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早在8月11日,日軍開始在龍口港大舉登陸時,位於青島的山東革命委員會各委員就開始討論起接下來如何對付日軍兩路,張勳一路三面夾擊的局勢。
因為袁世凱強行解散國會,且山東正在建立本省的革命委員會,徐鏡心、劉冠三等山東議員或革命黨人就紛紛跑回了山東,投入到了山東革命委員會的擴建中去。在去年夏天之前,山東革命委員會幾乎只有一塊招牌,雖然在膠州灣和膠濟鐵路沿線城市獲得了一些控制權,但是並不能深入到山東全省地方上去。
畢竟辛亥革命之後,山東就是守舊派士紳和山東革命黨人之間激烈爭奪的地方。總的來說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山東至少有5股主要的勢力。
第一股是支持袁世凱的山東士紳力量,這些士紳和袁世凱之間的關係可以上溯到前清時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的時候,雙方之間的關係猶如保護人和被保護人之間的關係;
第二股是山東本地的守舊士紳,這些人既有頑固不化在清室退位之後還試圖糾集鄉民攻擊民國官員的極端保守派,也有主張恢復帝制建立君主立憲制的保守派士紳;
第三股是開明士紳商民,這些人雖然也是舊地主鄉紳出身,但是因為靠近青島和威海衛兩地,因此也接觸到了國外的新思想。他們反對帝制同情革命,希望走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並將家中的子弟送去學習新學,更為激進的則是加入了同盟會等革命組織;
第四股則是青島的買辦商人,雖然英國強行租借了威海衛,但是英國已經沒有那個精力再去發展威海衛,且威海衛更適合做一個軍港而不是商業港口,除了防備俄國人南下之外,英國人一直都是把這塊地方當成了度假地來建設的。
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勢力從南滿撤離,英國政府就一度想要把威海衛交還給中國,因為這塊土地對於英國來說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了,但是英國海軍部認為不能過於輕易的交還給中國,至少應當由中國人自己主動提出來,拿其他利益和英國交換才行。
只是不管是滿清政府還是民國政府,都沒有這樣的勇氣找英國人討要威海衛,這件事也就耽擱了下來。不過因為英國人並無意在威海衛大舉建設,因此山東的商業資源很快就向青島聚集了。
雖然濟南和周村等地也搞了一些商埠地,但是德國人所修建的膠濟鐵路和青島港,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卻遠遠超過了滿清對於濟南和周村等地的投入。因此從青島港建成之後,青島的對外貿易額度就連年大幅度的成長,這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商人來青島投資,更是發展起了一批依靠德國商行的中國買辦。
青島的買辦因為青島港發展的時間不及廣州、上海、天津三地長,因此實力有些薄弱,但是在山東本地卻也是一隻不小的勢力。
第5股就是山東的會道門勢力,不管是經過山東的運河、鐵路還是本地的港口,都因為商業的繁榮帶來了大量的流動人口。而不管是前清還是民國,都沒有這樣的能力和精力去管理這些流動人口,於是這些流動人口也就成為了會道門發展成員的最好土壤。
歷史上,白蓮教、彌勒教等無不是在山東運河兩側發展壯大起來的,至於什麼青幫、漕幫、響馬、捻軍之類的黑惡勢力,在山東也是混的風生水起。
在這種局勢下,雖然革命委員會憑藉着武力和德國人的關係硬生生的插入了山東地區,但卻並沒有多大的發展餘地,只要稍稍伸一隻腳出去,就要踩到別人的尾巴了,因此只能採取韜光隱晦的策略,一邊投資發展青島工業,招募擴大工人群體;一邊則採取了對於工人群體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山東革命委員會的忍耐策略還是有效的,支持袁世凱的守舊派及中間派士紳最終還是先把目標對準了支持共和政府的開明士紳和進步知識分子。在袁世凱接任大總統的位子之後,這些人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驅趕和迫害革命中的激進分子,到了二次革命的時候更是想要把這些革命黨人一網打盡。
原本並不願意向共和黨靠攏的山東革命黨人,在這些守舊派士紳勾結北洋軍來捉拿自己的時候,終於倒向了共和黨,表示願意支持共和黨在農村推動的減租減息運動、在城市實施的保護勞工階級的一系列法律,並主張新文化打倒舊文化等主張。
