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沉浮
毛文龍的早年經歷充滿了戲劇性與傳奇色彩。生於浙江錢塘的他,儘管出自軍功世家,卻因家道中落而在幼年喪父後寄人籬下,幸得舅父沈光祚的庇護與資助。沈光祚不僅家財萬貫,而且見識廣博,家中常有賓客談論兵法,這無疑激發了毛文龍對軍事的興趣。不同於大多數士子埋首書卷以求科舉之路,毛文龍更傾心於兵法謀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讀到了《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深感共鳴,這為他日後投身軍旅奠定了基礎。
成年後,毛文龍體貌不凡,不僅精通武藝,尤其擅長火器,而且文采斐然,但科舉仕途卻不甚順利。於是,他選擇回歸祖籍平陽務農,直到伯父毛得春去世,才得以承襲海州衛試百戶的世職,步入軍旅生涯。在遼東,毛文龍初出茅廬便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參與了與蒙古部落的戰鬥,甚至聲稱自己因此功勳卓着,升至萬戶之職,儘管這一說法可能因政敵的嫉妒而未能得到廣泛認可。
萬曆四十七年(1618年),努爾哈赤領導的後金起兵反明,毛文龍被加銜都司,成為明軍抵抗後金的重要力量。次年,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慘敗,毛文龍在瀋陽游擊柏世爵麾下堅守陣地,採取了施放毒藥的非常規防禦手段,並負責管理鐵騎營,對遼東東部山區的地形熟稔於心。泰昌元年(1620年),在熊廷弼離任遼東經略前,毛文龍在杏山寨一戰中表現英勇,斬敵首級,獲得首次戰功記錄,這一事跡也得到了熊廷弼的認可,他建議實授毛文龍都司銜。
在新任經略袁應泰的領導下,毛文龍的職責轉向了後勤保障,他被委派在山海關負責火藥製造,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任務,因此再獲加游擊銜的殊榮。
二、脫穎而出
在明朝末年遼東抗金的洪流中,毛文龍以其果敢和智謀脫穎而出。天啟元年(1621年),遼東局勢急轉直下,遼河以東諸城相繼落入後金之手,毛文龍的家族也遭受重創。面對如此困局,毛文龍原本心灰意冷,打算南歸侍奉母親,但在薊遼總督文球的引薦下,他得以見到新任遼東巡撫王化貞,後者對其軍事才華表示賞識,任命他為練兵游擊,給予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毛文龍不負眾望,五月受命深入遼東淪陷區,策劃奪回鴨綠江口的鎮江堡。他帶領197名官兵,歷經兩個月海上航行,沿途聯絡降金漢將,策反並收編了大量民眾,壯大了隊伍。七月,毛文龍奇襲鎮江堡,內外夾擊之下,一舉生擒後金守將佟養真父子,這一捷報令明廷振奮,也標誌着毛文龍軍事生涯的重大轉折點。
毛文龍隨即收編了數萬遼民,建立了萬人之師,準備以此為根據地,展開對後金的全面反擊。明廷聞訊,命令水師及陸上部隊策應毛文龍,王化貞也率軍準備進取。然而,遼東經略熊廷弼卻對此舉持反對意見,認為毛文龍的行動過於魯莽,破壞了原有的戰略部署,引發了朝中爭議,毛文龍一度面臨被治罪的風險。幸得內閣首輔葉向高的上疏,才使他免於處罰。
在此期間,毛文龍試圖向朝鮮尋求援助,但朝鮮國王李琿擔心引發國內危機,拒絕了毛文龍的請求,僅允許其駐紮在宣川、鐵山一帶,未提供實質性的軍事支持。這使得毛文龍在後續的戰鬥中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同年十月,毛文龍被授予平遼副總兵之職,繼續在遼東展開游擊戰,一度宣稱消滅了數千後金兵。然而,努爾哈赤並未坐視不理,派遣阿敏率軍五千攻打毛文龍。毛文龍在林畔遭遇突襲,儘管戰鬥激烈,最終他還是巧妙逃脫,僅帶着少數殘兵返回彌串堡。這次失敗使毛文龍深刻意識到孤立作戰的危險,同時也揭示了朝鮮半島上的複雜政治環境,以及明廷內部對他的態度分歧。
