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殿裏,匆匆趕到的夏潯正靜靜地聽着眾大臣們向皇上奏報賑災事宜。
京里接到蘇松一帶送來的消息之後,立即緊急籌措救災物資,開始做賑災準備,現在已經稍稍有些眉目了。
正在說話的是戶部左侍郎夏原吉,夏原吉道:「糧食是第一要務,留夠京師存糧之後,已然籌措了一筆糧草,同時正從其他各地由水陸兩道往京師運糧。蒙聖上恩准,暫停京師各酒坊釀酒之業,又擠出了一批糧食,然則……」
夏潯吉蹙眉道:「暫時這些,仍是杯水車薪,受災地區太大了,這些糧食運過去,恐怕賑濟不了多久。」
朱棣沉吟道:「這樣吧,從京師府庫中,再多撥五十萬石糧……」
夏潯吉動容道:「皇上,一旦京師斷糧,恐時局之不穩,較之蘇松受災還要嚴重!」
朱棣頷首道:「朕自然明白!」
他對戶部尚書郁新肅然道:「夏原吉去蘇松賑災,你在京里全力調配,一方面,要務必保證蘇松百姓不致餓死,同時也得保證各地起運京師的糧食及時運抵,若是出了差遲,朕唯你是問!」
郁新也是一個年輕幹練的官員,建文朝時,他還剛剛入仕沒有多久,只是都察院裏一個年輕的御使,只因建文帝執意削藩,而當時滿朝文武多不敢言,這郁新卻是年輕氣盛,屢次上書反對,並且敢與黃子澄、方孝孺等一干建文重臣當庭抗禮辯駁,朱棣登基之後感恩圖報,大力提拔,如今已是戶部尚書了。
郁新肅然道:「臣必竭盡所能,不負皇上厚望!」
內閣大學士解縉與幾位內閣學士耳語一番,躬身說道:「這連番大雨,致使蘇松變成澤國,鄉下地方,大多受災嚴重,恐怕是無糧可收、亦無存糧可用了,臣以為,那些大城大阜,還是頗有存糧的,朝廷賑災,受災地區亦當自救,各地府庫存糧,都已先取來賑災,同時,各城阜大戶人家的存糧,也可借來先用,這樣的話,缺口當不致太大!」
朱棣道:「這一點自無問題,朕登基之初,就曾頒詔,各地但遇水旱災害,先開府庫賑災,後向朝廷報賬,災害如此嚴重,諒那地方官員無人敢違旨意。還有,各地運來的糧食,方便運往蘇松的,可就近運去,憑條子向戶部報帳。嗯,再從相近的沒有受災的地區賒一些地方留糧去賑災,明年出糧地區的徭役,由受賑地區來出工,以工還糧也就是了。」
楊榮道:「蘇松一帶本是水鄉,水鄉百姓皆通水姓,朝廷還可組織調撥一批船去,由受災百姓中的青壯組成船隊,一方面搶救困在洪水中的百姓,一方面捕撈魚蝦、荷藕等可以食用的東西,亦可用以充飢。另外,蘇松本是我朝產糧重地,如今卻受此災害,春種作物恐已全面絕收,應當儘快籌措宜於晚種的糧種,俟洪水退卻,便組織百姓儘快補種,彌補損失!」
眾官員紛紛獻計獻策,太醫院正文締自然也不甘示弱,忙拱手道:「皇上,我太醫院派遣蘇松等受災地區的醫士、郎中也都召集齊全了!大澇之後,必有大疫,須得防範為先,他們會督促地方,儘量為災民準備開水,阻止災民食用從水中打撈出來的牲畜,他們還攜帶了一批藥物,只是這些藥物的儲備不足,還須從兩廣、雲貴地區籌集黃蓮等急用藥物,這些臣會親自督辦的!」
工部尚書則道:「臣已派人等待籌集草蓆、蘆葦、衣物被褥,暫解災民一時之需,接着還會調撥大木檁條運去,召集工匠赴災區就近燒制磚瓦,在洪水退卻後,幫助百姓重建家園!」
朱棣聽了連連點頭,欣然道:「眾卿同心協力,天災雖大,相信也可將損失減至最小!」
都察院御史俞士吉是此番赴蘇松賑災的三把手,他是都察院的人,主要職責當然是負責法紀方面的事,監督賑災人員以及地方官員,防止有人趁機發國難財,利用賑災物資急於發放,帳目無法記載詳細清楚的機會趁機貪墨。
此時也找個機會插嘴道:「臣想請皇上多派幾位都察院同僚往受災地區去,臣起自微末,非常清楚一些地方的事,正所謂任你官清似水,無奈吏滑如油,但凡大災,不畏王法趁機貪墨的貪官污吏總是有的,受災地區,許多衙門業已被大水沖個清光,要急於賑災,許多官吏要一人身兼多職,平時的規矩、章法都顧不得了,若是其中有人貪墨,臣只擔心人手少了,無法明察秋毫!」
朱棣冷笑道:「朕明白!百姓的救命糧,自有那黑心的官中賊層層剋扣,,賑糧哪怕千萬石,落到百姓口中十不足一的情形也曾有過。哪怕法刀高懸,依舊利慾薰心,悍不畏死的,這般情形,古今如一,奈何陳瑛主持都察院,離不得京城,吳有道正身患疾病,黃真又在遼東還沒回來……」
說到這裏,朱棣心中暗生悔意,他又想起肖祖傑來了,不錯,是有人說肖祖傑酷厲殘忍,執法過嚴,可是什麼樣的官兒,只要擺到合適的位置,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眼下這種情形,若是肖祖傑在該多好?這位人稱冷麵寒鐵、可止小兒夜啼的酷吏往受災地區的官場上一擺,不知要嚇得多少貪官不敢伸手!