有了這些本地開明士紳和進步知識分子的支持,擊潰了北洋第五師的國民革命軍很快就把自己的主張推動到了膠東三府。雖然這些山東的民眾對於革命委員會的主張還是有些半信半疑,但是至少他們已經不會像之前那樣把革命委員會和國民革命軍視為外地人了。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不僅打擊了山東開明士紳和進步知識分子中一些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抱有幻想的右傾分子,也讓革命委員會藉機清洗了一批地方頑固勢力和封建式的大地主。
而幾場戰爭也讓買辦商人和會道門組織大受打擊,買辦商人因為戰爭失去了不少生意,而會道門組織在頑固派士紳和開明士紳之間左右搖擺的姿態,讓他們遭到了最大的打壓。
頑固派士紳覺得這些會黨正是開明士紳煽動暴動的底氣,不剿滅了他們,這些人過個幾天就又跑回來呼喊什麼「革命」了。開明士紳則覺得這些會黨一點都不可靠,許多人收了自己的錢卻最終去投靠了北洋軍和守舊派。因此雙方一旦抓到對方陣營內的會黨,一般都是問都不問就處置了。
因此當日軍入侵山東時,革命委員會在山東正處於一個極為微妙的處境,不管是政治力量還是武裝力量,革命委員會都處於最頂端,但是在思想上山東各界卻並沒有完全靠向共和黨所主張的勞工階層的統治。只是因為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關係,山東的舊社會體系正處於一種不斷瓦解的狀態,但是新的社會體系卻一時難以建立起來。
雖然革命委員會給了膠東半島的農民不少好處,但是這些農民卻並不敢接受這些好處,不少膽小的農民甚至把革命委員會給他們減去的地租和貸款利息,又悄悄的背到了地主家裏,向這些地主表示自己是安分守己的老實人,絕不敢不交或少交地租和利息。
共和黨對於這種現象自然是不滿的,但是那些地主卻振振有詞的說道:「我又沒有違背政府發佈的命令,他們自己把糧食送來丟在我屋裏,難道這也是我的錯?」
鄧振鏞對於這種反常的現象到是一語點破:「說到底就是山東民眾對於我們共和黨沒有信心,雖然我們現在控制了膠東半島,但是在膠東之外卻都是北洋和那些反動士紳控制的地盤。他們中許多人又沒有去過關外,自然也不知道我們的力量有多大。
因此看起來我們的政策給了他們一些好處,但是他們更擔心我們在山東待不久,到時候這些好處倒是成了反動派清算他們的罪證。要我說,當前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我們要先打贏北洋反動勢力,要堅定民眾對於我們的信心,讓他們知道天是翻不過來的,他們自然也就敢拿我們給的好處了…」
不過隨着日本軍隊在山東半島的登陸,原本還在左右搖擺不定的山東民眾,倒是在日軍的刺刀逼迫下徹底覺悟了。地主老爺們肯定是保護不了他們了,甚至於某些以腦子靈活著稱的鄉紳還同日本人拉上了近乎,試圖獲得日本人的保護。當然敢這麼幹的,幾乎家裏都是有留學日本的學生。
這些反動劣紳的行動倒是幫了共和黨一個大忙,山東革命委員會很快就把這些為日本人服務的地主打成了漢奸,並宣佈剝奪他們一切財產和政治權力,並以此為由對膠東各縣的地主鄉紳進行了監控和調查,強制徵收了他們手中的糧食。
隨着日軍在山東暴行事件的傳出,革命委員會的宣傳機器已經開始把土豪劣紳稱之為中國人民最危險的敵人,是外國侵略者的天然帶路者,漢奸這個詞開始越來越招人痛恨。
在滿清統治的200多年裏,漢奸這個詞的惡劣程度遠遠不及禽獸一詞,畢竟滿清就是靠着三順王這樣的漢奸打下的江山,出賣本民族獲得榮華富貴,在儒家的體系裏叫做良禽擇木而棲。但是禽獸就不一樣了,無君無父之人就是禽獸,所以自然應當被天下人唾棄。
而民國初建,民族主義思潮剛剛在中國興起,漢奸和民族主義掛上鈎之後,對於漢奸的痛恨自然就超過了對於禽獸的不屑。而漢奸地主兩個詞聯繫起來之後,此時還算是中性偏向良好的地主,立刻開始轉向中性偏向惡劣的詞語。
大多數人此時並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就連共和黨內的許多同志也是懵懵懂懂。不過隨着這些宣傳口號的流傳開去,原本在地方上頗得到農民敬重的地主鄉紳開始形象崩壞,慢慢在眾人腦海中變成了壓迫農民的醜惡形象。
從9月11日商議到9月13日,最終山東軍事委員會的委員們決定,還是先出兵打掉張勳來襲的兩路軍隊,然後再全力去對付日軍和日英聯合艦隊。畢竟此時面對日軍一方,革命軍採取的還是防禦姿態,一時之間用不上多少力量。
而張勳雖然帶了4、50個營頭,但部隊缺乏重武器,且軍紀敗壞,一路上幾乎是禍害着地方過來的。這使得原本對於革命委員會警惕萬分的地方鄉紳,也受不了張勳辮子軍的荼毒,紛紛跑來青島請求革命軍出擊了。軍事委員會於是決定,抽調兩個團出來,配合諸城守備團先擊潰張勳的兩路大軍。