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164章 桂萼:嘉靖朝的改革先鋒與內閣風雲

    一、早年經歷

    桂萼,這位明朝中期的風雲人物,其早年的經歷充滿了求學的執着、科舉的成功與仕途的初步挫折,為他日後在政壇上的崛起奠定了性格與能力的基礎。

    出生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的桂萼,自幼便展現出了不凡的求知慾。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年僅九歲的他開始接受教育,師從胡居仁的弟子張正,這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儒家學問基礎。胡居仁乃明代心學的重要代表,其學術思想強調「躬行實踐」,這種注重實際、敢於質疑的精神無疑對桂萼日後的政治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進入青年時期,桂萼的學識與志向日益成熟。弘治七年(1494年),他在中峰僧舍潛心苦讀,與兄長桂華相互切磋,兄弟二人以師友相待,展現了家族內部濃厚的學術氛圍和相互砥礪的風氣。這段時間的學習,不僅加深了桂萼對儒家經典的領悟,也鍛煉了他的思辨能力。

    正德二年(1507年),桂萼不負眾望,通過江西鄉試,中舉人的桂冠,這是他科舉道路上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三年後,他得到推薦前往禮部,標誌着其正式踏入官場的門檻。然而,桂萼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正德六年(1511年)雖然高中進士,卻因病未能立即赴任,這一插曲似乎預示着他未來的官場生涯將伴隨波折。

    正德九年(1514年),桂萼擔任丹徒知縣,首次踏上實際政務崗位。他性格剛直,不畏權貴,這種剛強的性格讓他在處理地方事務時屢次與上司發生衝突,顯示了他不妥協、敢於直言的一面。這種性格特質在正德十年(1515年)秋得到了進一步體現,因遭人彈劾,朝廷欲將其調往青田,桂萼卻拒絕赴任,這既是對其個人原則的堅持,也反映了他對官場現狀的不滿與挑戰。

    正德十三年(1518年),桂萼再次因他人推薦而出任武康知縣,但歷史似乎重演,他又因頂撞上司而陷入困境,不久之後,因父母喪事離職歸家,這一系列的遭遇不僅是個人命運的曲折,也折射出明代地方官僚體系內部的矛盾與衝突。

    直到嘉靖元年(1522年),桂萼再次出仕,擔任成安知縣。這一時期,他不僅需要處理地方政務,更是在內心深處對官場的腐敗與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些早期的挫折與反思,為他後來在嘉靖朝的大禮議事件中脫穎而出,以及推動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堅定的決心。

    二、請正大禮

    嘉靖二年,桂萼因在成安知縣任上的表現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此時,明世宗意圖追尊自己的生父興獻王朱佑杬為帝,而朝中多數大臣則堅持遵循傳統禮法,認為世宗應以孝宗(明武宗的父親)為父考,以維護皇統的正統性。這一矛盾引發了朝堂的激烈辯論,桂萼正是在這關鍵時刻上書,提出了支持世宗立場的觀點。

    桂萼在奏疏中引用了宋朝范純仁的例子,試圖證明明世宗作為入繼大統的天子,不必嚴格遵循過繼為孝宗子嗣的傳統,而應直接尊其生父為父考,生母為母后。他認為,世宗的繼位是基於祖宗遺訓和天子的正統性,而非簡單的血緣承繼,因此,尊興獻王為皇考合情合理。桂萼的論述直接擊中了世宗的心聲,得到了明世宗的高度重視,並決定將其奏疏與眾臣討論,此舉開啟了「大禮議」最為激烈的階段。

    面對桂萼的挑戰,以汪俊為代表的大臣們迅速組織反擊,聯名上書,依據《儀禮》、前朝典故以及儒家倫理,反駁桂萼的觀點。他們強調「兄終弟及」的原則適用於親兄弟之間,明世宗作為武宗的堂弟,理應繼續孝宗的宗廟祭祀,尊孝宗為皇考。此外,汪俊等人還引用宋、漢、魏等朝代的實例,說明即使是由旁支入繼大統,也需遵守先帝為父的禮制,以維護皇室血統的純潔性和正統性。他們的奏議得到眾多官員的支持,人數遠超桂萼一方。

