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背景
鄭成功,這位在中國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其出身背景頗具傳奇色彩。鄭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鎮,根據《漳浦營里鄭氏族譜》的記載,鄭氏家族的祖先在東晉永嘉年間的動盪時期為了躲避戰亂,遷移到了福建。到了宋末時期,鄭氏一支遷移到了龍溪(今福建龍海市),隨後又遷移到了鄱山(今福建龍海顏厝鎮古縣)。之後,這支鄭氏家族又從古縣遷移到了南安,最終定居於此。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一位着名的海商和海上走私集團的首領。他一生中有五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鄭芝龍在日本擁有相當高的地位,平戶藩主松浦甚至贈送宅邸供他居住。在這樣的背景下,鄭芝龍與田川氏相遇並結為夫婦。
1623年(明熹宗天啟三年),鄭芝龍來到日本進行貿易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田川氏並與其結婚。田川氏是平戶的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她的父親田川七郎左衛門是一位當地的小商人,而母親則是田川七郎左衛門的妾室。鄭芝龍與田川氏之間的結合,不僅僅是兩個個體的聯姻,也是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交匯。
1624年農曆八月二十八日(明熹宗天啟四年七月十五),鄭成功誕生在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一個叫作川內浦千里濱的地方。這個地方位於日本九州島的東北海岸,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鄭成功的出生,標誌着一個未來將在中日兩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的誕生。
在日本度過了童年時光後,大約在7歲那年,鄭成功跟隨父親返回中國。這一時期,鄭芝龍已經成為了東南沿海地區最大的海商和海盜集團的首領。鄭成功返回中國後,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教育,這也為他後來的政治和軍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少年時期
鄭成功六歲之前跟隨母親田川氏住在日本平戶,享受着相對平靜的生活。直到1630年左右,他的父親鄭芝龍受到明朝朝廷的招安,成為官府的一員後,鄭成功才被接回中國,居住在泉州府安平(今福建省泉州市安海鎮)。在那裏,他開始接受儒家教育,為他日後成為軍事領袖和政治家打下了基礎。
1638年,鄭成功考中秀才,這標誌着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同年,他經過選拔成為了南安縣的二十位「廩膳生」之一,這是對他學習成績的認可。廩膳生是指由官府資助學習的優秀學生,這一身份不僅體現了鄭成功的才華,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1641年,鄭成功與福建泉州惠安的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的侄女董夫人結為夫婦。這場婚姻不僅鞏固了他的家庭地位,也為他帶來了更多的人脈資源。
1644年,鄭成功被送往南京國子監深造,這是當時中國最高學府之一,旨在培養國家棟樑之才。在這裏,鄭芝龍為兒子聘請了着名的江浙名儒錢謙益作為老師。錢謙益不僅教授鄭成功學問,還給予了他深刻的思想啟迪。最初,鄭成功的名字是福松,老師認為這個名字不太適合,便給他起了新名字「森」,寓意深遠而茂盛。此外,錢謙益還給鄭成功取了一個表字「大木」,以此來勉勵他。
同年,中國歷史發生了巨變:闖王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導致明朝皇帝崇禎帝自縊身亡,明朝滅亡。隨後不久,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入清軍,清軍擊敗李自成的軍隊,佔據了北京,建立了清朝政權。明朝的殘餘勢力則在南方建立了一系列南明政權,試圖延續明朝的統治。
