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得寵眷
李如松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1549年12月29日),其家族久居朝鮮,先祖於明初渡過鴨綠江歸附明朝,世代居住在遼東鐵嶺衛(今遼寧省鐵嶺市)。李如松自幼隨父李成梁征戰,驍勇善戰,熟悉軍事,曾師從名士徐渭學習兵法。憑藉家世和自身才能,李如松在年輕時便受到朝廷的重視。
萬曆三年(1575年)四月,李如松承父蔭被授為都指揮同知,允許世襲,並充任寧遠伯勛衛。此後,他逐步升遷,萬曆六年(1578年)自黃花鎮守備升任總督薊遼保定軍門標下右營游擊,翌年(1579年)八月又升為分守馬水口參將。萬曆八年(1580年)七月,因李成梁在遼東屢立邊功,取得紅土城大捷,李如松被允許世襲寧遠伯爵,並因功調署都督僉事。萬曆九年(1581年)九月,李如松入京任神機營右副將。
萬曆十一年(1583年)七月,年僅三十五歲的李如松升任山西總兵官。這一任命引起了一些官員的擔憂。給 事 中黃道瞻多次進言,認為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不應一同掌理重鎮,擔心權力過於集中。大學士申時行也請明神宗對李如松善加保全,以免招致非議。神宗對此表示理解,但並未削減對李如松的信任,反而召他入京任右軍都督府僉書,以示對其的重視和保護。
萬曆十三年(1585年)七月,李如松改以都督僉事提督京城內外巡捕。同年十二月,兵科給事中邵庶彈劾李如松及其弟、副總兵李如柏不法行為,請求神宗對李如松稍加抑制,以「保全終始」。然而,神宗認為李如松父子兄弟因戰功升職,與尋常恩蔭不同,加恩並無不妥,因此並未採納邵庶的建議。
萬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出任宣府總兵官。在宣府任職期間,李如松與巡撫許守謙之間發生了矛盾。許守謙曾檢閱軍事操練,按照慣例,武將應尊文官,但李如松直接引許守謙與自己同坐,未遵守禮節。參政王學書勸解李如松,二人爭執不下,幾乎動手。巡按御史王之棟因此劾奏李如松「驕橫」,同時彈劾王學書。神宗決定剝奪二人的俸祿,以示懲戒。不久後,李如松再次被參奏,給事中葉初春請求將李如松調離宣府。神宗最終命李如松與山西總兵李迎恩換鎮,以緩解矛盾。
儘管李如松多次被科道官彈劾,但神宗始終對他寵眷有加,並未因這些彈劾而改變對他的信任。神宗甚至將李如松召回任中軍都督府僉書,繼續委以重任。
二、揚名西北
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韃靼人,東蒙古族)與其子哱承恩勾結蒙古河套部落,發動叛亂,迅速佔領了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重要城池,威脅到了陝西的安全,全陝震動。朝廷多次派遣平叛軍,但進展緩慢,局勢十分嚴峻。
在這種危急時刻,經御史梅國楨的舉薦,李如松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率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多路軍隊,前往寧夏平叛。李如松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他迅速組織部隊,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決心一舉平定叛亂。
六月,李如松率領平叛大軍抵達寧夏。他首先派遣麻貴部出擊,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擊至賀蘭山,將其全部驅逐出塞,徹底切斷了叛軍的外援。這一舉措大大削弱了叛軍的戰鬥力,為後續的圍城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各路援軍陸續到達,將寧夏城團團包圍。李如松親自巡視戰場,仔細觀察地形和寧夏城的防禦工事。他發現寧夏城緊鄰黃河,城防堅固,直接攻打難度較大。於是,李如松決定採取水淹城池的策略。他下令決開黃河,引導河水沖向寧夏城。隨着河水的湧入,城內的水源被切斷,叛軍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軍心渙散,鬥志全無。
九月十六日,寧夏城的防禦工事在長時間的浸泡下開始崩塌。李如松見時機成熟,立即下令全面攻城。明軍士氣高昂,一鼓作氣攻入城內。叛軍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已經無力抵抗,紛紛潰散。哱拜在幹掉兩個屬下後,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雖然接受了投降,但為了防止後患,最終還是處決了哱拜及其族人,徹底平定了叛亂。戰後,李如松因功晉升為中軍都督府都督,並獲得世蔭錦衣衛指揮同知的恩賞。
三、誓師東征
16世紀末,日本權臣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列島,執掌日本的軍政大權,其野心也隨之驟然膨脹,制定了佔領朝鮮、征服中國,進而向南洋擴張的軍事侵略計劃。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挾一統日本之餘威,出動九軍共15萬大軍攻擊朝鮮。四月十三日凌晨,侵朝日軍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釜山登陸,萬曆朝鮮戰爭(又稱壬辰衛國戰爭、壬辰倭亂)爆發。
當時統治朝鮮的李氏王朝,黨爭不斷,武備鬆弛,已經「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日軍攻勢凌厲,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豐臣秀吉不僅要求明朝政府承認日本以大同江為界佔據朝鮮,同時還威逼琉球、菲律賓等明朝屬國臣服。消息傳來,明廷一片譁然,主戰派認為必須出兵支援朝鮮,而主和派則認為朝鮮過於軟弱,一觸即潰,只會向明朝求援,建議僅讓朝鮮國王及隨從百餘人過鴨綠江避難,而不出兵。經過激烈的爭論,萬曆帝最終決定出兵朝鮮,以維護明朝的尊嚴和領土安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三千人抗倭,但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中伏,副將史儒戰死,部隊損傷慘重。祖承訓僥倖逃生,這一失敗使明廷更加意識到必須派出更為強大的軍隊才能扭轉戰局。
