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微是挺着壓力最大的人。
永晉帝並非常人。
在他繼位之初,大周時局是極其混亂的,因為永晉帝的兄長...正光帝這一朝是一直在想辦法節制節度使的權力。
正光帝看來,北方那些藩鎮除了抵禦外地以外,手握着的權力,對整個中央,對整個皇室也是有威脅的。
於是正光帝選擇分權制衡,讓節度使的權力主要集中在軍事指揮上,但是在財政上、行政上,都進行極大的限制,不允許節度使全面掌管地方大權。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正光帝一些削藩的手法過於激進,不太友好,這也使得一些藩鎮上的節度使直接原地造反,於是正光帝推出了世家大族和地方上的豪強去平定這些節度使之亂。
李瑾、桓節所代表的宗族,都是這一系列變動下的間接獲益者。
後來正光帝的突然病故,又無子嗣,直接趕着永晉帝繼位天下。
算是永晉帝一手操辦,這才讓大周王朝勉勉強強穩住。
而在永晉帝最初接手大周王朝時,他先是穩固了節度使和中央直接的矛盾,又通過賦予士族權力,制衡了節度使,推行了諸多策令來限制外有的權力,在這個過程中,永晉帝同時設立三府軍,即北府軍,中府軍,南府軍,繼續加強皇權。
長達十餘年的時間,朝廷內外基本被永晉帝所控制,節度使、士族、豪強甚至於外戚...種種外在的勢力都被他掌握,使如今的天下出現了短暫的政治平穩狀態。
事實上,大周王朝對於節度使的權力控制一直都很在線,正光帝更多的是排除異己,想要換一批自己所信任的人去當地方上的新任節度使,這才造就了舊有勢力的不滿。
因此...永晉帝在位的時間久了,哪怕他是有所懈怠了,可是永晉帝上位之初的手段,跟着十餘年的曹微還是歷歷在目的。
這位天子可不是泥塑的天子。
「陛下,四皇子大逆不道,這是在妄談社稷。」曹微立刻露出『悲愴』之色,光看他的神色,仿佛完全是在痛罵楚世昭不懂政務,在這裏高談闊論,與清流無異。
「朕讓你念下去。」永晉帝的聲音卡在喉嚨間,發出來的聲音不怒自威,似乎是在忍讓,也似乎即將要湧出怒意。
曹微只能硬着頭皮慢慢念道:「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曹微幾乎是念一句,停一息,一邊打量永晉帝的神色,一邊又壓着心中的駭然繼續誦讀。
在這奏摺之中,楚世昭推出大周王朝的列祖列宗,將那些做得好的天子,拿來與永晉帝做列比。
認為大周王朝的高祖皇帝,太宗皇帝,他們在朝堂上無為而治,是因為國家需要修生養息,這才無為而治,而自己的這位父皇陛下,所謂的無為而治,則是放任群臣甚至是鄉野的豪強魚肉百姓,自己坐享其成...卻拿着百官壓迫百姓所得的血肉,美其名曰——「百姓奉之、敬之、慕之。」
可這是強加在百姓身上的敬畏,百姓們也不是真心實意地願意供奉、敬畏、仰慕天子。
這所謂的永晉,是一家一戶的百姓十室九空的乾乾淨淨。
而治理天下,怎麼可能只聽百官所奉承的話語,就覺得天下已然大治。
父皇應該多聽聽天下臣民的意見,包括皇室子孫們提出來的意見也該適當地聽一聽。
這天子,應該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人,方是天子。
所以,父皇辦的事情不體面,臣子們也大多不敢說出忠言直諫的話,那天下還能有辦正事的人嗎?
我所奏之事,就是如此!
那麼...天下的百官不敢說,百姓的話,你不願意聽,那麼身為陛下臣民,又是兒臣的我,就替那些小臣小吏,那些鄉野百姓說出他們的心聲。
您不該在宮廷里繼續大興土木,也不該修行什麼長生之道,天底下就沒有長生這一說。
當下之事,更應寬以待民,竭力處置那些為非作歹的官吏、奸佞。
「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兒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惓惓為陛下言之。」
...
「兒臣不勝戰慄恐懼之至,為此具本親齎,謹具奏聞。」
永晉帝的神色接連變化,他久違地站起身來,怒目而睜,似乎想不到他這麼一個行事低調,為人內斂的兒子會說出這樣的話。
他看錯人了。
也想不到,在他的兒子之中,會有一個這般有骨氣的。
「好好好——好一個賀表——」
「傳朕的旨意,將這位自詡為棟樑之臣,要進獻良言的忠臣,賢子,給朕從他那座王府上請來。」永晉帝伸出手來一把奪過那份楚世昭親筆所寫的賀表,「就...就...請到,咱這個乾清宮的大殿上——」
永晉帝所說的話都顯得有些語無倫次,他看着賀表上端端正正的字跡,看着那清晰可見又滿是鋒銳勁道的筆鋒。
言語中滿是不解。
「好...好啊——」永晉帝的聲音有些沙啞,「朕倒是要看看,是何人指使你干出如此大逆不道,欺君罔父之事。」
乾清宮內,很快就響起了一陣陣緊湊有力的腳步聲。
而楚世昭所寫的這片治安疏,與海瑞所寫的直言天下第一疏還是有很多差異的,畢竟身處的環境,歷史背景都不太相同,相當於照着海瑞的根子為題,再寫了一篇適合『大周王朝』現狀的治安疏。
不過楚世昭的想法和海瑞的想法確實是一致的。
因為經過這麼多次的模擬推演後,楚世昭意識到了如果在永晉帝這一朝,也就是最初的本體就開始想辦法的話,後續只會更加地輕鬆。
很多問題就出在永晉帝駕崩的那一個時間段...它所爆發出來的權力真空期,永晉帝沒辦法節制士族,也無法控制節度使,而朝內大臣想要各自擁立各自想要擁立的皇子。
在這個真空期恰好碰到了起義軍起事,於是幾個因素疊合起來,就成為了大周王朝直接進入亂世之局的契機。
楚世昭當然可以看着這一系列的事情發生,默默做個帝國掘墓人,當個幕後主使者。
可是,那些捲入其中的百姓們怎麼辦?
爭天下的人,從來不是那些百姓,而是那些軍閥,是那些站在百姓頭上的人。
亂世,就是會死人。
天下大亂,得利的永遠是少數人,而多數人則是成為一將功成萬骨枯里的枯骨。
不過,楚世昭也不是聖人。
他也是一個很尋常的人,楚世昭也不得不承認他自己很自私,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人。
他喜歡諸葛亮那樣的人,敬佩海瑞這樣的人,仰慕于謙這樣爭萬世名的人,而楚世昭也知道自己一定做不了這樣的人。
至於這份他傾注心血,按照大周王朝的情況所寫出來的治安疏,偏偏也是楚世昭一時的浪漫。
今後的變數到底怎麼樣,楚世昭不會去想,但是就在當下,他就是要為天下人說上那麼一句公道話。
這是數次模擬推演,在記憶之中見證了生生死死,見證了亂世之中人命卑賤下的楚世昭,想要說的一席公道話。
楚世昭忽然想明白了那些歷史書上的每一個名垂青史的古人,為什麼都會有那麼複雜多變的性格。
或許,就是有那麼一個時刻,不管是怎麼樣的人,他都會為自己的浪漫買一次單。
知不可為,而吾為之。
雖千萬人,而吾往矣。
王府上。
楚世昭正靜候在他親自置辦的棺材旁。
在這府邸之外,武德司兵士已經是不斷地在迫近着。
.....
.....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