1645年,清軍繼續南下,攻陷揚州,佔領南京,弘光帝被俘並遭殺害,弘光政權隨之覆滅。這一連串事件的發生,對鄭成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親眼見證了明朝的衰亡和清軍的強大,這也激發了他後來投身抗清事業的決心。
三、隆武時期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七月,鄭芝龍和他的弟弟鄭鴻逵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稱帝,改元「隆武」。與此同時,魯王朱以海也在紹興宣佈監國,改元為「魯監國元年」。雖然隆武政權和魯監國政權都宣稱要恢復明朝的統治,但由於各自的利益和立場不同,它們之間存在着諸多矛盾和衝突。
隆武帝對鄭成功表現出了極大的賞識,他曾表示遺憾沒有女兒可以許配給鄭成功,並說道:「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為了表彰鄭成功的忠誠和才能,隆武帝賜給了他明朝皇室的姓氏「朱」,並將他的名字改為「成功」。從此,鄭森改名為朱成功,被尊稱為「國姓爺」。
1646年起,鄭成功開始帶領軍隊參與與清軍的戰鬥。他多次奉命在福建、江西一帶與清軍作戰,並且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色,贏得了隆武帝的信任。然而,掌握着更大權力的鄭芝龍卻無意全力抵抗清軍。當清軍南下福建時,鄭芝龍命令守將施福將軍隊撤回福州,這使得清軍能夠輕易地進入閩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清朝大學士洪承疇的利誘下,鄭芝龍決定投降清朝。洪承疇承諾給予鄭芝龍三省王爵的地位,這讓鄭芝龍不顧鄭成功和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定帶着其他幾個兒子向清朝投降。然而,清軍並未遵守諾言,反而挾持了鄭芝龍和他的兒子們前往北京,並出兵攻打鄭家的故鄉——福建南安。
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不幸的是,在清軍進攻南安的過程中,田川氏遭遇了不幸,在戰亂中自盡身亡。這一悲劇性的事件讓鄭成功更加堅定了抗清的決心。於是,他率領父親的部分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繼續抗清,成為了南明後期重要的軍事力量之一。
1646年八月,清軍相繼攻克了浦城、霞浦等地。隆武帝在逃往江西的過程中被清軍俘虜,最終絕食而死。隨着隆武帝的去世,南明的帝系由桂王朱由榔繼承,改元為「永曆」。
四、拒降抗清
在隆武政權滅亡後,鄭成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為了繼續抗清事業,他不得不重新組織力量。1647年(清順治四年,永曆元年)一月,鄭成功在小金門(今金門縣烈嶼鄉)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的名義誓師反清,開始在沿海各地招募士兵,收編父親鄭芝龍的舊部,並在南澳募集了數千兵力。
同年七月,鄭成功聯合鄭彩部隊攻打海澄,但最終失敗。八月,他又與弟弟鄭鴻逵的部隊合圍泉州府城,但清軍漳州副將王進率軍前來增援,鄭軍不敵而退。
1648年(清順治五年,永曆二年),南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人歸附鄭成功,為鄭軍帶來了一定的助力。這一年五月,鄭成功再次出擊,成功攻克同安縣。隨後,鄭軍圍攻泉州,但不久後清朝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錦、福建提督趙國祚等率軍反擊同安,鄭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清軍隨後抵達泉州,鄭成功無奈之下解除泉州之圍,退回到了海上。
同一時期,反清勢力在各地興起,如江西的金聲桓、王得仁以及廣東的李成棟等人紛紛起兵。然而,這些反清勢力之間缺乏協調,最終未能形成統一的力量。清軍很快鎮壓了江西的金聲桓、王得仁,廣東的李成棟也在次年(1649年)滅亡。
1649年(清順治六年,永曆三年),鄭成功正式改用永曆年號,永曆帝冊封他為「延平王」,人們也開始稱呼他為「鄭延平」。面對軍隊龐大但領土有限的情況,鄭成功決定採取行動解決糧餉問題。
