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年代 第700章

    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對於山東土地改革掀起的風波,吳川一直都處於高度關注之中。他心裏其實是明白的,強制推動的土地改革必然是要引發一部分地主士紳的不滿和列強的警惕的。

    不過他的判斷還是準確的,剛剛擊敗了日軍的革命委員會正處於一種強勢狀態,各地的地主士紳雖然不滿,但是他們並不敢直接出頭反對革命委員會的土地改革,而是把責任推卸給了北京政府。

    這倒不是他們對於袁世凱政權還有多少信心,而是當下的中國也只有袁世凱政權能夠從法理上否定山東地方發起的土地改革。至於各地的大小軍閥們,則在看到了張勳的下場之後,也都謹言慎行了起來,生怕成為第二個張勳。

    張勳一家從徐州逃到天津之後通過荷蘭駐天津領事的關係住進了英租界,但是革命委員會可沒有就此放過他。不僅繼續在報紙上刊登了辮子軍自辛亥革命以來的罪行,沒收了張勳在革命委員會治下的財產,並向北京施壓要求從嚴從重對張勳等反革命分子進行鎮壓,還同時向英國提交了引渡張勳一家的申請。

    雖然有遺老遺少出面呼籲,認為張勳不過是「愚忠」,並不是真要出賣中國去當日本人的走狗,革命委員會應當網開一面,不過這種狡辯很快就被共和日報等傾向於共和黨的報紙所駁斥。

    而在保張勳的遺老們和傾向共和黨的報紙爭論不休時,上海一家小報突然刊登了一則小道消息,說某人前去拜訪共和黨主席吳川時,就張勳一事做出了詢問。

    結果吳川主席回道:「按照明末的歷史來看,真正愚忠於朱皇帝的,應該全家自盡,追隨前朝於地下才對。至於所謂的前朝遺民,不過是想要在新朝待價而沽的偽君子罷了。

    只不過如今是共和體制,這些待價而沽的遺民是沒有前途的,是應當被掃入歷史垃圾堆里的一些垃圾罷了。除非有人想要在共和國里做皇帝,那麼就不可能去招攬這些廢物。當然如果真有人想要當皇帝的話,那麼人民就應當起來打倒他…」

    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則消息是杜撰的,否則就應當在共和日報上首先發表了,但詭異的是共和日報對於這則消息採取了沉默的姿態,即便有好事者寫信去問,共和日報也依舊採取了不回應的態度。

    這篇談話對整個中國的上層人士的共識進行了嚴厲的否定,因為即便是如孫中山、黃興這類革命領袖,也是對於遺老遺少多有褒賞。

    比如孫中山就革命委員會追查張勳案的態度就頗有微詞,「清室遜位,本因時勢。張勳強求復辟,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自可憫。文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同盟會員,前江西都督歐陽武對張勳案的評價是,「戴發效孤忠,丹心照千古…」

    前財政總長熊希齡對於張勳案的看法是,「國無論君民,惟以忠心為大本;人何分新舊,不移宗旨是英雄。」

    至於江西籍的名流們更是紛紛為這位同鄉出言辯護,有人甚至公然聲稱,「…效忠於民國的孫、黃都逃到了國外,何以革命委員會單單要問罪於大帥?在下要問一椿事;是從清朝好呢?到還是活在民國好呢?咦,恐怕難說吧?」

    這些士紳名流的胡言亂語,隨着山東推動土地改革之後,更是把矛頭指向了革命委員會和共和黨。在他們的言辭中,革命委員會如果不照着他們的意思去做事,恐怕是無法治理好這個國家的,也很難獲得全國上下的擁戴的。

    只是這篇來處不能確定的報道一出,各地的士紳名流們頓時熄火了。因為從這篇談話的字裏行間來看,共和黨並無意按照過去的方式來統一和治理中國,甚至已經直言不諱的聲稱要把那些不合時宜的舊人物都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去了。


    如果這篇談話真的是共和黨的喉舌共和日報發出,大家還能聲討一番。但偏偏是出自一份名不見經傳的小報,他們自然不能以此為依據朝着共和黨和革命委員會進行質問,但是也不能因為共和黨保持沉默,就把這篇談話當成是街頭謠言。

    政治敏感度高一些的,自然就開始把自己同遺老們進行切割。就算是蠢笨一些的舊知識分子,也要辯解一下自己並非是支持遺老們反對民國。至於那些借抬高張勳來掩蓋自己過去反對革命姿態的政治投機者們,則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不再跳出來為張勳辯護了。

    在革命委員會掀起社會輿論的強大施壓下,英國人一度想要讓張勳離開天津英租界,以表明自己並無扶持滿清復辟派分子的意圖。

    最終還是袁世凱覺得自己和張勳處境類似,指示司法部門就張勳案拖延下去,才沒有把張勳從英租界內強行引渡回來。不過,張勳為此也不得不拿出了將近4000萬元的家產,用於賠償南京、徐州等地被辮子軍侵害的百姓,和賄賂北洋政府的高官。

