人大軍支援成固,準備死死阻斷漢軍西進的步伐。
這其實還是馬相大意了,兩年沒找到張魯行蹤,他就慢慢放鬆了警惕。
正是因此,張魯養好傷之後,喬裝打扮,又偷偷出山傳道。
經過馬相打擊,張魯閉關跟祖父研究之後,他的教義比以前更具有隱秘性,對信眾的控制力更強,以至於馬相兩年都沒有他任何蛛絲馬跡。
實際上,去年張魯就已經偷偷離開了南鄭,去了上庸一帶傳道,偷偷發展教眾。
還與躲在武當山裏的張曼成部有過碰撞,張曼成與波才部不合分開之後,張曼成躲在武當山中無事,漸漸開始沉迷研究張角的言行教導,在武當山中重立了太平教。
二人相見,自然有了教義之爭,不過都為道家哲學余脈,教派初創,倒是爭得不那麼你死我活。
張曼成還從中學到了張魯的傳道手段,派手下信眾從東面出了武當山,偷偷去南陽郡的武當縣發展教徒去了。
於是張魯沒了對手,更是肆意發展,十萬教眾信徒佈滿房陵,鍚縣,上庸三縣。
年初(中平五年、188年),漢軍開始進攻褒斜谷,子午谷,並且四處尋找契機。
張魯尋機再次跟派人劉焉獻計,表示漢軍若進攻武關,可幫助漢軍拿下鍚縣,則漢中可取。
劉焉大喜,定下此計,允諾下讓張魯在漢中傳教的請求。
五月,漢軍一邊在西路攻擊馬相,一邊開始攻擊武關,看似尋常攻伐。
但是武關一動,張魯安排進漢中東四縣的十多萬教眾同時起事,措不及防之下,四縣陷落。
張魯一面封鎖西城的消息,一面派人夾擊武關。
武關蜀軍孤立無援,沒堅持到第三天,就被攻陷,守將戰死,士兵降者二千餘。
這才有了五千多漢軍襲擊子午谷關口的事情。
倒也不是漢軍不想派大軍進漢中了再偷襲,實在是沔水上漲,一時過不了那麼多人。
漢軍也等不了那麼多時間了,因為征伐益州已經一年半,耗費甚巨,各大世家開始哭窮了。
還有涼州董卓,自從中平三年因功升任涼州刺史回涼州後,時時上奏說「涼州擾亂,鯨鯢未滅」,請求增兵,並且通過手段將當初他平叛的部分軍隊調往了涼州。
就在四月,靈帝在後宮與宮女玩耍時跌入花池,感染了極為嚴重的風寒,整日昏昏沉沉,在宦官的攛掇下,反而開始處理朝政。
不過,在這些世家官員眼中,那還不如不處理呢。
因為靈帝下令,今年審計前些年因軍功上位的官吏,封賞也要重新審核。
消息傳出,正同心協力在益州前線打仗的官員,鼻子都氣歪了。
這明顯是十常侍開始搞事情,想將那些位置搞空出來,安排自己的人上。
再拿不出戰績,下一步估計閹黨就要再搞他們的位置了,州牧制也別想了。
以靈帝現在的狀況,所有人都相信他幹得出來出爾反爾的事情。
現在就是要打勝仗,堵住宦官找給皇帝理由的路子。
所以偷襲漢中之事,有幾里地,算幾里地,只要是個勝仗,付出再多也得打。
八月,漢軍集結十五萬軍隊於成固大戰馬相五萬軍,漢軍日夜不停地攻城。
血戰二十餘天,雙方損失過半。
馬相不敵,撤回漢中。
收兵十五萬再戰,僵持月余,城中糧草短缺,民怨沸騰。
張魯趁機鼓動城內舊教眾,造成混亂。
漢軍因此攻城,斬首納降八萬餘。
馬相再敗,僅餘四萬殘兵退守米倉山,其餘殘兵四散。
漢軍終於在188年的寒風中,搶回了漢中郡,但也只能駐兵漢中。
米倉山山高路險,益州其他郡縣,只能待來年再說。
喜歡歲在甲子,諸侯爭霸我插黃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