同年十月,鄭成功率領軍隊南下,意圖打擊閩南地區的清軍並收服各地的城寨以獲得糧食補給。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鄭軍攻佔了漳浦、雲霄等地,並平定了達濠、霞美等寨。然而,詔安的攻取並未成功,鄭成功決定轉戰粵東,經分水關到達潮州一帶徵討不合作的地方勢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鄭軍陸續收服了潮陽及周邊許多山寨。
潮州守將郝尚久雖曾在1648年隨李成棟反清,但與鄭成功之間存在嫌隙。1650年(清順治七年,永曆四年)六月,鄭成功軍隊抵達潮州,以郝尚久立場「不清不明」為由出兵攻擊。郝尚久的部隊不敵,退守潮州城,揭陽、普寧、惠來等縣落入鄭軍手中。
不久後,清軍再次攻入廣東,郝尚久背腹受敵,最終選擇投降清朝,並引導清軍進入潮州城以對抗鄭軍。鄭軍圍困潮州城三個月未能攻克,士氣低落,加之面臨糧餉接濟的問題,只得在八月解圍退回閩南地區。
五、遭遇挫折
1650年(清順治七年,永曆四年),鄭成功在潮州之役後退回到閩南地區。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採取了策略性的行動。當時,廈門被鄭成功的族叔(一說族兄)鄭彩、鄭聯控制。鄭聯在廈門的統治被認為過於苛刻,對當地民眾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鄭成功利用這一點,採納了施琅的建議,計劃奪取廈門。
同年中秋,鄭成功趁着鄭彩不在廈門的機會,前往廈門拜訪鄭聯。由於鄭聯沒有預料到鄭成功的真正目的,沒有設防,結果被鄭成功的手下刺殺。不久,鄭彩得知鄭聯的死訊後,不敢與鄭成功對抗,回到廈門後便主動交出了兵權。這樣,鄭成功順利接收了鄭彩、鄭聯的大部分部隊,並取得了廈門和金門作為抗清的根據地。
同年十一月,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率軍攻入廣州,鄭成功奉永曆帝的命令南下勤王,留下叔父鄭芝莞守衛廈門。十二月,鄭成功抵達廣東揭陽,並與鄭鴻逵會師。兩人商議後決定,鄭成功繼續率軍南下支援永曆帝,而鄭鴻逵則前往廈門協助防守。
1651年(清順治八年,永曆五年)正月,鄭成功抵達南澳。二月二十五日,鄭軍艦隊在鹽州港附近遭遇風暴,鄭成功的主船險些解體,幾乎所有的船上器具都丟失了,甚至無法準備食物。幸運的是,第二天下午風雨停歇,鄭成功與艦隊會合。這次遭遇是鄭成功海上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危險,事後他對主副中軍船的兩位駕駛進行了重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年三月,鄭軍抵達廣東大星所(今廣東惠東)。此時,清福建巡撫張學聖得知鄭成功主力遠赴廣東,廈門防務空虛,便命令馬得功、王邦俊等趁機攻擊廈門。馬得功挾持了鄭芝豹,利用他的身份獲得了船隻,順利渡海攻擊廈門。面對清軍的突然襲擊,負責廈門防務的鄭芝莞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只顧着將個人財物轉移至私人船上逃亡。這使得清軍輕易地攻破了廈門,並將鄭家的財富和裝備洗劫一空。鄭成功的妻子董夫人與長子鄭經只來得及帶着祖宗牌位逃離,避免了被俘。
清軍得手後並未打算長期駐守廈門,而是迅速撤離,滿載戰利品返回內陸。此時,鄭鴻逵率軍趕來支援廈門,正好在海面遭遇返航的馬得功部隊。但由於馬得功威脅要傷害鄭鴻逵的母親和兄長(鄭芝龍),鄭鴻逵被迫放走了馬得功。
不久,鄭成功在廣東得知廈門被襲的消息。原本他想繼續南下勤王,但因士兵思歸心切,最終決定返回廈門。收復廈門後,鄭成功追究責任,將膽怯逃亡的叔父鄭芝莞斬首示眾,而鄭鴻逵則主動交出兵權,退隱東石鎮白沙,不再過問政事。
同年五月,鄭鴻逵麾下的大將施琅因叛變事泄而擅自處決了鄭成功部將曾德。鄭成功以此為由想要誅殺施琅全家。施琅在友人的幫助下逃脫,但他的父親和弟弟都被處決。自此,施琅與鄭成功結下了不解之仇,決定重新降清。
六、相持局面
1651年(清順治八年,永曆五年)下半年,鄭成功在閩南地區發動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逐漸鞏固了自己在這一區域的地位。在小盈嶺、海澄等地,鄭軍取得了磁灶戰役、錢山戰役和小盈嶺戰役的勝利,收復了平和、漳浦、詔安、南靖等地。隨着這些勝利的到來,鄭軍的聲勢日益高漲,包括定西侯張名振在內的多位將領前來投靠。
1652年(清順治九年,永曆六年)正月,鄭成功在海澄地區取得了另一項重要進展,清軍海澄守將赫文興投降。二月,鄭軍開始進攻長泰縣。面對鄭軍的攻勢,清朝派遣陳錦率領大軍前來救援。兩軍在江東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鄭成功憑藉對閩南地形的熟悉,在江東橋附近佈設了大量伏兵,最終大敗陳錦,殲滅了大部分清軍,取得了江東橋戰役的勝利,並隨即攻克了長泰縣。