    袁世凱的這一舉動,雖然為其個人贏得了不少口碑,不過在江蘇民眾心中卻是極大的失分的。當然,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一般是發不出聲音的,所以袁世凱在張勳案和山東土地改革實施後,個人聲望反而有所恢復。

    就連一直把袁世凱當成賣國賊的老同盟會會員,海外同中華革命黨分道揚鑣的歐事研究會,也認為袁世凱其實也沒那麼反動,倒是革命委員會現在頒發的政策過於激進了些。

    只是袁世凱此時倒是比一年前清醒了許多,並沒有打算趁着各地輿論支持自己的時候,去逼迫革命委員會和自己決戰。隨着革命委員會在戰後把勢力擴張到了黃河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山東段沿線後,北京這邊就很清楚。

    雖然山東革命委員會看起來就像是關內的一隻孤軍,但是北直隸何嘗不也是在革命委員會的南北夾擊勢態當中。

    北洋集團雖然還佔據了北方的北直隸、河南、山西、半個內蒙古、陝西、甘肅等地,但是山西至多只能算半個,還有半個其實掌握在以閻錫山為代表的本土派手中;河南已經在白朗起義中被打殘了,這一地區除了少數大城市外,其他地區都是由土匪或少數地主武裝所控制;內蒙西部、陝西、甘肅本就是經濟極為落後的地區,加上還有大量的地方割據武裝勢力,北洋軍在此地並不能紮下根去。

    也就是說,原本北洋集團在北方最重要的根據地其實只有北直隸和山東,現在山東被革命委員會收入囊中,北洋集團就等於是被斷了一隻胳膊。雖然北洋集團在北方還擁有數省地盤,在南方也佔據了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長江流域,但是這些已經分散到各地的北洋軍,並不能再如以前那樣,能夠在袁世凱一聲令下之後,就放棄自己的地盤出來和革命委員會拼命了,他們也有了自己的罈罈罐罐了。

    比如蔡鍔的背叛,北洋第十師的無令撤退,北洋第五師的全面倒戈,馮國璋部的按兵不動,都讓袁世凱意識到了這樣一件事,北洋軍已經不再是他可以依靠的那隻武力了。

    他現在要做的,不是和革命委員會決一死戰,而是要進一步清理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比如段祺瑞留在陸軍部內的勢力。第十師從濟南擅自撤離,就和陸軍部次長徐樹錚有着分不開的關係,袁世凱甚至一度懷疑,第十師撤軍是段祺瑞的陰謀,是想要藉助革命委員會的軍事壓力,來逼迫自己再次起用他。

    因此在革命委員會在黃河南岸停下腳步,徐世昌和周樹模兩人達成了一系列的妥協約定後。袁世凱就迫不及待的把第十師主力調去了上海,先剪除了北京周邊聽命於段祺瑞的武力,然後又找了個由頭把徐樹錚從陸軍部趕了出去。

    雖然吳川的案頭一直都有袁世凱在北京整肅內部的消息,不過他倒是對袁世凱的舉動不以為意。對於一個提不出政治理念的政治領袖,一味地打壓內部的派系,並不能因此建立起一個高效忠誠的團隊,反倒是讓人離心離德的下場可能性更高一些。

    既然袁世凱忙着整頓內部,各地又沒有跳出來挑戰革命委員會的新對手,列強又正忙於大戰,吳川自然再次給山東革命委員會下達了兩個指示,一是儘快完成土地改革的土地再分配,不能耽誤了春耕;第二就是着手開始山東的建設問題。

    和關外不同,山東的土地大多已經獲得了開發,都是所謂的熟地。阻礙山東農業發展的其實只有兩個問題,土地所有制和對土地資本的投入不足。在完成了土地所有制的初步改革之後,吳川要求山東革命委員會先對集體所有制土地較多的地區進行水利建設投入,並對那些村集體進行技術指導和良種、化肥的供應,以確保生產合作社的先進性。

    土地所有制變更之後如果沒有產生比封建私有制下更高的生產力,這就等於是在給土地改革抹黑了,而且也會對革命委員會的威信造成打擊。

    除了山東的土地改革外,吳川現在最為關心的就是本年度東北地區的建設問題,根據前三個月的氣象狀況來判斷,今年似乎又是一個雨水充沛的年份。而三月底以來的氣溫快速上升,大量冰凌下泄,使得依蘭到佳木斯段形成了大面積的冰壩。

    為了防止形成凌汛,革命委員會決定採取炮擊和飛機投彈的方式破除冰壩,這大約是松花江有史以來第一次採用這種方式破除凌汛危險了。



第700章  
相關:  挽明    百鍊飛升錄  九星霸體訣  修羅武神  帶着農場混異界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火熱的年代第700章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605MB

搜"火熱的年代"
360搜"火熱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