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汗還沒動,東線的明軍開始動起來。
徐渭押解着近十萬察哈爾王帳部眾,回到了遼河河套地區。
戚繼光帶着一支騎兵師在通遼城外三十里迎接他。
「元敬兄!」
「文長兄!」
戚繼光上前拱手見禮,不想徐渭猛地上前幾步,狠狠抱住了他,還在他後背熱情地拍了幾下。
猝不及防的戚繼光先是有點懵,隨即笑着也抱住了徐渭,在他的後背拍了幾下。
兩人相抱了近一分鐘,這才分開。
兩人站在山崗上,朝陽從東邊斜斜地照過來,把天照得更藍,草原照得更綠。
在明軍騎兵押解下,近十萬察哈爾部眾,趕着牛羊,用高輪車載着帳篷等物,蜿蜒成十餘條長龍,緩緩由北向南,渡過土河。
現在春節,雪水融化,匯入河流中,潢河、土河等各條河流河水猛漲。明軍在土河上架設了多座木橋,方便他們通行。
「路上都好吧?」戚繼光問道。
徐渭知道他問什麼,笑着答道:「都好。這些部眾很聽話。草原的百姓都是這樣,跟着強者走,他們看着是察哈爾部眾,是圖們汗王帳直屬牧民,其實很多都是圖們汗從朵顏、泰寧、福全、喀爾喀等部搶來的。」
「那好。先把他們安置在遼河河套地區,西邊灤河向東延伸的城堡,北邊潢河、西遼河一線的城堡,今年能夠完工,遼河河套地區的兩條鐵鏈將鑄成。
不管是圖們汗捲土重來,還是俺答汗向東馳援,都必須先來稱一稱這兩條鐵鏈的斤兩。」
「好!有了遼河河套這塊根基,我們經略漠南,就遊刃有餘了。」徐渭轉頭看向戚繼光,「元敬,春季反攻的軍略定下了。」
「定下來了,也拿到了督理處廷寄的太子批准。各路兵馬不日出發。左路,我給李成梁再增派一萬五千騎兵,從兀魯胥河向北,過拉克諾爾戈壁,向西北方直插臚駒河(克魯倫河),切斷圖們汗退向喀爾喀部的去路。
中路以遼西總兵蕭文奎為主將,率三萬步軍、兩萬馬軍,以廂車為依託,從通遼城出發,過兀魯胥河,沿着黑山以西,向北進發,清剿察哈爾部殘部,搜尋圖們汗蹤跡,兵峰直指捕魚兒湖(貝爾湖)和玄冥池(呼倫湖)。」
戚繼光手指又向右邊的東北方向一指。
「右路以周國泰為主將,我給他增派了一萬騎兵,加上他的本部一萬五千騎兵,一萬五千肅慎營,合計四萬兵馬。從開原城出發,先北至松花江,再逆江而上,沿着黑山以東的腦溫江(嫩江)北上,搜尋察哈爾兵馬殘餘,清剿海西女真部。
他們會一直北進至黑龍江,再伺機而動。
如果圖們汗率察哈爾殘部西奔喀爾喀部,周國泰所部就不去管了,交由蕭文奎和李成梁去追剿。周部調頭向東,沿着黑龍江向東,直至海濱,徹底清剿江南海西女真各部!