攻克長泰之後,鄭成功集結大軍進攻漳州府城,將之重重包圍。同年四月,為了緩解漳州的壓力,清軍決定從海上進攻廈門,企圖迫使鄭成功回師救援。為此,清軍集結了百艘船艦,向廈門發起進攻。鄭成功派遣陳輝、周瑞等將領率領百餘艘戰艦迎擊,雙方在崇武海域爆發了激烈的海戰。鄭軍在這場海戰中大獲全勝,從而確保了對漳州府城的持續圍攻。
漳州府城的守軍表現出了頑強的抵抗,使得鄭軍的圍攻持續了超過半年的時間。長時間的圍困導致城內水糧枯竭,士卒和平民飢餓致死的情況層出不窮。史料記載,城中出現了極其悲慘的情景,軍民互相爭奪食物,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極端情況。
同年九月,清軍將領固山額真金礪率領大軍抵達福建,並進入泉州府。面對強敵,鄭成功下令解除對漳州的圍困,以便集中力量對抗金礪。鄭成功將部隊部署在漳州龍溪古縣,意圖複製先前擊敗陳錦的方式,使用伏兵戰術對付金礪。然而,金礪的軍隊識破了鄭軍的計謀,兩軍展開了一場混戰。在這場戰鬥中,鄭軍損失慘重,多名將領陣亡,最終不得不撤退以確保海澄和廈門的安全。清軍乘勝追擊,收復了南靖、漳浦、平和、詔安四縣。
1653年(清順治十年,永曆七年)四月,金礪再次進犯海澄。在激烈的戰鬥中,鄭軍遭受了重大損失,許多部將犧牲。面對嚴峻的形勢,鄭成功親自上陣鼓舞士氣,甚至險些遭到清軍炮火的直接打擊。五月,鄭成功發現清軍的火藥和糧食供應出現問題,於是設計誘敵深入,待清軍大舉渡河之際,發動火攻,大破金礪的軍隊,取得了海澄戰役的勝利。這場勝利不僅保住了海澄的安全,也使得金礪被清廷召回京城,雙方再度進入了相持的局面。
七、力拒清廷
1653年(清順治十年,永曆七年)五月,鄭成功在海澄戰役中大敗清軍將領金礪之後,雙方進入了短暫的相持階段。同年八月,雙方在泉州府安平報恩寺內進行了一次議和,鄭軍得以暫時休兵,籌備糧餉,整頓軍備。然而,清廷並未放棄招降鄭成功的努力。同年十一月,順治帝再次敕封鄭成功為「海澄公」,並承諾給予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將,但鄭成功仍舊拒絕接受。
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永曆八年),鄭成功繼續堅持抗清。這一年,定西侯張名振見清軍主力集中在福建,認為江浙等地的防務空虛,於是請求鄭成功派兵北上。張名振率領百艘戰艦北上,圖取江南地區,一度攻至金山寺,威脅南京城。然而,由於後援接濟不及,最終不得不回師。同年的二月,清廷再次派遣使者與鄭成功議和,提出給予興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的條件,但鄭成功以「兵馬繁多,非數省不足安插」為由,再次拒絕了清廷的提議。同年八月,清廷再次派遣使者進行談判,鄭成功的親弟弟鄭渡、鄭蔭也在使者之列。鄭成功認為清廷並無誠意,表示「我一日未受詔,父一日在朝榮耀」,又一次拒絕了清朝的條件,堅持抗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年,南明西寧王李定國與鄭成功聯繫,希望雙方能從東西方向同時進攻廣東,使明朝勢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長江北伐,攻取贛、皖、蘇各省,則復興大業有望。鄭成功派遣林察、周瑞督軍西進,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未能按時與李定國會師。李定國孤軍奮戰,雖然一度攻克肇慶,但在廣州城外遭遇大敗。李定國原本期望與鄭成功會師北伐,甚至促成了李、鄭兩家的聯姻以鞏固同盟,但由於鄭成功未能按時會師,導致了這次合作的失敗,李定國對此感到相當失望。
同年,清朝漳州協守劉國軒向鄭成功投降,引領鄭軍進入漳州府城。漳州總鎮張世耀見大勢已去,與屬下官員一起向鄭軍投降。十二月,鄭軍分兵進擊,先後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諸縣,並進入興化地方。
