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李靖身前的是一個鶴髮童顏的道裝老者,那頗為艱難地阻住寶塔降落之勢的物事卻是一個紫竹筒所制的漁鼓。
「小仙張果,見過李天王!」那老者面帶求肯之色,恭謹地向着李靖施了一禮,「尚請天王賣小仙一個薄面,暫且收了法寶。」
李靖識得眼前這老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八仙之一的張果。不過如今還是隋朝,八仙之中還只湊齊了眼前這由天地間第一隻白蝙蝠修行得道的老古董及在漢代得道的鐵拐李、鍾離權三個,另外的五仙尚不知在哪裏。
他知道張果、鐵拐李和鍾離權三個都出自老子一系,修為皆臻脫胎之境,證得地仙業位,平時卻頗好混跡人間,體悟紅塵百態。當年羅睺毀掉四大天門,隔絕天人兩界之時,卻也將他們三人留在人間,只怕到如今無路返回天界的他們尚不知當年的事故。
聽到張果為眼前這妖魔求情,李靖略一沉吟,點頭道:「本尊便賣果老你這個面子!」說罷,張手向着口中的寶塔遙遙一招,那寶塔登時變回小巧玲瓏的造型,輕輕飛回落在他的掌心。
「多謝天王!」張果見李靖收手,心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雖然他得道甚早,但無論修為還是身份,都遠遠不能與李靖相比,李靖若執意不肯給他面子,他也是沒有一點辦法。
稱謝之後,張果轉過頭來。望着以被寶塔威勢所懾,筋酥骨軟癱在地上的樊卓厲喝一聲:「孽障,看你做下的好事!」隨即用手一指仍懸在空中的漁鼓。那用粗如手臂的紫竹製成的竹筒向下一翻,筒口生出龐大的吸引之力,將毫無反抗之力的樊卓吸了進去。
等張果收了漁鼓,李靖似笑非笑地望着他道:「果老,本尊是給了你面子,你是否也要給本尊一個交代?這妖物與你究竟有何淵源?」
「這是自然。」張果長嘆一聲,「不瞞天王。小仙得道前曾留下的一支血脈,這樊卓便是小仙這支血脈的最後一個後裔。當年小仙在人間遊歷時偶然發現他時。他便已練成這門吸人精血的邪術,做下許多惡業。小仙當時將他擒下後施法封禁在這山谷之內,只盼他靜思己過痛改前非,而後便四處積修善功代他償恕舊時罪愆。直到今日感應到早年的封禁似有鬆動。便急忙趕回來察看,果然發現這孽障竟又在作惡,實在……」
他在說話時滿臉既痛且悔的神色,看到李靖臉上微現冷意,急忙將話頭轉回來道:「總算這孽障對小仙還有幾分畏懼,此次他只是將那些因封禁鬆動而誤入山谷的人們拘禁了起來,每日裏輪流吸食他們的精血,尚未傷及這些人的性命,若非如此。小仙也沒有臉面向天王討要這人情了。」
李靖點頭道:「無論他是否有心,既然未曾傷害人命,倒也有些可恕之由。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知果老打算如何處置於他?」
張果沉吟半晌,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才能令對方滿意,最後索性將這難題踢回給李靖,反正對方已經說了「死罪可免」的話:「如何處置這孽障,自然全由天王做主。小仙絕無異議!」
李靖先前已生出一個奇異的念頭,見張果將此事交給自己處置。當下也不推辭,正色道:「既然如此,本尊便做主將這樊卓驅逐到極西的蠻夷之地,終其一生不得踏入中土半步,不知果老意下如何?」
張果未料到李靖做出的處置竟是如此之輕,不由得大喜過望,連連稱謝後向李靖保證道:「小仙會親自將這孽障送出中土,且將在他的血脈之中施加禁制,令這孽障及其後裔永遠不會踏入中土,天王儘管放心!」
李靖道:「如此最好,果老可先去處置此事。之後請來三原縣與本尊一會,若能聯繫上鐵拐李與鍾離權兩位仙友更好,本尊有一件干係重大之事與你等商議。」
聽到李靖說有大事相商,張果首先便想到來這五百年來天人兩界完全隔絕的詭異事件,忙道:「小仙與鐵拐李、鍾離權兩位素有聯繫,稍後定邀了他們同去拜訪天王。」
「還有一件事,」李靖又道,「本尊的身份尚需保密,勞煩果老施術將今日在場之人的記憶略作修改。」
張果笑道:「此時容易,小仙自當效勞。」說罷揮手灑出一片蒙蒙青光,籠罩在地上倒着的楊玄感等人身上,片刻之後才告消散。
等到夜盡天明之時,楊玄感等人才悠悠醒轉,先是有些茫然地游目四顧,半晌後才猛地記起昨晚的一場大戰,一個個顏色更變地從地上跳了起來,各自手握刀劍滿懷警惕地向四方張望。
「你們醒了!」李靖適時從室內走了出來。
張出塵一掠數丈跳到李靖的身邊,雙手抓住他的右臂急切問道:「那妖魔呢?」
李靖笑道:「稍安勿躁,你們仔細想一想便知道了。」
眾人用力回憶,一段略微模糊的記憶同時出現在腦中,自己這一群人與那可怕的妖魔大戰,雖然迭遭兇險,最終還是將那妖魔打得灰飛煙滅,自己卻也累得脫力昏厥的畫面一幕幕閃現。
楊玄感有些不敢置信地向李靖問道:「藥師,那妖魔已經被我們消滅了?」
李靖肯定地點頭:「靠着大家齊心協力又肯拼命,總算大勝了這一仗。既然大家已經醒轉,我們便在這山谷中搜上一搜,看一看那些誤入此谷的人們是否還有倖存的。」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李靖他們在谷中的一座山洞中找到了被樊卓好吃好喝養得白白胖胖以便輪流吸血的失蹤之人。
楊玄感等人帶着一大群被認為十死無生的失蹤者回到三原縣,自然引發了一場轟動。等那些人滿懷着感激之情將楊玄感等人除妖救人的功績大肆宣揚一番之後,人們不免交口稱讚,那些失蹤者的家屬更向楊玄感等人連連拜謝。
到後來此事更驚動了縣令大人,他聽說做下這樁大善之舉的人中竟有天子寵臣楊素大人的公子,立時敏銳地把握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當即將此事好生潤澤一番後上報,言辭懇切地強烈請求朝廷予以褒獎。
楊玄感年紀雖然不大,卻深諳官場上的這些門道,既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好事,便也未曾阻止,只是特別交代了要將李靖的名字列入報功的文書之內。
有他這一句交代,李靖之名立時的京兆之地傳揚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