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眾們看到節目中如此震撼人心的畫面時,他們的心情都被緊緊揪住。許多觀眾不禁為這一幕幕揪心的場景而落淚,同時也感受到了無盡的悲傷和無奈。
畫面轉動,觀眾們的思緒被帶到了主播廳。和上一期節目一樣,主持人依然介紹了兩位專業人士,一位是水文專家,另一位則是參與過多次洪水救援的專家。
這兩位專家以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詳細地向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科普了洪水發生前如何判斷危險、洪水發生後如何進行自救等關鍵知識。
他們的言辭中透露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救援工作的熱情,讓人們對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肅然起敬。
觀眾們聚精會神地聆聽着專家的講解,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細節。他們明白,這些知識可能在關鍵時刻成為保命的法寶。
節目結束後,眾多觀眾發自內心地在網絡上為這個節目點讚。
【「災難,它來了」這個節目真的是太棒了!它首次將災難中殘酷的現實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綜藝節目中。】
【我小時候曾親身經歷過洪災,那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洪水如猛獸般洶湧而至,瞬間淹沒了房屋。在那驚心動魄的時刻,我只記得父親緊緊抱着我,衝上了天台。我們一家人在天台上度過了漫長的兩天,沒有食物,也沒有水源。那是怎樣的一種煎熬啊!直到解放軍同志們的到來,我們才終於得救。回憶起那段經歷,我心中充滿了感激。】
【看到節目裏的解放軍同志們,內心感慨萬千。他們的精神是何等的高尚!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他們的付出,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也讓我們對這個國家充滿了信心。在困難面前,我們從不感到孤單,因為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始終守護着我們,守護着我們的家園。】
這樣的評論很多,沈黛在看過大家發自肺腑的評論,很是慷慨。
時間過去了一段日子,第二期節目終於播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期節目竟然再次爆紅,而且還有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第一期節目中的雪災。
節目播出後不久,華南華中地區真的遭遇了罕見的雪災。
人們心中充滿了擔憂和恐懼,回想起第一期節目中的情景,不少人開始猜測第二期節目中提到的洪災是否會在某個地方真的發生。
這樣懷疑的人不在少數,然而,這一次節目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詳細地表達災難發生的地區。
許多憂心忡忡的觀眾甚至直接給節目組打電話,焦急地詢問那個地方是否即將發生洪水。節目組面對這些關心和質疑,始終保持沉默,沒有對外界做出回應。
第一期節目播出後,沈黛就已經意識到,如此直白的表達方式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一旦有人深入探究此事,後續的問題可能會接踵而至。因此,在第二期節目中,她特別注意在這方面進行弱化處理。
到時候南周市的洪水爆發了,人們對節目的懷疑和猜測依然存在,不過,相比第一期節目所引發的種種傳聞,這次的影響已經沒有那麼神乎其神了。
第二期節目播出後,沈黛特意請了幾天假期回到了南周市,她找了機會和沈正邦深談了一次。
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他重視起今年春季雨水多的問題,可能會引發洪水災害,提前做好防洪措施。
南周市本就處於沿海,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態大部分為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
又處於東南部低緯度濱海颱風頻繁登陸地區,受海岸山脈地貌帶影 響,4~10 月份,受鋒面雨、颱風雨影響,暴雨頻發,洪、澇、潮災害常常發生。
因為這個原因,南周市對防洪措施一直都比較重視,沈正邦雖不知女兒這次特意提醒他注意加強今年的防洪措施。
但他依舊答應下來,並且打算快速組織會議去準備,每年進入春季期間他們也該籌備應對颱風天氣帶來的隱患,今年他打算在原本的準備上,在加大對防洪措施方面的力度。
父女談過之後,沈黛特意去看了已經竣工造成的跨海大橋,在過不久這裏也將正式通車。
望着眼前這座宏偉的南周市跨海大橋,沈黛心中湧起了一股複雜的情感浪潮。
前一世,她的父親正是因為這個項目,被人誣陷而身陷牢獄之災。而今生,由於她的存在,歷史的軌跡已經發生了偏移。
她的目光在大橋上停留,心中充滿了矛盾。這座橋既是前一世她父親的冤屈之源,也是她今生改變命運的關鍵。
沈黛擔憂地皺起了眉頭,是對接下來4 對即將到來的洪災充滿了憂慮。
她不知道這座跨海大橋是否能夠承受住洪災的衝擊,是否會再次成為悲劇的導火索。
她的心情沉重而焦急,仿佛能感受到時間的緊迫和命運的壓力。
沈黛現在大橋面前矗立了許久後,她拿出手機給之前聯繫好的勘測團隊打了過去。
這一世,因為她原來的承包商趙松已經死了,換成了國建局承建了這個項目,儘管如此,她還是不放心。
所以,在南周市政府對這個項目驗收通過的情況下,她打算找專業團隊再度驗收,同時,讓專業團隊看看,加固的防洪措施,是否能達到抗洪的標準。
只有這樣做了,在接下來面對洪水來襲時,她才能得到些許心安。
兩天後,沈黛收到了勘測團隊,給她出具一份專業的驗收報告,所有的數據採集後,得到的結果是,這座大橋完全符合國家驗收標準,其次,加設的防洪措施的抗洪能力也算得上高標準。
看到報告上「符合驗收標準」的字樣,沈黛懸起的心,稍稍落下,對即將到來的4月,也有了與之對抗的底氣。
喜歡重生之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