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永曆九年),永曆帝鑑於與鄭成功勢力相隔遙遠,特別批准鄭成功設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審理等官方便施政,並允許他委任官職,武官可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鄭成功每次拜封官員時,都會請寧靖王朱術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鄭成功還將廈門(當時稱中左所)改名為「思明州」,並建造演武亭,以便親自督察官兵操練。同年九月,清朝定遠大將軍、鄭親王世子濟度率領三萬大軍入閩,準備進攻廈門。鄭成功一方面鞏固金門、廈門的防禦,另一方面派遣部將率領舟師分別北上浙江、南下廣東,使清軍腹背受敵。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永曆十年)四月,濟度調集各路水師進攻廈門,在圍頭海域遭到鄭軍痛擊,清軍大敗而歸。鄭軍取得了泉州戰役的勝利。同年十二月,鄭成功部隊又在閩東北取得了護國嶺戰役的勝利。這些勝利進一步鞏固了鄭成功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地位,並為他日後收復台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八、北伐南京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永曆十二年),鄭成功計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北伐行動。他統率水陸軍共計十七萬人與浙東的張煌言會師,準備大舉北伐。在進軍長江之前,鄭軍艦隊在羊山海域遭遇了強烈的颶風,損失慘重,不得不暫時撤回廈門進行休整和補給。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永曆十三年),鄭成功再次率領大軍北伐。這一次,鄭軍與張煌言的部隊順利進入長江,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鎮江和瓜洲,取得了定海關戰役、瓜洲戰役和鎮江戰役的勝利。鄭軍包圍了南京,開始了江寧白土山之役。與此同時,張煌言部也收復了蕪湖一帶的十多個府縣,一時之間江南震動。
然而,在南京之戰中,鄭成功不慎中了清軍的緩兵之計,意外遭到清軍的突襲,導致鄭軍大敗,損失慘重。在這次戰役中,包括甘輝、萬禮、林勝、陳魁、張英等多位鄭軍的重要將領陣亡。鄭成功兵敗後,試圖攻取崇明縣,以作為再次進攻長江的陣地,但久攻不下,最終不得不全軍退回廈門。南京之戰是鄭成功生涯中最輝煌的一役,但卻以大敗告終,這對他的反清大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永曆十四年),鄭成功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與清軍進行了一次關鍵性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鄭軍殲滅了清將達素率領的四萬餘人的水師,取得了廈門戰役的勝利,使得鄭成功的聲望再次回升。
九、驅荷收台
1661年4月(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農曆三月),在經歷了多次抗清鬥爭後,鄭成功決定採取一項重大舉措——收復台灣。此前,鄭軍一直在東南沿海地區輾轉作戰,多次幫助明朝宗室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並通過海外貿易籌備糧餉。然而,北伐南京的失敗使得鄭軍元氣大傷,且面臨軍糧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大軍的後勤給養問題,鄭成功決定收復由荷蘭殖民主義者佔據的台灣島。
1661年4月,鄭成功留下兒子鄭經防守廈門、金門,親自率領將士二萬五千人、戰船數百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橫渡台灣海峽,向台灣進軍。荷蘭在台灣島西南部建立了兩大防禦要塞:位於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的熱蘭遮城和位於台江內陸赤崁地方(今台南市中西區)的普羅民遮城。鄭軍進入澎湖海域時遭遇狂風暴雨,但鄭成功果斷命令大軍連夜破浪前進。4月初一,鄭軍利用海水漲潮的機會,由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內海,並在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區開元寺附近)登陸。鄭軍隨即在台江海域與荷蘭軍艦展開海戰,擊沉荷軍艦赫克特號,取得台江內海控制權,並在北線尾地區擊敗荷蘭陸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普羅民遮城。不久,於4月初五迫使普羅民遮城守軍投降。