三、開鎮東江
毛文龍在林畔敗北之後,儘管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他並未就此消沉。天啟二年(1622年),毛文龍依然受到朝廷的信任與重用,他提出了大規模征伐後金的計劃,雖然明廷無法滿足其全部需求,但仍調集了閩兵、淮兵和浙兵來加強他的部隊。同年,毛文龍被提升為平遼總兵官,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遼東抗金鬥爭中的地位。
為了應對後金的威脅,毛文龍開始尋找更加安全的根據地。朝鮮漁民李景先向他建議佔領位於鴨綠江口以東的皮島,這裏不僅易於防守,還能作為對抗後金的前沿陣地。毛文龍採納了這一建議,於同年十一月正式入駐皮島,此地及其周邊島嶼被泛稱為東江,毛文龍所率之軍鎮也由此得名「東江鎮」。
入駐皮島後,毛文龍立即展開了對後金的襲擾行動,他派遣部將陳忠等襲擊櫻桃堝、湯站,取得了初步勝利。隨後,毛文龍親自率兵前往千家莊,聲稱與後金軍交戰,斬敵首級。儘管毛文龍的行動受到了一些朝臣的質疑,甚至有人提議將其撤回,但在葉向高的斡旋下,毛文龍不僅免於責罰,還在天啟三年(1623年)正式獲得了尚方劍,賦予了他更大的軍事自主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毛文龍的東江鎮不僅是一個軍事基地,他還藉此機會進行了多次對後金的襲擾。例如,他得知金州城內守軍薄弱,便派遣部將張盤乘夜襲擊,成功奪城。此外,毛文龍還策劃了多路進攻,意圖牽制努爾哈赤,使其在遼陽、甜水站等地疲於奔命。毛文龍的這些行動,雖然在朝鮮史料中有不同描述,顯示其實際效果可能有限,但無疑對後金構成了持續的威脅,展現了毛文龍在遼東抗金鬥爭中的決心與毅力。
四、襲擾後金
天啟年間,毛文龍在東江鎮建立後,頻繁對後金實施襲擾,試圖削弱其勢力並牽制其行動。天啟三年(1623年),毛文龍得到一個姓朱的淮安商人的消息,得知朝鮮咸鏡道北面有遼民屯種,可以作為攻擊目標。同年十月,毛文龍派遣守備王萬才前往偵察,次年四月,派游擊王輔等率兵五千人前往咸鏡道,越過長白山襲擊後金輝發部,但據後金記載,這支明軍被擊潰。八月,後金得知毛文龍在朝鮮義州城西的鴨綠江島屯田,派遣軍隊襲擊,造成重大損失。
同年,投降後金的明將李永芳企圖招降毛文龍,毛文龍將此事及招降信件上報朝廷,獲得了皇帝的嘉獎,被晉升為左都督。毛文龍繼續在邊境展開襲擾行動,上報斬首千餘級,生擒後金人三百餘名。
天啟五年(1625年),毛文龍的部下對後金多個地點發動襲擊,包括湯池、泥河寨子、柳河子、喬麥沖堡等,雙方均有勝負。同年,毛文龍與登萊巡撫武之望因旅順失守責任問題產生矛盾,相互彈劾,最終武之望被調離。
天啟六年(1626年),毛文龍得知努爾哈赤將出兵遼西,隨即組織多路軍隊夜襲海州、瀋陽等地,這一行動被認為影響了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的決策,間接支援了明軍的勝利。同年四月,毛文龍再次組織大規模行動,但其中參將王輔的部隊在鞍山驛遭遇伏擊,損失慘重,這是毛文龍自林畔之敗後最大的一次挫敗。儘管如此,遼東巡撫袁崇煥仍然肯定了毛文龍的貢獻,認為他多年來的牽製作用在此刻最為顯着。
五、處境漸危
自毛文龍開鎮東江以來,他在明廷的地位一直伴隨着爭議與挑戰。天啟三年(1623年),隨着質疑聲浪的升高,毛文龍的處境變得微妙。寧遠之戰中,毛文龍未能及時響應,引發了朝中對其作用的質疑,甚至有人提議將他移鎮至更靠近內地的地方,如旅順或蓋州。毛文龍為此多次上書辯解,強調東江的戰略價值和自己的忠誠,最終在熹宗的支持下暫時度過了這場信任危機。