十二月,神宗命剛剛結束寧夏戰鬥的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帥薊、遼、冀、川、浙諸軍,剋期東征。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總兵,一同前往。李如松深知此次出兵朝鮮的重要性,他迅速組織各路兵馬,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二十五日,明軍在李如松的帶領下,誓師東渡,浩浩蕩蕩地開赴朝鮮戰場。
誓師儀式莊嚴肅穆,李如松在儀式上發表慷慨激昂的講話,激勵將士們為國效力,保家衛國。他強調此次東征不僅是支援友邦朝鮮,更是扞衛明朝的尊嚴和利益。明軍將士士氣高昂,紛紛表示誓死效忠,不辱使命。
李如松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在這次誓師儀式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他不僅精心準備了誓師詞,還親自檢查了部隊的裝備和物資,確保每一名士兵都能以最佳狀態投入戰鬥。明軍的出征隊伍包括步兵、騎兵、炮兵等多種兵種,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顯示出明朝軍隊的強大實力。誓師儀式結束後,李如松立即指揮部隊出發,沿鴨綠江向朝鮮境內挺進。
四、平壤鏖戰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六日,明朝東征軍兵臨平壤城下。盤踞平壤的是日將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小西行長率領的日軍憑藉堅固的城池和先進的火器,嚴陣以待。八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佛郎機連續轟擊平壤城頭,將守城日軍炸得人仰馬翻,連小西行長的將旗都被炸飛。隨後,明軍的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平壤城內各要點。第一輪炮火準備之後,明軍各攻城部隊開始登城,平壤各門陷入激烈的交戰。
平壤日軍在小西行長的督陣下拼死抵抗,依託堅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和火槍不斷射擊,同時將煤油澆下焚燒雲梯,明軍攻城部隊傷亡迅速擴大。臨近午時,明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攻克了城北的制高點牡丹峰,全殲日軍2000餘名,城內日軍頓時亂作一團。李如松傳令全軍,限在午時之前攻下平壤。明軍將士蜂擁向前,火銃營和虎蹲炮也推進到城下實施抵近射擊。李如松在前線督戰時,坐騎被日軍火槍擊中,當即換馬再戰;其弟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皆毫無懼色,指揮若定。將士們受到鼓舞,「無不一當百,遂克之」。可以說,作為主帥,李如松的鎮定、果敢、勇猛給了明軍將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軍取得這場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午時分,名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利用日軍的麻痹輕敵攻上城南的蘆門,砍倒了日軍軍旗,插上了明軍的旗幟,明軍不斷攀上城頭,歡呼聲響徹雲天。城頭日軍聞訊,紛紛棄城而逃,隨後七星門也被明軍大炮轟塌,明軍騎兵突入城內。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下令殘軍退入城內的各土堡中死守。
在城內,日軍殘餘主力約9000人龜縮在練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圍的十幾座小土堡里負隅頑抗。由於道路狹窄崎嶇,明軍的大炮推不上來,日軍火力很猛,進攻部隊傷亡很大。李如松果斷停止攻擊,採取圍三缺一的戰術,留出南面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同時派出信使給小西行長送信,大意是日軍敗局已定,為避免雙方不必要的傷亡,只要日軍撤出平壤,明軍將不予攔截。小西行長接到李如松的信後猶豫不決,但戰場形勢迫使他發起突圍。天黑後,日軍派出斥候警戒,見無明軍攔截,各土堡內大隊人馬蜂擁而出,借夜色掩護向城南殺去。
日軍一路暢通無阻衝出城外,城南不遠處就是大同江,時值隆冬,十里寬的江面全部冰封,日軍先頭騎兵部隊迅速通過,大隊人馬爭先過江,一時間江面上佈滿了人群。就在這時,早已隱蔽待命的明軍火炮突然開火,江面的冰層被炸開無數條口子,日軍亂作一團,冰層大面積崩塌,成群的日軍掉進江水中,被順流衝到冰面下。僥倖逃上南岸的日軍則被埋伏在南岸的明軍騎兵部隊襲擊。驚駭萬狀的小西行長率輕騎部隊一路狂奔,沿途被明軍追殺,最後在開城日軍的接應下撤回黃海道。