在取得普羅民遮城後,鄭軍隨即從海、陸兩面圍困熱蘭遮城。起初,鄭成功試圖脅迫荷蘭軍隊投降,但遭到荷蘭大員長官揆一的拒絕。鄭成功隨後下令強攻熱蘭遮城,但由於強攻未果,加之大軍糧食短缺,他被迫改變策略,派出大部分軍隊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錢糧,以解決大軍乏糧的問題,並對熱蘭遮城採取長期包圍的戰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661年5月初五,鄭成功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敵軍守將描難丁戰敗投降。鄭成功留下部將楊朝棟守赤嵌樓,親自率軍進攻赤嵌城。揆一仍然企圖據險頑抗,鄭成功命令大軍嚴密包圍赤嵌城,並向城內發起炮擊。赤嵌城被圍困了七個多月,敵軍官兵死傷一千六百多人,最後荷軍水源被鄭軍切斷,揆一隻好宣佈投降。7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荷蘭援軍遭遇強風侵襲,被迫離開大員海岸。8月中旬,荷、鄭兩軍在台江內海展開激烈海戰,鄭軍大獲全勝,擊沉一艘荷蘭軍艦,並奪取數艘船隻,自此荷軍喪失主動出擊的能力。12月20日,荷蘭大員長官揆一簽署投降條約,率領殘敵五百人退出台灣。
十、憤而去世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帝去世,皇三子康熙帝繼位。同年,鄭成功收復台灣,但不久之後,他面臨着一系列嚴峻的挑戰。鄭氏降將黃梧向清朝當權者鰲拜提出了「平賊五策」,其中包括實施長達20年的遷界令,從山東至廣東沿海地區強制遷徙居民,以斷絕鄭成功的經貿財源;銷毀沿海船隻,禁止任何船隻下水;同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處決(有說法是在寧古塔流放處被斬,也有說法是在北京菜市口被斬);挖掘鄭氏家族的祖墳;並移駐投降的官兵,讓他們分墾荒地。
這一系列舉措對鄭成功造成了沉重打擊。他連續聽聞噩耗,先是父親被處決,接着是清朝的嚴厲措施,這些都對鄭成功的精神狀態造成了嚴重影響。此外,他還得知自己的兒子鄭經與四弟的乳母私通,這讓他感到極度憤怒和失望。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6月23日),鄭成功突然病逝,年僅39歲。據記載,他臨終前曾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並抓破自己的臉面。
關於鄭成功去世的具體原因,歷史記錄有所不同。一些記載指出,鄭成功的病情最初並不嚴重,他還能看書、觀台、飲酒,但有人認為他可能是被下毒害死。李光地的《榕村語錄續集》提到,一名醫生診斷鄭成功為中暑,並給他開了涼劑,但鄭成功服藥後當晚去世。夏琳的《閩海紀要》中記載,鄭成功在去世前拒絕服用都督洪秉誠調製的藥物,隨後「頓足撫膺,大呼而殂」。林時對的《荷鍤叢談》則描述鄭成功「驟發顛狂」,「咬盡手指死」。
據《台灣縣誌》記載,在鄭成功生病期間,天氣異常惡劣,伴隨着天昏地暗、黃風大作、風雨交加、雷鳴電閃等自然現象,似乎預示着不祥。五月初八,鄭成功去世。
鄭成功去世後,其子鄭經自金門發動軍事政變,自稱延平王,打敗了控制台灣的鄭成功之弟鄭世襲,接掌了台灣。鄭經改東都明京為東寧,並依照陳永華的建議,移植明朝中央官制,繼續奉已死的永曆帝正朔,成為南明抗清的最後根據地。1680年(康熙十九年),鄭經及陳永華相繼去世,權臣馮錫范擁立鄭經的幼子鄭克塽繼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領清軍攻克澎湖,鄭克塽最終降清。至此,鄭氏政權統治台灣共23年。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於福建省,清政府設立了台灣府,管轄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
結語
儘管鄭成功在1662年因病去世,但他收復台灣的壯舉及其在台灣建立的初步治理體系,對於台灣日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成功不僅是一位卓越的軍事領袖,更是一個致力於維護民族利益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人物。他的事跡激勵着後人繼續為民族獨立和繁榮而奮鬥。
喜歡古代歷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