    然而,桂萼並未就此退縮。在收到汪俊等人的聯名奏議後,明世宗雖然暫未公開表態,但實際上已傾向於桂萼的論點。桂萼趁勢再上一書,直接批評汪俊等人違背人倫、忽視帝王骨肉親情,認為真正的孝敬在於尊生父為考,而非僅僅在稱號上做文章。桂萼的堅決立場和情感訴求,進一步贏得了明世宗的認同,最終促使世宗決定召桂萼、張璁等人進京,以更深入地探討「大禮議」。

    正當桂萼等人準備啟程北上時,朝中內閣大臣為避免爭端擴大,請求維持原有決議,即保留「本生」二字,以示興獻王為世宗的生父而非皇考。這一策略雖然暫時讓世宗同意中止召見,但桂萼等人不甘失敗,途中再次上書,堅決要求去除「本生」二字,指出這一稱謂本質上是將世宗與孝宗綁定,違背了世宗對生父的孝心。桂萼的堅持和明世宗的內心傾向最終促使後者加快了決策進程,決定繼續召見桂萼等人,使得「大禮議」進入了新的高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履 遭 眾 劾

    嘉靖三年(1524年)的春夏之交,圍繞桂萼與張璁被明世宗朱厚熜重用以及「大禮議」的持續發酵,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這場風暴不僅考驗着新君與朝臣之間的關係,更觸及了明朝禮法與皇權的深層矛盾。

    自明世宗決定尊崇其生父興獻王為皇考後,以桂萼、張璁為代表的改革派與以汪俊、喬宇等人為首的保守派之間的對立逐漸白熱化。四月初,給事中張嵩、曹懷、章僑、安磐等官員聯名上書,請求罷免桂萼,並反對更改獻帝的稱號,此動議直指桂萼等人的政治立場,顯示出朝中保守力量對改革派的強烈抵制。喬宇的上疏更是直截了當地批評明世宗的任命決定,認為這打破了常規,動搖人心,請求恢復汪俊等人的職務,停止對桂萼等人的徵召,進一步加劇了朝堂的緊張氣氛。

    五月中旬,桂萼與張璁抵達北京,旋即提出七條改革意見,這些意見觸及了朝中諸多敏感問題,引起了眾多大臣的強烈不滿,甚至有人提議將他們二人逮捕處決。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桂萼一度避不出門,張璁則稍後才敢上朝露面,顯示了他們面臨的巨大壓力。緊接着,給事中張翀、鄭本公以及眾多官員連續上書,彈劾桂萼、張璁等人,指控他們破壞宗廟制度,挑撥皇室關係,誹謗正直官員,要求將他們外放以儆效尤。儘管如此,明世宗並未採納這些彈劾建議,反而更加倚重桂萼與張璁,這無疑加大了雙方的對立。

    面對持續的攻擊,桂萼與張璁在六月初再次 上 疏 為自己辯護,他們的態度堅決,力圖澄清誤解,表明改革立場。隨後,兩人被任命為翰林院學士,這一決定激起了以豐熙、楊維聰等人為代表的官員的強烈不滿,他們以與桂萼等人同列官職為恥,紛紛請求辭官,但未被批准。與此同時,李學曾、吉棠等御史指責桂萼、張璁曲解儒學,迎合時弊,而刑部尚書趙鑒甚至提議嚴懲二人,這些行為反映出朝臣間的深刻裂痕。

    在這一系列的政治較量中,楊慎等三十六名官員的集體上書尤為引人注目。他們明確表示與桂萼等人在學術觀點和政治立場上存在根本分歧,請求明世宗將他們罷免,以免造成更大的政見不合。這一舉動不僅加劇了朝堂的分裂,也迫使明世宗不得不採取強硬措施,對上書官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隨着事態的發展,胡侍、王時柯等監察御史繼續上疏,批判桂萼等人提出的改革意見背離經典,挑戰傳統禮法,呼籲明世宗能夠納忠言、遠佞臣,恢復朝綱,平息風波。這一系列的彈劾與辯駁,充分展示了明代中期政治生態的複雜與激烈,以及皇權與士大夫階層在意識形態和權力分配上的深刻衝突。