趁他病要他命!海西女真主力自作孽不可活,跟着圖們汗偷襲遼東,在撫順城下死傷慘重,現在再犁一遍,海西就真正是大明的疆域了。
奴兒干都司,太子說太難聽,要換個好聽的名字。哈哈!」
徐渭靜靜地聽着,忍不住問道:「元敬,你呢?你為何不率軍北上,卻把機會讓給光義(蕭文奎)和汝契(李成梁)?」
「文長,現在我軍主力盡出,遼河河套地區兵力有些窘迫,左支右拙。可是遼河河套地區長上千里,接壤漠北以及蒙古左右翼。它的左邊是灤河,灤河的後面是京畿。
我軍大敗圖們汗,消息有傳到俺答汗那裏,據督理處廷寄的軍情通報,學甫公(王崇古)已經做好備戰準備,以防俺答汗翻臉,率兵南下。
俺答汗有可能從灤河破邊,也有可能從宣府破邊,無論從這兩處的哪一處破邊,都需要有人坐鎮,拱衛京畿。或者防止俺答汗向東進軍,搶奪察哈爾部的牧場人口。
文長,我當仁不讓,必須留在這裏。」
徐渭看着戚繼光,知道他身為主帥,肩負遠超一般人的重任,十分不易。
也知道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勸是很難再勸的。
他仰起頭,雙眼噙着光,輕輕嘆了一口氣,擠出一絲笑意,轉移話題。
「現在各邊鎮通過督理處,互通軍情,及時有效,真的如殿下所言,全局一盤棋。比起以前的各邊鎮天聾地啞強多了。」
戚繼光也看出徐渭在為自己惋惜,順着他的話說道:「是啊,我跟邊鎮諸多宿將聊起過,不要說大同鎮的軍情我們能及時得知,就是同一鎮的不同兵馬的軍情,都很難知道。
此前那些領軍的文官,防自己人,比防北虜還要嚴密。」
春意昂然,可吹過來的北風還有些刺寒,徐渭脖子一縮,鼻子吸了吸,雙手籠進袖子裏,看着蒼茫無邊無際的草原,不由感嘆道。
「大明邊事,就是壞在那些不識實務卻自以為是的文官手裏。要麼貪鄙,剋扣侵吞糧餉;要麼自以為是,寧可邊事敗壞,也不想讓邊將立功。
幸好,這一切都改變了,才有這一場又一場的大捷啊。」
戚繼光眯着眼睛,遠遠眺望看向北方,仿佛看到了捕魚兒海和玄冥池,看到了臚駒河,看到了狼居胥山,看到了燕然山,看到了北海。
突然間,戚繼光想起一件事,「文長,聽說董狐狸有消息了?」
「是啊,一言難盡,等回城了我向你詳細述說。此事我還要向太子稟告,請殿下定奪。」
「好。對了,三天後,我們在厶砬子山英烈園舉行祭奠儀式,文長先生一起參加吧。」
「祭奠儀式?」
戚繼光點點頭:「太子通過督理處傳來廷寄,叫我們在厶砬子山英烈園舉行祭奠暨出征儀式,讓英烈們跟着將士出征,踏上遠征北虜的征途。」
徐渭狠狠地點了點頭,「好!」
三天後,厶砬子山英烈園,在厶砬子山遇伏戰陣亡,以及追剿殘部時戰死的李成武等將士們,都安葬這裏。
上萬明軍將士身披戎裝甲冑,面向英烈墓地,單膝半跪在地上。戚繼光、徐渭、蕭本奎等人跪在最前面。
戚繼光帶邊全軍將士,端着一碗酒水,高高舉起。
「同袍在天之靈,吾等今日祭拜,告慰英烈,請諸位同袍,跟隨出征將士,再踏虜土。佑我大明,煌煌如日月!」
上萬將士,齊聲高喊:「佑我大明,煌煌如日月!」
戚繼光把碗中酒倒在地上,高聲唱起,身後將士齊聲和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歌聲慷慨激昂,響徹天地。
唱罷許久,歌聲還縈繞在眾人的耳邊。
身穿甲冑的蕭文奎在扈從幫助下翻身上馬,拱手對戚繼光和徐渭道:「戚帥,徐參軍,蕭某與將士們出征了!且待吾等捷報!」
蕭文奎一甩韁繩,坐騎呲溜叫了一聲,啟動小跑,身後的扈從扛着碩大的「明」字大旗,以及「蕭」字大旗,緊跟其後,很快就匯入到上萬將士、數百旗幟組成的人海旗林。
戚繼光和徐渭彎腰行長揖,一直等蕭文奎等人的身影彌散在天地之間,這才直身。
他們看着滾滾向前的數萬大明將士,耳邊有個聲音一直在迴響着:「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