朱棣暗暗嘆了口氣,說道:「所以,監察一事,依舊由你負責,不過朕會從監察院調集儘可能多的人,與你一同前往災區。」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看匆匆趕到,袍裾還滴着雨水的夏潯,容顏一緩道:「朕為何要楊旭總攬賑災全局?就是給你撐腰去的,旁的事他要管,有貪贓不法事的,他當然也要管!蘇松地區,原本是我大明最富裕的地區,地方富裕,更易滋生貪腐行為。而能在蘇松地區為官的,大多是背景複雜、人脈錯綜,後台硬得很,你俞士吉鎮不住他們,我這不是給你請來一尊壓陣的大神麼?」
朱棣剛剛說了一句玩笑話,神情便又凜然起來:「楊旭,朕與你王命旗牌,總攬災區一切事宜,三品暨三品以下大員,但凡違法,盡可先斬後奏!這個得罪人的活兒,別人來不了,朕就交給你了!」
夏潯連忙躬身道:「臣遵旨!但凡貪墨賑糧的、冒領賑領的、囤積居奇的,種種不法事,只要犯到臣的手裏,臣絕不輕饒!誰敢奪百姓的救命糧,臣就替皇上要他的命!」
朱棣振奮道:「好!甚好!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他吁了口氣,放緩了聲音又道:「楊旭,朕要你去賑災,不只是為了替百姓們從那貪官污吏手中多爭一口糧食,還有一件大事要你去做!」
「皇上請吩咐!」
朱棣道:「大災之後,一是易生瘟疫,這是天災;還有一樁,就是易生盜賊,這就是[***]了。有那走投無路者,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做要生出大亂子,你此去災區,要善加撫慰百姓,未雨綢纓,免生事端,如果一旦有那身懷異心者趁機蠱惑災民叛亂,亦不可手軟,定要迅速撲滅,避免蔓延!」
夏潯這才知道皇帝刻意要自己去賑災的原因,皇帝思慮如此之深,所思所想,確實比他全面,也比他深遠,忙鄭重地答應一聲,同時向皇上闡述了自己的意見:「皇上,臣平素做事,一向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次卻不同。今曰天色已晚,臣想明曰一早便與各位賑災宣撫大臣先赴災區!在糧草運抵之前,我們先趕到那裏,可以先組織地方自救,組織地方士紳百姓捐款捐物,同時也可穩定人心,讓百姓們知道,朝廷沒有忘了他們,皇上沒有忘了他們,援助他們的糧食衣物一應物什,很快就到,以安民心!」
朱棣欣然道:「好,就這麼做吧!」
君臣眾人又議了一陣兒,便各自散去忙碌了,內閣學士們統籌全局,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最細,這些在方才的廷議之後,都要羅列出詳細的章程,儘快叫各部照章去辦,時間不等人,他們得回去連夜弄好,明天一早皇上就得發廷諭。
因為大家都忙,也就各行各事,顧不得客套了,夏潯離開謹身殿,徑往前面行去,卻也沒有官員再圍上來吁寒問暖。行到前殿一角,剛要拐去宮門,旁邊路上靜靜站着一位年輕的文官,一見他來,立即迎上前來,微笑着躬身道:「下官見過楊少保!」
這是一個身着青袍的官兒,頭戴雜色文綺,胸前補服繡的是鷺鷥,乃是一名六品文官,看年紀也就三十五六歲上下,五官端正,眉目清朗,頜下三縷微髯,叫人一見便心生好感。在宮裏頭,這么小的官兒可不多見,夏潯不由一怔,奇道:「你是……」
那官兒笑容可掬地又施一揖,恭聲道:「下官楊士奇,東宮左中允!」
夏潯前世聽說過楊士奇的名聲,三楊之中最是有名,不想竟在這裏遇見,如今竟還是一個六品小官,不覺十分意外,他專注地打量了楊士奇幾眼,這才問道:「啊,原來是楊中允,中允特意在此迎候,可是太子殿下要召見我麼?」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