    四、排除異己


    嘉靖三年至嘉靖五年間,隨着大禮議的塵埃落定,桂萼與張璁作為明世宗的得力助手,其地位愈發穩固,同時也展開了排除異己、鞏固自身權勢的行動。

    在大禮議勝利後,桂萼等人並未停下腳步,他們借着皇權的支撐,開始在朝中推進一系列人事調整。如桂萼推薦廖紀到吏部任職,這被視為強化改革派力量、控制朝政的關鍵舉措。面對不斷湧來的彈劾與批評,桂萼與張璁多次以請辭的方式回應,但每次明世宗均未批准,反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職位,如桂萼被提拔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學士,這無疑增強了他們在朝中的影響力。

    在這一過程中,桂萼與張璁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反對派進行打擊。如楊言的上疏直指桂萼等人是「小人竊位」,桂萼則以反擊的姿態上疏,要求罷免那些他認為對皇帝不忠之人,如何淵,以此鞏固自身陣營的同時,削弱對手的力量。在與費宏的鬥爭中,桂萼與張璁更是不遺餘力,通過彈劾費宏,指責其受賄、濫用職權等行為,試圖清除異己,確保自己在朝中的絕對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桂萼等人不僅在政治鬥爭中積極主動,還善於利用各種場合迎合明世宗,如在討論世廟修築及太后禮儀問題上,他們的意見總能與皇上的意願不謀而合,這不僅加深了皇帝的信任,也使得他們在排除異己時更有底氣。即便是面對南京戶部給事中林士元對桂萼的彈劾,明世宗也選擇不予理會,顯示了對桂萼一派的偏袒。

    此外,桂萼與張璁還懂得適時提出寬恕被流放官員的請求,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專橫跋扈的形象,同時也在朝中樹立了一種恩威並施的權威。而他們對編纂《大禮全書》的參與,更是將自己塑造為大禮議的理論奠基者,進一步鞏固了在歷史敘事中的地位。

    五、頗受帝寵

    嘉靖六年至嘉靖七年,桂萼憑藉其在「大禮議」中的顯着立場和對明世宗的支持,逐漸贏得了皇帝的高度信任與寵幸,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在此期間,桂萼的仕途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高升,不僅在政治地位上獲得了顯着提升,還在文化、軍事、法制等多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影響力日益增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桂萼先是被升任為禮部右侍郎,並提督四夷館,接着被任命為日講官,直接參與皇帝的日常學習與決策過程,顯示了皇帝對他的高度信賴。在此基礎上,桂萼不斷提出各類改革與管理建議,如提議國子監生放假探親、請求重用王守仁等,均得到了明世宗的積極響應。他與張璁共同編纂的《大禮全書》也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並被更名為《明倫大典》,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理論上的權威。

    值得注意的是,桂萼在朝中的地位上升也伴隨着對反對聲音的強力打壓。面對南京給事中鄒架等人對其不稱職的彈劾,明世宗並未採納,反而繼續賦予桂萼更多的職責,如代理刑部事務,甚至在吏部左侍郎空缺時,明世宗直接指定桂萼接任,打破了常規的推舉流程,顯示了對桂萼的極度信任。他還獲得了象徵榮譽的銀章,並被允許以密封上書的形式參與政事評論,這是對桂萼忠誠與貢獻的高度認可。

    在這一系列的晉升與賞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桂萼被加官為太子太保,甚至在《明倫大典》成書後,他又被賜予少傅兼太子太傅的榮譽,其子也被蔭封為中書舍人,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榮耀,標誌着桂萼在朝廷中的地位幾乎達到了頂峰。

    然而,桂萼的快速崛起也伴隨着爭議與反對,他的一些政策建議,如對修通惠河的反對和在軍事策略上的不同意見,都反映出他在執行政策時的決斷力與面對不同聲音時的堅持。儘管如此,明世宗始終站在桂萼一邊,為其排除障礙,確保其改革與管理措施得以推行。

