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縣衙里,蕭九看着其貌不揚的周進,若有所思。
而周進也在打量着眼前的蕭九,心裏驚訝於這位神秘縣令竟是如此年輕。
「先生來自冀州?」
聽見蕭九發問,周進緩緩點頭,不緊不慢的說道。
「草民冀州人氏,不過此來青州卻不是為了避禍,而是尋人。」
聽到這裏,蕭九對周進感到一絲興趣,眼下兵荒馬亂,來青州不是為了避禍,還能尋什麼親戚不成?
聞言蕭九沒有繼續詢問,而是一臉平靜的等着周進的下文。
誰知周進卻不提尋人之事,反而和蕭九探討起了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
「不知蕭大人可知魚龍之間的變化?」
蕭九聞言搖了搖頭,心裏卻生起了一絲異樣的想法。
「先生所說之魚龍,可是代指這天下?」
見蕭九迅速領會了自己話中深意,周進眼神中的光亮一閃而過。
「是,也不是。」
「傳聞中龍能大能小,飛天遁地,可能一灘小小的池塘中就存在着一頭真龍,可隨着水流的奔騰入海,驅策鬼神。」
「但真龍在池塘時若是藏不住自己,被人捉去烹了,也只跟魚沒有兩樣。」
聽着周進繪聲繪色的言說,知道是在跟自己打的謎語,可蕭九也不戳破,繼續問道。
「那這樣的話,魚在池塘中又怎樣隱藏自己?」
聽見蕭九詢問,周進顯得泰然自若,繼續說道。
「蕭大人問得好,若是這真龍想隱藏自己,只需要跟着池塘中最肥的那條魚。」
「因為那條魚能最肥壯,必然有躲避漁夫的辦法,而他自己需要提防的就是如何不被大魚吃掉。」
「所以躲在大魚的尾巴後面,才最安全。」
周進說完便不再多言一句,站在一旁微眯着眼瞼靜靜看着蕭九。
一陣沉默過後,蕭九不想在和周進浪費時間,直接出聲問道。
「不必和我打啞謎了,我知先生胸中自有韜略,想擇一明主輔佐。」
「可我要問問先生,您能給我什麼?」
聽見蕭九這話,周進微微一笑,向蕭九說道。
「我這一路所見,天下已經有了一絲亂世的徵兆,陵水縣算是我所見最祥和的地方,這裏的百姓對你如此擁戴,肯定是有原因的。」
「但蕭大人要知道,治理一郡一縣簡單,可治理一州一國並非易事,就青州而言,屬地人員多寡,征糧數目幾何,律法如何編撰,這些蕭大人管的過來嗎?」
聽着周進娓娓道來,算是戳到了蕭九痛處。
眼下雖然自己的實力不斷變強,可掌控力度卻是在逐漸衰減。
自從土改以來,陵水縣的稅收彙算量變得越發龐大,單靠自己肯定是無力全盤操手。
而且現在自己的治下管理,都是由各村鎮無產公會和民兵組織自行負責,大夏的律法不再適用。
沒有足夠的監察制度作為保障,無產公會內那些手握權力的人終會上演屠龍勇士變成惡龍的悲劇。
現在全員赤貧的情況下這種情形還未發生,可蕭九知道隨着財富的不斷積累,貪污腐敗的事情不可避免。
蕭九現在最缺的,就是有一個能統管縣城的後勤官,或者說是執政官。
最初在野土山上當山匪時,粗略認識些文字的老馬還能掌管,可自從接管陵水縣以來,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都由蕭九自己把控。
所以此時蕭九聽了周進的一番話後,便想着怎樣留住這個口若懸河的男人。
隨後蕭九便邀請周進擔任陵水縣衙的主簿兼任師爺,周進欣然應允。
蕭九在縣衙後堂為周進安排好住處,又與他促膝長談了許久,還特意差後廚做了幾道可口的飯菜。
等周進走後,蕭九看着他離去時的背影,微微一笑。
通過兩人的交談蕭九了解到周進的一些經歷,周進對與當今天下形勢的一些看法也讓蕭九感到新奇。
周進入朝為官時,所坐的官職甚至比蕭九現在這個陵水縣令官階還要高,見識自然比老馬、李貴這些鄉野村夫要深遠不少。
特別是對政治形勢的理解把控,要遠比自己深邃。
對於這個毛遂自薦的主簿周進,蕭九很期待他的表現。
京都,皇城。
與忙於陵水縣發展的蕭九不同,此時皇帝秦鈺看着書房裏的一摞文書,滿臉無奈。
現在除了邊境六州的急報,北方以及南方各州也相繼發生叛亂。
自從徐州林郡被神火教佔領之後,各路起義軍紛紛成立,已經隨着遍地開花的災民隊伍日益壯大。
各州雖然都在極力鎮壓叛亂,可效果卻是寥寥。
其實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始終繞不開一個錢字,這些起義軍中的百姓大多都是吃不上飯才無奈造反。
若是官府賑災得當,這些當慣了順民的百姓沒人會從事這種掉腦袋的行當。
隨着起義軍的不斷興起,最大的受害者還是那些擁有大量田產的地主、富豪。
只是在大夏這個封建時代,這些人的目光終究是短視的。
他們寧願花費大量的錢糧在災難爆發時招募兵丁抵抗叛亂,也不願在平日裏多給自家的佃農一口糧食。
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終一切也只能走向毀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郡府不能有效的鎮壓叛亂,壓力全給到了京都皇帝的身上,可他這個「天下之主」又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之前秦鈺已經在朝堂上抄了不少貪官的家。
可這些蛀蟲貪墨的那點糧食在偌大的天災面前終究是杯水車薪,根本算不上什麼。
賑災不利,民變四起,出兵鎮壓,征糧徵稅,官逼民反。
這一切就像是一個死循環,隨着小齒輪的轉動逐漸推動着事情像壞的方向不斷前進。
如今整個北境,唯一沒有發生民變的只有一個青州。
隨後,秦鈺便給青州督撫兼三州總督呂耀良下詔,命他派青州軍出兵前往其他州郡平叛。
此外還單獨邀請李立多次前往皇城內苑與其商談,將年僅十六歲的皇妹嫁給了李立三十多歲的兒子李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