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余名,僅餘6600人,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另一則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現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殲滅日軍一萬餘人,燒殺溺斃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萬曆三大征考》記載,平壤之戰「斬獲 倭 級 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平壤戰役的勝利,打掉了侵朝日軍的囂張氣焰,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咸鏡道、開城的日本駐軍紛紛棄城南逃,全線後撤400餘里。李如松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復失地五百餘里,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復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五、血戰碧蹄館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四日,李如松連戰皆捷,產生了輕敵思想。這一天,明軍的一支偵察部隊(約3000騎兵)在漢城郊區迎曙驛與日軍北上誘敵部隊加藤光泰部遭遇並爆發激戰。明軍大勝,斬首若干。加藤光泰敗退後,立刻報告了漢城日本軍總部。隨後,日軍第六軍團主力、第三、第九軍團各一部共餘人先後趕到戰場,他們認為這是明軍的大部隊,準備將這支明軍包圍在漢城以北十五公里的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館,一場前哨戰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場遭遇戰。
日本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劃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鬥。被包圍的是由明軍副總兵查大受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這支精銳部隊配備了三眼神銃。碧蹄館一戰,3000遼東鐵騎(到戰鬥即將結束時增至9000)與強於己方的日軍激戰一晝夜,殘酷的戰鬥持續到二十五日。
李如松和副將楊元先後率騎兵共2000前來救援,從日軍側翼發起猛攻。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已成強弩之末,誤認為明軍主力發起總攻,遂撤回王京。此戰,李如松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而據日本《立花家傳》《武將列傳》記載,日軍陣亡的「武將」(在日本戰國時期指軍官和士官)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池邊永晟、安東幸貞、小川成重、安東常久、久野重勝、橫山景義、桂五左衛門、內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共計十五員之多,可見戰況之慘烈。小早川隆景戰後向豐臣秀吉匯報時聲稱打退了10萬「明軍鐵騎」的進攻,實際上當時明軍在朝總兵力不過才4萬。
碧蹄館大戰是中日壬辰戰爭中明軍的一次失利。但數量佔優勢的日軍在此戰後,不敢與明軍 野 戰 。而明軍由於兵力有限,無法展開強攻,於是雙方在漢城一線展開對峙,戰局陷入僵局。
三月,李如松在得知漢城日軍的軍糧庫在龍山大倉後,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隊700勇士深夜奇襲龍山大倉,將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全部燒毀。軍糧一失,日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後,朝鮮瘟疫流行,徵發糧食不易,日軍被迫與明朝達成停戰協議。四月十八日,日軍撤出漢城,五月二日,日軍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帶,交還了俘虜的朝鮮王子。李如松於四月十九日開進漢城,五月十五日收復慶州。至此,除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為日軍所佔領外,「漢江以南千有餘里,朝鮮故土奄然還定」。明軍留下一萬人駐守朝鮮,其餘大部於七月底回國。
此役,東征大軍在入朝參戰的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裏,掠地千里,橫掃半島,收復平壤、開城、王京(漢城)三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戰後,李如松回國述職,朝廷論功,加其為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遼東總兵官一職空缺,廷議再三推舉人選,神宗特出中旨用李如松為遼東總兵官。言官爭相勸阻,明神宗不聽。李如松聞訊,「感帝知,氣益奮」。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炤花(可能為達延汗的曾孫卓禮克圖洪巴圖魯)率土默特部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追擊搗巢,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最終在撫順渾河一帶陣亡,終年五十歲。神宗聞訊後「痛悼」,令具衣冠歸葬於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並追贈李如松為少保、寧遠伯,賜諡號「忠烈」,為其立祠紀念。
結語
李如松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在軍事上屢建奇功,更以其卓越的戰略眼光和英勇的戰鬥精神,成為了後世敬仰的楷模。在明代,以李成梁、李如松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貴為代表的麻家被並譽為「東李西麻」。李如松在萬曆時期,接連指揮了「萬曆三大征」中的寧夏之役、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
喜歡古代歷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