    六、入閣輔政

    嘉靖八年,桂萼的仕途達到了頂峰,他被任命為武英殿大學士,正式進入內閣,成為明世宗身邊的重臣。在進入內閣之初,桂萼承擔了諸多重任,包括參與殿試讀卷、監修《大明會典》以及進呈《輿地指掌圖》等,這些工作不僅彰顯了他在學術和行政上的才能,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然而,隨着權力的增長,桂萼的行事風格和政治決策開始引起一些朝臣的不滿和擔憂。孫應奎的上疏直接批評桂萼等人,尤其是指出桂萼「作威作福,私納財賄,阻攔壓抑氣節之士,結黨營私」,這一指控直指桂萼的道德與政治操守,使明世宗不得不對桂萼有所警覺,要求其改正錯誤。

    面對朝中日益增多的非議和皇上的警告,桂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兩次上書稱病求退,試圖以退為進,緩解輿論壓力。同時,禮科給事中王准彈劾桂萼私薦親信李夢鶴之事,進一步將桂萼推向風口浪尖。儘管吏部調查後為李夢鶴辯解,但此事已深深觸動了明世宗對桂萼的信任,進而引發了一系列針對桂萼及其同黨的調查。

    陸粲的上疏更是將矛頭直指桂萼與張璁,列舉了兩人種種不法行為,如受賂舉薦、結黨營私等,這些指控在朝中引發了軒然大波。明世宗最終不堪輿論壓力,決定揭露張璁、桂萼的罪狀,並令桂萼以尚書身份退休,張璁也被免職。然而,這一決定很快因霍韜的上疏和明世宗對案件的重新審視而出現轉機,最終李夢鶴等人被單獨定罪,桂萼得以免於重罰,被改任為南京工部尚書。

    這一系列事件,充分體現了明代政治中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桂萼雖然在明世宗的支持下一度風光無限,但也因權力的膨脹和行事方式的爭議,陷入了巨大的政治危機。即便如此,桂萼的政治生命並未因此終結,其後仍有國子監學生錢潮等人上書請求其還朝,顯示了他在部分人士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聲望。然而,明世宗對這些請求的憤怒反應,也透露出皇權對於臣子干預政治決策的警惕和反感,桂萼的復出之路也因此變得撲朔迷離。

    七、晚年生涯

    嘉靖九年至十年間,桂萼的晚年生涯充滿了病痛與皇恩的雙重色彩。儘管身患重疾,桂萼仍多次因明世宗的眷顧而重返政壇,顯示了其在皇帝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在嘉靖九年,桂萼因健康狀況不佳,數度請求退休,但明世宗不僅屢次慰留,還派太常寺卿魏璄探視,賜予藥物與食物,表達深切關懷。這不僅反映了明世宗對桂萼個人能力與貢獻的認可,也體現了君臣之間超越尋常的親密關係。即便是在病中,桂萼依然盡心盡力,進獻《三才日曆志》,得到明世宗的高度讚賞,再次證明了他作為重臣的價值。

    然而,身體狀況的惡化最終迫使桂萼再次請求告老還鄉,明世宗在萬般不舍中批准了他的請求,並給予了豐厚的賞賜,包括銀兩、衣物及金錢,以示對這位長期輔佐自己的老臣的尊重與感激。桂萼的離世,對明世宗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不僅特贈桂萼以太傅的高位,賜予「文襄」的美諡,還安排了隆重的祭祀和葬禮,並對桂萼的後人給予了官職,以示對逝者的緬懷與對其家庭的照顧。

    結語

    桂萼的一生,是勇於擔當與探索的一生。他不僅是嘉靖朝政治鬥爭中的關鍵角色,更是一位致力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改革家。雖然他的許多改革措施未能徹底實施,但其思想和實踐為後來的張居正等人的改革奠定了基礎。桂萼的故事,是對明代中期複雜政治生態的深刻反映,也是對一個時代改革精神的生動詮釋。

    喜歡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164章 桂萼:嘉靖朝的改革先鋒與內閣風雲  
相關:    大官人  逆天邪神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奧術神座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古代歷史着名人物第164章 桂萼:嘉靖朝的改革先鋒與內閣風雲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3s 4.0529MB

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