然而,毛文龍與袁崇煥的矛盾卻在這一過程中加深。袁崇煥派遣的使臣趙佑、徐敷奏在與毛文龍的交涉中遭遇不幸,使得兩人關係緊張。隨着努爾哈赤的去世和皇太極的繼位,後金對朝鮮的丁卯之役爆發,毛文龍在戰役中與後金周旋,聲稱自己多次重創敵人,但這些說法在朝鮮和後金的記載中存在差異,可信度受到質疑。
丁卯之役結束後,毛文龍與袁崇煥的對立加劇,毛文龍指責袁崇煥與後金講和,而袁崇煥則批評毛文龍的戰功有水分。毛文龍在上書中表達了對不公平待遇的不滿,尤其是與其他將領相比軍餉的差距,以及被誣陷的委屈。這一時期,毛文龍與明廷的關係愈發緊張。
崇禎帝登基後,毛文龍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新任兵部尚書閻鳴泰再次提出移鎮蓋州的建議,朝中對毛文龍的質疑聲浪再起。毛文龍上書辯解,指出蓋州的地理劣勢,但明廷仍決定對東江兵馬進行核實。戶部員外郎黃中色的調查結果顯示東江兵力遠低於毛文龍申報的數字,引發了崇禎帝對毛文龍的進一步不信任。
儘管毛文龍聲稱自己在前線與後金作戰,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崇禎帝對這些戰報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警告毛文龍需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毛文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岌岌可危,預感到了可能的災難,他在給妻子的信中流露出內心的絕望和對朝廷內部鬥爭的痛心。
六、雙島被殺
毛文龍的命運在袁崇煥出任薊遼督師後走向終結。袁崇煥在與閣臣錢龍錫的密談中,便透露了除去毛文龍的想法,計劃深入其軍中,斬其帥,採用古代智者的手法。袁崇煥起初忙於整頓關寧軍務,直至年末才確定了「斬帥」的策略,並與朝中多位要員頻繁通信,籌划行動。與此同時,崇禎帝也與輔臣及兵部尚書秘密討論東江事宜,氣氛對毛文龍不利。
毛文龍的處境因兩次擅自進入登州而雪上加霜,引發地方動盪,遭到山東總兵楊國棟的彈劾。毛文龍雖試圖辯解,但崇禎帝僅要求他「竭力圖功」,並未完全採信其說辭。袁崇煥的禁海改道令更是激怒了毛文龍,後者上書抗議,擔心這將導致東江兵變。袁崇煥派遣徐璉解釋禁令,毛文龍同意會面,雙方約定在旅順口的雙島詳談。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初,袁崇煥與毛文龍在雙島會晤,會談數日後,袁崇煥突然宣佈奉密旨行事,指控毛文龍十二大罪,包括專制、欺君、侵吞軍餉、私通外商等,隨即下令斬首。毛文龍的死亡震驚了東江部眾,袁崇煥安撫軍心,安排陳繼盛暫管東江事務,將東江軍分為四協,穩定局勢。
袁崇煥向崇禎帝報告了毛文龍的罪行及處置情況,崇禎帝雖對消息感到驚訝,但出於對袁崇煥的信任,給予了嘉獎。然而,袁崇煥的行動在朝野引起恐慌,因為毛文龍雖有爭議,但其對後金的防禦作用不可忽視。同年冬天,後金軍入塞逼近京師,袁崇煥在入援途中被崇禎帝逮捕,最終以「謀款斬帥」等罪名被處以凌遲,但毛文龍的死並未得到平反。
毛文龍的舊部周文煌及養子毛承祿先後上疏請求恤典和平反,但崇禎帝堅持毛文龍「歷年糜餉,牽制無功」的評價,僅允許家屬領回遺骨。
結語
毛文龍的故事,如同一首未完的史詩,留給後人無盡的思考。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位英雄都有其獨特的光彩與陰影,毛文龍也不例外。他的生平,不僅反映了個人的抱負與局限,更映射出了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喜歡古代歷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